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学生军 >

第59部分

抗日学生军-第59部分

小说: 抗日学生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又瘦又高的孙长官,一见到张野,蒲扇大掌就轮了过来,吓得陈妙影慌忙上前护住。孙长官那一巴掌没拍下来,颇不满意,神色中就有点瞧不起地意思。似乎觉得他一个堂堂男人竟然要靠女人庇护,忒没骨气,便使劲向张野称赞陈思奇是好样的。
    似张野这般玲珑剔透的人,哪儿会不知道孙长官的意思,不过敬他性格粗犷,极具男子汉风度,不但不跟他计较,反而敬重有加。卫长官看在眼里,更觉得张野不同一般。
    卫长官没有提及浮山救援一事,张野自然更不会提。几人在卫长官的指挥部前见了面,沈最从中介绍。
    张野穿上那身委员长赐给的少将军服,平凡普通的脸都现出几分神彩,看得陈妙影眼波似水。这半年多来,几度伤病保养,养成一个文弱书生模样,细皮嫩肉,也难怪孙长官看不入眼。
    为了款待张野,卫长官特意设宴招待。军中虽无佳肴,中条山里野味颇多,大家入乡随俗,倒也宾主尽欢。
    宴后,卫长官让孙长官同沈最一起,前去办理一应手续,他自己将张野请进书房。两人分宾主坐下,陈妙影在书房外守护,卫兵端上茶水后,退了出去。
    卫长官当先开口说道:
    “英雄出少年!张军长,卫某对你是久仰大名啊!”
    张野起立,肃然答道:
    “谢谢长官夸奖!”
    卫长官微笑着摆摆手,示意张野坐下:
    “牧野老弟卫某这样称呼,老弟不介意吧,呵呵牧野老弟,这里是书房,外面那些繁文缛节,我们俩就不用讲了吧!”
    张野耸耸肩说:
    “俗话说:恭敬不如从命。长者有命,小子焉敢不从?”
    两人相视大笑。
    卫长官收住笑,接着说:
    “牧野老弟这次化险为夷,卫某心中实感欣慰。”
    张野端起茶杯,用杯盖轻抚着茶面,轻描淡写地说:
    “小子这次兵行险着,实属无奈。不过表面看似惊险,其实并无大碍。难道真到了小子挺不住的时候,卫长官会见死不救吗?”
    卫长官不置可否,淡笑说:
    “卫某奉命北渡黄河,构筑中条防线,是为了保卫我中原腹地不受侵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既使牺牲再多,卫某也在所不惜。”
    “长官精神可嘉,小子佩服。”
    “如今风云变幻,正是用人之际。老弟不如留下来,与卫某并肩作战,如何啊?”
    张野轻轻一笑,直视对方说:
    “卫长官难道真的以为,小子留下,会对中条山防线产生产生积极影响吗?”
    卫长官一笑,岔开了话题:
    “牧野老弟果然目光深远,名不虚传,难怪委员长如此看重,倾举国之力支持学生军!牧野老弟当居首功啊。”
    张野知道他是在变相点醒自己:你学生军能有今天,离不开委员长的特殊支持与照顾,切不可忘本。尤其要注意,委员长能够给予,自然也能收回,可不能三心二意啊。
    张野放下手中茶杯,严肃地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寇肆虐华夏,凡我国民,皆有护土之义。张野虽一介学子,亦颇知大义所在。投笔从戎,不过保家卫民而已。承蒙委员长格外关照,小子感激不尽,驱逐鞑虏,小子愿为马前之卒。”
    张野的意思很简单:反正大家都是要打鬼子的,看在补给物资的份上,你说怎么打,咱们就怎么打好啦。
第四卷 猛虎出山 第二十五章 浴血山谷
    张野和卫长官在大方向上谈妥,其他的自然就简单了:
    关于学生军的后勤供应,仍由戴长官定期部分提供,经卫长官转交。余下由学生军自筹。
    学生军以安阳地区为基地,与卫长官彼此呼应,确保中条山防线建立并巩固。
    为加强学生军力量,沈最的“忠义救国军”配属学生军共同行动,由张野统一指挥。
    本来卫长官还想留下沈最的“忠义救国军”以供己用,结果被张野死顶回来:
    “学生军目前兵力不足,难以应付鬼子师团级别的进攻,所以委员长才特意调拨独立旅和”忠义救国军”北上。这支队伍,于卫长官来说,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是对学生军来说却是生死攸关,所以决不能相让。”
    卫长官无可奈何。
    张野告别了卫长官,便带着沈最及“忠义救国军”,直接返回安阳县城。
    其间,孙长官已经听沈最说过张野的事迹,对他笑骂日本记者的行为和抗战三阶段理论十分倾倒,又得知张野身体孱弱是因为多次战场受伤的缘故,对自己对他的误解颇为惭愧,他是真没有想到张野这个学生军的第一号人物,就凭着这豆芽菜一样的小身板,居然也敢亲临战阵,并且听说枪法还挺准!
