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怎么办? >

第66部分

怎么办?-第66部分

小说: 怎么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仆人名。

  “让我瞧瞧,不然我又会担心不是刮破表皮,是受了重伤了。”

  “我的两手都能活动(彼得给卡捷琳娜·瓦西利耶夫娜拿来了杯子),算什么重伤?不过,请瞧瞧吧!”他把袖子拉到肘部。“彼得,倒掉这些烟灰,再把书房桌上的雪茄盒拿来。您看,不要紧,只要敷一点英国膏药就足可以了,别的什么药也不需要了。”

  “是的,可还是有红肿。”

  “昨天比这还厉害得多呢,明天就没事了(彼得倒掉烟灰,递上雪茄盒,走开了)。我不愿像个负伤的英雄似的,出现在您面前。”

  “您给我写封信就好了,怎么可以连封信都不写呢?”

  “当时我本来以为第二天,也就是前天,准能穿常礼服,前天又以为昨天能穿,昨天又以为今天能穿。我想用不着惊动您。”

  “其实是惊动得更厉害了。这不好,比蒙特先生。您这笔生意几时成交?”

  “唔,大概就在这几天,您要知道,拖延的原因并不在我和洛特先生,是在工厂方面。”

  “您在读什么?”

  “萨克雷的新小说①。他这么有天才,可是再也写不出好东西来了!那是因为思想贫乏的缘故。”
  ①指萨克雷一八五九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弗吉尼亚人》。

  “我已经读过。确实是……”她还谈了等等、等等的感想。

  他们对于萨克雷的退步表示惋惜,又围绕着此类其他问题谈了半个来小时。

  “不过我该去看韦拉·巴夫洛夫娜了,您到底什么时候才跟他们认识呢?两位极好的人。”

  “最近就准备想个办法去结识一下,请您帮帮忙吧。谢谢您来看我。这是您的马?”

  “嗯,是我的。”

  “怪不得您父亲从不用它,是匹好马。”

  “也许是吧,我不识马。”

  “真是好马啊,老爷,怎么也能值个三百五十卢布呐。”车夫说。

  “几岁口啦?”

  “六岁口啦,老爷。”

  “走吧,扎哈尔,我坐好了。再见,比蒙特先生。今天来吗?”

  “大概不行。不,明天一定来。”
  十七

  恋爱中的姑娘可以自己去看望情人吗?她们去看望时会是这样行动吗?不待说,一个有教养的姑娘永远不肯去做这类事的,如果肯做,结果就一定完全不是这样的。如果说卡捷琳娜·瓦西利耶夫娜的行为违背了道德的话,那么,这种所谓不道德行为的内容,更是背离了人们普遍都能接受的有关男女关系的一切观念。卡捷琳娜·瓦西利耶夫娜和比蒙特不是人,而是鱼,或者说,即使是人,血管里也是流着鱼的血,这还不明显吗?她平日在自己家里见到他时,对他的态度也完全跟这次会面时一样。

  “我说话说累了,比蒙特先生,”如果他坐得时间过长,她就说道,“您再陪爸爸坐坐,我想回我房里去了。”说完便走开了。

  他有时回答:

  “再坐一刻钟吧,卡捷琳娜·瓦西利耶夫娜。”

  “好的。”遇到这种情况时,她回答道。不过他的回答往往是:

  “那么再见,卡捷琳娜·瓦西利耶夫娜。”

  这两位是什么样的人呢?我希望知道。我还希望知道他们会不会纯粹就是这样两个品行好的人呢?由于谁也不妨碍他们见面,他们可以随时见面,随便见几次;谁也不妨碍他们结婚,只要他们想要结;所以他们用不着那么疯狂。可是他们相互间的冷淡态度还是使我感到不安,我与其说为他们难为情,不如说为我自己而惭愧:难道我这个小说家命里注定,就是在有教养的人士面前给我自己的全体男女主人公抹黑吗?他们中间有的吃吃喝喝,还有的决不没有缘由地发疯,多没劲!
  十八

