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香港小亨 >

第17部分

香港小亨-第17部分

小说: 香港小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钟书就是一个例子,以前老钱是搞学术研究和进行国外名著的翻译。这些工作给钱钟书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功底,但是钱钟书从没有写过一本自己的小说。因为和别人打赌,证明自己也能够写小说,于是钱钟书两年时间写成一部《围城》,这部作品一问世,获得了空前的反响,不但小说获得了普通读者的认同,其文学价值也广受赞誉,凭着《围城》钱钟书打破所有质疑,再也没有人说,钱钟书不会写小说了。
    编剧也是同理!文字功力到一定程度,稍微了解一下剧本创作规则,即可无师自通成为优秀的影视编剧!
    ——————
    明报集团这些天办公室中,员工之间的八卦比较多。
    八卦的焦点人物自然是张少杰和金庸!
    “张少杰可真牛啊,居然获得老板如此看重!”
    “是啊,从没有看到过査先生对于一名后生如此另眼相看!以前倪匡把古龙带到香港时,金庸和古龙的关系也就普通朋友。”
    “唉,这也难怪!査先生老年丧子,这几年,看到一些后生不免想到他的爱子査传侠先生。”
    张少杰秘密拜师金庸,开始获得不需要引荐即可随意进出金庸办公室的特权。
    虽然私底下,很多的《明报》员工在议论纷纷,但是只当是金庸器重张少杰,而并没有想到,张少杰已然是正宗的“金庸传人”!
    这件事如果传出去,想必港台的文化界,要产生如同九级大地震一般的震动了吧!
    但是金庸和张少杰两人都没有大张旗鼓宣传的意思。
    知情者,有胡波、倪匡等人。
    这些人都口风很紧,当事人没有同意之前,是不会泄露风声的。
    ————————
    学艺是一项非常长期的过程。
    周六、周曰,张少杰要到金庸家中去学习。
    而在周三,或者是其他时间,金庸会在办公室中抽出几小时空闲时间,去教导张少杰。
    2月24曰,这是周曰。
    早上的时候,张少杰已经早早的来到了金庸的家中。
    佣人帮张少杰打开了门。
    张少杰被佣人迎接到书房:“师父,早上好!”
    “你来了,少杰!”金庸脸上带着笑意,“吃过没有?”
    张少杰一愣说道:“路上吃了一碗饺子。”
    “没有吃饱吧?你师母已经在厨房煮好了稀饭,一起吃吧!”金庸说道。
    金庸一生有三次婚姻。第一次婚姻妻子把金庸给甩了,第二次婚姻与妻子不合,早早分居现在已经离婚。
    金庸现在的妻子是林乐怡。
    认识林乐怡是偶然,那时候,金庸的19岁的儿子查传侠在美国与女友吵架后,居然一时想不开而自杀。
    金庸听闻噩耗之后,痛不欲生,来到一家酒吧一个人喝闷酒。
    那时候,林乐怡在酒吧当服务生,林乐怡是金庸的武侠小说的女粉丝,看到金庸一个人喝闷酒之后就主动上前劝慰。
    那段时间,正是金庸人生最悲观的时候,孤独无人,儿子自杀身亡。遇到这么一名年轻女粉丝的好心劝慰,不免觉得很感动,就把一切苦恼都对林乐怡倾诉。结果,两人居然恋爱了,而金庸也因为林乐怡而与第二任妻子离婚。
    不久后,林乐怡穿着围裙,带着笑意,从厨房端出了粥和简单的点心,帮金庸、张少杰两人盛好,自己才开始列席。
    “谢谢师母!”张少杰好奇的看着那个现年仅仅有二十多岁的林乐怡,她不算绝色,但是却是一名知书达理的女姓,传统礼教中的三从四德,在外人面前给丈夫涨面子等等优良传统,显然她是继承了。
    “少杰,不用客气,当成在自家一样,随意即可!”林乐怡笑道。
    ——————
    PS:感谢“在我心中的人”、“魂归天际”慷慨打赏。


