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红楼同人)贾敏的红楼生活 作者:半卷舒帘(晋江vip2012-07-25完结) >

第58部分

(红楼同人)贾敏的红楼生活 作者:半卷舒帘(晋江vip2012-07-25完结)-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从附近佃户家的孩子,和府上牵扯不大。虽然那里安全,可是没有把孩子一直放在庄子上养着的道理,何况若是孩子一直在那里,终究会有人想法子把手伸到那里去,而且也能伸进去,毕竟不管怎么说,那都是自家的地方。以前没什么牵扯,是因为没利益,有了利益,自然就有了纷争。除非把孩子放在不属于林家的地界,但是不属于林家的地界,又能够让人放心的地方哪是那么好找的?
    正在贾敏苦苦思索给孩子们找片净土的时候,丁妈妈从外面进来,见贾敏似乎无事,就道:“太太,这两日下面有些闲言闲语,让人心忧。”
    “下面又乱传什么,让人这么担心。说给我听听。”贾敏并没有把丁妈妈的忧色放在眼里,随口道。
    “下面都在传霁哥的落水是清哥推的,还说什么清哥一个卑贱的外室子,痴心妄想,想着承袭林家的家业,所以才出手暗害霁哥……”不等丁妈妈说完,贾敏神色大变,手拍到了一边的圆木桌上,霍的站起,柳眉倒竖,怒道:“丁妈妈,你给马上去查,查闲话的源头,还有所有在那里乱嚼舌头的,全部敲四十大板之后撵出去!”
    “太太,你说的这事是要办,但是现在当务之急是解决清玉少爷那边的事情。难道你没发现,这几日清哥和媛姐来上房的时间少了,而且话也少了,人都无精打采的。没准这话都传到他们的耳中了,若是他们和太太就此生分了,只怕正中那传这话的人之意。”丁妈妈不紧不慢的道。
    经丁妈妈这么一提醒,贾敏立刻发现她最近这些日子的恍惚以至于出了这么大的纰漏都没发现,若是被人承袭,岂不糟糕。当初收养清玉和釉玉可不是想着养虎为患的。贾敏将清玉和釉玉叫到身边,并没有试探,而是径自开口询问两人有什么烦恼。从中得知两人对于府里传的闲言闲语只听到了霁玉是被清玉推下去的这条传言,而贾敏这些日子的心不在焉也被两个孩子看成她听信了传言,所以两个孩子很是惶恐,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安抚好两个孩子,让人把他们带下去之后,贾敏在房里踱来踱去,满腹愁肠。想到几个孩子,贾敏心中就是一凛。虽然她对几个孩子她一直都小心防护着,生怕出问题,可是只有终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何况防不胜防,敌人实在是太狡猾。想了半晌,贾敏终于想出一个主意。纵有千般不舍,不得不痛下决心。
    晚间贾敏和林海商量:“老爷,我想让清玉和霁玉跟弘一大师学习……”
    林海吓了一跳,惊讶的望着贾敏道:“你怎么想出这么个主意来?”
    “和弘一大师学习不好吗?”贾敏反问道。“弘一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律、文学于一身,才华无人能比。而且当年太祖消灭割据势力时,曾得通明寺寺僧援助,通明寺武僧名闻遐迩。既然打算让霁玉学武,总不能学些花架子,只是扬州这里武艺上有真才实学实在是少之又少,而且大多是家族秘传,不传外人。何况守着通明寺这个宝山,我们又何苦缘木求鱼?再者,霁玉生下来就七灾八难的,我总担心他养不大,若是把他舍在佛前,有菩萨保佑,想来今后定然一切顺遂。”
    “你的主意不错,只是霁玉到底年纪小了点,而且弘一大师的身份也是个问题。”林海被贾敏说的有些意动,迟疑道。弘一大师的才学可是顶尖的,若是霁玉成了他的弟子,受他教导,将来成就无可限量。
    “正是年纪小,送到佛前才表示我们虔心诚。何况霁玉虽然,但是聪敏过人,去年清玉就开蒙了,清玉从启蒙学到《弟子规》、《幼学琼林》、《朱子家训》、《千家诗》,足足用了一年。但是现在霁玉和清玉一起学《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文字蒙求》、《增广贤文》,在这些蒙学初级读物的学习上霁玉丝毫不弱于清玉。都说慧极必伤,因此我才有这个担心,所以才想着把霁玉送到佛前。至于弘一大师的身份,一个出家人,早已经跳出红尘之外,还有什么好计较的?难道老爷当初和大师相交的时候是冲着他的身份去的吗?再说,就算不拜在弘一大师的门下,在通明寺打熬一下筋骨也是好的,何况寺里除了弘一大师,也有不少高僧,他们学问精深,有他们指点,也是不错的。”好不容易想出来的出路,贾敏自然不允许夭折了,不遗余力的劝说着。
    “玉不琢不成器,老爷在霁玉身上寄予厚望,那么自然要狠下心来。其实说起来,我要比老爷惨的多,若是霁玉真到了通明寺,老爷和弘一大师本就有来往,见霁玉的机会比我要多的多。倒是我这个做母亲的可怜了,将来有我哭的时候。”说着,贾敏装模作样的拿出手帕拭着眼角并不存在的泪水。
    看贾敏摆出的这幅模样,林海失笑道:“主意是你拿的,你摆出这副模样给谁看?根本是自作自受。再说,事情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你就在这里叫起委屈来,等事情定下来你在哭也不迟。”虽然林海不像这个时代的士大夫一样,讲究什么子子孙孙,抱孙不抱子,对霁玉很是疼爱,但是不代表他不望子成龙,贾敏的主意不错,为霁玉的前程考虑,由不得他不答应。
    虽然林海是在奚落贾敏,但是他话中之意让贾敏知道他已经同意了,那么送清玉和霁玉两人送通明寺的事情**不离十了。贾敏望着黑漆漆的窗外,心中冷笑,眼中寒意森森。人都送走了,这下子我看你们的爪子还怎么伸?还往哪里伸?解决了后顾之忧,看我们谁怕谁!
