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八六一 >

第3部分

一八六一-第3部分

小说: 一八六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密斯船上不好意思:“好吧好吧,可以搭载你们去汉口,不过不能搭太多啊,北极星号的载重是有限的。”
    曾纪泽心里暗骂:“小气的洋鬼子!”于是他便叫那李郎中和素雪一起上船,其余人开着乘木船随后缓行。
    那李郎中刚开始说什么也不肯上北极星号,说是洋人的船冒黑烟,那是不祥之烟,会坏了他身上的五行阴阳之气。曾纪泽哪管许多,吩咐下人们硬生生的将他拖上了北极星号。
    蒸汽机再次发动,伴随着“匆匆匆”的轮机轰鸣声,北极星号逆流而上,飞驰如梭,很快将木船甩在了后面。那李郎中初始还在不断的抱怨,但见北极星号如此神速的航行后,不觉又是大为惊叹,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嘴里一个劲的在嘀咕着:“这船无帆无浆,怎能疾行如风,怪哉、怪哉啊——”
    曾纪泽则与路易丝一直闲聊,才知她的父亲埃里克&;#8226;菲尔德是英国一家大型纱厂的老板,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汉口设立了贸易行,向中国内陆出口纱制品。路易丝虽是千金小姐,但却迷恋医学,还喜欢旅游探险,所以从医学院毕业后不久便放弃了在一家大医院的工作,来到了神秘的东方中国。
    前不久路易丝去长沙游玩,恰巧英国新任的驻汉口领事突发疾病,路易丝作为两湖唯一的一名西医,便被领事馆派人立即接往汉口,却不想在这湘江上船出了故障,幸好遇上了曾纪泽。
    这名金发的美女很善于言谈,风趣却不失文雅,曾纪泽跟她聊的很投机,这倒不是他贪恋美色,其实若论姿色,路易丝还不如素雪长得漂亮,关键是和路易丝说话多少还能感受到几分现代的气息,这让他觉得有点亲切。
    大约用了半天的时间,北极星号终于驶入了武汉,曾纪泽有些不舍的和路易丝道了别,而后雇了辆马车,带着那李郎中和素雪直奔了湖北巡抚胡林翼的府邸。
第五章 湖北巡抚
    清廷所以在省一级分别设立了“总督”与“巡抚”的官职,分别有满汉族人担任,目的就是让他们互相牵制,避免地方权力坐大。
    湖广的总督是满人官文,此人无治事之才,所以湖北省的大小政务基本上由胡林翼主持。湖北省是湘军的后方基地,湘军的粮饷重要来源,胡林翼自上任巡抚以来,苦心经营湖北,颇有成效,为湘军的东征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
    如今太平军英王陈玉成率十数万大军逼近武汉,严重威胁了湘军大后方,胡林翼急忙亲率军从太湖赶回,布署防御事宜,而他的府邸也俨然成为了军事指挥所,出出进进的全是武汉军政要员。
    胡林翼原本是忙的不可开焦,但曾纪泽乃是上司和好友曾国藩的儿子,既然远道而来探望,他当然不可能怠慢,立刻从军务的繁忙之中抽身亲自来迎接。
    曾纪泽当然是不认识胡林翼的,见一帮人从门内出来,都拖着根大辫子,一时不好分清哪个是哪个,便学着电视中的样子,拱手行礼,也不先开口,只是笑呵呵的面对着所有人。
    “纪泽贤侄,好久不见,你越发的英气勃发了。”率先打招呼的那人身形瘦削,脸色憔悴,一副重病缠身之状,不用说,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胡林翼了。曾纪泽注意到,他所穿的官服前绣着一只锦鸡图案,而身后跟随的那些官吏们则多绣白鹇、鹭鸶、云雁等图案,唯有他一人与众不同,看来从服饰上也能分辨出这些官员职位的高低。
    认清了谁是胡林翼,曾纪泽清了清嗓子,再次躬身行礼:“侄儿曾纪泽见过世伯。”他本来想称呼胡林翼官职的,但听到刚才他称自己为“贤侄”,又想到史书记载,曾、胡二人关系密切,于是也就不太见外的叫了他一声“世伯”。
    “好好好,快进来,咱们里边叙。”胡林翼携曾纪泽一同入内,把一群下属丢在后面,这让曾纪泽感到很有面子。
    分宾主落坐,茶水端上,寒暄客气了几句,曾纪泽便转入此来的正题:“世伯,家父一直挂念着你的身体,所以特意吩咐我从长沙请了一位最有名的郎中,专门来为世伯诊治。”
    胡林翼笑了笑,自嘲道:“亏得令尊挂念,只是我这身体早已是病入膏肓,就算是华佗在世恐怕也治不好的,就不必费那份心思了。”
    曾纪泽其实也知道胡林翼这病是治不好的,不然历史上的他就不会在今年的九月就病逝,何况那位李郎中竟然把蒸汽机的黑烟说成什么妖气,会扰乱他身体的阴阳五行之气,所谓“名医”竟能说出如此荒谬的理论,他要是能治好胡林翼的病那才真是奇迹。
    曾纪泽在治病之事上不再多费口舌,于是转而询问武汉的军情:“世伯,离开祁门时就听说粤匪正企图进攻湖北,不知眼前的情形如何了?”
