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少帅 >

第101部分

极品少帅-第101部分

小说: 极品少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令——简单的说,太常寺就是个管娱乐的活。
    要是放到云铮穿越来之前所在的世界,管娱乐那实在是个快活事。可是眼下这大魏朝可不是后世那样第三产业达的社会,这年头管个娱乐,一没后世那么多油水,二没后世那么多美女,更别提权力小得可怜,哪个混到三品的官儿乐意去干这个?哪怕詹事府詹事这个负责太子和王爷教育工作的官儿,也比这太常寺强多了。人家好歹是经常跟太子和王爷们打交道的,要是碰上又会做人又会做官的詹事,多半就能走上未来皇帝的门路,那以后的好日子还能远得了吗?
    沈城心中虽怒,不过毕竟是干了几十年宰相的人,喜怒不形于色早就不是什么难事,所以他只是淡淡地道:“顾相的意思,老夫明白了。老夫仍然举荐龙佑为江苏巡抚,内阁如何决定,不如现在便表决吧。”
    沈城说着,根本不给顾恒说话的机会,眼皮一抬:“同意孟毅出任江苏巡抚的,请举手。”
    顾恒目光中怒色一闪而过,继而一副淡然无为的样子,轻轻地举起右手。
    然后,他马上变了脸色——只有杜凡一个人举手!
    四加三的格局,沈城自然不必说,肯定不会同意,而三个寒门大佬也是面无表情,根本没有举手的迹象。而秦霆则悠闲地喝着贡茶,就像没听到一样。顾恒心中顿时一凉。
    沈城脸上并无喜色,只是看着秦霆以及张彦玉、方谦然和余众乐三人,问道:“那么四位大人的意思是支持龙佑担任江苏巡抚了?”
    秦霆笑了笑:“不错,秦某赞成。”
    张彦玉和方谦然、余众乐互相看了一眼,方谦然出言道:“我等三人,谁也不支持。”
    其实他们三人是想举荐一个寒门官员出任江苏巡抚的,不过他们也知道,别看沈家和顾家现在斗得凶,其实只要自己三人表示要举荐一个寒门官员,则沈顾秦杜四家肯定一齐反对,然后四比三,取消。所以他们干脆不举荐,看这四家怎么处理。
    不料沈城果然是做老了丞相的人,似乎早就知道这三人定然弃权,根本就没有多做思考,便道:“若是各位阁老没有其他人选,那么内阁不妨拟上两张票,一张是老夫举荐龙佑的,一张是顾相举荐孟毅的,究竟谁将出任江苏巡抚,还是交由陛下乾纲独断吧!”
第52章 绥靖之说
    长章多字,求鲜花贵宾
    分割线
    长龙形胜,秦淮逶迤。江宁,似一颗明珠,在长龙脚下镶嵌;象一个巨人,有秦淮玉带腰缠。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绿水向雁门,黄云蔽龙山”,说的就是江宁形胜。
    江苏巡抚府,便是座落于此。
    巡抚府内,如今并未住着巡抚。原先的巡抚徐岳,已经按律押解京师洛阳;而新的巡抚,朝廷却还未曾指派。如此一来,这堂堂江苏巡抚、东南第一要员,竟然开了缺。
    作为手持九节杖、黄金钺南下清查江苏吏治的钦差大臣,云岱的钦差行辕眼下便设在此处。按说云岱此来之前,江苏官场三大要员便已经一齐被锁拿至京,这江苏一省官员,早应该成了无头苍蝇,根本难以形成合力才对。然而云岱到此之后才现,江苏官场糜烂的程度比他想象中要严重得多。
    因为破天荒的一次拿了一省三大要员,造成的震动委实有些过大。所以朝廷为了江苏稳定,对于三大员以下的涉案官员就宽大了许多。这本身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举措,毕竟抓贪官本身就是为了巩固民心,若是抓贪官反而抓得民心浮动,局势不稳,那岂不是不如不抓了?
    不过云岱到了江宁之后,经过近三个月的明察暗访,却实在觉得江宁局势有些触目惊心。地方豪强向江苏官员大举行贿,然后再官府的支持下将江苏境内的大部分良田集中在手,随后,这些地方豪强将地租拔高,使得许多佃户日子越艰难,尤其是家中男丁不足的佃户,更加食不果腹。
    贪官的问题,虽然从古到今都没人能解决,但云岱并不十分担心这个,因为他的任务只是把眼下这一批官员清查一番,非是民怨极大的特大贪官,他也不会真的祭起黄金钺给砍了。毕竟这江苏官场,错综复杂,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杀得朝中某个大势力怨怒,那样的话,不仅云岱本人有麻烦,多半连带着整个云家都有麻烦,云沈联盟虽然强势,也还没到任谁都不放眼里的程度。再说,皇帝派云岱来,说不定就有让云岱得罪各大家族的心思在里头,云岱又岂能不知?
