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气吞山河的雄奇帝国 >

第1部分

气吞山河的雄奇帝国-第1部分

小说: 气吞山河的雄奇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央电视台社教节日中心与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关于“教科文行动”系列丛书的出版活动,标志着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借助与兄弟媒体的互动与合作,获得了一个具有品牌效应的传播平台,频道制作编播的优秀科教文化节目的社会影响力也在此平台上获得了全新的、深层次的扩充。    
    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十分注重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文艺事业和文教事业;同时注重自身建设,以及与各方面社会力量的合作。    
    这几个注重,加上多年积淀,就决定了中央电视台是有着深厚文化内涵和文化作为,无论业务还是观念都始终处于前沿的电视媒体。科教频道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合作,就体现了几个注重,尤其体现了我们的文化作为、文化抱负,也体现了我们的合作理念。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2001年7月开播,是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应运而生的。三年来,科教频道组织了多次主题突出的大型系列节目制作和播出上的特别编排,在中央电视台已经形成了鲜明的频道特色,“教科文行动”的品牌在社会上也获得了良好的赞誉。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同志一直关注科教频道的成长,关注着科教频道的内容,并且辛苦工作,使电视上一闪即逝的节目,变成可以细读的文字,可以细看的图片,这样,科技、文化、艺术知识的传播就是立体的,深入的,全方位的。所以,双方的合作在文化上看,可以说是善莫大蔫。    
    科教频道是中央电视台宣传“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现国内外优秀电视科教作品的窗口。希望我们能以此为出发点,在将来展开更大规模、更高规格、更具影响的合作。这样,我们作为国家文化事业中的一员,就能给互相借力,共同发展,最终把我们的事业做大做强。    
    最后,祝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合作成功,祝《CCTV》教科文行动系列丛书的出版获得成功!


周疆西陲秦崛起第1节 周疆西陲秦崛起(1)

    镐京地图    
    3000多年前,周王朝在镐京统治着中国。在周王朝的西北边陲,生活着一个专门为国君养马的部落,他们就是最早的秦人。这是一个传奇般的部落,它最早的居住地在哪儿,什么时候迁移到西北高原,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公元前771年,来自于西方的游牧部落攻陷了都城镐京,周王朝被迫迁都。在周天子向东迁移的时候,养马的秦人出兵护送。为了感激秦人的忠诚,周天子封秦人的首领为诸侯。秦人就这样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但是,刚刚立国的秦人面临着极其艰难的处境。当时,西北高原是游牧部落的天下,这些马背上的民族极其凶猛,他们经常对秦人进行攻击和屠杀。史书记载,秦人几代先王都战死在疆场,刚刚诞生的秦军血流成河。然而,这支顽强的军队开始在逆境中成长。经过200多年的浴血奋战,秦军彻底征服了剽悍的游牧民族,统一了西北高原。    
    在西部站稳了脚跟之后,秦人的眼光转向了东方。此时,周天子的统治地位已经完全丧失,战火笼罩着中原大地。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几百年的兼并战争之后,弱小的国家一个个都消失了,出现在秦人眼前的是六个强大的对手。秦人发现:对手的实力远远超过了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向东扩张的梦想一时很难实现。


周疆西陲秦崛起第2节 周疆西陲秦崛起(2)

    秦人早期居住地——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    
    转折发生在公元前356年,一个叫商鞅的人来到了咸阳,他希望在秦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商鞅的治国之道完全打动了当时的秦王,《史记》记载,两人挑灯夜谈三天三夜。从此,商鞅开始执掌秦国的大权,而秦国便有了一个延续135年的国策:耕战。    
    商鞅告诉秦人,生活中只有两件事:耕田和打仗。只有强大的农业才能支持不断扩大的战争。《史记》上说,耕战策略最终成就了秦国一统天下的抱负。    
    但是,这一国策具体是怎样执行的,它如何影响500多万普通的秦人?言简意赅的历史文献并没有提供答案。


周疆西陲秦崛起第3节 周疆西陲秦崛起(3)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现的秦人喜之墓    
    幸运的是,考古学家在今湖北云梦县的睡虎地秦墓中发现了名叫喜的人所抄写的1100多枚竹简,为我们了解秦国的农业提供了线索。这些法律条文清清楚楚地显示:2000多年前,秦人是如何管理农业的。    
    播种的时候,水稻种子每亩用二又三分之二斗;谷子和麦子用一斗;小豆三分之二斗;大豆半斗。如果土地肥沃,每亩撒的种子可以适当减少一些。    
    国家用法律来保障所有的农户都用当时最先进的方法种庄稼。国家对耕作的管理,竟然能够具体到如此程度。    
    春秋战国时期,牛开始代替人力耕田,它的意义在当时绝不亚于现代农业中用拖拉机代替耕牛。因此,牛的地位在秦国的耕战国策中至关重要。


