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八六一 >

第4部分

一八六一-第4部分

小说: 一八六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如今他突然间病倒了,武汉的清军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文官武将们如何能不着急。
    湖广总督官文听闻了胡林翼病倒的消息,第一时间赶来探望,同时还带来了武汉的数名名医,一同为胡林翼会诊。
    官文乃满人,此人无大材,清廷派他担当湖北总督完全是出于对湘军的监视与制约。胡林翼刚到湖北时,为了行事方便,不得不花心思讨得官文的信任,以至于官文最后将一省军政之务尽托付给了胡林翼处理,自己只不过是点个头,签个字充充样子而已。
    现在胡林翼病倒了,按照理论上来讲,湖北的防务就要由他这个并列的总督大员来接手,可官文哪有这样的才能,到时候要是武汉在自己手里给丢了,朝廷怪罪下来他可不敢担当,所以他才忙不迭的急着要为胡林翼治病。
    曾纪泽瞧着那帮抓耳挠腮的郎中们,估计和那李郎中一样,也治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向官文道:“总督大人,我看这样郎中们都束手无策,还是尽快另请名医吧。”
    曾国藩的官职比官文大,又是朝廷依仗的湘军领袖,官文对他人儿子自然不敢太摆架子,只是摇头叹道:“这几位郎中已经是武汉,乃至湖北最好的大夫,他们要是都瞧不好润公的病,那只怕请谁也没用了。”
    大夫们会商了半晌,最后派了一个代表来向官文述说病情,大抵与那李郎中的话差不多,意思就是胡林翼已经病入膏肓,再加上气血攻心,救是救不了了,只能吃点滋补的药,多活几天是几天。
    这可把官文吓坏了,与其他的官员们急成了一锅粥,曾纪泽琢磨了片刻,忽然灵机一动,向众人道:“诸位大人不要惊慌,我有一个办法,或许还能治好巡抚大人的病。”
第七章 治病求医
    曾纪泽自己倒不会看病,他是忽然想起了路易丝小姐,那位漂亮的英国医生。。2。
    中国的传统中医是建立在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基础之上,所含唯心的主义成分很多,将复杂的生命现象简单的归结为阴阳和五行,注重宏观的表象以及经验的集合。另外,中医以继承前人的思想为主,研究者无不钻研《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著作,鲜有创新之举。
    而西医则不同,其完全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是细胞学、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近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大成,是相对微观的,一切力求具体比较完善的系统科学。而且西医能够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的吸取其他基础学科的精华而为己用,不断的去接近真理的认识过程。
    所以,千年以来,西医之所以落后于中医,归根结底是在于其他基础学科的发展缓慢,但当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科学界的物理、化学学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长足进步,这就为西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然而,中医的有关天人和一的整体观念,异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辨证施治思想都值得借鉴,这些思想已不断的为西医所认识,并渗透在当代的西医思想之中。
    曾纪泽并不排斥中医,但他很清楚的认识到,他所处的这个时代,西医的确是远胜于中医,这单从那位“名医”李郎中把从火轮里冒出的烟认作是“妖烟”就足以证明。
    路易丝曾经答应过,如果曾纪泽有事相求,她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帮忙,既然有这样一个人情在,何必如用来救胡林翼呢。
    曾纪泽很快赶往了汉口英国的领事馆,其实当时的领事馆还处于建设之中,按照英国与清政府的协商,领事馆要在明年才能正式开馆,但由于英国在中部地区的贸易增长很快,所以领事馆就先处于半开放状态,边建设边处理当地英商与清政府之间的一些问题。
    领事馆方面的戒备很森严,英国驻守的英国士兵生硬却又礼貌的询问他的身分,曾纪泽用标准的英文向他们说:“我是路易丝&;#8226;菲尔德医生的朋友,专程来看望她,麻烦你通知她一下。”
    英国士兵惊讶于眼前这个清国人竟然会说英语,但他并不愿意为曾纪泽跑这一趟:“菲尔德医生正在和领事先生喝下午茶,我不能为你打扰他们,请你改天再来吧。”
    救人如救火,曾纪泽当然不能就这么走了,他不慌不忙的递上了一封湖广总督官文写给英国领事的拜帖,有了这帖子,曾纪泽的拜会就带有外交性质,英国领事就算是再忙也会赶来会见。
