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世界性文化图考 >

第7部分

世界性文化图考-第7部分

小说: 世界性文化图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方的研究者认为,虐待狂是精神不成熟与退化的表现。在正常人来讲,是可以用理性来控制这些欲望的。而在幼儿期,则常可见谋求加虐而获满足的行为就是一例。  大多数的恋物癖者对性生活胆怯,性功能低下,和异性的正常交往也存在障碍,他们可能从商店买来女性用品,而更多的是偷窃别人的晾晒的女性衣物,拿回家以后穿着它照镜子,或者一面抚弄、咬、嗅、百般玩赏,一面手淫,以达到性高潮。有证据表明,衣饰恋物癖者与强烈的恋母情结有关,他们大多有过为女性服饰所刺激的历史,或者曾经因为穿戴此类衣物被人发现和责罚过。  在满足自己性欲的方法百正常行为中,最怪诞的似乎是“性受虐”和“性施虐”了。施虐与受虐总是和痛苦连在一起的,而竟能从中获得性满足,这真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性施虐”和“性受虐”的主要方式是鞭笞,鞭笞作为一种惩罚的手段在古罗马时期达到高峰,而这在古希腊是十分少见的,在西方文明史中,除了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也很少见。总的说来,古罗马人是荒淫而又野蛮的,他们将棍子和鞭子作为统治的象征,这种对鞭笞的频繁施用,不可避免地发展成为一种“兴趣”,而且和性联系起来了。  令人奇怪的是,在历史上有些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都染有“性施虐”或“性受虐”的变态现象或心理倾向。在近代性文化史上,18世纪法国的沙德是“性施虐”的一个典型,他的名字变成了现代性学中性施虐狂的代名词。法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卢梭在《忏悔录》里就说到8岁时由于淘气而遭到女教师兰贝尔斯小姐的鞭罚所带来的“肉欲的快感”,鞭挞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正是这种惩罚注定了我终生的趣味、欲望和感情”。自此以后,卢梭专爱同年轻姑娘厮混,一心渴望着她们的鞭打,甚至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性趣”。在找不到愿意鞭打他的女人时,他就在暗夜的街上,对着过路的女子,露出他颤栗的臀部。一个写出《民约论》这种划时代论著的伟大思想家,在性方面竟“沦落”与变态若此,实在令人感叹。  由于性施虐和性受虐的传播与流行,竟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社会需求”,于是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为此服务的特殊妓院。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英国的特里莎·伯克利夫人。伯克利夫人发明了一种“伯克利马”,又叫“琴马”,是一种最出名的自笞工具。这实际上是一架可调节的梯子,能够拉得很长。使用时,将受笞者缚于其上,只让他的头和阴部露在外边。  20世纪中期以后,西方社会在性开放的条件下,窥阴癖大大减少,例如丹麦,在取消了对色情文艺的限制11年以后,窥阴癖者下降了80%。但是另一方面,性的过分开放,也确实会带来家庭崩溃、社会动荡、犯罪增加等严重后果,过分禁锢和过分开放是两个极端,都不可取。那么什么是既能保证社会安定、同时又考虑到人的正常需要的合理措施呢?这是人们将在21世纪继续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五部分:情欲之禁性骚扰与性犯罪(图)

