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八六一 >

第128部分

一八六一-第128部分

小说: 一八六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
    人们惊叫着,纪芬最为兴奋,但同时她也颇为失望,边的曾纪芬小声抱怨道:“你看你看,一点事都没有嘛,偏偏就不让我去坐,好事都让那‘肚子’给占了。”
    地面上地纪芬羡慕天上的杜聿光,而天上飘摇地他却羡慕死了可以安稳的站在地面上看热闹地纪芬。
    耳边,风开始嘶吼,初冬的烈风,如刀子一般刮过脸庞。如果仅此而已,他当然还能忍受,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吊篮那毫无规律的摇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猛忽缓,比船行在惊涛骇浪之中还剧烈。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杜聿光感觉到自己马上就要吐了,但当他伏到吊篮边,想要呕时,涌到嗓子眼地酸水却立时又被吓了回去。
    好家伙,离地千尺,下面的人影已缩成了蝼蚁,一切都变得那样的渺小,仿佛整个大地都已经被他踏在脚下,而这种感觉,当他看到云雀从下方掠过时,就会强的强烈。
    一种莫名的兴奋涌上了心头,杜聿光忽然间发现,自己竟然不再那么紧张害怕了。他抬起头,目光远眺,群山万壑在这个角度来观看,更有一番巍峨壮丽。诺大地济南城尽收眼底,高大的城楼,熙熙攘攘的街道,都一下子变成了逼真的模型一样,说不出的新奇独特。
    “呜呼,享受这飞行的快感吧!耶——”哈里森就像是天生地属于这片天空,天上的他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充满了漏*点。
    终于,他全身心的沉浸在了这飞行的奇幻之中,向着下方的人群招手,放声狂叫着:“苍天,我来了。”
    !
    一声枪响,船上那名士兵晃了一晃,坠入了水中,很快便被滚滚黄流吞没。
    “嘿嘿,怎么样了,都看见吧,老子打中了。”明军士兵沈觉一股屁坐回了战壕之中,他向周围郁闷的弟兄们摊开手,嚷嚷道:“快点快点,老实的把钱拿出来。”
    “我怀那发匪是被枪声吓落水的,你根本就没打中人家。”士兵霍占山嘀咕着,拈在手里的碎银子就是不情愿交出。
    “反正是打落水了,愿赌服输,别那们娘。
    ”沈觉一伸手硬抢了过去。
    这是张树声师一团三营二排地黄河北岸阵地。一个月之前,该师由大名府南下,三天之内突袭彰德府得手,随后迅速扫平了黄河北部,河南境内的太平军占领区。张树声旋即率大军直逼开封府,然而,已经进入全面战争状态的太平天国,已在黄河南岸建立了坚固的防守要塞,张树声在北岸空耗了一个多月,其间曾组织过一次强渡,但却以失败而告终,现在,他只能隔河相望近在咫尺的开封。
    在这一段河面上,太平军设立了水上、陆上两道防线,大约有三十多艘大小不等的江船在长达一百多里长的河段巡逻,防备明军小股侦察船只的偷渡。
    沈觉他们这一个排的阵地位置正处在黄河渡口的最狭窄处,斯宾塞步枪地最远射程恰好能覆盖到半个河面。因此,他们无聊之时,就常常拿来往的太平军巡逻船当靶子,设赌局看谁能打到。
    沈觉是团里小有名气的神枪手,这一个月下来,他几乎是弹无虚发,这场沉默的战争对他而言倒成了发财的一个好机会。
    “哎,又来了一艘,这次看我地,你们谁敢下注。”霍占山兴奋的叫了起来。
    众人纷纷下注,沈觉抬头瞧了一眼河面,不以为然道:“这么近瞎子也能打到了,我才不下注呢。”
    “切,小气。”霍占山哼了一声,头悄悄地探了出去,步枪架于壕沟之外,慢慢的瞄着了那船,耐心地寻着最合适的目标。
    砰!又是一声枪响。
    就在众人想要站起来看一下结果时,霍占山倒在了人零之中,一颗子弹洞穿了他地头颅。
    惹毛了的太平军也派出了自己的神枪手,他们要给这些可恶的明军士兵点教训。
    “妈的!”沈觉一腔怒火,一跃而起要为霍占山报仇,只是那只艘船已远超出了射程之外,他可以清楚的听到船上太平军们猖狂的讥笑声。
    “哎,啥时候才能过河去呀!”沈觉阴郁无比的坐倒在地,他看着霍占山血淋淋的那张脸,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弟兄们都已怒火填胸,他们想要复仇,但无奈的是,黄河天险将他们阻隔于北岸,纵然他们手中有先进的武器,却也无济于事。
    又是十天过去了,当在放哨时不小心睡着的沈觉被冻醒时,他惊奇的发现,整个天地已是苍茫一片,一股寒流忽至,竟是下起了鹅毛大雪。
    当他探出头张望对岸时,冻红的脸瞬时间挂满了欣赏若狂的笑。
    黄河,结冰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二百二十二章 日子都不好过