周疆西陲秦崛起第4节 周疆西陲秦崛起(4)

    农业律法竹简    
    竹简上说:各县对牛的数量要严加登记。如果由于饲养不当,一年死三头牛以上,养牛的人有罪,主管牛的官吏要惩罚,县丞和县令也有罪。    
    如果一个人负责喂养十头成年母牛,其中的六头不生小牛的话,饲养牛的人就有罪。相关人员也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惩处。    
    过去,历史学家们知道,秦国有繁杂严厉的律法,但湖北云梦出土的这些竹简,让今天的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秦国的法律严谨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法律规定:农户归还官府的铁农具,因为使用时间太长而破旧不堪的,可以不用赔偿,但原物得收下。国家又为什么如此重视铁农具呢?


周疆西陲秦崛起第5节 周疆西陲秦崛起(5)

    陕西省凤翔县秦公一号大墓遗址    
    陕西省凤翔县有一个大坑,这个大坑曾经是秦国一个国君的坟墓。20世纪80年代初期,考古人员在这儿发现了一大批铁制农具。根据常识判断,国君的陪葬物理应是当时最为贵重的东西,铁农具在秦国的价值确实非同寻常。    
    当军队还在使用青铜兵器厮杀的时候,秦国就鼓励农民大量使用铁制农具。与牛耕一样,铁农具的应用也是革命性的。中国最早利用铁农具的很有可能就是秦人。    
    在一个以自耕农为主的时代,秦国却通过严谨的法律实现了对农业有效的宏观管理。这种管理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相当先进的。先进的管理最终造就了秦人发达的农业。    
    然而,秦国尽管有发达的农业,有限的国土面积仍然无法支撑一支规模越来越庞大的军队。国家的决策者们为此殚精竭虑。    
    这时,这位站起来的巨人,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韩国,因为韩国正挡住了秦国向东扩张的要道。


周疆西陲秦崛起第6节 周疆西陲秦崛起(6)

    韩国都城迁移图    
    面对强秦的威胁,韩国成了惊弓之鸟,韩国都城更像侯鸟一样迁徙,从现在的山西省的平阳迁到河南宜阳,后又迁到禹县,最后它在中原附近的新郑落下脚来,然而这并不能躲避秦国咄咄逼人的功势。


周疆西陲秦崛起第7节 周疆西陲秦崛起(7)

    《史记》中关于苏秦列传的有关内容    
    逐渐强大的秦国令六国恐惧,当时的和政派政治家苏秦提出了六个诸侯国联合抗秦的主张,时称合纵策略。韩国成为合纵派国家的急先锋,这时较大的合纵攻秦有两次。 然而,秦国采纳了魏国人张仪的联横策略,同其它诸侯国又打又拉,在这个过程中,韩国并没有躲过秦军毕露的锋芒,这是因为韩国控制着秦军进军中原的关隘——函谷关。    
    函谷关地图


周疆西陲秦崛起第8节 周疆西陲秦崛起(8)

    秦人与六国地图    
    公元前316年,在咸阳宫,秦国的丞相张仪和大将司马错正在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应该夺取西面的巴蜀还是攻打东面的韩国。大将司马错提出建议,先攻占南面毗临的蜀国,利用蜀国占据长江上游的优势,顺江而下,吞并当时唯一能与北方大国秦国相抗衡的楚国。这个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定的军事主张,成为这场辩论的结果。    
    秦惠文王采纳了司马错的军事策略后,在公元前316年举兵灭掉了蜀国。这也为跃跃欲试的秦国直接勾画出横扫列国,实现统一的清晰思路。


都江堰:功在当今,利泽千秋第9节 都江堰(1)

    秦蜀楚地图    
    巴蜀,今天的四川盆地,两千年前就是天然粮仓。秦国拥有巴蜀之后,军粮储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公元前280年的秋天,秦灭蜀三十年后,大将司马错在蜀国的首府成都齐集十万人马,以一万艘战船的浩荡之势,从岷江上游出发,顺水进入长江,南下东攻楚国,实践自己借岷江之势攻楚的军事思想。


都江堰:功在当今,利泽千秋第10节 都江堰(2)