  同时,波洛佐夫老人却相信婚期就在眼前了。臆想的未婚妻对臆想的未婚夫持以这等冷淡态度,还说婚期就在眼前!莫非他没有听见他们谈话?固然,女儿和臆想的未婚夫并不总在他面前转悠。他们跟他在一个房间的时候少,单独在另一个或另几个房间里坐着或走动的时候多,可是他们的谈话并不因两人单独待着而有丝毫不同。任何洞悉人类心灵(尽管洞悉人类的心灵实际是不可能的)的人听了这些谈话,都不敢再指望卡捷琳娜·瓦西利耶夫娜和比蒙特能成婚了。不是说他们彼此完全不谈感情,不,他们也谈,好像在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那样,可是他们谈得很少。谈得很少倒没关系,主要是谈的什么和用什么语调来谈!语调冷静得叫人气愤,内容又荒谬绝伦得令人发指。下面举个例子,这是发生在卡捷琳娜·瓦西利耶夫娜使比蒙特一再道谢的那次访问的一个星期以后,他们结识的两个来月以后。那时工厂出盘已经办妥,洛特先生打算第二天动身回国(他就动身离去了,您别以为他会在这门婚事上无事生非,节外生枝。他正如一位巨贾应做的一样,做完了生意,便宣布比蒙特已由公司任命为厂长,年薪一千镑。这原是意料到的,他只做生意,不管别的。他何必要多管闲事呢?您自己想想吧),工厂的股东们,包括波洛佐夫在内,明天就可以拿到钱(他们真的拿到了手,您别以为会节外生枝:霍奇逊一洛特公司是一家有经济实力、可靠的商号),一半拿现金,还有一半是三个月后兑现的期票。波洛佐夫对此甚为满意,坐在客厅中一张桌子旁边重新查看这些有价证券。每当女儿和比蒙特走过客厅,他多少也能听到一点他们的谈话,他们正在临街的四间相通的房子里来回走动着。

  “如果一个女人或姑娘被世俗偏见所困扰,”比蒙特说,他已经不用英国式或者美国式的词语,“那么连男子——我说的是正派男人——也会因此而感到非常为难。您说吧,一个姑娘没有体验过在接受求婚后的那种普通日常生活中的男女关系,人家怎么能娶她呢?她没法断定,她将来是否喜欢跟她未婚夫那种性格的人一块持家过日子。”

  “但是,比蒙特先生,如果她跟这个人的关系在他求婚以前就带有持家过日子的性质,这毕竟能给予她和他一定的保证,保证他们往后仍然会互相满意。”

  “一定的保证,不错。可是,假如她的体验更丰富、更多方面,总会更可靠得多。她毕竟凭经验不能知道由她加入的男女关系的性质;因此结婚对于她还是经历一场可怕的冒险。就她来说既然是这样,那么对于她所嫁的那个正派男子同样也是冒险。一般地说,他还能够判断他将来是否满意:他深知各种性格的妇女,体验过哪种性格更适合于他。而她却不然。”

  “但是她可能观察过自己家里和熟人家里的生活以及家人和熟人的性格,她可能反复地考虑过。”

  “这一切都好得很,不过还不够。无论什么也不能代替亲身的经验。”

  “您以为只有寡妇才有资格出嫁,对吗?”卡捷琳娜·瓦西利耶夫娜笑着说。

  “您可说到家啦。只有寡妇。姑娘们该禁止出嫁。”

  “对。”卡捷琳娜·瓦西利耶夫娜认真地说。

  波洛佐夫最初听见这些偶然传人他耳中的谈话或谈话片段,他感到很刺耳,可是现在已经听惯了。他想:“那也没有什么,我自己就是个没有世俗偏见的人。我做了生意人,娶的也是生意人的女儿。”

  第二天,谈话中的这个部分——这原只是谈话中一个小小的插曲,他们平日根本不谈这个,而是谈其他各种各样的题目——昨天谈话中的这个部分又这样继续下去了:

  “您对我讲过您跟索洛夫卓夫的恋爱史。这算什么呢?这是一种……”

  “如果您不是一定得走动,那我们就坐下吧。我走累了。”

  “好的……一种幼稚的感情,它不能给与您任何保证的,只能叫您回忆起来觉得可笑,也可能觉得可悲,因为这儿有着很可悲的一面。您所以幸免于难,只是由于一个偶然的特殊机遇:幸亏这件事碰到了亚历山大来处理。”

  “谁?”

  “马特韦伊奇·基尔萨诺夫,”他补充道,仿佛他本来就不是只说到“亚历山大”这个名字便停下来的:“没有基尔萨诺夫,您早被肺病或者被那个坏蛋给毁了。可以从这件事得出一个站得住脚的看法:您过去的社会地位对您是有害的。您能够得出这个看法。这一切都挺圆满,但是这二切仅仅使您变成一个更审慎、品行更好的人,却没有给予您任何一点经验,使您能够辨别哪种性格的丈夫才对您合适。不是坏蛋,而是正直的人——您也就只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这固然挺好,可是,难道一个正派女子所挑选的未婚夫,不管其性格如何,只要是正直,就能够使这正派女子满意吗?需要更准确细致地了解这人的性格和男女方面的关系,也就是需要完全另外的一套经验。昨天我们还说,借用您的话,就是只有寡妇才有资格出嫁。您可算什么寡妇呢?”