    作者有话要说:霁玉落水事件的确一点猫腻都没有,只是贾敏多疑。
    放下这么长时间再更新,一时找不上头绪,所以需要时间捋一下脉络。




☆、第五一章

虽说是贾敏提议把孩子送到通明寺学习的,可是临了她却舍不得了。看着眼前穿着大红葫芦宝瓶花纹刻丝小袄的霁玉,稚嫩的眼睛,圆嘟嘟的小脸上拿天真不解世情的表情,贾敏只觉得心揪的慌。
    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古代,三岁的娃娃都是玩乐的时候,可是霁玉却要离家别父母求学。虽然知道霁玉聪慧过人,而且从他能够熟练说话之后,贾敏就寓教于乐,有意识的引导他读书识字,如今看来,成果斐然。可是霁玉的年纪终究太小了,贾敏舍不得。只是再怎么不忍,她也不得不这么做。
    贾敏将特意为霁玉坐的书包拿出来,递给霁玉。那书包是贾敏按照现代的样式,内用硝好的薄皮防水,外面用厚实的棉布做成的,三层袋,双肩背,锦绣纹路的肩带,牧童骑牛的花样,更妙的是坐在大水牛背上吹笛的牧童和霁玉的面容相仿,袋口由盘成蜜蜂形状的络子系着。
    霁玉看到贾敏拿出的书包,笑得眼睛弯成了弯月亮,迫不及待的把书包背在身上,跑到西洋穿衣镜前,美滋滋的看着。欣赏够了,霁玉一蹦三跳得跑到贾敏跟前,扑到她的怀里,使劲的揉搓着。贾敏笑着一把搂着他,在霁玉眼前,把两只小蜜蜂打的结解开,从里面掏出个比寻常砚台大不了多少,雕着渔樵耕读图案的紫檀木长形匣子,放到霁玉的手上,道:“打开看看。”
    霁玉接过匣子,打开之后,发现里面整整齐齐的摆着文房用具。四只粗细不一的羊毫湖颖放在鹿角所做的笔架上,犀角所作的砚台上雕着一只躺卧的大水牛,牛的两只角,打着结,形成墨床,一块上好的墨石放在上面。砚台的盖翻过去,形成一个凹面,既可作笔洗,又可作水丞,一举两得。所有的东西都小小的,玲珑可爱,情趣盎然。
    “娘,这些都是给我的?”霁玉的眼睛亮晶晶,小手紧紧的握着匣子,抬头望着贾敏,雀跃的问道。
    “喜欢吗?”贾敏轻轻地抚了抚霁玉乌黑柔亮的头发,道:“知道你人小,所以这些都是我特地到博雅斋订做的。这个匣子不仅仅可以盛东西,等你读书写字的时候,还可以作镇纸使用。”
    “喜欢。”霁玉使劲的点了点头,将匣子盖好,收到书包里,紧紧的把书包抱在怀里,乐滋滋的偎依着贾敏。随即收敛了笑容,轻轻地拉了贾敏的衣袖,道:“母亲,大哥哥也要和我一起去嘛?母亲是不是也给大哥哥作了书包?”伸手拍了拍书包,又道:“大哥哥的东西是不是也和我的一样?”抬头小心地打量着贾敏的神色,吞吞吐吐的道:“能不能不雕大水牛……大水牛是我的……”
    贾敏忍禁不俊,笑道:“你大哥哥的书包是我的,可是因为忙你的东西忙不过来,所以他上面的那个图案不是我绣的,家里针线上绣的雄鹰展翅。至于文具嘛,……”正说着,临江端着一个托盘进来,盘中一套哥窑蓝釉笔筒,笔架,水丞,水洗,墨床,兽头镇纸,和一只前朝松花石,还有一封湖笔……
    临江把东西端到贾敏眼前,道:“太太看看,这是不是你说的那套?”贾敏扫了一眼,伸手拿起笔筒看了看,点点头。得到贾敏的首肯,临江找出一个雕着金鸡报晓的黄杨木的长方盒里。
    看着临江把盒子放到清玉的书包,霁玉低下头看了看自己的书包,抿了抿嘴道:“大哥哥的书包,盒子还有东西都比我的大。”
    听出霁玉声音的沮丧之意,贾敏哭笑不得,伸手捏了捏他肉肉的脸颊,道:“清玉比你大三岁,他用的东西自然比你的大了。等你长到和他一样大的时候,你们就可以用一样的了。再说,你有大水牛,清玉可没有啊。”
    霁玉听了这话,想了想,似乎想明白了,也就不计较了。离开贾敏的怀抱,抱起清玉的书包,嚷着要把东西给清玉看。贾敏见他兴冲冲的样子,赶紧叫身边服侍的人跟上他。
    一切准备妥当,终于到了清玉和霁玉离开的那天,临别之际,贾敏仔细叮嘱清玉和霁玉两个互相友爱,清玉这个做哥哥的要多多照顾弟弟,……絮絮叨叨了半晌,贾敏才恋恋不舍的松开拉着两小的手。送走了两个孩子,贾敏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里又开始惦念起来。不知道他们能不能适应寺里的生活?这两个孩子在家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被人伺候的主,虽然在临走的前两天恶补了一下,但是他们真的能够自理吗?不知道到哪里他们都要学些什么?累不累?……
