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邮差弗雷德 >

第6部分

邮差弗雷德-第6部分

小说: 邮差弗雷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件出色的事,一星期 7天,一年 52星期(假期也算上),持续下去,你的一生
就会成为一本优秀事迹完全手册。 

一日一事是切实可行的,不会让你难以招架。一天做几十件出类拔萃的事听
起来不太实际,但一日一事呢?总是可以的罢!从你知道自己能做的事入手,以
简单的事情为基础,随着自我的不断重塑,逐渐从一日一事过渡到更多。 

7,与你自己激烈角逐! 

人们都会把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看看自己到底怎么样,是比别人好,还是
比别人糟。这种做法本身不能说是错的,但它造成的后果,很可能让人抓狂。事
实是,总会有人取得比你更大的成就,也永远能找到不如你的人。这种互相攀比
的游戏,通过选择较量的对象,就可以轻易地操纵它的比分。 

与自己进行比拼和角逐要有趣得多。你的目的是持续进步、重塑自我,取得
积极的改变。纵向比较一下,你已经取得了多大的进步,离目标还有多大差距? 

1,涟漪效应 

一百名具有高度创新性的科技尖子(科技迷与创造性并不矛盾),聚集在亚特
兰大乔治亚穹顶体育馆,召开部门会议,我站在 50码线上为他们做了一场演讲,


效果似乎相当不错。 

在与几位听众交谈之后,一个站在体育场入口附近的人走过来,他朝我伸出
手说:“我是一个巴士司机,其实并没有受到邀请来听您的讲座,但我还是不请
自来,在一边旁听。我喜欢听演讲,可以从中学到新观念。我希望你知道,你曾
经给过我很大鼓励。我是一个发明爱好者,我发明了一种新坐垫,人们到体育场
参加今天这类活动正好能用得上。我同意你说的一切。你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坚持
下去。” 

主办单位对我当天的讲座很满意,但最大的回报并不是这一点,也不是我得
到的报酬,而是来自一个人,一位甚至本来不该在场的听众的认可与反馈。 

是否有可能,你对他人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自己对此却懵然无知?我们不仅
应该关注自己言行主要后果,也要留心它的次要影响,它就像一道道的涟漪,波
及范围远远超过我们直接接触的人。 

我们的生活,借用莎士比亚的名句,就如舞台上的一场戏剧,你永远不会知
道有谁正在一旁倾听、注视着你的一言一行。我们针对特定的听众发表言论,但
是要记住,影响之力非常微妙,我们的话也能对正式听众之外的许多人发生重大
作用。有时候,正是这种无心插柳的收获,能产生最大的价值。 

弗雷德们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他们能死而不朽,不是因为成就,而是通过影
响和改变其他人的人生。 

鲍伯·布里纳是“为您服务电视频道”的总裁,也是包括《咆哮羔羊》在内
的几部畅销书的作者。布里纳不同凡响的地方在于,他的一生是服务的一生。布
里纳的独门招牌就是不断询问客户、朋友、同事,有什么需要他效劳之处。这不
是一个空洞、虚伪的问题,他确实努力地为他人提供服务。 

就在鲍伯因癌症去世前几天,音乐家麦考尔·史密斯去探望他。尽管虚弱无
力、形容憔悴,鲍伯问客人的最后一个问题依然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不论是作为领袖、企业家,还是雇员,弗雷德们都能通过自身的榜样,对他
人产生深远影响。他们的行为,直接和间接地激励着他人。 
怎样培养弗雷德 

距我住处不到 10分钟路程,就有不下两家超大型五金商店,以商品种类齐
全、价格低廉而著称,但商店的服务却很一般。 

所以这两家店我都很少登门。 

同样是 10分钟的路程,还有一家较小的五金店,规模在上述两家的四分之
一左右。尽管商品的定价颇具竞争性,我却没指望能在这里买到最便宜的货。 


而且我也不在乎,因为这家商店的员工都是弗雷德。 

家居修缮让我大伤脑筋,我要买的不是喷水灭火系统的部件,也不是水管的
垫圈,我买的是许多家修保养的小问题的答案。 

走进这家商店,在门口就有懂行而热心的工作人员接待。万一他们无法回答
你的问题,他们至少知道你该去问谁。他们不是告诉你东西在哪里,而是直接把
你领到正确的位置。而且,他们通常会问一些问题,以便弄清楚你买的东西是否
是你真正需要的。 

一个机构如果有许多弗雷德式的员工会怎样?这家零售商店就是一个优秀
范例!尽管如果一对一的比较,我不记得店里有哪个人的服务能有邮递员弗雷德
那样极端出色。 

也许这就是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秘籍之一:让机构的各个阶层都有弗雷德式
的雇员。 

怎样才能得到弗雷德呢? 