    王府。
    “主上,你瞧这幅鸳鸯戏水图,笔力均称,线条细腻,无论山水还是鸟儿,都画得极为逼真,当真是一幅佳作呀。”兰妃坐在李秀成的腿上,对手中的那幅画指指点点。
    “嗯,确实是好画。“李秀成也跟着点头,然他不过一介武夫,凭乱世而崛起,其实胸中并无多少笔墨,至于鉴赏书画这等风雅之事,他反倒是远不如兰妃这样大家闺秀出身的女子。
    不过,李秀成虽不懂画,但却喜欢收集古玩字画,放眼望去,这御书房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从各地花大价钱收集来的字画,每一幅都是古人的真迹,可谓价值连城。
    李秀成闲时最喜欢的就是在众臣面前,洋洋洒洒的评论某幅画的优点缺点,然后赢得众臣的一阵阵的赞叹。其实他的那些话,都是从兰妃这里听得,在众臣而前只不过是复述而已。
    就像是一个文盲变成了暴发户,最怕的就是别人说他没文化,心里越是忌讳,就越要想方设法的装扮成胸中藏有万点墨的人。
    不过,李秀成的这点爱好也不是由来已久的,也就是在定都开封之后,在兰妃的潜移默化下才开始有的。
    兰妃原先在成为洪秀全的后妃之前,就是南京城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身在那样的大富大贵人家,品味、兴趣自然比洪秀全、李秀成这等粗俗之辈要高得多。
    当初洪秀全后妃数不胜数,兰妃也只不过他较喜欢的几个妃子之一罢了,自然也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熏陶”洪秀全。而今她跟了李秀成,这位新主对她是宠爱万分,所以她便有了充足的时间,满怀信心的要将这位新天王培养成一位风雅之主。
    “李画师,主上也赞你的画好呢,你还不快谢恩。”兰妃笑着向案前侍立地那位骨瘦嶙峋的画者说道。
    李画师忙跪拜于地:“多谢主上谬赞。微臣平素也画过不少画。唯有主上能品得出画中真意。主上真乃文武双全。百年难得一见地明君呀。”
    尽管李秀成对于臣下地拍马屁。一向保持着一种不以为然地心理。因为他知道。洪秀全身边就是拍马屁地人太多。能做事地人太少。所以才落到身死国灭地地步。他一再告诫自己。必须引以为戒。洪秀全犯过地错误。他绝对不能再犯。
    但是现在。似乎那所谓地告诫地影响力正不断地减弱。李画师**裸奉承。李秀成竟然听着十分地受用。心里好一阵地自我满足。于是心情极好之下。他一拂袖。道:“这幅画朕收藏了。来人啊。赐李爱卿黄金一百两。”
    “谢主隆恩。”李画师喜不自胜。又是一番跪拜。
    “主上。李画师画意精湛。臣妾想请他为主上与臣妾画幅画。恳请主上恩准。”兰妃忽然兴起。
    “好。难得爱妃有些兴致。李画师。你就让朕再见识一下你地画技吧。”李秀成笑道。
    于是侍女们将纸笔颜墨备上,李秀成就这般抱着兰妃斜坐,那李画师不敢有一丝马虎,一笔一画地专心致志的为他二人作起了画。
    才刚刚有了轮廓之时,外边的值班太监来报,说是南王郑海利在外有紧急军情要呈报。
    “能有什么紧急军情呢,不就是西王吃了明军骑兵地败仗吗,朕不是已经给他增兵了么。”李秀成喃喃说道,不过他毕竟不似洪秀全那般昏庸,当下便要召郑海利进来。
    却不料兰妃俏脸顿时一沉,抱怨道:“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挑臣妾与主上兴致正浓时来,这个南王也真是的。”
    李秀成一见兰妃生气,马上改变了主意,摸着她的小脸哄道:“好好好,咱不见他就是了。小顺子,你就和南王说朕还未睡醒,有什么事叫他明天早上再来。”
    那太监忙出去转达天王旨意,但很快便又回了来,小心翼翼的说道:“主上,南王说他有十万火急地军情要报知主上,他还说晚一刻天国都累卵之危,南王说他非要立刻见主上不可。”
    “耸人听闻,这个郑海利向来喜欢夸大其词,他要见就在外边等着吧,朕画好了这幅画再见他。”李秀成不耐烦的甩了甩手,显然已是龙颜微怒,小顺子再不敢吱一声,匆匆的退了出去。
    那郑海利正在外边焦急的候着,听了这个消息,又气又急,只得道:“顺公公,这事可真是不能再等,我必须得到天王的恩准才能调动京里的军队,求你再进去通传一声吧。
    ”
    小顺子一脸为难地说道:“奴才也想帮王爷呀,可
    现在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要是再扰了他地兴致,头都有可能落地呀。”
    郑海利万般无奈,只好在殿外踱来踱去,如热锅上的蚂蚁等待着天王地召见,不知不觉半个多时辰过去了,始终不得召见。
    郑海利便想再这般等下去,一切都将晚矣,遂不顾小顺子的阻拦,硬是冒着大逆不道地罪责,闯入了天王的御书房中。
    此时那幅画作已经完成,李秀成正与兰妃笑嘻嘻的鉴赏着,他一见郑海利不宣而入,顿时便是龙颜大怒,斥道:“南王,你好大的胆子啊,朕你的御书房也是你敢擅闯的地方吗?你眼中还有朕这个天王吗!”