    胡林翼叫人取来地图展开,指点道:“粤匪意图派两路大军,分南北攻打湖北,他们的诡计其实也很简单,不过是想故伎重演,使围魏救赵之计,逼迫我们围困安庆的主力回援湖北而已。”
    曾纪泽不精通军事,顶多也只个爱好者而已,但身为后人的好处就是前边有一大堆人已经为古人发生的事件做过了评价与分析,他所做的只是抄袭而已。于是他也装模作样的指点着地图,很有自信的分析:“虽说如此,但我军在湖北的兵力单薄,那伪英王十数万大军来势凶猛,只怕应对起来会有些困难。”
    胡林翼不以为然:“粤匪虽然来势汹汹,人多势众,但战斗力早已不如从前,大多不过是乌合之众而已。我军虽少,但只要依靠武汉外围坚固的营垒据守,必可击退来犯之敌。”他顿了一顿,接着说:“我反而担心令尊的安危,那李秀成围攻祁门大营已半月有余,祁门兵寡将少,处境十分的危险,先前我已作书劝令尊弃营别走,可是令尊性情刚毅,断不肯离营半步,贤侄你来的正好,不如就再修书一封劝一劝令尊吧。”
    曾纪泽对他那位“曾国藩”的老爸除了对古人的尊敬以外,其实是没多少感情的,他的死活本就不关自己的事,但考虑到日后自己的前途跟曾国藩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这时即使是出于自私的考虑,也不得不真像关心老子一样关心曾国藩。
    但曾纪泽对于祁门之危并不太过担心,因为在历史上,那李秀成误以为祁门有重兵防守,所以在进行了短暂的试探性进攻之后便绕道去往江西,曾国藩只是虚惊一场,死里逃生而已。
    曾纪泽一脸的泰然:“李季成去年在浙江战场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一直以来他都把经营攻下苏杭作为重点,粤匪西征的计划他未必就甘心情愿赞成,否则也不会留下主力留守皖南,只率部分兵力在十二月份才西进。所以,我想李秀成绝不会倾尽全力进攻祁门,只要父亲再撑几日,李秀成一定会退兵而去。”
    曾纪泽的分析有条有理,胡林翼不由对他刮目相看,连连点头:“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贤侄,看来你在祁门跟随令尊坐镇指挥全局,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谋略判断,我湘军后继有人了。”
    历史上的湘军在攻破天京之后便被曾国藩亲手裁撤,后人时常叹息,曾国藩拥有着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军队,却为何不与满清一争天下,而将苦心创建的湘军一手解散,甘心臣服于落后的满清之下,继续为之卖命。
    如果说满清能提前五十年被推翻,由更为视野更为开放的曾氏掌权,那中国未必就会以蜗牛的速度徘徊于洋务运动这种皮毛式的改革之中,没有了慈禧那老妖婆的统治,也许落后的中国会提速直追,与日本国一样,赶上世界发展的脚步。
    历史总是充满偶然与慨叹,史上的曾纪泽是一个著名的外交家,但在那样一个时代,做一名中国的外交家是何等的艰辛与屈辱,那可不是现在的曾纪泽想走的道路。
    也许,历史会在这里拐个弯吧。
    面对胡林翼的夸赞,曾纪泽很好的保持的了谦逊:“世伯谬赞了,家父常说世伯是当世奇才,治国行兵无所不精,他叫我这回来武汉,不但只是探望世伯,还要向世伯多多的请教学习。”曾纪泽是想留在武汉,毕竟祁门那里看起来处境十分的危急,说不定自己这只小小的蝴蝶会引起连锁的效应,李秀成脑袋一抽筋,做死的要攻破祁门也说不定,他可不想回去和曾国藩一起送命。
    胡林翼防守武汉正缺人手,巴不得曾纪泽能留下来帮忙,忙道:“我虽不比令尊之旷世之才,但肚子里总算还有些墨水,可供你这样的年轻人少走些弯路,不如你暂且留在我幕下,助我一臂之力吧。”
    曾纪泽偷偷笑了:“侄儿愿为世伯效犬马之劳。”
第六章 舢板与火轮
    出于对曾国藩一番好意的领情,胡林翼还是接受了曾纪泽带来的那位李郎中的诊治,结果不出所料,号称名医的李郎中无能为力,琢磨了半天只能开几副调养活血的补药,嘱咐了一番什么要胡林翼好好的休息,不要太过操劳的废话。。曾纪泽想这不是废话吗,湖北形势严峻,胡林翼总督一省军务,他能休息得了吗。
    顾不上残体病躯,胡林翼日夜与幕僚们布署武汉之防御,省城内兵力虽弱,但仍然有1万名清军。胡林翼命副将张启基管带大小炮船一百十余号,分布武昌、汉阳、汉口、阳逻、团风、巴河、樊口等处,以扼江面。而安庆湘军亦协同防御,水师提督彭玉麟命部分水师炮船布于要隘处,以遏制太平军偷渡。
    此外,清廷方面也注意到了陈玉成军的战略意图,官文飞催李续宜、舒保马步官兵正面迎击太平军,骆秉章奉调四川,统率所部驰赴蕲、黄一带,会合湖北各军,前后夹击太平军。河南各地也传谕备戒严,扼守要隘,严密布署。
    是日,曾纪泽随胡林翼乘船视察武汉各处防御,船行至汉阳一带,胡林翼见江面上湘军炮船排布整齐,军威颇盛,不由多了几分信心,指着不远处的一艘炮舰,饶有兴致的对曾纪泽说:“贤侄,你看那艘舢板,乃是我军前不久刚刚下水的一艘新舰,能在这江上往来如风,粤匪水师无能,想在这大江之上战胜我军,简直是难如登天。”
    曾纪泽笑而不答,他在想,胡林翼虽然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是思想进步之士,但站在世界的角度来评判,说他是井底之蛙也毫不过分。如今外面的世界已是翻天覆地的变革,舰船的发展已经在由风帆船桨向蒸汽动力过渡,而胡林翼却还在为区区一艘舢板而沾沾自喜,真不知道,如果他看见北极星号时会做何感想,还会如此得意吗。
    胡林翼见曾纪泽没有他想象的那样兴奋,便觉得有点不解:“怎么,贤侄是觉得我湘军水师的坚船快舰敌不过粤匪的破船烂帆吗?”