在比利时司法部大楼内为被害少女设立的祭坛。全国都在对这些被歹徒强暴后杀害的少女们哀悼。  在古代,无论是中国和外国,都没有“性骚扰”这个名词,因为女子是男子的玩物与工具,“骚扰”下并不是什么大事,拈花惹草还会被视为“风流雅事”。20世纪70年代以来,“性骚扰”一词常见于西方的报刊与广播之中,其含义是指:对异性在言语、心理或身体上以性的方式实施非礼的行为。  美国性学研究所在60年代的主要出版物《性罪犯》一书中强调指出:大多数性罪犯并不是什么“性魔”,其中只有少数人是有暴力倾向和危险的,会一再重新犯罪,而大部分人只是偶然犯罪,没有前科,在教育纠正中能作出正面反应。60年代以后,这方面研究的兴趣又转向同性恋、卖淫和色情出版业,对这些行为的固定看法也在逐渐被打破。随着公众对违法及合法性行为知识的增加,开始出现了在性与法的关系方面的新思维方式,人们逐步放弃了对一切性问题都要靠法律来解决的思想,开始了对性犯罪重新定义和修订法律的活动。  在20世纪,人们对某些性犯罪持逐渐宽容的态度,对什么是性犯罪的观念也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不论怎样宽松,不论观念怎样多元化,有一种性犯罪是有史以来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原谅的,都要从重打击的,这就是强奸。  1996年8月15日下午,一名比利时女子向警方举报说,她于几天前在南部城市沙勒罗瓦的马路边亲眼目睹一名中年男子将一名少女拖上车的全过程,并记下了车号。警方根据这一线索抓获了罪犯马克·迪特鲁。他不断地诱骗少女加以性摧残,还以录像机拍摄这过程加以“欣赏”,在他的住宅地窖中和花园里发现了六名少女的尸体。但是比利时的法律已废除了死刑,竟不能将这个魔鬼处决。  防止与消灭强奸这一严重的性犯罪现象,还需要改造社会。如果不清除潜藏在许多人脑海深处的女子是男子玩物的思想,如果不清除女子是男子的私有财物、受污受损后就要被抛弃的思想,强奸行为是很难避免的。


第六部分:文明之光性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图)

弗洛伊德,摄于1921年。  性科学是人类认识自身性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类的性科学研究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中国古代的房中术和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印度文化中都有这方面的许多内容。现代性科学是从19世纪后期在西方产生的,它是世界当代性文化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性科学”是德国医学家布洛赫在1906年首先创用的,但是,人们仍公认1886年出版的克拉夫特·埃宾的《性的精神病理》一书是现代性科学的奠基之作,因此1886年就被看成是现代性科学的肇始之年。  对现代性科学的作出贡献的还有福勒尔、布洛赫、赫希菲尔德和迪金森等人。  伟大的性学先驱、德国著名的医学家、性学家赫希菲尔德(1868~1935)热心于同性恋研究,并进行了历史上最早的较大规模性行为的调查。  1919年,赫希菲尔德用私人财产投资创建的柏林性科学研究所成立,出版了他的结晶之作《性学》(全五卷)。此外,他于1912年创建了“国际性科学会”;1926年在柏林召开了首届“国际性科学会议”,并被选为常任理事。  人们对性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起初,都认为性是一种生理现象,所以性生理学应运而生,从事这一工作的也大都是医生;以后,人们又发现性心理变化对性的生理功能影响很大,所以,又出现了性心理学。在现代性科学的发展史上,弗洛伊德和霭理士是性心理学的两位无可争议的泰斗。  西格蒙·弗洛伊德(1856~1939),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在于为探讨和治疗精神疾病提出了新的方向,他在人格发展理论和性学理论中所启用的一些专门术语如“伊底帕斯情结”、“性冲动”、“性压抑”和“阳物妒忌”、“阉割情结”等,早已成为人们的日常语言。  霭理士(1859~1939)是英国的性心理学家、作家、文学评论家。1890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开始挂牌行医,但不久就放弃了医生的职业,专心于文学写作评论和性研究。于1933年出版了一部教科书性质的《性心理学》。


第六部分:文明之光为性健康而奋斗(1)…(图)

