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永乐大帝-朱棣传 >

第56部分

永乐大帝-朱棣传-第56部分

小说: 永乐大帝-朱棣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383年 癸亥 洪武十六年 24岁

  燕王在北平。沐英留镇云南。

  1384年 甲子 洪武十七年 25岁

  李文忠卒。宋晟破西番。

  1385年 乙丑 洪武十八年 26岁

  郭恒案发。徐达死。御制大诰成颁示天下。

  1386年 丙寅 洪武十九年 27岁

  傅友德平云南诸“蛮”。遣行人刘敏等偕内监出使真腊等国。汤和巡视海防。冯胜准备攻北元。

  1387年 丁卯 洪武二十年 28岁

  冯胜北征至金山,元将纳哈出降。置大宁都司。

  1388年 戊辰 洪武二十一年 29岁

  九月,秦、晋、燕、周、楚、齐、湘、鲁、谭诸王进京朝见。

  蓝玉破北元兵,俘元主次子、妃等。沐英破思伦发。汤和解兵归第。元主脱古思帖木儿被杀。

  1389年 己巳 洪武二十二年 30岁

  正月,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以秦王为宗人令,晋、燕王为左、右宗正,周、楚王为左、右宗人。十二月,周王朱■弃国奔凤阳,命其居京师,世子理藩国事。置兀良哈三卫。更定大明律。思伦发降,麓川平。

  1390年 庚午 洪武二十三年 31岁

  命晋、燕王率师北伐。傅友德为等北平兵马受燕王节制,王弼等山西兵马受晋王节制。三月,燕王等收降乃儿不花。晋王不见敌而还。谭王妃父坐胡惟庸党,谭王惧罪自杀。萧清逆党。榜列功臣五十七人。蓝玉平施南等洞蛮。杀李善长、陆亨等。严禁沿海军民交通外番。

  1391年 辛未 洪武二十四年 32岁

  续封皇子朱 等十人为王。秦王有过,被召至京师。命皇太子巡抚陕西,经略迁都事。傅友德备边北平、徐辉祖备边陕西。叶升练兵甘肃。哈密平。更造黄册。

  1392年 壬申 洪武二十五年 33岁

  皇太子朱标卒。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晋、燕、周、楚、湘诸王赴京朝见。靖江王以淫虐幽京师,卒。命诸王“岁训将练兵,周视封疆,作军器必精良,以固边圉。

  召天下卫所军士屯田。蓝玉征罕东。沐英卒。周德兴伏诛。叶升伏诛。

  1393年 癸酉 洪武二十六年 34岁

  冯胜、傅友德备边山西、北平,其属卫将校悉听晋王、燕王节制。凡军中应有机务,一奏朝廷,一启王知,永著为令。《永鉴录》成,颁赐诸王。

  蓝玉因谋反被杀。列侯以下坐党夷灭者一万五千人。《世臣总录》成,颁示群臣,定天下都司卫所。

  1394年 甲戌 洪武二十七年 35岁

  命韩、沈二王省视秦、晋、燕、周、齐、诸王,以敦友悌。

  严禁私人海外贸易。修《孟子节文》。傅友德、王弼赐死。

  1395年 乙亥 洪武二十八年 36岁

  命周王、晋王发兵往塞北筑城屯田。命燕王发北平,辽东兵同总兵官周兴等往三万卫搜捕野人女真。更定诸王岁供之数。皇太孙完婚,以光禄少卿马全女为妃。

  冯胜赐死。谕嗣君群臣不许设丞相。颁《皇明祖训条章》。汤和死。

  1396年 丙子 洪武二十九年 37岁

  燕王北征,败敌于彻彻儿山。重定诸王见东宫礼。

  大■致仕武臣,各进一级。《稽古定制》成,颁功臣之家。

  1397年 丁丑 洪武三十年 38岁

  敕晋、燕、代、辽、宁、谷诸王备边。禁诸王擅自兴作。敕楚王、湘王率师征“蛮”,筑铜鼓城。

  颁《大明律诰》。南北榜案发生。禁私茶出境,驸马欧阳伦赐死。命沐春、何福等征刀干孟。朱元璋有疾。

  1398年 戊寅 洪武三十一年 39岁

  三月,晋王朱■卒。四月,救燕王备边方略。五月,敕燕王节制北平都司、行都司及燕、谷、宁王府兵,辽东都司及辽府兵备御开平。闰五月朱元璋病卒。皇太子朱允炆即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大赦天下,以齐泰、黄子澄参国政,定削藩之议。周、齐、代、岷诸王以罪被逮,命北平布政使张昺等监视燕王。

