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太平血 >

第270部分

太平血-第270部分

小说: 太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杏贞嗯了一声说道:“前些日子听说夷人传来一种叫水泥的东西,可以建盖水泥厂,专门生产此物。传言此物用来建房盖屋是再好不过的材料了,比之现在我们用的糯米好很多,而且不浪费粮食,雷大人可以用来借鉴一番的。”
    雷廷昌哦了一声,眼前一亮,说道:“娘娘博闻广学,若真有这种材料比糯米要好,微臣当用来一试。”
    杏贞微微一笑说道:“恭王爷正打算前往大沽和夷人会面,若是想知道细微之处,雷大人可随同恭王爷一道去大沽口求教一二。而且听闻西洋建筑技法与我中土颇有不同之处,广州夷人颇多,雷大人可去广州游历一番,也许有收获也说不定。”
    雷廷昌是个好学之人,痴迷建筑技法,早年间也听父亲说起过西洋建筑,圆明园中也有雷家前代人物仿照西洋建筑建盖的房屋,但细微之处仍是脱不了中式的技法,听了之后,便打定主意到上海去看看,当下谢了一回。
    杏贞看着这新建好的咸安宫学馆,心中很是欣喜,咸丰听从她的建议,在宫里修建了新的学馆,想来不久之后便可开始给勋贵子嗣们授课,只是如何劝说咸丰学习西学需要费些脑筋了。
    正在看着的时候,只见李莲英大喘气的跑了进来,拜倒在地,喘着粗气,急道:“启禀主子,大沽口肃大人八百里急报已经到了礼部,今早洋人回复,愿意在大沽口同恭王爷商谈会面了。”
    杏贞长出了一口气,总算被她赌对了,英法的确没有准备好全面战争的准备,至少在看似外交手段能解决争端之前,英法还不至于调集庞大的远征军发动战争。
    杏贞马上命李莲英去将恭亲王招来,一旦英法答应谈判,恭亲王就要准备动身前往大沽口,她还需要向奕?做些交代。但跟着杏贞想起咸丰来信的交代,对于英法谈判,咸丰要求一边不失国体,一边又要能安抚住英法两国。咸丰来信的交待,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自己又不能亲自出面和两国使节谈判,可是有些为难了恭亲王,假若不交待一二,只怕事情还是会办砸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九章 步步上位
    此次夷人北上谈判,咸丰把宝押在了奕?身上,而杏贞在咸丰眼中则是将她视为心腹之人看待,夷务不决问懿贵妃,其实也是咸丰给奕?和肃顺上的一道紧箍咒,因为他几次来信给杏贞,都反复交代不要丢失了上国的体面,他也相信杏贞会时刻提醒两位重臣该做什么,怎么做。可惜咸丰却没想到,他的这位枕边人并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主。
    其实杏贞也可以完全按着咸丰的意思来办,什么主意也不出,只将咸丰的底限告诉奕?和肃顺便可,这样做杏贞完全可以置身事外。但杏贞却不愿如此,她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她想让奕?和肃顺都看到她的能力,一个女人要想掌权除了要斗到政敌之外,还得显露出非凡的智慧和实力才行,就如同她将储秀宫上下收拾得如同铁桶一般。
    杏贞的上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步步的走到今天。首先获得咸丰的宠信,借着慢慢开始伴驾阅折,让咸丰在处理政事的时候渐渐离不开她,同时她也学着如何处理国政。然后生下咸丰目前为止唯一的阿哥,母凭子贵得以晋封贵妃,结好皇后和皇贵太妃。巩固储秀宫的势力,让储秀宫上下都死心塌地的跟随,这些都是杏贞的魅力和手段。
    现在借着徐佳氏谋害案的发作,杏贞继续扩大她在宫中的势力,因为她有咸丰给她的尚方宝剑。徐佳氏藏红花案发作之后,杏贞第一时间便八百里加急向远在承德的咸丰和皇后钮钴禄氏禀报了此事,咸丰和皇后自然大怒,咸丰下旨让杏贞彻查此事。虽然藏红花案的主犯畏罪自杀,但杏贞却借此机会铲除了不少宫中的异己,同时培植自己的羽翼。甚至太医院等要害部门都有了杏贞的人,太医院黄靖辞院判便是其中一个。
    宫中除了皇后已无敌手的杏贞,现在打算借着夷务趁胜追击。之前肃顺借着银库大案扩大他的影响力,打压恭亲王和其他朝中势力,杏贞也可以这么做。但杏贞是宫中妃子,她并不能直接出面,她需要代言人,无疑奕?便是最好的人选。
    不过奕?和杏贞的关系始终是相互利用的关系,所以杏贞要在奕?赶赴大沽口之前再见他一面。
    很快奕?到来,杏贞在储秀宫内见到了他。屋内只有奕?和杏贞两人。虽然隔着屏风,但袅袅的檀香烟色却说不出的暧昧,奕?有些局促起来。
    叶赫那拉。杏贞出身并不好,却能在宫中众多妃子中脱颖而出,得到咸丰的宠信。除了杏贞的手段和智谋之外,她的容貌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或许看到后世慈禧留下来的黑白老照片。世人会觉得慈禧很难看。就像个老妖婆一样,但就黑白照片的失真程度来说,那些照片说明不了什么,更何况那时候的慈禧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再美的女人也挡不住岁月的摧残,否则也没有人老珠黄一说了。不管如何。此时的杏贞年仅二十多岁,正是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年纪,奕?之前也见过杏贞,她的美貌的确很出众。加上她那独特的气质,奕?的心中的确有些绮念。