在一个低失业、高流动、忠诚贬值的时代,培养自己的弗雷德是所有企业的
当务之急。如果上司和同事都是弗雷德,你的公司就会卓越不凡,与平庸之辈划
清界限。 

在信息、顾问、培训、薪资制度、奖金与津贴政策等方面,各个公司可以利
用的资源都是相同的,这并不是一个秘密。但它们的发展却大相径庭,有的飞黄
腾达,有的跌入尘埃。尽管这样说也许要冒过分简单化的危险,但我确实认为,
造成差异的不在于“事”——程序、职能或架构——而在于人。平庸的人很少能
做出有灵气的事! 

机构中朝气蓬勃的人则不然,他们把平常的事做得超常的好。即使有时他们
的想法流于一般,他们至少也是有用的人,而在有些时候,他们简直就是出类拔
萃的。 

客户不与“机构或组织”发生关系,他们只与机构中的个人发生联系。有热
情的员工,不论是销售人员、技术人员,还是服务代表,对客户永远表现出尽职
尽责的态度,他们工作的冲天干劲就是最好的说明。由此,弗雷德们会比他们懒
散倦怠的同事取得更大的成就,也能更好地应付有限资源的挑战。毫不奇怪,他
们通常也是更快活的一群,因为工作做得好的人感觉就好,而工作干得无与伦比
的人,感觉自然也无与伦比。 

那么你该怎样培养弗雷德呢?下面几章将为你一一道来: 

发现奖励教育以身作则 


简单吗?是的……容易吗?不…… 
但又有谁说过做一个杰出的人,或培养杰出的人,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第八章 发现弗雷德 

有件事比能力更罕见、更高超、更宝贵,那就是识才的能力。 
——美国出版家、《致加西亚的一封信》的作者,艾尔伯特·哈伯德 
在你的组织内部或组织以外寻找弗雷德,主要有四种办法。 
1,让他们来找你 
你的组织是一个吸引弗雷德的磁场吗?你的公司要想达到世界水准,就必须

是一个对弗雷德有吸引力的地方。 
《天才老板》一书的作者戴尔·道顿认为,人们愿意选择能给他们提供机会、

带来改变的组织和老板。 
他们寻求的改变是为一个能认可、奖赏、鼓励、和重视弗雷德的组织工作。
他们寻求的机会是进一步改善、提高自己。 
在我看来,这些也是大多数弗雷德所追求的目标。 
但是有一个难题:如果你眼下还没有一群活生生的弗雷德在为客户提供杰出

的服务,那你的地盘就不会被看成是工作的热门。如果你的雇员、同事每天下班
后,并不向他们的家人、朋友或者任何愿意倾听的人,大肆宣扬自己的公司多么
了不起,那你就不要指望还有口头宣传会给你带来弗雷德们雪片般的求职信。 

有时,你可以从你所在组织的其它部门获得优秀的人才。他们可能受到当前
的环境或上司的压制,急于寻求一个可以“发展和表现”的地方,他们渴望提高
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能够取得的成绩。 

把你的地盘变成一个弗雷德的绿洲。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一些非常优秀的
部门的负责人告诉我,他们最出色的团队成员,都是从本组织其它部门挖过来的,
因为原来的部门或经理,让这些优秀人才受到了冷遇。 

2,发现休眠的弗雷德 
很多时候,只要发掘那些已经在你身边工作的人的潜在天赋,你就找到了弗
雷德。 
曾几何时,裁员一度盛行。当然,有些裁员是必要的,但我一向认为,大部


分裁员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应急手段。那些经理相信,让雇员走人,比释放他们
的天赋和潜能来得容易。如果经理们肯花时间去发掘员工的潜能,给他们做出贡
献的机会以证明自己称职,结果又会如何? 

许多员工就像是上膛的枪,只要一有机会,马上可以从丑小鸭变成弗雷德,
但就是没人知道怎么扣动扳机。 

经常,才能的发现只在于给它表现的机会。当你把最宝贵的财富——时间,
交托给你的部下,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组织中竟
然有如许多的弗雷德。 

发现潜在的弗雷德有没有什么秘诀和高招?从哲学角度讲,每个人都有变平
凡为杰出的潜在能力。但我们现在谈的是已经具有这种倾向的人。最切实的建议
是:留心观察。留意那些做事有独特风格的人(不要与卖弄和哗众取宠混为一谈)。
一个特别出色的方案设计,一次与客户得体的会谈,或者一条聪明的建议,都可
能预示着其人还有更大的潜能有待开发。 

3,雇用他们 

可以问准弗雷德如下一些问题: 

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为什么?为什么有人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说说你
认为能让顾客最高兴的三件事。作为顾客,你碰到的最美妙的事是什么?什么是
服务? 