    英国士兵不认识汉字,但这种类似的帖子他还是见过的,他意识到这件事不能随意了之,于是一声不吭的走进了领事官,不多时就与一个中国人一同走了出来。
    这个带着眼镜的中国人就显得有客气多了,很热情的上前拱手行礼:“原来是曾大公子,小人徐镜轩有礼了。”
    自从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国门被狠狠撞开,西方的军事、文化与经济给古老的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清政府虽然本质上十分的保守顽固,迟迟不愿了解和学习西方,但民间的一些有识之士却率先开始接触全新的西方世界,这其中又以商人走的比较前列。这些人唯利是图,不修孔孟之道,对于什么华夷之辨看得比较轻,所以对西方文化抵触心理就少很多。
    徐镜轩是商人世家出身,很快就嗅到了外贸这一块可能带来的巨大的利益,所以他特意花大价钱学习了将近三年的英语,并尽量创造和洋人接触的机会,英语水平在短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当英国将要在武汉建立领事馆事时,徐世镜很轻松的就在馆中谋了一份翻译的差事,并且利用这差事,为他家的外贸生意提供便利。
    徐镜轩读了那封拜帖,立刻意识到了曾纪泽身份的非同寻常,他和那英国士兵解释了一会,英国士兵便不再阻拦,徐镜轩引着曾纪泽进入使馆去拜会领事。
    领事馆的后院是一个欧式的小花园,身体发福的英国领事果然正在和打扮时髦的路易丝共进下午茶。
    “曾先生,你好。”路易丝一眼就认出了曾纪泽,很热情的起身上前迎接。
    “路易丝小姐,几日不见,你又变漂亮了。”曾纪泽吻了路易丝的手背,甜言蜜语的恭维。
    “多谢你的夸奖。”路易丝很大方的接受曾纪泽的赞美,接着就把他介绍给一旁微笑的英国领事:“约翰先生,这位就是我向你提起的那位神奇的曾纪泽曾先生。”
    “很高兴认识你。”约翰领事很绅士的伸出手来,曾纪泽因地而异,也伸出手和他握了一握:“很荣幸见到领事先生,打扰了你和美丽的路易丝小姐共进下午茶,还请你原谅。”
    约斡领事微笑回应:“哪里哪里,正是因为你的帮助,菲尔德医生才能及时赶回汉为我治病,说起来我应该向你表示感谢才对。”
    曾纪泽不以功自居:“领事先生客气了,助人为乐本就是我中华美德。”
    约翰领事满脸稀奇:“曾先生,听说你不但会讲我国的语言,还会修理蒸汽机轮,这即使是在我国也是难得的人材,我不得不承认,你是我所见过最不一般的清国人。”
    曾纪泽心想你这不是废话,要不是因为条件有限,不然老子给你整出个内燃机来,不把你唬死才怪。曾纪泽没功夫听啰嗦这些客套话,表示过谦逊之后就赶紧向路易丝道出此行的目的。
    身为一个医生,路易丝有着治病救人的天性,她当即就拿了必要的医疗器材要跟曾纪泽前往巡抚府,但约翰领事为了路易丝的安全考虑,要派英国士兵随行保护她。
    胡林翼虽然开明,但也没开明到允许那些带枪的洋夷进入他的府邸,虽然他现在病昏不醒,但他手下的那些文武官员们更不可能允许,即使是曾纪泽也不会容许,因为这并非涉及到什么外交礼仪和开化与否,而是一种**裸的羞辱。
    于是曾纪泽婉转的向约翰领事表达了反对的意见,但这个胖洋人固执的坚持,最后路易丝不得不开口劝说:“约翰先生,我相信曾先生会照顾好我的安全的,我看就不必派士兵保护我了。”
    约翰领事一个劲的摇头:“那怎么可以,菲尔德先生拜托过我要照顾好你,我不能就这么让你一个人孤身进入一群都是清国人的地方,那实在是难以预料到将会发生什么。”
    路易丝的父亲在英国纺织业的风云人物,他把女儿托付给约翰领事,约翰领事自然不敢小视,不过路易丝却对曾纪泽很信任,一再的劝说,终于说服了约翰允许她单独前去。
    曾纪泽可算轻了口气,急忙带着路易丝赶回了巡抚府邸,但当那些官吏们听说曾纪泽要让一个洋夷女子给巡抚大人瞧病时,这些保守的家伙们立刻炸开了锅,湖广总督官文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
第八章 胡林翼
    官文的理由是我大清国乃天朝上国,不乏医学精湛之士,又岂会祈求低贱的洋夷来为堂堂二品大员瞧病,那岂不显得我大清国无人吗。。。何况洋夷医生还是个女人,所谓男女授受不亲,礼仪何在呢。再说了,谁能知道这个洋夷是不是包藏祸心,如果她借着为看病为由,趁机谋害胡林翼,那又该如何是好。
    总之官文说了一大堆官冕堂皇的理由,底下的那些官员们也纷纷表示赞同,当然也不排除有少部分人还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的,但碍于总督的面子,所以就不好提出反对的声音。
    路易丝听不懂汉话,但看到那些官员们个个义愤填膺之状,多少也猜到了几分,便是诚恳的向曾纪泽说道:“曾先生,请你转告他们,我是一个医生,我有着很好的职业道德,我只会尽全力为病人治病,其他的事我是不会去管的。”
    国人的愚昧让曾纪泽在路易丝面前觉得有些耻羞,曾纪泽大声道:“各位大人,你们所担心的都很在理,但所有的顾虑都比不得胡大人的身体重要吧,眼下我大清的郎中对胡大人的病是束手无策,只有这位英国医生才有希望治好胡大人的病,如果仅仅是因为种种顾虑就不允许她为胡大人治病的话,各位大人难道就不觉得是避重就轻了吗?”