    她是你的皇嫂!奕?最终还是提醒着自己,暗自收敛心神,正襟危坐起来。
    “六爷此去大沽口可有成算?”奕?还没想好如何开口,反倒是杏贞先开口了,而且没有什么多余的话,直奔主题而去,足见杏贞行事的干练和果决。
    奕?哦了一声,略略回过神来,之前在御前奏对的时候,咸丰也喜欢问成算几何,此时杏贞问来,奕?心中有些不自然起来,但他还是回道:“还有肃大人在一旁帮衬,七、八成算总是有的。”
    隐隐绰绰的望见屏风后面的佳人抿了口茶,跟着那娇媚明亮的声音接着传来:“肃顺骄横跋扈惯了,而且和六爷你不对付,六爷不怕他坏了大事么?不怕强敌,只怕内鬼,我觉着六爷到了大沽口之后,第一要务便是将肃顺差回京城的好。”
    杏贞的话语毫不避忌什么,到让奕?有些意外,“若是肃顺在场,只怕六爷施展不开手脚,而且有他在只怕他那骄横的性格会坏了大事。夷务眼下是皇上心头第一惦念的事,六爷之前受了肃顺这个奴才的肮脏气,现在不正是好好回敬一下的时候么?六爷放心,皇上那边本宫自会站在六爷这边说话的。”
    语气还是那么的波澜不惊,但奕?听来却心中大动,杏贞寥寥几句话便已经将奕?和肃顺在大沽口的争斗给定了下来,而且杏贞还表明支持奕?,帮其在皇上面前说项,这样奕?就更没有后顾之忧了。
    奕?规规矩矩的说道:“多谢皇嫂提醒,臣弟一定按此行事。”
    屏风后的佳人轻轻嗯了一声接着说道:“此次和夷人谈判,先不论事情的起因孰对孰错,但英法这次摆明了是借题发挥,一定要履行修约之事,先前本宫也和六爷说起过英法可能提出的修约条件,六爷可有应对之策?”
    奕?为难的说道:“夷人狭坚船利炮而来,海上奔走如飞,如今我大清又在和长毛逆贼鏖战,难有底气为凭。夷人所提的条件莫说皇上,就连臣弟也觉得太过苛刻,只怕此行不好应对。”
    屏风后的佳人幽幽的轻叹一声道:“这趟差事的确为难六爷了。”奕?却不知道佳人心中却想道,着鬼子六在历史上能留下来和占领北京的英法谈判,最后虽然还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但在那种情形下还能谈得下去也足见鬼子六的本事。
    跟着佳人继续说道:“如何行事,本宫一个妇道人家也不大懂。”听到这里奕?暗自腹诽,这个女人真不简单,明明叫自己进宫就是要交代办差的事,偏偏还以妇道人家自居。
    “不过本宫想起从前没进宫时和一些市井人家打交道的事,这天下的人啊都冲着一个利字而来,夷人也不例外,什么开通商口岸,什么鸦片贸易合法化,这些个都是想多得些利益,说白了也就是多得些银子。”奕?静静的听着,觉得杏贞的话很有道理。
    “谈判说到底也就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本宫相信不管夷人提出何种条件,想必这并非夷人的底限,六爷此去当先把夷人的底限探出是最好,若是探不出来也要想法子逼出来,如此也能立于不败之地。”奕?忍不住应了一声,自己这些天反复在筹算如何应对,想到了一些模糊的东西,但现在杏贞一点,那些模糊的东西变得清晰起来。
    “还有一点,夷人虽然在海上武力强盛,但他们还是有所忌惮的,听闻夷人在西面和罗刹国打了个大战,正好也是兵马虚弱之时,倒也不大可能便掀起大战来。只要六爷能拿捏得住轻重,倒也不怕夷人的威胁。”奕?也是听荣禄说起才知道英法和俄国的战事,荣禄从广州回来,那边夷人众多,知道此事不足为奇,可懿贵妃是如何得知的呢?奕?忍不住有些好奇起来。
    “最后便是合作的事,虽然夷人一再推说保持中立,但他们不是一样的卖了枪炮给我们么?本宫想来此去六爷到可以多和夷人商谈合作之事,有合作便能缓和关系,有合作便能有共同的利益。今日本宫看了咸安宫旁新修的学馆,样式雷的手艺的确不错,但本宫听闻夷人有种物事叫水泥的,用来建房修桥铺路也极为牢靠的,若是能多多采购或是吸引夷人来办厂,咱们便可抽锐,民间又有新奇事物敷用,利国利民何乐而不为呢?”奕?大感惊讶,想不到杏贞能看得如此长远,殊不知杏贞只是把洋务运动的一些皮毛提前点了出来。
    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被列强狠狠教训了一顿之后,满清上下掀起了一轮洋务运动的风潮,采购洋货、引进西洋工厂便成了主流,上至朝廷,下至地方督抚无不大办特办,因为这些洋务能带来经济利益,杏贞所说的朝廷抽税还只是其中一样,更多的是让这个古老的国家能重新和世界文明接轨。
    “水泥也只是当中的一样事物,听闻还有可以增加粮食产量的什么化肥之类的东西,像这些个事物总比鸦片要好,而且不管卖什么,夷人觉得只要能有钱赚,他都会卖给你,所以六爷不必只忙着拒绝鸦片的合法化,而是应该多想想引入别的有用事物,这样就能让夷人打消继续大量贩卖鸦片的念头。”奕?心中感慨起来,忍不住有些忿忿不平,当年道光传位给咸丰时的那种酸楚感又再一次泛起,为何老天这么不公平?为何好东西都叫四哥占了去?为何他奕?身边就没有像杏贞这样美貌、见识都不凡的女子?