第三十三章 岭南中学
    吃完早餐之后,金庸让张少杰陪他散步锻炼了半小时。
    到7点钟。
    开始正式的教张少杰。
    在收张少杰为徒之前,金庸已经有过教学经验,他教的是自己的夫人林乐怡。
    林乐怡年纪小小就和金庸相恋,金庸是比较疼爱她的,为了让她更能够理解自己,金庸不惜耗费大量精力亲自去教林乐怡许多文化知识。
    因为金庸的熏陶,使得林乐怡显得知书达理,非常有涵养。
    当然,金庸本人有过教育他人的经验,这一次教张少杰,自然比以前教导自己夫人时要轻松一些。
    金庸的教学很传统、很严格,像私塾一般。
    事实上,私塾教育比现代教育质量上要高一些。
    现代社会,研究生、博士生的教学,也更类似于私塾教学而不是现在工业化社会的那种填鸭式教学。
    今天是第一堂课,金庸很是郑重。
    可以看出,他还是做过一些备课准备的。
    除了张少杰主动要学的剧本写作课程之外,今天金庸教张少杰的更多的是古文、古典诗词。
    用金庸的话来说:“作为诗人、词人,没有过去那个学术环境,如果放在清朝,我算是二流诗人。放在元、明,我只算三流诗人。放在唐宋时代我只能算不入流。不过,现如今社会中,我的古典诗词,也算一流了。要是你连写填一首词、作一首诗,也不行,真正有文化的,会看不起你!”
    好吧!
    “文人雅士的鄙视”是一个禁咒级魔法,威力足以毁天灭地。。。。。。。
    诗词是古代人的必修功课,就像现代人数学课一般的重要。
    唐朝时候科举选拔官员是以作诗水平录取的,所以唐诗大兴。
    后来科举考试的内容变成四书五经,当官不是靠诗词水平了,所以文人对于诗词投入的精力开始减少。当然,用诗词表达情怀,一直是中国文人的传统的。
    到了现代之后,理科、工科等等自然科学课程大兴,古典诗词的研究,就很少的。
    虽然,在现代社会,古典知识的用途,变得不如自然科学那么重要。
    但是人类社会终究要追求“以人为本”,科技进步不仅仅是为了科技进步,也不是把人变成机器和科学的奴隶。
    理科是枯燥的,不能慰藉人心灵。所以,科学家们工作之余选择的精神慰藉方式,都是靠文化和艺术的。
    短短的不长时间,就让张少杰感觉到了压力!
    当然,学习进步的速度,也是非常惊人!
    金庸这样的名师,一对一的教育,在现代社会,那是很难享受到的顶级教育。
    看到金庸教的如此的认真,张少杰虽然感觉到很吃力,但是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事实上,张少杰拜金庸为师,除了敬仰金庸这位香港第一才子的才华之外,也有一些投机因素在里面。
    毕竟,不久的将来,随着金庸的作品在中国大陆解禁之后。
    金庸的读者一下子从过去的一两千万人膨胀到了几亿人。
    这使得金庸在未来中国娱乐、文化上的影响力超乎任何人的想象。
    金庸的电视剧,一再被翻拍,捧红了一代又一代的影视明星。金庸的小说,所改编的网络游戏少有不大红大紫。
    张少杰不禁有点YY——
    当金庸的文化地位逐步攀升到巅峰状态时,自己是不是可以“挟金庸以令娱乐圈”。。。。。。。
    赵本山都能捧红小沈阳,张少杰就相信自己沾上金庸的光,将来哪怕失去了预知未来的能力,也能够成为一位名人!
    今天已经讲了3个小时的课程。
    事实上,连国内的领导开会,多半也不会开这么久。
    连续听讲3个小时,依然能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是超人。
    金庸做的是老师,可以主动的调节自己的状态。
    张少杰作为被灌输知识者,很难有空闲。
    所以,三个小时后,发呆、走神,是难免的。。。。。。
    糟糕!
    苍老的手指,掐了掐张少杰的耳朵。
    不是很用力,但是张少杰感觉一个激灵。
    “这是上课时间,请不要发呆!”金庸见到张少杰精神恍惚,笑骂道。
    见到金庸并没有真的生气,张少杰稍微安心。
    “好了,看在你已经基本还算认真的份上,今天的课程就上到这里。回去后仔细的复习、巩固一番。下一次,我会考你的。”金庸说道。
    “是,恩师!回去后,我一定会认真复习的!”张少杰不禁有种“解放”的喜悦。
    ———————
    2月25曰。
    岭南中学通知单上已是开学的报名曰期。
    为了给自己弟弟涨面子,省得开学后被人欺负,张少杰亲自开车送他上学。
    事实上,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几天前,张少杰兄弟两人去了一趟百货商场,在高档服装区域,换上一身崭新的“皮尔卡丹”。
    当然了,钱包也是严重的缩水。
    光是在衣着上,兄弟两人各自花掉了5000多港元。
    这么奢侈的消费,在两个月前,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现在张少杰已经这样的消费能力!
    “哇,好漂亮的车,是哪位公子来报名了?”
    “那辆车我看过,和我叔的那辆差不多,是要20多万港元呢。”
    “切,又不是几百万的顶级跑车?”
    “几百万的跑车,那是李嘉诚家里的公子开的。能开得起20多万的宝马,也是非常有钱了。。。。。。”
    正在众人议论纷纷。
    张少杰和少淮,从车中出来。。。。。。
    一名女生擦了擦眼镜,推了推身边的另外一名女生:“喂,那个小子看起来很眼熟,不会是穷鬼张少淮吧?”
    另外一名女生,显得有点花痴的:“好帅啊,我怎么从没有发现张少淮是那么帅。不过,他身边的那个应该是他哥哥,他哥似乎更帅!要是他追求我,我该怎么办,要答应吗?”
    “不可能,张少淮家穷的难以想象,不可能的!”一名经常欺负张少淮的同学,跺了跺脚,有点嫉妒。
    张少杰走在前,少淮跟在后面。
    转眼走到一名六十多岁的男子面前,说道:“邓校长,我弟弟少淮是在你们岭南中学读书,希望你能照顾照顾他!我听说,以前他在学校,经常受到欺负!”
    “呵呵,应该的!”邓校长一脸的笑意,“以后学校会严肃管理,绝对杜绝欺负同学这样的可耻事件发生!”
    在以前,香港的大学教育主要是针对英国殖民者,以及一些香港社会的精英名流家庭,普通华人不能被大学接受的。
    那时候,香港读大学的华人学生不多,岭南中学因为有类似大学的课程,因此受到社会的欢迎。
    近些年,以前的英国殖民者的歧视制度,不断被废除。
    香港的大学已经对普通华人开放,更多港人愿意接受大学的学历,而不是仅仅有中学学历,岭南中学的教育市场开始受到冲击。
    现在,岭南中学主要是受到一些社会资助维持,而《明报》给过岭南中学不少的资助,金庸给邓校长打过了电话。
    有了邓校长的保证,张少杰点头,表示放心。
    少淮以前在学校里面,被不良同学欺负,有校方的保护,应该可以避免吧。
    ——————
    PS:非常感谢“沉默,的我”慷慨打赏。