  1399年 己卯 建文元年 40岁

  二月,诏令诸王不得节制文武力士。三月,命宋忠屯开平,耿■练兵山海关,徐凯练兵临清,调兵屯彰德,顺德,防燕王。四月,湘王柏自杀,齐、代二王废为庶人。遣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北伐燕军。复遣李景隆代耿炳文。七月,燕王杀张昺、谢贵等,以僧道衍为谋士举兵靖难,夺北平。八月,破耿炳文军于真定。又败李景隆于北平郑村坝。袭大宁,挟宁王,得朵颜三卫骑兵。

  1400年 庚辰 建文二年 41岁

  诏减苏松重赋。以盛庸代李景隆率师伐燕。四月,败李景隆军于白沟河。五月。围济南不克,解围撤兵。盛庸败燕军兵于东昌,张玉战死。

  1401年 辛巳 建文三年 42岁

  三月,破盛庸于夹河。再破平安于藁城。断官军粮道。用僧道衍计,直趋京师。

  谕燕王罢兵归藩,不听。罢齐泰、黄子澄以缓燕师不果,贻书燕世子朱高炽,行反间计不行。

  1402年 壬午 建文四年 43岁

  (七月)洪武三十五年燕军下徐州,不克,趋宿州,破平安军于淝河。四月又败官军于灵璧,俘平安。渡淮,趋扬州,守军降。破官军于瓜州,镇江守军降。

  燕王朱棣即位,改建文年号,仍称洪武三十五年,改明年为永乐元年。杀齐泰、黄子澄,族诛,杀方孝孺,灭十族。大杀“奸臣”,株连甚广。诏一切复旧制,命解缙、黄淮等直内阁预机务。诏重修《明太祖实录》。

  诏各地勤卫,调海船防江。割地请和不成,谷玉、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宫中火起,建文帝下落不明。北元鬼力赤杀坤帖木儿,废元国号,称鞑靼。

  1403年 癸未 永乐元年 44岁

  改北平为顺天府称北京,北平行都司改称大宁都司移治保定。恢复被建文窜逐诸王爵,各令之国。谷王改封长沙,宁王改封南昌。派夏原吉赴江南巡视治水。复设市舶司。命宦官侯显赴乌斯藏征僧人。派宦官马彬使爪哇、苏门答腊,李兴使暹罗,尹庆使满刺加等国。以中宦随诸将出镇。岷王因罪削去护卫。盛庸下狱自杀。安南黎氏篡国,册黎苍为安南国王。

  1404年 甲申 永乐二年 45岁

  定屯田赏罚则例。夏原吉再赴江南治水。以僧道衍为太子少师,复姓姚,赐名广孝。立朱高炽为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长兴侯耿炳文遭籍设,自杀。曹国公李景隆遭籍没。封哈密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谕日本使者惩治海盗。

  1405年 乙酉 永乐三年 46岁

  遣中官郑和、王景弘带兵出使西洋。颁《祖训》于诸王。忠顺王安克帖木儿被杀,命脱脱嗣位。日本送所捕海盗首领来,还其自治。

  1406年 丙戌 永乐四年 47岁

  安南陈天平还国被黎氏所杀,派张辅统兵攻安南黎氏。齐王因冤枉被废。瓯宁王允熙邸火,王暴毙。广泽、怀恩二王被禁锢。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乌斯藏尚师哈立麻至京。

  1407年 丁卯 永乐五年 48岁

  因议建储,出翰林学士解缙为广东参议。封哈立麻为大宝法王。安南平,设郡县及交阯三司。皇后徐氏死,郑和出使还。戮旧港头目陈祖义。修《永乐大典》成。朝鲜贡马三千匹。中官尹庆出使至满刺加。

  1408年 戊子 永乐六年 49岁

  岷王朱楩复因罪削长史以下官属。肃王朱楧有罪,逮其长史官属。鞑靼知院阿鲁台杀鬼力赤,迎立本雅失里。交阯复乱,派沐晟等征讨。浡泥国王来朝,卒于京。郑和再使西洋。命安远伯柳升等沿海捕倭。

  1409年 己丑 永乐七年 50岁

  严茶禁,设洮州、甘肃茶马司。朱棣赴北京,皇太子监国。封瓦剌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图孛罗为安乐王。丘福率师征鞑靼,全军覆没。设奴儿干都司。张辅俘安南上皇简定。郑和出使还。营昌平天寿山陵。

