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清山变 >

第793部分

清山变-第793部分

小说: 清山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实在是个麻烦,你们呢?能想出什么别的办法来吗?最起码,得阻止rì本人这种釜底抽薪的坏办法”
    奕䜣先说,“臣弟想,此次rì本zhèng fǔ不惜大举移民,也要使我rì后无民可用,虽是鬼蜮心肠,但从此次移民全数截止于东经136°线以西看来,也可见该国于这一次的谈判已经到了无可转圜的境地所以臣弟想,此事虽坏,但不妨认真利用,既然rì本人甘愿把百姓迁移他处,我朝暂时还是不宜有任何动作,就任由他迁移,等到rì后两国合约达成,再图他法不迟”
    “五天的时间,rì本人就迁走了几十万人,再过上十天半月,不就全走光了吗?到时候还想什么办法?”
    看皇帝火气很大,奕䜣不敢多说,只得伏地请罪,碰头倒是肃顺,老神在在的越班而出,“皇上,奴才想,不分大清还是rì本,百姓所求者,也只是一生平安,温饱度rì,仅此而已我大清上有皇上英明,下有百官用命,小民的rì子始终富足有余,这且不必多说所以奴才在想,即便rì本百姓都走光了,也不打紧,到时候rì本大片的土地归属我国,就不怕没有rì本人来”
    肃顺书读得少,说话颠三倒四的,皇帝也不阻拦,只是静静地听着,“奴才想,不如分以两步来走,第一,仿效咸丰九年,徙旗人于关外的旧例,以土地和银钱为诱饵,让居留在该当为我大清所辖之地的rì本百姓能够见到实惠,料想他们也就不会再远离故园了第二嘛,就是要时不时的威胁rì本,借机挑起事端,派海军炮舰,沿rì本海岸时刻对岸轰击,到时候百姓避无可避,自然也要寻找一些安静之地,特别是如神户、大阪等地一般,从来不会遭遇战火波及的地方居住,届时,皇上还担心没有人吗?”
    皇帝大喜,频频点头,“好就按照肃顺的这个办法解决,”停顿了一下,他又说道,“不过暂时还不必,就如老六所言,等到和谈大计确定下来之后再说”(未完待续)
    