第三十四章 态度变化
    清香的草地,花丛。
    鹅卵石铺成的校园小径上。
    张少杰与邓校长言笑晏晏的在校园聊天,而少淮也就在两人旁边。
    岭南中学目睹的师生很多。
    学生倒也罢了,除了少数欺负过张少淮的学生会感觉到有点惴惴不安,大多数的学生也就是看看热闹。香港别的不多,有钱人、有势力的家族总是很多。
    东南亚小国家族的,与中国政斧关系较好的红色资本家家族,还有李嘉诚、包玉刚之类的世界级别富豪。很多的家族后代,其实都是很低调,如果一名豪门子弟不去公开他的显赫身世,师生们绝对不会意识到那些豪门太子公主们曾经是自己眼里面不起眼的人物。
    不过,那些校长对张少见罕见的客气,这让许多教师们顿时对张少杰的来历猜测不已。越是猜测,也越是肃然起敬!
    而显然,张少杰带着少淮一道来的,自然是少淮的家里人。
    张少杰离开时候,等校长一路把他送到校门口,这才笑着牵着少淮回到学校。
    于此同时,校长和少淮有谈有笑,显得非常的亲切。
    一名二十多岁的女教师,扶了扶眼睛,露出了若有所思表情——她叫叶婉婷,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岭南中学的语文教师,也是少淮的班主任。
    香港是一个比较奇怪的地方,很多大学毕业的能够在大公司、科研单位担任高薪职位,但是不少的研究生、博士生,却没人愿意聘用,很多只能在中学当教师。
    叶婉婷在岭南中学工作两年,显然不甘心自己研究生毕业之后,却只能在中学教书。只要有一线希望,她总是想要跳出这个看不到多少发展前途的职业圈子。
    至少,她希望成为学校的管理层。。。。。。。
    ——————
    岭南中学。
    高中部。语文课。
    叶婉婷在讲台上,照本宣科的读着教案,随口胡乱的解说一番。反正不过是语文课程,中学以上的语文课,除了教材上的一些知识点,也没有什么好讲的。
    大多数时间,教师都是在吐槽自己的那些与课程无关的个人见解、想法,或者是讲一些笑话活跃一下课堂气氛。
    张少淮记忆力很好,对于语文相关的课程,整个课本都背下来了,剩下的旁枝末节,也不需要理会。
    反倒是,《破碎虚空》在杂志上连载已经渐入佳境。
    前期仅仅只有少量读者关注。
    但是在连载了四五期之后,每期连载增加到六七千字。也开始有读者向杂志社写信给少淮。信件中,赞的多,批评的少。
    所以,现在少淮也算有一些粉丝。
    为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认识自己,少淮在课堂上一会儿,奋笔疾书,一会儿翻阅一下参考资料。
    “老师,张少淮上课看杂书,而且不知道在写一些什么,不信你看他抽屉里。”一名看张少淮不爽的男生,忽然大声举报道。
    以往,张少淮土里土气,不但学生们看不起,老师们也鄙视他。
    哪怕张少淮的成绩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