  1410年 庚寅 永乐八年 51岁

  朱棣亲征鞑靼,长孙朱瞻基留守北京,败本雅失里、阿鲁台。设建州左卫,以猛哥帖木儿为指挥使。安南陈季扩屡败请降。明任其为交阯布政使,拒之,复叛。命中官王安、王彦之等监军,中官监军率以为常。

  1411年 辛卯 永乐九年 52岁

  张辅再征交阯。开会通河。倭寇浙东。郑和出使还,俘锡卢山国王阿烈苦泰儿至京,释还。解缙以私觐太子,下狱。封哈密兔力帖木儿为忠义王。诏重修《明太祖实录》。立朱瞻基为皇太子。鞑靼阿鲁台请部属吐蓍诸部,不许。

  1412年 壬辰 永乐十年 53岁

  削辽王护卫。宋礼治卫河。禁中官平预有司政事。大理右丞耿通以党太子处死。郑和复使西洋。瓦剌马哈木杀本雅失里,立答里巴为可汗。

  1413年 癸巳 永乐十一年 54岁

  始设贵州布政使司。朱棣赴北京,皇太孙从,太子监国。天寿山陵成,葬皇后徐氏。封鞑靼知院阿鲁台为和宁王。瓦剌犯边。

  1414年 甲午 永乐十二年 55岁

  张辅平定交阯,献俘京师。朱棣亲征瓦剌,战于忽兰忽失温,大败之,杀伤相当。逮东宫官属蹇义等。修《四书》、《五经》、《性理大全》。

  1415年 乙未 永乐十三年 56岁

  解缙死于狱。张辅征交阯还师。改封汉王朱高煦于青州。南北漕运通,罢海运。郑和出使西洋还,俘苏门答腊王苏干刺以献。陈诚使西域还。

  1416年 丙申 永乐十四年 57岁

  平山西广灵刘子进之乱。改封赵王朱高燧于彰德。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伏诛。作北京西宫。朱棣自北京还,决定迁都。削汉王高朱煦二护卫,以其有过。郑和复使西洋。

  1417年 丁酉 永乐十五年 58岁

  谷王有罪,废为庶人。命丰城侯李彬镇交阯。徙封汉王朱高煦于乐安川。朱棣北巡至北京。北京西宫成。交阻复乱。瓦剌顺宁王马哈木死。以赵羾为兵部尚书巡视塞外。

  1418年 戊戌 永乐十六年 59岁

  姚广孝卒。复代王朱桂护卫及官属。重修《明太祖实录》、《明太祖宝训》成。逮东宫官属梁潜等。封瓦剌脱憎为顺宁王。

  1419年 己亥 永乐十七年 60岁

  辽东总兵刘江大破倭寇于望海埚。郑和下西洋还。

  1420年 庚子 永乐十八年 61岁

  山东唐赛儿反。命陈智为参将助李彬平交址。置东厂于北京。诏迁都北京。复遣中官侯显使西域。皇太子、太孙至京师(北京)。北京宫殿郊庙成。

  1421年 辛丑 永乐十九年 62岁

  朱棣御新殿受贺。郑和复下西洋。后宫以鱼、吕之乱大杀宫女宦官,坐死三千余人。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大火,尽焚毁。主事萧仪下狱,以谏迁都也。再议征沙漠,夏原吉力谏止,下狱。

  1422年 壬寅 永乐二十年 63岁

  朱棣亲征鞑靼,皇太子监国。鞑靼阿鲁台远遁,移师破兀良哈。郑和自西洋还。杨士奇、蹇义下狱,以辅导太子有阙。

  1423年 癸卯 永乐二十一年 64岁

  常山护卫指挥孟贤谋立赵王朱高燧夺嫡,伏诛。朱棣亲征鞑靼阿鲁台,皇太子监国。鞑靼已被瓦剌所败,闻大军至,远遁。朱棣不遇敌而还,收也先土干,赐姓名金忠,封忠勇王。

  1424年 甲辰 永乐二十二年 65岁

  复命郑和出使西洋,朱棣亲征鞑靼,次翠云屯,以不遇敌,还师,卒于榆木川。皇太子朱高炽即位。葬朱棣于天寿山长陵,谥文皇帝,庙号太宗。

  再版后记

  这是十几前的一部稿子。这次再版,仅补充了少量内容,对一些文字稍作修改,整体、框架一仍其旧。

  毛佩琦记于北京昌平北七家村2006。10。4 

    更多免费txt电子书,欢迎您到txtsk下载  
    声明: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