第220节 圆满收官
    第220节圆满收官
    到咸丰三十年的闰二月十四rì,经过两国无数次的协商,中rìběi jīng条约正式签署,在这份合约中规定,北纬30°以北,东京135°77′以西的土地全部割让给中国,rì本同时赔偿中**费银子一万万零七百二十四万两银子,分七十年还清;同时开放名取、角田、相马、横须贺、伊豆半岛等沿海港口于中国的兵舰、商船停靠,同时享有西洋各国在rì本的全部利益,更加重要的一款是,rì本海军舰艇的总吨位不得超过100万吨。
    在中国方面,则放弃了在山形县、宫城县、新泻县和福岛县取得的所有军事利益,在今年的六月十三rì之前,撤出在以上各县的所有军事力量,将一切民政和驻防事物一并jiāo还给rì本方面;同时,作为中国方面的补偿,在清军部队第一次登陆的鹤冈府,由中国人投注资金,设立一座钢铁厂。并修建从鹤冈府到县治山形的铁路线。至于rì后还会不会将这条铁路线继续延长,则要看两国政fǔ商议之后再定。
    这一次大清从rì本身上割下来了超过七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自古雄主,也从未有如此强盛的武功的,一时间来自各省的颂圣折子络绎不绝,再加上今年是皇帝的五十整寿,各省奔载于途的解物官差往来不断,大清到处是一派热闹而繁忙的景象。
    除此之外,皇帝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晋封四阿哥载沚英贝勒,担任统办大臣,到rì本去,办理民政善后事宜,同时派往rì本的还有翰林院shì讲学士徐桐,并有翰林院编修、编撰、检讨多人。这些人到rì本去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尽快在神户把摊子支起来,然后即刻在神户开始教化万民的差事。皇帝同时降旨,神户、大阪、京都三地新纳入大清版图,为求安抚百姓,惠及民生,以上三地以及所有归属于大清版图内的土地,十年内一概免收赋税。
    载沚虽喜于自己也晋封了贝勒嘉衔,但对于把自己发往rì本,却是一百二十个不高兴:“三哥,老五,不如你们去和皇阿玛求求情,不要让我去了吧?rì本那地方,我听人说过,一年到头总有地震,一旦把房子震塌,把我埋在底下,岂不呜呼哎哉了?”
    载滪和载湀都给他的话逗笑了,“老四,rì本有地震不假,但实际上,却也未必如你所说的那么厉害。皇阿玛的脾气你也不是不知道,一旦决定的事情,几时有更改过的?再说,你这一次去,chūn风化雨,泽被万民,在rì本呆上几年,差事办得漂漂亮亮的回来,一个郡王是怎么也跑不了的。到时候,岂不强过现在这样,顶着一个贝子的名头,在京中吃一碗闲饭强?”
    “三哥说的是,”载湀也说道,“你这一次去rì本,我看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哦,还有一节,听人说,rì本nv子xìng情温柔,最是可人,你最好这种事,到时候,简直可以大快朵颐啦!”
    载沚为之苦笑,载湀极少开玩笑,这一次破天荒的说出这种近乎狎侮的话来,一方面确实是在和自己说笑,另外也是在想办法开解自己,“老五,我听说,派我或者三哥去的话,是六叔奏陈的?”
    “是。”
    “可恶!”载沚用力跺脚,“想不到六叔也会如此,把我赶出běi jīng,这不是摆明了……,要给老二的人腾地儿吗?你也在御前,你怎么就不说话呢?”
    “四哥,你这话真让我觉得难过。我等身为人子,只有用心办差,岂可为一己得失萦怀不开?再说,二哥如今……”载湀语调平缓的说道,“二哥如今担着那么多的差事,我呢?只是一个军机处学习行走,正事是一点也没有。皇阿玛这会儿派你东去,他老人家的心思已经昭然,我就是争,又能有什么用?”
    载沚发了一下呆,回望载滪,“三哥,那你怎么看?”
    “眼下也没有旁的办法,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他说,“老四,你到了rì本,千万不可行差踏错,若是给别人抓住把柄,皇阿玛问罪起来,这本来就危如累卵之势,就更加不可收拾了。”
    “我看,你是让载滢吓破了胆子!还危如累卵?你说说,怎么个危如累卵法?都是皇阿玛亲生之子,怎么就厚此薄彼?就因为他是宠妃所生吗?老五还是嫡子呢?!”
    “行了。”载滪大怒的打断了他的话,“你说这些干什么?我只是说如今的形势,你何苦夹枪带bāng的?”
    眼看两个哥哥要为此争吵,载湀赶忙解劝,二人互相瞪了一眼,气呼呼的坐了下来。“皇阿玛圣寿正长,一时得失你们又何必放在心上?”他这样说道,“二哥的能力确实比我要强,……皇阿玛安排四哥到东瀛去,其实,在我看来,也是有意历练,将来不管如何,朝中有一个熟知rì本民俗风情的兄弟,不也是好事吗?”
    “你听听,还是老五说的话我爱听。”载沚向载滪翻了个白眼儿,不再咕哝了。
    “不过,老四,我还是那句话,到了rì本,千万不要犯错,给人家抓住了把柄,就是不了之局,你不为你自己想,也为五弟想想,如今京中谁不知道,你是老五的人,你惹了祸,即便皇阿玛有心饶过你,但二哥他们肯不肯放过?最后一定还是怪罪在老五头上。”
    “行了!我知道了,左右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不就得了?”
    兄弟们这一次的谈话最终不欢而散,载沚奉旨离京,载湀和载滢几个照常入值,办理公务,京中的态势一下子平稳了下来。
    礼部撰拟的贺表和皇帝万寿节时候的礼节行程已经呈递到御前,皇帝想想都觉得发愁,“一天之内要做那么多的事情,这哪里是过寿哦?”
    惊羽抿嘴一乐,“您啊,就别矫情了。天下臣工都在为皇上贺,为我大清兴盛贺,其实不单是臣民百官,就是各国驻华使节,也都想见一见皇上,为皇上祝贺寿诞之喜呢!”
    “朕知道,老六昨天还和朕说,各国使节上太和殿随班行礼之后,还要赐宴。你说,这些人于大清有什么贡献?居然也要贪这口腹之yù?白吃我大清的午餐?”
    惊羽听他这种胡言luàn语听得多了,加以近来喜事不断,知道他心情极好,忍不住在一边说道,“您说口腹之yù,我倒想起一件事来。您还记得上一次召见鲍超的时候,他说他在rì本纳了一个nv子,是什么鸢亭之主的?”
    “记得啊,怎么了?”
    “这个nv子现在可不得了,嘿!把生意做到我大清的天子脚下来了!”
    “哦?”皇帝为之意动,“怎么说?在běi jīng开了rì本食庄?”
    “可不是吗?听人说,生意好到不得了呢!晚去了一步,根本没有座位。”
    皇帝还没有尝过正统的rì本料理,闻言口内生津,只想快一点大快朵颐一番,但转而觉得不对:rì本料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在于食材的新鲜和配料的讲究,若说是在自己所处的时代,jiāo通发达而运输便利,还有一番缘由,这个时代,如何能够做得到?旁的不必提,只是那新鲜的鱼类产品,就不是那么容易保障的,只是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惊羽看他神情从新奇转为郑重,不解的问道,“皇上,您怎么了?”
    “杨三,到军机处,传肃顺进来。”
    皇帝让杨三去传旨,转而又问惊羽,“那你知道,这家店面叫什么名字吗?”
    “听人说,叫大有。”
    皇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不再多言,等了片刻,肃顺急匆匆的进到殿中,等他行过了礼,他开口就问,“朕知道你这个人最好吃,京中新开的大有,你一定已经去过了?”
    “这,知人之明,无过皇上,奴才有幸……”肃顺觉得这句话说得不对,忙又改口说道,“奴才确实曾经去过。”
    “你用得怎么样?”
    “奴才觉得,rì本饮馔之法,虽不及我中华远甚,但另有一番风味,可供一啖。”
    “食材可还新鲜?你用过之后,有无不适之感?”
    “食材很新鲜,奴才吃过之后,很是受用,更不曾有任何不适。”肃顺误会了,以为皇帝也动了心思,脱口而出说道,“皇上若是喜欢的话,不如奴才请旨,把他们宣进宫来,为皇上……”
    “rì本料理,多用海鲜,眼下的天气是越来越热了,食物保存不易,你知道不知道,他店中的这些食材,取自何处?若说从海上得来也就罢了,若说是取自故土,则又是如何运输而来的?”
    “这,奴才倒不知道。”肃顺这样说道,“请皇上容奴才数rì,待奴才问清楚之后,再来皇上面前答奏。”
    “这倒不必,朕只是觉得奇怪,”皇帝说,“要是正途而来,不论他的生意做得多大,也和朕无关;只是怕,来路不明,进而有违法之处,就要好好的管教一番了。”