    曾纪泽的话在理,就连官文也无语可说,但或许是出于面子,或者是天生的那份固执,他那脑子就是转不过弯来。官文不改口,众官员们当然也就只能默不作声。
    正在僵持之中时,卧房中出来侍奉的人,说巡抚胡大人请洋大夫进去为他瞧病,叫曾纪泽也一同进去。
    原来胡林翼迷迷糊糊中被外边的争吵惊醒,一问是怎么回事,下人便把曾纪泽请来洋大夫的事说了一遍,胡林翼琢磨了一会就叫下人把他们请进来。
    胡林翼就是胡林翼,果然有几分气魄,没让曾纪泽失望。既然人家病人都愿意了,官文他们也就不好再阻挠,只得眼巴巴的瞧着他们进去。
    胡林翼病怏怏的躺在床上,看到曾纪泽进来仍然能免强微笑示意,曾纪泽忙上前侍奉,并将路易丝介绍给了他。
    胡林翼豪然一笑,不以为然道:“我胡林翼做事向来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只要这位洋大夫能治好我的病,我管他旁人如何闲言碎语,贤侄,你就让这洋大夫放心给我瞧病好了。”
    曾纪泽由衷的配服胡林翼的气魄,毕竟,在那样保守封闭的时代,像他这样敢于接受新事物的人是少之又少。
    曾纪泽便咐嘱路易丝全力施治,路易丝于是对胡林翼做了一个细致而全面的检查,这期间难免要有一些身体上的接触,把一旁侍奉的那些下人们瞧得嗔目结舌,胡林翼却坦然以应,一脸的从容不迫。
    通过初步的检查,路易丝对胡林翼的病情做出了很客观的评价,她也认为胡林翼的病确实已经发展到足以威胁生命的地步,但不同的是,她认为病情并没有发展到无药可治的地步,如果治疗方法得当,胡林翼的病还是有治愈的可能,只不过这将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
    曾纪泽松了一口气,把路易丝的话转告给了胡林翼,胡林翼道:“生死由命,老夫倒不怎么在乎,只是现下武汉军情紧迫,老夫不能就这么一直躺在这里什么也不做,不知洋大夫可有什么法子能让老夫能尽快站起来重新主持大局。”
    路易丝的回答是可以,但必须为他进行一些注射治疗,使药物能尽快的作用于他的身体。
    胡林翼听着一头雾水:“贤侄,什么叫作注射治疗。”
    曾纪泽解释道:“就是用一种管状的容器,通过中空的针头将汤药输入人体的血液之中,然后再通过血液的流通,迅速的将汤药作用在患病器官,这是西洋人发明的种治疗方法,效果很好。”
    胡林翼叫路易丝把注射器拿出来给他瞧,那是一根白银制作的管状容器,容量只有1毫升,配有一根车有螺纹的活塞棒,端部有很尖的中空针头。
    其实,注射器最早的形态是灌肠器,早在公元219年汉代医学家张仲景就在他的《伤寒论》中明确指出:大猪胆一枚,泻汗和陈醋少许,以灌谷道肛门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如何“灌谷道“呢?即:以小竹管……内入谷道中。这种”小竹管“就是注射器的雏形。而现代意义上的注射器是由法国人普拉沃兹于1853年发明,从那时起注射器才开始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胡林翼愈加的困惑:“汤药应当口服入胃才能有效,为什么要输入血液之中呢,老夫实在不明白。”
    胡林翼当然不会明白了,其实曾纪泽也太明白其实的原理,谁让他大学不是学医的呢,但他从出生起就生活在那样的氛围中,本能的就知道那么做是正确的,他很自信的向胡林翼道:“注射是西医最先进的治疗方法之一,侄儿敢保证不会有事,世伯只要相信我就好了。”
    胡林翼对他这个不平凡的世侄自然是万分信任,于是就不再顾虑猜问,任由路易丝对他实施了注射注疗,并口服了一系列其他的西药。
    药物的副作用使胡林翼很快进入了梦乡,但从他的呼吸与脸色来看,明显比之前要有所好转。曾纪泽把外面的那帮子郎中们叫了进来再次会诊,那些学究似的郎中们在重新诊视了胡林翼的脉相气色之后,惊奇的发现病人的身体竟然真的有所好转。
    郎中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