    孙长官为此特意找到张野道歉,却被张野一把拉住。张野性格里面,颇有一些狂放不羁的任性。跟孙长官的粗犷性格很是合拍。两人倾心一聊,从此成为性命之交。
    再说上月少将率领第联队,在卧龙洞前徘徊盘桓。始终未能找到突破洞口防守地方法,反而又开始遭受学生军的骚扰袭击,一时间进退两难。
    不久他接到了片同司令官阁下的电报。才知道学生军援军大至,突袭之下,皇军猝不及防,浮山之围被解,第师团和本部第师团均已溃退,不得不返回十家庄再做打算。第联队因此变成孤军,他必须尽快摆脱学生军地纠缠,速返十家庄。
    上月少将被这一记闷棍打得半天回不过神来。
    等他清醒过来之后。发现里登大佐仍在一旁目瞪口呆。他苦笑着走过去将他摇醒:
    “里登君,看来我们之前全都上了学生军的当。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
    里登大佐环眼一瞪,大声说道:
    “效忠天皇,武运长久!将军,我们杀出去!”
    上月少将苦笑点头,心里暗道:
    都到这份上了,不拚不杀当然出不去。难道还能指望学生军高抬贵手吗?尽人事,听天命吧!当前形势极度险恶:第师团和第师团一退,整个安阳一带再无友军;学生军解围之后,必定急速返回,四面合拢,要将自己困在当中!他们既然能击退两个师团的主力部队。对付自己区区一个联队更加不在话下!为今之计。必须当机立断,马上撤兵。趁学生军刚刚解围,主力尚未北上之机离开安阳地区,否则等学生军主力返回,那就只能束手就擒了。
    卧龙洞内地李校副和洞外的王有财,都察觉到鬼子的异动,李校副拿张野发来的电报一对照,就知道鬼子肯定已经收到浮山解围的消息,企图悄悄跑路啦。
    李校副也不着急,只让王有财紧盯着鬼子,察看他们的去向。现在外面的第、第、第三个主力旅几乎全部汇集到安阳地区,单等鬼子上钩。并且,后面还有何方的独立旅和李平地侦察支队即将到来。这一回,看鬼子往哪里跑!
    上月少将做梦也想不到,解救浮山的并不是学生军地主力部队!在他们收拾撤退的过程中,王有财的干扰袭击零零散散,并不激烈。他还以为是学生军主力未至,卧龙山现有力量尚不足以阻止本部撤离,因而不断敦促部队加快速度。其实,王有财是生怕他们赖在卧龙山上不走,让三个主力旅等急了,所以才有意放水的。
    上月少将带队在前急急逃走,王有财兜尾慢慢地赶。从卧龙山到马家庄,沿途都有特种支队和民兵冷枪袭击,打得鬼子瘟头瘟脑。好容易出了马家庄,整队前行,在南平镇又遭偷袭,还是学生军的老一套地雷陷阱加冷枪。
    学生军三个主力旅的主力,这时候都在安平岭上呆着。三个旅长凑在一起讨论战术。虽然三个旅加起来超过一万人,将近日军地三倍。但是困兽犹斗,为防止鬼子狗急跳墙,张野只要求他们阻截住鬼子即可。合围可以等到何方独立旅和李平侦察支队到来后再进行。
    尽管三个旅长都觉得,凭借现有力量足以吃掉鬼子这个联队,可是张老大的话是不能不听的。他们理解张老大的盘算:在局部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最大限度地减小自身损失。张老大历来都是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主儿可是他们对何方有意见!
    三个旅长都经历过半年前那场失败,对于何方不念旧情巧攀高枝说走就走的行为,无不感到寒心。要不是那场失败导致人心涣散,学生军又怎会在卧龙山上谪伏半年不敢露头,直到现在才慢慢恢复元气!
    其中意见最大地自然是马强!他坚持认为,如果当初部队没有散,他也不至于带兵去偷袭机场,以致最后马三马四兄弟战死,第一支队伤亡大半,当初学生军最强地第一支队变成了如今最弱的第旅!
    不过马强自从遭受失败和结婚之后,成熟深沉了许多。内心虽然耿耿于怀,表面上却是淡淡地不置可否。叫得最激烈地反倒是张为国这个炮筒子。
    不过他们叫得虽凶,阻击战的准备工作倒是做得一丝不苟。
    安平岭的前方有学生军多次设伏的阵地,后面却没有。而鬼子从南平镇过来,是从岭后向岭前走,方向正好相反,所以战壕、工事、地雷场、陷坑区都必须重新构筑。好在八路军当初伏击第师团的时候,也曾经在山谷后方设置阵地,一些工事还可以使用,只需加固即可,也算减轻了部分工作。由于人手众多时间充裕,这些土木工程完成得十分顺利。之后他们便一边等待鬼子上钩,一边借助工事分队演练攻防战术。
    鬼子来到山岭前的时候,他们的战术演练已经十分熟悉。可是这场本以为会很顺利的战斗,却打得出乎意料的惨烈。
    上月少将和里登大佐从开始撤兵到来至安平岭下,一直没有遭到大规模的狙击。这与进来时的情况严重不符,所以他们一直怀疑学生军必定是半路设伏来隔断去路。
    而要说打伏击,安平岭这个天然阵地任谁都不会放过。所以他俩早在半路上就对此进行了多次讨论研究。
    战斗在这种互相知根知底的情况下开打了。
    为了对付地雷,鬼子找来许多又长又粗的竹杆,抬着它们扫除地雷机关和陷阱。
    这一招颇为见效,很多地雷因为被竹杆触动引线而爆炸;部分机关也因竹杆扫来扫去给破解开来。剩下的竹杆被鬼子抛得满地都是,鬼子就算踩翻了陷阱,也可以随手抓住竹杆而不至于掉进去被竹签扎死。
    破解了陷坑区和地雷阵后,鬼子组成小队,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啊啊啊地呐喊着猛冲上来。
    每个鬼子都知道,他们要想返回十家庄,回到海峡另一头的家乡,就必须突破眼前这道防线!