第221节 结交外臣(1)
    大有食庄的生意确实做得非常大,老板娘是rì本人,所经营的又是京中人从来不曾用过的rì本料理美食,那摆出来花团锦簇,量少而jīng的各种菜肴无不带给居住在此地的中国人带来莫大的奇,让人觉得有趣的,就是店中那全部东洋风情,迥异中华的装饰;朝廷用兵东瀛,那毕竟是国家大事,和百姓的生活没有什么相关,但这开业的rì本食府,却吸引了太多太多人的关注
    大有食府的老板娘是花子,一身素雅的和服,不点而朱,不描而黛的一张明媚脸蛋儿,加上店中同样穿着和服,见人就鞠躬,不笑不说话的rì本侍者,这所有的一切,都让大有食府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了běi jīng百姓街谈巷议的谈资,生意真是想不火爆都不行
    有好事者四处打听,很快的,花子夫人是任神机营管带,以汉人之身而领旗务的皇帝宠臣鲍的小妾的消息,也被他们挖掘了出来,鲍早年从军,是光武军所出,朝廷二十几年来的数次对外大战,每役与之,是皇帝眼前的红人,这一次立功东瀛,居然带回了这样的如花美眷,偏偏又为夫家开了一个捞财的门面,实在让人又羡又妒但敢于把主意打到大有食府的却不多,这不但因为鲍是皇帝的宠臣,他还是九门提督荣禄的结拜兄弟,和二阿哥载滢也是过从甚密,可算是任谁也得罪不起的一方大员
    至于皇帝和肃顺问及的事情,其实不必下去打探肃顺也是知道的:自古以来做生意的,想要发财的不二法门,就是官商勾结;而大有食府,是其中佼佼者各种从本国运输到京的配料不提为了有加鲜的食材,鲍、荣禄、载滢和任直隶总督李鸿章几个人联手,用朝廷的官船、军舰如万荒号、万青号大肆运送,而且,在两艘军舰上特别开辟了一间仓库,内中储有碎冰,三rì之内,可以保证食材不会变质这才有了鲜的材料,源源不断的运进běi jīng这种事情从来是瞒上不瞒下的,所有经手的官员无不知晓,但如此之大的利益往来也让他们落袋多多,自然买得一个心安理得了
    皇帝不问,万事皆休,一旦问起此事,便要拿出一番答对来肃顺和载滢商量了几句,过了数rì,特意到御前奏答,“这大有食府是经由往来直隶和rì本经商的商船运送食材,因为船极快而且船上有专人负责妥善处理,所以才能保证食材不坏”
    “往来经商?战争刚刚结束rì本人就开始往来直隶了吗?”皇帝问道,“近来没有听李鸿章有奏报啊?”
    肃顺没有办法,只得硬着头皮把谎话继续扯下去了,“这,据奴才所知,rì本经此番教训之后,百业待兴,故而一等战事停歇,便立刻开始了贸易其实,不但是在此时,在上一年的年底,皇上降天恩,暂时停止对rì用兵,就有rì本人往来直隶、江浙各省了”他说,“至于李鸿章,奴才想,他也是初初履任,政务繁多,所以一时未及提起?”
    肃顺的话有真有假,直隶不提,江浙两省确实有很多胆子大的rì本人借着停战之机,往来经营商贸,这一层皇帝是知道的,因此也就没有深问,“既然如此,也还罢了”
    “皇上,您若是喜欢的话,不如奴才安排,着花子等人进宫来,伺候差事?”
    “你拉倒”皇帝和肃顺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