    贾敏把送两个孩子离开的消息捂得严严的,知道他们离开,内院各处才收到消息,得知贾敏的做法后,众人心中五味陈杂。嫉恨有之,但是更多的是佩服。有些事大家都知道该怎么作才好,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
    收到消息时,文姨娘正在逗弄漱玉。听连翘说完,文姨娘将漱玉交给姜嫂子,挥挥手示意她抱着孩子下去,起身站着窗子前望着外面,看了好久才出声:“我一直都以为我从来都没小瞧过我们这位太太,可是直到今天我才发现我还是把她看低了。霁哥儿才三岁,她竟然能够狠的下心去把他送出去,太太这手够厉害,也够狠。换做是我,也未必能够做的到。”
    “是呀,太太的心是够狠的。”连翘有些不解的说道:“太太那么大的年纪好不容易才得了一个哥,素日里里看着太太也是把霁哥儿当成心尖子似的捧着,谁承想她反脸竟然做出这么个决定,真是不可思议。其实府里就霁哥儿这么一个继承人,将来整个林家都是他的,就算霁哥儿不成材,有这么大的家业,也尽够了。再说,霁哥才多大年纪,就算望子成龙,太太也用不着这么心急。何况,就凭府里的门第,什么好先生请不到?那个什么弘一大师难道就那么好?至于把他送到寺庙里去吗?身边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才那么大点的人,就要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来,真是辛苦。”
    文姨娘轻啜一口清茶,神色淡淡的说:“正是天下间的女子大半都是像你这般想,所以才有慈母败儿这一说。”将茶盏放在一边,目光远眺,低低叹道:“往日里常听老爷夸赞霁哥儿聪明伶俐,小小年纪已经识了不少字在肚子里。这一去,将来霁哥儿纵使做不到光耀门楣,但是守成绰绰有余。……林家后继有人,太太的后半辈子有靠了。”
    都说“一岁看大,三岁看老”,因此有名师教导,家人正确引导的霁玉,将来长歪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贾家,还有联络有亲的薛家,和霁玉年纪相仿,他的两位兄弟就比不得他有出息了。
    衔玉而生的宝玉和霁玉一样早慧,在他三四岁之时,得未进宫的元春口传教授了几本书,识了数千字在腹中。当时贾珠还在世,而且已经进了学,宝玉虽然聪慧,可是到底年纪幼小,所以贾政的心思全都放在贾珠身上。等贾珠过世之后,贾政膝下就只有宝玉和贾环两个儿子。在这个嫡庶分明的时代,贾环就出身而言就差了宝玉一截。在已有嫡子的情况下,就算贾政再怎么偏爱,在嫡庶这个问题上,作为读书人的贾政自然要维护正统思想,何况贾环还在襁褓之中,看不出好歹,而宝玉已经显示出天分,自然而然的,贾政把目光放在了宝玉身上。
    宝玉虽然聪慧,但是读书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他这个年纪又是贪玩的,让他安心读书,是需要循循善诱的。何况以前,宝玉都是处于放养状态,如今一下子被勒上“紧箍咒”是需要时间去适应的。但是贾政没有给宝玉留下时间,而且贾政又不是一个善于教导的父母,在功课方面完全违背了张弛之道,一股脑的要求他做到这个,做到那个。再加上贾政每每见到宝玉,都是板着一张脸严声斥责,从来没有表扬。哪怕宝玉在功课上完成的不错,他心中暗喜,但是面上依旧摆出一副严厉的姿态。甚至为了让宝玉不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贾政还拿贾珠来作比,说贾珠像他这么大的时候,怎么怎么样,宝玉根本不如他。
    在这种没有赞扬,甚至连个肯定的言语都没有的状态下学习,宝玉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厌学情绪,对贾政留下的功课也就不那么认真的。面对这种情况,贾政不去寻找原因,反而一个劲的训斥他。宝玉也是贾政和王夫人年近四十才得了儿子,精血两人精血比不不年轻时候旺盛,所以宝玉生下来内弱,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