    他们对学生军猛烈扫射的机关枪视若无睹,坚定不移地狂扑过来。前面的士兵被打倒,后面的马上填补,阵地上很快堆满了横七竖八的尸体,鲜血把整个山谷都染得通红。
    鬼子的机枪也在声嘶力竭地吼叫着,为自己的士兵提供火力掩护;枪法准的士兵也被组织起来,专门瞄准射击学生军的机枪手;冲锋的鬼子士兵则充分利用阵地上的一切障碍物,如木头、战壕和尸体之类来掩护自己,不停地或跑或跳,熟练地做出各式各样的战术动作来规避子弹。
    一旦扑入学生军的战壕,他们便狂叫着挥舞刺刀、轮动枪杆与学生军士兵搏斗,甚至抱在一起用头撞、用牙咬,用脚踹,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办法攻击学生军。
第四卷 猛虎出山 第二十六章 分割消灭
    学生军对这种快速拚命的打法颇不适应。他们已经习惯了按部就班地交叉射击,低头装弹,再交叉射击这些简单的战术动作,却极少碰到鬼子这样悍不畏死地亡命冲击,并且他们的自动步枪也不适合近身搏击。一时间,气势被鬼子压制住,阵地大有动摇之感。
    学生军在战斗之前的布置,是要努力迟滞鬼子的进攻,可现在鬼子根本不停下来,一波接着一波地向学生军的阵地反复冲击。
    学生军的机关枪枪管都打得发红发紫了,可是仍然不能更换,因为慌乱中找不到替补枪管放在哪里。机枪手在鬼子的狙击下也伤亡不少。
    张为国在后面看得闹心,他不顾卫兵阻拦,亲自带着曹正第三团冲了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迎面就是哗哗哗地一通扫射,然后嗵地跳入战壕,掏出手雷雨点一般向下乱砸,轰轰不绝,山谷里硝烟弥漫,学生军士兵的喊叫和鬼子的狂嘶交织在一起,连枪声都掩盖住了。
    弥漫的硝烟模糊了鬼子狙击手的视线。眼看着鬼子攻势一缓,张为国端起机枪,猛地站起身来横扫,打倒几个冲上来的鬼子,紧接着又嗵地跳出战壕,啊啊大叫着,居高临下地猛烈扫射。学生军士兵们在他的感染下都豁出去了,纷纷跳出战壕向下猛扑,竟然打出了一波反冲锋!仗着人多势众,将进攻的鬼子赶了下去,
    张为国的拚死反击。终于暂时阻止了鬼子地进攻势头。可是在这样狭窄的阵地上拚杀,学生军的人数优势体现不出来。
    王维一看出了这一点,跟马强打了个招呼后。也带着梁国富团赶了上来。
    他拉住刚从战壕上跳下来,大口喘着粗气地张为国,大声告诉他。不要打阵地战了,既然鬼子想拚命,咱就陪他们玩硬的!
    马强率领第旅,已经在向鬼子侧后方迂回,准备打个出其不意这都是王维一的主意只有将三个旅全部都展开,才能发挥出学生军地整体实力优势!如果不当头打掉鬼子的气势,迟早会被鬼子拖垮。
    学生军这边还没有调整完毕,山谷下面的鬼子又嗷嗷大叫着冲了上来。这一回,冲锋的鬼子都扔掉了钢盔。脑门上缠着根白布条,架势十分夸张。
    张为国大骂一句,刷地脱掉了军服,露出精瘦黝黑的上身,俯身端起了机枪。第三团、第四团的官兵们看了,也全都脱去军服。赤着上身,端起了枪。
    张为国大吼道:
    “弟兄们,跟我唱军歌,边唱边冲狼烟起唱!”
    登时,阵地上响起雄壮的歌声!伴随着这歌声,学生军官兵们纷纷跃出战壕。向着正在向上攀爬的鬼子兵如恶虎扑食般猛冲下去!
    剧烈地枪声和激昂的歌声回荡在山谷里。弥漫地硝烟中到处是死尸,鲜血把草地都泡软了。脚踩下去卟哧卟哧地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