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帝师 >

第145部分

大秦帝师-第145部分

小说: 大秦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古天意高难问,嬴宁哪有看穿天意的眼力,更别说秦王是那种深不可测,无从捉摸的人。他能很好地掩盖自己的心思,嬴宁早就在等着秦王这话,应一声,兴奋得老脸上泛起了红光。道:“王上,臣以为应当仿效古法,行分封,封赏群臣。”
    仿效周武王的做法,群臣人人都有一块土地,都可以去当土皇帝,这正是他们心里所想,齐皆附和道:“臣附议。”
    秦王脱口叫好,道:“好好好,难得你们都想到一块去了。寡人心甚慰。王叔,你说说为什么要实行分封?”
    r|之治就是分封之治。天子封诸侯,号令诸侯,诸侯忠于王事,天下得治,诗书所美,是以周室八百年天下,千古罕见。若大秦行分封,施仁政,则诸侯卫天子,天下大治,远过周室。”
    “你们都是这个意思吗?”秦王扫视群臣,不动声色。
    除了尉缭韩非他们少数几个人以外,群臣齐声道:“王上,臣附议。”
    “李斯,你东张西望的,是在察颜观色呢,还是有话要说?”秦王点名了。
    李斯知道秦王之心难以捉摸,想附议的话一个不好会失去秦王的欢心,若是不附议的话,自己岂不是失去了封侯地绝佳机会,心里委决不下,才想瞧瞧风向再说,没想到给秦王一语道破用心,心里惊惧不已,脸上却强撑着,道:“王上,臣以为嬴大人所言有理,王上应该考虑。”
    “你怎么不说采纳呢?”秦王言语如刀,直揭要害。
    李斯忙跪下解释,道:“王上,臣以为做臣子的应该讲话,把所知道的如实禀知王上,这些话也许不好听,但要真话。王上御天下,博采众议,嘉纳雅言,纳与不纳,王上之事,还请王上乾纳独断。”
    秦王走到李斯跟前站住,道:“李斯,你站起来。”李斯依言站起来,秦王道:“你看着寡人的眼睛,你看诉寡人,你说的是真话吗?你别想撒谎,寡人看着你的眼睛呢,寡人不仅深通帝王之道,还习过读心术,你要是说谎,你的眼睛就会告诉寡人。”
    秦王地眼睛本来就让人害怕,犀利如刀,可以看穿人的心灵,具有挖心刨肝的力量,李斯本就畏惧这双清澈的眼睛,在秦王的逼视之下哪里还敢撒谎,腿肚子一软,一下跪在地上,道:“王上,臣臣臣……”
    “站起来。”秦王喝道。
    李斯哪敢站起来,以头触地,道:“王上,臣臣臣……”
    秦王看着李斯的背,问道:“你说,你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王上,臣说的,说的……”李斯结巴着说不出来。
    秦王哈哈大笑,殿里气氛紧张,群臣大气都不敢出,没想到秦王却大笑起来,群臣真地搞不明白他是喜,还是怒了,惊疑地看着秦王。
    笑过,秦王扶起李斯,道:“李斯,你不说,寡人帮你说。你说的不是真话,也不是假话,寡人说得对吧?”
    要么是真话,要么是假话,秦王这话让李斯无所适从,道:“王上,臣不明王上之意,还请王上明示。”
    “好,你不明白,没关系,我找个明白人来帮你说。”秦王走到甘罗前面,道:“甘罗,你说李斯说的是什么话?”
    甘罗胸一挺,道:“王上,李大人说的是鬼话。”
    “住口!”嬴宁喝道:“你小小年纪,懂得什么?”
    秦王挥手道:“王叔,你忘了吧,甘罗年纪虽小,料事无有不中,单车会赵王而裂赵土,这事才过去多少时间,王叔就忘了?王叔,你这话就不对了,哪有不让人把话说完地道理。甘罗,你说,李斯为什么说的是鬼话?”
第三章 闹分封(三)
    罗直言揭穿李斯的用心,道:“王上,李斯不是没有他首尾两端,才如此说话。王上要他说真话,他却耍小心眼,这不是鬼话还能是什么?”
    李斯吓得额头上的冷汗直往外渗,卟嗵一下给秦王跪下,以头触,请罪道:“王上,臣死罪,臣死罪,请王上责罚。”
    秦王看着李斯,过了一会才道:“李斯,寡人身边的重臣居然说起了鬼话,寡人很生气,你精通大秦的律法,你说该怎么处罚你?”
    这是欺君,真的追究起来李斯要倒大霉,李斯才不会笨到那种程度,道:“王上,臣臣臣……”结巴着说不出话来,半真半假而已。
    u。斯,忙道:“王上,李斯这是欺君,罪大恶极,还请王上治他死罪。”
    秦王望着群臣,问道:“你们以为呢?”