    他眼下真正关心的,却是这江苏的土地问题。地租极高,大部分百姓种不起第,而没地种就没饭吃,没饭吃就容易被青龙教那种邪教趁虚而入,到最后自然就变成了造反。云岱很清楚这个演化的过程,可惜任凭他如何去想,也想不出办法解决。地在那些地方豪强手里,不管人家的地市巧取而来还是豪夺而来,总之现在都是正经资产,地契什么的一应俱全,朝廷不可能强制收地。那么能不能让他们降低地租呢?显然也不可能,地是人家的,人家爱收多少租就收多少租,要是租太高,自然没人去种,可人家现在还是有人种地,所以他们大可以以此证明地租不高。于是,收不了人家的地,也不可能强迫他们降低地租,那么这事就成了死结,解不开了。
    云岱是户部侍郎,他太清楚经济的作用了,虽然他可能不知道经济这个词,但“民以食为天”他却是完全明白的,要是这江苏——或甚整个江南——的百姓大多吃不到饭了,那么朝廷也就不要指望人家还能如何忠心耿耿了。
    “眼下情况便是如此,这江南……是真的烂了。”云岱叹息着道。
    云岱的面前,坐着一个白衣少年,身形修长,体态魁梧,面容却俊美异常,不是别人,正是云铮。
    云铮前日在太湖察看金鳞山庄地形,却遇上青龙教的“哨兵”,对峙了许久,装足了模样之后才施施然离去。回到听水山庄之后,云铮越觉得时间紧急,匆匆检查并指点了一下宁家兄弟的剑法之后,便带上云卫离朝江宁赶来。至于李墨,云铮倒是很想带着他一道前来,奈何这小子楞青龙教了,说要继续暗中查访,以期得到更多关于他们的情报。云铮强留不得,只好放他离去。
    待云铮到了江宁,原本他是打算先去东方剑阁商量上次约定的事情的,不过转念一想,毕竟叔父在江宁公干,若是自己到此不先去拜见他,于情于理都有些说不过去,于是便先来了这江苏巡抚府。
    他来的时候,云岱正在苦恼,因为江南糜烂至此,已经过了云岱的预计,所以他眼下对于是不是要故作不知青龙教的事情而行观望之策有了疑问,原本他也和云岚一样,觉得如果江南糜烂,青龙教起事,那么对于云家的处境会有帮助,所以并不打算对青龙教作何动作。可是眼下江南情况如此糟糕,以至于让云岱觉得万一青龙教在现在这种时候起事,只怕朝廷还真有些难以应对。在他看来,朝廷在江南的民心已经是十成丢了六七成了,打起来怕是困难。
    云铮这段时间以来进步很快,云岱也有些意外,琢磨着是不是人间果然是有天才存在的,说不定自家侄儿天生就是那种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人呢?所以他一见到云铮,便将眼下江苏的情况给云铮说了一说,看他是何看法。
    云铮一听就明白了。他虽然年轻,在官场上比云岱嫩了不知道多少,可是这些制度问题,他这个学法律的现代人,那可是标准的“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这是中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引的问题。中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到战国时期正式确立,如果没有意外,将一直延续两千多年。这其中包含有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
    国家土地所有制,即国有土地。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历代封建政府和皇帝都直接掌握着一部分土地,各朝各代的皇庄、王田、军屯、民屯等都是国有土地,尤其以北魏、曹魏、隋唐为最盛。国家占有大量的土地,一方面为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为巩固国家政权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封建社会,土主要的生产资料,国家掌握了大量的土地,也就掌握了社会的经济命脉。
    农民土地所有制,即个体农民的土地。个体农民拥有的土地虽然不多,但人数最多,向国家交纳赋税,服兵役和徭役,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能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主要基础,所以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和扶植,凡是明君圣主都非常懂得爱民、养民,以民为本。
    地主土地所有制,即地主拥有土地。地主,是封建社会的富人阶级,出租土地,剥削贫苦农民,是人人向往的社会角色。他们有钱有势,很容易挤进国家官员队伍中去,借助国家政权来保障他们的既得利益,更为重要的是地主阶级有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有文化,有能力,是国家官员的候选人阶级。不管是论经济优势,还是论文化,地主阶级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特权阶级,是顺理成章、理所应当的事情。所以,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封建社会中会挥着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作用。
    所以,皇帝要治理国家,就必须把这三种土地所有制,把国家、地主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处理好,协调好。通常所谓的明君,就都是把这件事请处理好了的。