    郑海利一心为国,也顾不得自己有没有罪,他扑嗵跪了下去,哽咽道:“主上,臣确有十万军情要禀报,不得已才触犯禁忌。主上请允臣报完军情,之后主上想怎么如置臣也无怨无悔。”
    李秀成怒气难消,听他这番话好生诚恳,便暂压怒火,冷冷道:“你倒说说看是什么十万火急的军情,若稍有不实,朕必以欺君之罪处置你。”
    郑海利深吸了一口气,一字一句道:“昨夜寒风忽至,渡口一带黄河河面骤结坚冰,明军趁势踏冰过河,突破了咱们的南岸防线。眼下明军前锋已离京城不过二十里,现正猛攻我外围防御要塞。”
    “什么!”李秀成大吃一惊,手中之画竟是惊得脱手而落。
    他这时哪里还顾得了什么雅兴,一把将腿上兰妃推了开,那兰妃也不敢再耍性子,乖乖的退在了一边。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这黄河早不结冰,晚不结冰,怎么的偏偏在这个节骨眼结冰啊。”李秀成跌足慨叹。
    “黄河结冰也是常事,只是眼下,明军已迫近京城,臣请主上下令调动京中南营人马,赶赴城北设防。”郑海利急急道。
    “大军征伐在外,京中留守人马不过两三万,光凭这点人马,怎么能保得了京城安危。立即传朕旨意,速命东王北王从山西、陕西调兵回援。”李秀成一听说京城有危,便立时想起当初天京之战的危境,便不顾当初定下的攻略,欲要调北征的大军回援。
    “主上,此举是否稍显过急了。四川的明军正被川民叛乱所拌,此时不若令北王趁势由陕西攻打四川,必可有所收获。而明军在直隶一带立足未稳,如若东王能由大同府出,直取北京,亦可对明军北线造成压力,使其分兵不暇。至于京中之危,臣以为京城外围三道防线固若金汤,明军想单凭区区数余之众就想攻破万不可能。主上,在这个时候,咱们可不能自乱阵脚啊。”郑海利分析的非常周密。
    而李秀成这时却似乎没了主张,就仿佛这温柔乡磨灭了他的勇气与和智慧一样,现在的他,对军国大事方面反应颇为的迟钝。
    “主上,你难道忘了当初天京之战了吗,若是让明军在京城之下站稳脚跟,岂非又重蹈当年天京的覆辙了吗。”兰妃小声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爱妃说得对,一定要把明军赶过黄河朕才能安心。南王你休要再迟疑,就照着朕的旨意去办吧,速命东王和北王回师勤王。”李秀成很快做出了决定。
    郑海利万想不到天王竟然会听一个后妃之言便草率的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但圣命如此,他也是无可奈何,只得暗叹着匆匆的离去。
    李秀成一屁股坐回了已凉的龙座,沉郁了许久,他猛的一击桌案,咬牙道:“朕绝不做洪秀全第二,绝不!”
    而就在李秀成为他的京城之危焦头烂额时,曾纪泽也遇到了北伐战争以来的第二个大难关。
    沙皇俄国决定与大明正式建交,北京的外交团也开始迁往南京,途经济南之时,沙俄公使莫克洛夫专程前来拜曾纪泽。
    就在曾纪泽表示过对两国建交的祝贺之后,莫克洛夫便将一份文件搬上了台面,客气却又冰凉的说道:“这是我国政府与清国签订的《清俄堪分西北界约记》,根据该条约,贵国外蒙古的西北定边左副将军所属乌梁海十佐领,以及科布多所属阿尔泰淖尔乌梁海二旗应当划归我俄罗斯帝国所有。按照国际惯例,贵朝廷既然是继续清朝之后合法政权,那么也应当继承清朝所签订的外交条约吧。此次去南京,我将向贵国皇帝正式提出换约的请求,在此之前先向殿下你打个招呼。”(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二百二十三章 秘密武器
    努乌梁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早在汉代就有中的痕迹。唐代为都番地,归安北都护府管辖,已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北宋时属辖嘎斯地,南宋时属西辽政权,称谦谦州。元朝时属岭北行省,称益兰州。明代属蒙古瓦刺部。清时才称为唐努乌梁海,为外蒙古萨古图汗辖地。
    俄国斯这只贪婪的巨兽,自十七世纪开始,就一直妄图吞并包括唐努乌梁海的蒙古地区,但直到1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