    群臣一心望封,哪敢捋秦王的虎须,齐道:“臣附议。”
    “韩非,你也精通大秦律法,你说说该如何处置李斯。”秦王不动声色。
    韩非结巴着回答道:“王上,韩非以及李斯虽有欺君之言,并无欺君之行。李斯之所以如此说话,是因为他心中委决不下。再者,李斯追随王上这么多年,立下不小功劳,若是以此事而治他欺君之罪,恐会寒了士人之心。”
    “缭子先生,你以为呢?”秦王依然不动声色。
    尉缭回答道:“王上,韩非所言极是,还请王上采纳。”
    “你们以为呢?”秦王看着王翦他们问道。
    王翦他们齐道:“臣附议。”
    秦王终于表态,道:“韩非说得对。要是仅仅因为此事而治李斯欺君之罪,天下人不服。寡人要的是真话,而不是假话,李斯,你违抗寡人旨意,这罪不能不治,就罚你半年薪俸吧。你可心服?”
    李斯以为必然会有一场狂风骤雨,没想才罚半年薪,真是天大之喜,道:“谢王上。”
    “起来吧。”秦王扶起李斯。对甘罗道:“甘罗,寡人给你一件差使,你可愿意?”
    甘罗眨巴着眼睛,道:“请王上吩咐。”
    秦王道:“我要你问出列位臣工的真心话,他们赞成分封,还是反对分封。”
    甘罗眨巴着眼睛,道:“王上。这不难。只是,臣以为说了真话,应该赏;说假话的就要罚。”
    “嗯,怎么赏,怎么罚?”秦王点头问道。
    甘罗眨巴一下眼睛,道:“王上,今儿是论功的日子,臣工们都高兴,说真话赏一碗酒。说假话的罚两月禄。”
    “好!就这么办!”秦王赞成,道:“马上去搬酒来,拿碗。”
    赵高应一声,自去办理。
    甘罗面向群臣。道:“各位大人,甘罗奉旨,请各位大人说真话。赞成分封的请站到右边,反对分封的请站到左边。”
    他的话音一落,以嬴宁为首的望封臣工全去了右边,左边一个人也没有,李斯、韩非、尉缭、王翦、蒙武他们站在原不动。
    王贲站在原,瞄着他的父亲王翦,注意他的一举一动,看来是唯王之意而行。蒙恬站在原。并没有看他的父亲蒙武,看来是拿定了主意。
    甘罗向秦王回旨,道:“王上。臣查完。”
    “嗯,做得不错。”秦王赞许。
    甘罗谢一声,回到原,并没有去左边,也没有去右边。
    秦王踱到甘罗面前,问道:“甘罗,你为什么不去左边,也不去右边,却回到原?”
    甘罗回答道:“回王上,臣以为分封与不分封,各有利弊,臣心里还没有想清楚,就不敢冒然决定,还请王上明察。”
    秦王很感兴趣,道:“哦,你倒说说,分封的利与弊在哪里?”
    甘罗答道:“王上,分封害处在于数代之后,亲变疏,天子难以号令,诸侯各自为政,不理王事,只知己利,天下百姓又会遭殃。周室就是最好的例子,周武王开始分封时,天下颂扬,天下也大治,仁政得行。不过,数代之后,天子号令日弱,诸侯纷争,刀兵四起,征战不已,百姓自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赖天之幸,王上圣明,一统海内,重安天下。”
    秦王点头道:“说得有道理,诸侯雄踞一方,有土,有人,有财力,有军队,今日无事,明日无事,后日无事,总有一天会闹起来,这正是寡人忧虑的方。周先生,你可有办法解决这问题?哦哦,寡人又忘了,周先生病了。甘罗,那你说说分封的好处。”
    甘罗把分封的害处说得很明白,以嬴宁为首的望封臣工心里很是紧张,生怕秦王听信了甘罗之言而不分封,听了这话,心里又生出一丝希望。
    “王上,臣以分封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于安功臣之心。”甘罗侃侃而言,道:“群臣追随王上,效力于鞍前马后,疆场搏杀,不图功劳、不计名利者有之,但这种清高之士太少,大部分臣工图就是建功立业,功成之时却不赏他们,岂不是寒了功臣之心?