1993年12 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出现在巴黎街头的一个巨大的安全套,提醒人们注意艾滋病的危害,鼓励人们广泛使用安全套以防止艾滋病的传播。  性给人们带来许多快乐,也给人们带来许多苦恼。例如,不知是什么原因,性功能不行了;一夜风流,却得了“脏病”;等等。多少年来,这些问题使许多人困感、痛苦甚至绝望。  性病是一种社会病,性病蔓延是大自然对人们纵欲、卖淫嫖宿的一种惩罚。在19世纪末,许多欧洲国家的卫生部门想通过管制妓女来控制性病的蔓延,但是由于私娼、暗娼太多,管制工作难以彻底进行。比如英、美两国因为没有“登记名义”上的妓女,卫生部门就无从查起。当时的英国政府为了抵抗性病的侵扰,分别在1864年、1866年及1869年颁布了《传染病法案》,结果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因为对于业余妓女和暗娼来说,很不光彩,而且威胁很大,所以就常常逃避《法案》所要求的身体检查。警方则通过一些耳目或“底线”的密报来寻找这些女人,结果发生了许多“诬良为娼”的事情。强迫这么多的良家妇女“脱了裤子检查生殖器”当然是个极大的侮辱,所以社会各界女士纷纷起来反对这个法案。政府迫于压力,三年后正式废止了这个《法案》。  进入20世纪,由于抗生素的发现,对于淋病、梅毒等性病的治疗,已经不成问题了。但是,对性滥交的更严重的惩罚——艾滋病,却仍是人类的绝症之一。  1981年6月在美国发现艾滋病患者以后不久,艾滋病在欧洲、非洲陆续发现并迅速蔓延。随着艾滋病流行范围的扩大,从最初的同性恋和吸毒人群、静脉输血后的感染者逐渐向异性恋人群传播,加上世界交通、旅游与商贸的发达,艾滋病也迅速传入亚洲。  当然,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艾滋病毒不能在空气中生存,而只能通过体液传染给他人,所以不会因日常生活的普通接触(只要没有性的接触)而传染。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发现的艾滋病主要是由精液和血液传播的。因此,肛交、滥交、混用针头、输血、染有艾滋病毒的妇女怀孕,都是十分危险的或必须慎重对待的。


第六部分:文明之光为性健康而奋斗(2)…(图)

伟哥给人们所带来的并不都是福音,到了1998年底,全世界已经有100人以上在服用了伟哥后性交猝死,从而爆发了不少官司,这究竟是伟哥之福还是伟哥之罪呢?    

  在1998年6月28日于日内瓦举行的第12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强调发展中国家要从加强预防着手;并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以制止艾滋病的广泛蔓延。预防艾滋病的最简单方法是广泛使用避孕套,这在许多国家都大力提倡。在有些国家,避孕套是免费发放的。在澳洲、美洲、日本的一些地方,厕所中有自动售货机销售避孕套,像自动销售香烟、饮料那样普及了。  同时,由于艾滋病的威胁,人们的身体观、性爱态度甚至文化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转变。艾滋病的出现既是对“性放纵”的一种惩罚,也是从“性革命”进入“性回归”这种变化的 “催化剂”。而这种变化也正在悄悄地、不可避免地重塑人类的性文化,包括人们的性道德观和性价值观。    

  性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性治疗,它是指针对性功能障碍的种种特定治疗手段。  20世纪70年代,当玛斯特斯和约翰逊写了有关性功能及性功能障碍的论著以后,大部分的性治疗专家都认为,女性主要是性高潮方面的问题,而男性则以勃起问题为主。但现在不少性学家和医学家都认为,性功能障碍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因性”的疾病,因为有近半数的病人经诊断有性欲障碍。  在性治疗方面,专家之间几乎是一致认为性功能是否正常和夫妻关系与夫妻性生活和谐相互影响很大。因此,双性疗法是众多的性治疗方法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原则和方法。这是因为,性行为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无论是哪一方发生了性障碍,另一方必须配合治疗。“双性疗法”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庭练习,这些方法可以因病人不同而异,但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减轻双方对性交活动的恐惧感,使夫妻双方在性和非性方面进一步建立起一种亲密关系。  治疗性障碍当然离不开药物和器械。  古埃及和古希腊记载过治疗阳痿的草药,荷马和莎士比亚都提到过一种叫茄科的毒草是治疗阳痿的秘方。中国人认为海狗,一些动物的肾与“鞭”(阴具)可以壮阳,在印第安人的部落中,人们煎一种草药,据说吃了会有效地壮阳与健体,而西方人则认为“西班牙苍蝇”、曼陀罗花、生蚝、块菌等可以壮阳,传说纷纭,不一而足。  1998年3月27日美国政府批准了一种名为“伟哥”(Viagia)的药品治疗阳痿,治愈率达90%以上。于是这种药品风靡一时,迅速向欧、亚一些国家传播。美国《时代周刊》将其列为1998年度十大科技新闻之一,并把伟哥放在该刊的封面上。发现伟哥作用机理的三位美国科学家还因此而荣获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