向其他人了解准弗雷德的情况,问题如下: 

你对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记得他做过的最出彩的事是什么?如果他离开
目前的岗位,人们会非常怀念他吗? 

结论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弗雷德式的人,但要发现他们却非易事。解决的办法是吸
引、发掘并任用他们!这三种手段稍有区别,但彼此互补。对它们进行综合利用,
一段时间之后,你就可以建起一支由弗雷德构成的团队。 

第九章 奖励 
一个不能给他人带来财富的人,自己也无法获得财富。 

——安德鲁·卡内基 

我的朋友麦考尔·勒波夫博士,在他充满真知灼见的著作《世界最佳管理原
则》中说,无论是期望、乞求还是命令,都无法让他人的行为满足你的要求。他
言简意赅地总结说: 


我们奖励什么行为,就能得到什么行为。 

最佳管理原则是什么?那就是奖励什么就能得到什么!麦考尔进一步解释
说,其实质也就是用恰当的奖品奖励正确的行为。 

亚特兰大的餐厅杂工 

《橡子法则》的作者、加州拉霍亚镇凯斯卡特研究中心的 CEO吉姆·凯斯卡
特,曾对我讲过一个发人深省的感人故事: 

几年前,我途经佐治亚州亚特兰大机场,在侯机大厅的饮食街停下来,准备
吃些早点。饮食街内人潮汹涌,数千名旅客都挤在这里吃早餐。每张台子旁边都
有人守着等座位。 

我在一旁站着,边喝咖啡边吃糕点,这时我看到一个餐厅杂工在挨桌收拾残
羹剩饭,用一块抹布清洁桌面,他一脸的疲倦和无奈,磨磨蹭蹭地从一张桌子转
到下一张,眼睛谁也不看。我看了他一会儿,突然感觉到自己也受了感染,情绪
变得阴郁起来。 

我及时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心里说:“这种情况总要有人管管。”想到就做,
我把餐盒清理掉,朝那个杂工走去,在他肩头轻轻一拍。(这让他的身体猛然向
后一缩,好象干坏事被别人抓到了。) 

我对他说:“你所做的一切确实非常重要。”“嗯?”他没有领会我的意思。
我又重复了一遍,并补充说:“如果没有你做这个工作,用不了五分钟,就会遍
地垃圾,再也没人愿意进来吃饭了。你的工作非常重要,我只是希望对此表示谢
意。”说完我就走开了,他则呆若木鸡。(可能从来没人对他说过类似的话。) 

我走了大约十步,转回身,再向他望过去。我敢说,就这么几步路的工夫,
他最少长高了 6英寸!他身体挺得笔直,脸上几乎挂着微笑,甚至敢于直视他人
的眼睛了。当然,他并没有一下子变成传播快乐和善意的服务模范,他只是工作
效率更高了一些,而且看起来不再那么郁郁不乐。 

从宏观的角度看,我所做的事微不足道。我说的那几句话,并没改变世界……
或者竟改变了也说不定?通过指出他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我为他的工作增添了
尊严,对他的价值简单地表示一下肯定,就能使他更看重自己的工作,自我评价
随之提高。 

当一个人看不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时,他也不会在工作中创造出很大的价值。

不止如此,在一天的工作中,那位杂工可能会与数百人打交道,而这些人又
会旅行到各个地方,再与更多的人发生接触。那个杂工本来可能把抑郁带给他们,
现在却让他们感受到轻松和快乐。 


意愿也很重要 

奖励积极的意愿与奖励积极的结果同样重要。要知道,没有人喜欢失败,对
于风险行为的各种可能后果,应该给予承认,而不是惩罚。没有人能每次都击出
本垒打。(事实上,本垒打高手比其他人更倾向于主动出击。)一旦人们觉得自己
的付出毫无意义,他们就会放弃尝试和努力。在这种情况下,创新也就销声匿迹
了。 

付诸实施 

想想你的团队,对员工进行奖励并不难,你只需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如下几条:

·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知道他或她正在做出贡献,或有能力做出贡献。 
·以一切相关的具体事实为例,告诉员工他们所发挥的作用,比如扩大的产
量、销售量、出租量、来自外界的赞誉,或有见地的建议。 
·确保对员工的努力做出正面反馈成为一种机制,而不是偶然的行为。 
·创立一个奖项。可以考虑奖杯或奖状的形式,甚至是一小笔奖金。不要让
奖品所值过巨,以至于看起来像是收买员工的弗雷德行为的贿赂。对员工的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