    曾纪泽淡淡道:“我湘军水师比起太平军水师来,自然是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比起洋人的水师来恐怕还相差甚远。侄儿此番来武汉时,曾经亲眼见到过一艘洋人的邮船,他们以煤火烘腾蒸汽为动力,航行起那才是真的快如疾风,依侄儿看,我们的这艘船连人家的一半速度都有所不及。”
    胡林翼略吃一惊,表现出怀疑的表情:“煤火怎么可能推动船航行,要是船里点起火来,不把船烧着才怪,贤侄你是在说笑吧。”
    蒸汽机船也是在近些年才开始在世界泛围内广泛应用,胡林翼只知洋人在枪炮武器上的造诣很深,对于蒸汽机船却是闻所未闻,自然不会轻信。
    曾纪泽知道没有办法给他解释,向他说明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只怕比教一个三岁小孩算数还要艰难,那种根深缔固的思想观念是很难开解的。
    他正不知该如何说服胡林翼,猛然间瞅到江心处冒起了黑烟,仔细一看,是另一艘挂着法国旗帜的小火轮在逆流而上。曾纪泽便是一笑,指着飞驰而来的小火轮,对胡林翼道:“世伯你看,那就是我所说的洋人的蒸汽机船。”
    胡林翼抬头远眺,不由大吃一惊,那艘冒着黑烟的洋船无帆无桨,但逆流而上的速度竟比湘军舢板顺流而行还要快上许多,船两侧掀起的浪头又高大长,当它从那艘新下水的舢板一侧经过时,水浪竟将舢板撞得左摇又晃,几乎有翻船的危险。
    胡林翼实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幕,他残酷的事实却无情的证明了曾纪泽的描述,他原本就是开明之人,虽然觉得不可思议,却也不会像李郎中那些人一样,愚昧固执的认为蒸汽船喷出的是妖火。
    “天下之大,竟有这样的奇事,要变天了,要变天了呀!”胡林翼脸色苍白,喃喃惊叹。
    在胡林翼的思想之中,一直把太平天国视为大清国的心腹之患,即使两次鸦片战争中清国都以失败而告终,胡林翼也并没有将洋人当作是大清国最致命的威胁,因为在他看来,洋人所仰仗的只不过是枪炮之利而已,只要大清国在枪炮上多下功夫,多花些银两,自然就能赶上洋人。
    然而,胡林翼实在是想象不到,洋人的“奇技淫巧”已近达到了用烟火来驱动船行的地步,这完全就超出了他的世界观和理解的范围。
    那嚣张而过的小火轮,给了胡林翼心理沉重的一击,瞬时间,他对大清国的前途有一种暗淡无光的感觉,所以才会脱口而出“变天了”的慨叹。
    这一次的视察以郁闷而结尾,胡林翼回到府邸后一直都闷闷不乐,曾纪泽明白他为何不乐,于是开解道:“世伯其实也不必太过沮丧,洋人的东西虽然厉害,但也是人造出来的,只要咱们肯放下面子向他们学习,用不了多久就一定能赶上,甚至超过他们。”
    胡林翼是那种胸怀四海之人,据说他年轻时沉溺于酒色风尘之中,后来被父亲一句话点醒,奋发读生,很快就考取了功名。像他这种人应该是遇事慌不乱与惊才对,但今天的所见给他的打击实太大,根本听不进曾纪泽的劝慰,他情绪底落,再加上重病缠身,竟是病倒下去了。
    连同曾纪泽在内的幕僚们都大吃一惊,太平军进犯即,胡林翼执掌着武汉的军务,他一人的安危可以说关乎着整个武汉,乃至湖北的战局,现如今他突然间病倒了,武汉的清军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文官武将们如何能不着急。
    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