  比蒙特说这些话的时候带着某种不满情绪,最后一句简直有些恼恨的味道了。

  “对,”卡捷琳娜·瓦西利耶夫娜有点泄气地说,“可是我总不能骗人呀。”

  “您也骗不了人,因为没有经验是装不出有经验的样子的。”

  “您尽说我们姑娘家没有办法做出适当的选择。一般来说这是完全对的,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不需要这套经验也能保证适当的选择。假如一个姑娘不是太小,她定会了解自己的性格的。比方说,我就了解自己的性格,而巨看来我的性格不会变了。我今年二十二岁。我知道我需要的幸福是什么:平平安安地过生活,谁也不来妨碍我的安静生活。此外也不需要别的了。”

  “对,这是看得出来的。”

  “要看出某人性格上有没有使我幸福所必须具备的特点,难道就真是那么困难吗?其实只要交谈几次就看出来了。”

  “对。但是您自己也说这是例外的情况,一般规律不是那样。”

  “一般规律当然不是那样。不过,比蒙特先生,在我们的生活条件下,我们所说的那种在我们的观念和风习中,不能指望一个姑娘具有男女方面日常关系的必需的知识,也就是我们说的,缺了那种知识,一个姑娘很可能会冒着择偶不当的危险了。她在今天条件下所处的境况已是走投无路。在这些条件下,无论她进入了怎样的男女关系,都几乎绝对得不到那份经验。她不能指望从中获益,而危险却颇大。这个姑娘可能很容易真的失去自尊,学会卑劣的欺骗,因为她必定得欺骗亲属和社会,对他们进行隐瞒,而这离开那真正损害她的品格的欺骗已不算远了。她甚至很可能真的把人生看得过于轻易。随随便便。如果不是这样,如果她保持完美无瑕,那么她心里必定是很痛苦的。而同时,她在持家过日子的经验方面几乎还是十分无知的,因为这些对她的性格有危害或者折磨她的心灵的男女关系毕竟是装模作样、欢庆年节似的,不像持家过日子那么乎平常常的。您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您的劝告绝对行不通。”

  “那当然,卡捷琳娜·瓦西利耶夫娜。可是正因为这样,才说我们的生活太糟了。”

  “我们在这一点上看法自然是一致的。”

  这算什么啊?照一般人的观念,不待说,纯属胡言乱语,但就他们个人关系来说,这又是什么意思呢?男的说:“我怀疑您能不能做我的好妻子。”女的却回答道:“不,请向我求婚吧。”脸皮出奇地厚!或者,也许不会是那样?也许男的是说:“我不必考虑我跟您在一起我是否幸福,不过您即使在挑选我的时候也要慎重。您已经选中我,可是我请求您再考虑考虑。这可事关重大。虽然我很爱您,但是假如您缺乏缜密慎重的研究,您连我也别相信。也许女的回答:“我的朋友,我看得出您不是为自己考虑,而是为我考虑。您说得对,我们姑娘家真是太可怜,我们受人欺骗,我们被人蒙住眼睛牵着走,容易上当。可是您不用替我担心,您不会欺骗我,我的幸福靠得住。我对自己是有把握的,正如您对自己一样。”

  “有一件事叫我奇怪,”第二天比蒙特继续说(他们又在那几间房里来回走动,波洛佐夫坐在其中的一间),“有一件叫我奇怪,在这样的条件下,居然还有美满的婚姻。”

  “您说话的口气,仿佛您对世上有美满的婚姻感到懊恼似的。”卡捷琳娜·瓦西利耶夫娜笑道。现在她明显地常常发笑,总是那么愉快的微微一笑。

  “美满的婚姻确实会引起可悲的想法:即使姑娘家只能用这种可怜的办法来判断自己的要求和男子的性格,而她们还总是能作出合适的选择,那么这表明妇女是有着怎样清醒健全的头脑啊!妇女生来有着多么精确、有力而敏锐的智慧啊!但是这种智慧没有给社会带来益处,社会排斥它、压制它、扼杀它,假如这种智慧没有被排斥、被扼杀,而能够尽其发挥作用,人类历史的发展就会加快十倍。”

  “您在为妇女唱赞歌,比蒙特先生。能不能简单地用‘机遇’来解释这个现象?”

  “机遇!有很多事您可以用‘机遇’来解释,但是如果机遇大量地出现,那么您知道,其中除了一部分是靠偶然性造成的,另一部分则应该是由一个共同原因引起的。在这儿不能想象还有任伺别的什么共同原因,除了我的这个解释:妇女择偶适当全靠她们有力而敏锐的智慧。”

  “您在妇女问题上是不折不扣的斯陀夫人,比蒙特先生,她证明黑人是一切种族中最有才能的种族,他们的智力高于白种人。”

  “您在开玩笑,我可完全没这意思。”

  “您生我的气了,恐怕是由于我没对妇女表示崇拜吧?可是,请您原谅,人没法给自己下跪呀。”

  “您在开玩笑,我的懊恼可是认真的。”

  “该不是抱怨我吧,妇女没能做到您认为必须做到的事,这我是没有过错的。不过假如您愿意的话,我也可以认真地告诉您我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