    岷江    
    然而在夺取了楚国的商喻也就是今天的重庆涪陵之后,军队却因为粮草和兵马不能及时补充,在商喻陷入了瘫痪境地,无法继续深入楚国。这次战争的失败,暴露了秦国利用蜀国作为攻楚跳板的缺陷。因为当时训练士兵、打造兵器、征集军需物资,主要是在蜀国的中心成都进行。可是造船和起运却要在岷江上游的问山进行,兵马从成都到岷江运输码头,至少要经过五十多公里的陆路行进。粮草从成都出发,也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劳工,经过沿途装卸的艰难才能到达码头。这样一来,就很难在作战中及时地补充兵援和物资。因此,把岷江改道使其经过成都的想法,在司马错伐楚之后开始酝酿。    
    一项注定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宏大工程,就这样在公元前三世纪群雄对峙、军事利益高于一切的中国大地上开始了运筹帷幄。


都江堰:功在当今,利泽千秋第11节 都江堰(3)

    想象中的李冰治水图    
    公元前272年,三十岁的秦国人李冰,奉秦昭王之命,一路艰险来到蜀郡担任郡首。按照秦国的耕战文化和司马错的军事思想,这位青年郡首要把自己的蜀地建成秦国统一天下的战略基地。而当时秦楚两国也已形成了剑拔弩张的对立局面,所以,把岷江改道,引水经过成都,使其真正成为一条战争补给线的计划的实施,最终历史性地落在了这位新任郡守身上。


都江堰:功在当今,利泽千秋第12节 都江堰(4)

    李兵的治水名言    
    上任后的李冰沿岷江而上,直抵岷江源头,行程七百多里,开始了水情勘察工作。怎样才能让岷江水持续而又稳定地经过成都,使航道畅通。同时又要在洪水季节控制水,不能危害平原的城市,修建一个引水和控水的工程,成为李冰思考的重点。经过了长达三年的时间,在公元前270年,一部精妙的治水方案终于出炉。方案中提出,如果在蜀郡首府成都建立航道,必须先在岷江河道上建起一个既能引水又能防洪的水利工程。这个工程是这条战争补给线能否形成的关键。    
    发源于甘肃与四川交界处雪山的岷江,是长江最大最长的支流。千百条涓涓细流穿过峡谷,千廻百转汇成江河,在千山万壑间奔腾而下,呼啸而出。一入平原就像脱缰野马、四处奔泄。任意塑造出了宽阔而不稳定的河床、和时分时合的岔道。不仅水势汹猛,而且全年水量不稳定。    
    那么,在岷江河道中哪一个位置设置工程,才能最佳的控制水的流量呢?这将会关系到工程的成败。经过考察,李冰选择了在山丘和平原的分界点上建造都江堰,以锁住岷江的咽喉。


都江堰:功在当今,利泽千秋第13节 都江堰(5)

    塞满卵石的竹笼    
    这一年李冰率数万民工,在岷江河岸边开始动工。工人们用竹片编成笼,笼内塞满卵石,然后通过渡船运输到江心。用整整四年的时间,在岷江江心建起了酷似大鱼之嘴的分水堤。当江水流至鱼嘴时,自然分成了内外两江。其中内江为引水河,也就是岷江改道通往成都的工程。在这时,李冰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岷江水在座落于成都平原西北的尖山前,嘎然而止。这座大山成为内江流向成都平原的天然屏障。而尖山又是江水流入平原的必经之路。怎么样才能把水引入成都平原呢?    
    李冰决定开山辟水路。他要凿开尖山,让江水流入平原。这个决定就意味着要将一座大山从中截断。但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那时还没有发明火药,也没有更多的先进工具。要把大山劈开,就只能依靠简陋的石锤旷日持久的凿打。如果只用这种方法,凿开尖山至少需要30年的时间,而秦国的统一大业却迫在眉捷。


都江堰:功在当今,利泽千秋第14节 都江堰(6)

    用电脑绘制的都江堰全景    
    直至今日,我们都不得不佩服李冰那超人的智慧,他想出了一个奇妙的方法。决定对岩石使用火烧水浇的方式:民工们先在尖山虎头岩岩面上架起大量木柴点火燃烧,一直烧到岩石发红,再用冰凉的江水,一瓢瓢泼向滚烫的石面。经过热胀冷缩,岩石崩裂疏松之后,民工们才腰系吊绳,登上虎头岩,挥锤凿打。这一来,便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    
    光荫荏苒,历经八年,尖山终于敞开胸怀。虎头岩的山体,分出了一条宽20米的水路。工程的关键部份,航道入水口的建成,使岷江水进入了平原。后人为了纪念李冰的奇思妙想,把这个入水口称为宝瓶口。从此,汩汩清流,从宝瓶口奔涌而出,永久性地灌溉着成都平原。


都江堰:功在当今,利泽千秋第15节 都江堰(7)

    分水堤    
    李冰当时把都江堰工程的修建选择在岷江河流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