    杏贞并没有多想什么只是把自己所想的说了出来,她让奕?见识到了她的厉害之处,在朝堂争锋的时候你并不需要藏拙,展示你的人格魅力和手段才能收服更多的人心,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历史上希特勒在并没有什么优势的情况下,还要搞酒馆暴动的原因,毕竟没人会愿意跟随没有担当、没有魄力的人吧。
    今天杏贞的表现很成功,她不但几句话便将肃顺挤到一边去,而且在悄无声息之间让奕?的内心里有了个暗示,两人之间的关系渐渐从合作、结盟的平等变成杏贞占主导地位,这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章 大沽之战
    翌日一大早,奕?便带着理藩院一干人等浩浩荡荡的往大沽口而去。奕?的动作很快,第二天便到了大沽口,肃顺在大沽镇府衙接着奕?,奕?当即命肃顺回京城坐镇。
    肃顺自然是大怒,但奕?是这次谈判的正使,除非有咸丰的旨意,否则肃顺还只有听他的,可这一时半会儿咸丰的旨意如何能有?肃顺没想到奕?会忽然抛下自己单干,当下怏怏的收拾一下便回京城去了。
    肃顺走后,奕?当即照会英法公使,约定三天后在大沽镇府衙举行谈判。英法两国公使包令和布隆布尔当即回复,同意奕?的建议。
    当夜注定又是个不眠之夜,包令等人在大沽镇外一处宅院内用过清国大皇帝赏赐的酒食之后,一行人围坐在四合院的院子里。这处宅院原本是京津一位盐商所有,肃顺临时征用来给英法公使上岸后居住。那些酒食据说是恭亲王带来的御厨烹制,美味的中国大餐让英国人赞不绝口。
    麦华佗看着那些丰富异常的美食,皱着眉头说道:“总督阁下,这位恭亲王可能是我们最大的对手,有他在谈判会很艰苦。没想到他居然会如此强硬的拒绝我们上京城谈判的要求,而且拒绝的理由还很充分,我们在江宁条约中的确没有互派大使驻京的条款。”
    包令沉吟道:“我知道,不过有这位睿智的亲王在也好,希望他不会像其他清国官吏那样不明包外交为何物。我们是为商业利益而来,国会不想再看到一八四七年的不愉快,所以再艰难也要谈下去。并且让清国知道如何履行条约以及尊重大英帝国!”
    麦华佗知道包令所说的一八四七年的事,点头说道:“是的,记得当时江宁条约签订之后。国内举国欢腾,那股头脑发热的劲头让人感到恐惧,一想到要和三万万人甚至是四万万人做生意,整个国家的工厂都在加班生产商品,结果销售的时候根本没有如同人们料想的那样,整个一八四七年对华贸易额只有区区的两百万英镑,很多商品卖不出去,才造成了那次商业危机,很多人破产了。”
    包令说道:“所以国会和首相巴麦尊先生把这个问题归咎于清国的贸易壁垒,他们希望通过修约。增加通商口岸,取消贸易关税,让我们的商品能更多的销售出去,你觉得问题是出在这里吗?”包令丝毫没有提及尼桑号事件,似乎那次事件和此次谈判无关。又或许英国人的愤怒已经在炮轰广州的时候发泄掉了。
    麦华佗摇摇头说道:“据我对中国的了解,我觉得除了通商不够便利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中国人对我们的商品不感兴趣。记得那年有个伯明翰的乡巴佬居然运了一船的钢琴到中国销售。真是可笑,在一个百分之九十的人口都是文盲的国度销售钢琴,结果可想而知。不过这些年我们的贸易倾销很成功,广州、上海这些开放口岸堆满的棉布和各种商品说明了这一点,各类布匹一项占到了我们对华贸易的一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