    在云铮看来,江南眼下出现的问题,就是典型的地主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关系导致的。在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土主要的社会财富,土地多少是区分富人、穷人,地主、农民的唯一标志。在由此产生的两种土地所有制中,最不安分,最不稳定的是地主所有制。各朝各代的君主厉行**,但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得不自上而下地对功臣、宗室和贵威,大量地赐土封户,以保证他们对自己效忠。于是,这些功臣、宗室和贵威,不仅政治上得势,享有种种特权,经济力量也迅膨胀。利用自己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种种优势,他们大量地兼并土地。在一个政权建立之初,社会经济凋零,国贫民弱,地主和农民都不富有,贫富差距不大,所以,轻徭薄赋、养民爱民是立国之本。随着经济的复苏,社会财富的积累增加,国家政权的巩固与稳定,地主阶级依靠自己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优势,开始扩充财富──兼并土地,兼并扩充的目标有两个:国有土地和农民个体土地。对农民的土地,以强凌弱,巧取豪夺,最后的结果就是土地集中,贫富分化加大,阶级矛盾尖锐,激化和引农民造反起义,冲击国家政权,威胁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但由于利益的驱动,地主对农民土地的兼并是绝不会适可而止的,而是“多多益善”。能够协调、限制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只有皇帝、国家。在皇帝眼中,地主、农民(富人、穷人)是都不能舍弃的。地主阶级,是国家官员的主要来源基地,其中的优秀分子,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必须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利益(俸禄,或赏赐土地),以让他们积极地、心甘情愿地给皇帝和国家服务。农民,国家税收的最主要来源,不能过度地剥削,要限制地主对农民土地的兼并。
    正常情况下,每当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加剧时,国家就有必要进行调整、改革,来限制兼并,缓解社会矛盾,以确保国家利益。
    这让云铮想到了自己原先那个世界的历史当中出现的宋朝,那个时代有一场很出名的变法——王安石变法。这个变法搞得轰轰烈烈,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这个变法所提出的条款基本上都是很好的,可是却失败了,为什么?先要看在改革过程中,谁受益、谁受损。很显然,是农民受益、地主受损;那么又由谁去改革,由谁去执行呢?当然是各级官员,而这些官员又都是地主出身,地主身份。因此,历代改革、变法阻力重重,失败居多,成功居少。
    若依照云铮的看法,这个问题若要解决,至少在封建制度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在他看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除非生产力展到能够产生资本主义,而生产关系又没有遏制这种生产力展……这也不大可能,“光荣革命”在中国实在不大可能复制,因为中国的封建帝王力量太过强大,他的统治基础就是地主阶级,你让他不限制资本主义,那他岂不是要自己革自己的命?
    唯一的一种办法,就是这封建帝王自己摇身一变,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表。这还是很难,难于上青天。所以云铮虽然完全明白云岱的担心,却没法给他一个处理办法。
    他不可能跟云岱说:“叔叔,让我当皇帝,我或许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云岱或许即便听了这话,也只是训斥他几句,可他还是不会说这话,因为他对皇帝这个职业,实在没什么兴趣。
    以前小时候,倒是觉得做皇帝好,九五之尊、至高无尚、可以雄霸天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放个屁地球也会抖三抖,多威风啊!有皇后、三夫人、九嫔妃、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还有女官、宫女数千,排着队等候“临幸”,轮不上的还痛苦万分;可谓:穷奢极欲享尽人间艳福。真好!
    后来长大些了,忽然突奇想,这皇帝还真的没有啥做头。你想呀,我有电脑、电视、音响、dVd……还时常感到寂寞;皇帝可就没有福气消受这些啦,虽然他住的是深宫大殿、朱梁画栋、玉阶金栏,可是空荡荡的,什么玩意也没有,一到夜里除了女人就没别得可以消遣了,哪有我节目丰富?晚上,我可以出去听歌,听得不耐烦了也可以自己开个kTV包厢大吼一气。还可以去洗澡洗足,桑拿冲浪;洗罢穿上专用的浴衣去享受韩式,泰式、中式按摩,舒筋散骨,逍遥快活。还可以去酒吧,茶吧,咖啡吧……
    可是如果当皇帝,那就累了,凌晨得起上早朝;无论冬夏都得头載皇冠,身披龙袍;连吃饭都得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哪象我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可以睡懒觉,愿意几时起就几时起;我可以光着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