    “诗书颂扬周武王分封天下是仁政,是仁爱之举,依臣看来,周武王分封天下实是无奈之举。对于分封的严重后果,周武王也许有所认识,只是象太公、周公、召公、散宜生这些功臣要是不封赏的话,也太让功臣寒心了,所以周武王是不得不封。”
    |>;王上,臣以为寒的不仅仅是功臣之心,还有天下士人之心。王上请想,有功不得赏,士人还会为官,还会建功立业吗?所以,臣以为分封为是。只要天子贤明,诸侯也不敢乱来。”
    “臣附议。”望封的群臣们齐声附和。
    秦王并没有回答,道:“寡人相信,你们说的都是真话,寡人心里高兴。都喝碗酒吧。”秦王端起酒碗,道:“今天是论功行赏的好日子,寡人要告诉你们的是,你们的功劳,寡人心里明白,寡人一定重重赏你们。干!”和群臣一起喝干。
    放下酒碗,秦王道:“分封利弊,甘罗已经说得很明白,寡人一时也难以想透,给寡人点时间,让寡人好好想想,再赏你们。你们先回去吧。”
    群臣谢恩离去,秦王望着群臣的背影,眼里厉芒一闪,道:“任冲,多派人手,看好了,一有情况,马上向寡人禀报。”
第三章 闹分封(四)
    哎哟,各位大人,请回吧,请回吧。”管家一脸苦相外的官员们打拱作揖。
    一位官员道:“管家大人,下官听说周先生病了,特来探望,还请管家代为通禀一声。”
    “是啊,是啊。周先生忧心国事,终致成疾,我们这些同僚一听说这事,下了朝就赶来探望周先生。没想到,你居然不让进,要是周先生知道了,怪罪下来,你担待得起吗?”又一位官员见好言相告无用,用起了威。
    管家行礼道:“大人,你可错怪我们了。我们这些下人,哪敢自作主张,周先生吩咐过了,他病了,想静静,不能见客,实在是出于无奈啊。各位大人请想想,周先生和你们同殿为臣,抬头不见,低头还见呢,要不是没办法也不会这样做啊。这样做,不是得罪各位大人吗?周先生要小的向各位大人赔个不是,小的人微言轻,说话不大管事,各位大人要是认为不够份量的话,等周先生的病好了,让周先生当面向你们赔礼。”
    “你这管家也真是的,水泼不进,针插不进,谁摊上你这样一个管家,谁倒霉。”一个官员抱怨起来。
    管家很会说话,道:“大人教训得是,小的不成才,承蒙周先生瞧得起,收为管家。要是大人有好的人选,还请大人向周先生说说,小的也好让贤。”
    “嘿,你还蹬鼻子上脸了,不就说说嘛,你至于吗?”一个脾性有点火爆的官员喝斥起来了。
    “行行行了,别吵了。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看呐。人人也有一本难念的经,管家也管家的难处,管家,你说是吧?”一个官员出来打圆场。
    管家忙道:“谢大人体谅,小地感激不尽。”
    这个官员取出一锭黄金,顺着往下说,道:“管家,这点小意思,还请收下。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各位喝杯酒。”
    管家双手乱摇。道:“大人,你别这样,小的就是有心收,也没这胆,谁不知道周先生府上门儿清,不收一文钱。上次,一个下人不懂事。收了十两银子,给周先生打了一顿板子,轰出去了。小的还得靠这差事养家糊口,实在是不敢收,还请大人见谅。”
    这官员还待再说,一个叫好声响起,道:“好好好,周先生管教有方,好叫李斯佩服。”
    管家定睛一瞧。只见李斯青衣小帽,在两个仆人的簇拥下大步而来,忙迎上去,施礼道:“小的见过李大人。”
    这里的官就数李斯最大。官员们忙向李斯施礼,道:“李大人,可是来见周先生?”
    李斯澄清道:“各位大人,李斯和周先生相识于布衣之中,这交情自是非同寻常,李斯听说周先生病了,特地来探视周先生。李斯与周先生的交情好多年了,要是李斯不来探视周先生,你们还不背后议论啊,说我李斯无情无义。”
    “李大人言重了。我等哪敢呐。”官员忙着解释。
    李斯笑道:“各位大人请听李斯一声劝,周先生病中,不便见客。你们这么多人来,周先生一人见一面,没病也给折腾出病来了,各位大人请回吧。”
    “李大人,你这是……哪有这门子道理。”官员不服气。
    李斯解释道:“各位大人的好意,李斯代周先生领了。我这就去见周先生,把你们的好意告知周先生,这下总行了吧?”
    “这……”官员们不知道如何是好。
    李斯威逼道:“各位请
    李斯和周先生地交情你们是知道的,我去说我想周先一点面子,不会你们不给我李斯面子吧?”
    他虽然在朝堂上给秦王训了一顿,但那还没有撼动他的根基,仍是秦王跟前的红人,官员们迟疑一阵,道:“既如此,就有劳李大人了,我等告退。”施礼退去。
    管家忙上前道谢,道:“多谢李大人,要不是李大人相帮,小的还不知道如何收场。”
    李斯回礼道:“管家,不必多礼了。请管家通禀一声,就说我李斯前来拜访。”
    管家站着不动,道:“李大人的好意,周先生一定感激不尽。只是,周先生说了,他谁也不见,还请李大人见谅。”
    李斯打的主意是先把官员们说退,那样一来,人就少了,周冲肯定会见他,没想到管家说出这种话,难以置信,道:“你说什么?周先生连我也不见?”
    管家贼会说话,道:“李大人误会了,周先生是说谁也不见,没说不见李大人。”
    “那就好,你去通禀一声,我在这里等着。”李斯满意管家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