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太平血 >

第271部分

太平血-第271部分

小说: 太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口岸堆满的棉布和各种商品说明了这一点,各类布匹一项占到了我们对华贸易的一半以上。不过有个很奇怪的现象,上海是太平军的地盘。在哪里我们其他商品的销售额远远超过了鸦片,在上海鸦片很难销售出去。而在广州,鸦片却是非常好卖的东西。现在商人们逐渐习惯把鸦片销售到广州,而其他东西则销往上海。”
    包令皱着眉头。叹口气说道:“这个不奇怪,鸦片是利益巨大的商品,太平军在内地实行禁烟,在华的华人鸦片商不敢从上海进货,只有广州能够进货,因此鸦片在广州销量很好。而上海则是更开放、更自由的贸易天堂,在那里除了鸦片,你带去的货物都可以有个好的销量。我在想假如清国在北方也能开设几个通商口岸,情形会不会和上海一样?”
    麦华佗听了也是沉思起来,良久不语,最后问道:“那我们的鸦片贸易呢?”
    包令展颜一笑说道:“那是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国会和首相都希望印度能真正成为女王皇冠上的宝石,不想看到美洲的例子在印度上演。”
    麦华陀知道包令所说的美洲例子便是指美国的独立,虽然在印度不大可能出现美洲的例子,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隐隐有些独立自主的趋势还是令人感到不快,所以英国国内需要遏制东印度公司,而最直接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击东印度公司的鸦片贸易。
    “的确到了应该让东印度公司交出权力的时候了,他们在印度的做法非常的危险,去年我在印度的时候就感觉坐在火山口一样,那里的民众非常的不友好。”麦华陀说的是实话,由于东印度公司的压榨,长年累月下来,积怨非常的深。
    包令微微颔首道:“所以,这一次谈判,鸦片贸易合法化并非我们必须争取的,而只是作为让价的筹码。”
    麦华陀笑了起来:“对,我们要的是完全开放的中国贸易。”
    ……
    三天后开始的谈判进行的非常艰难,双方一上来就针对神甫被杀事件和尼桑号事件争执不休。满清认为两位神甫不顾当地官员的劝阻,一意孤行深入广西传教,才会被当下愚民所害,而且凶手已经正法,杀人偿命算是有个交代了。而法国人却认为神甫代表的是上帝,东方人侮辱了上帝。
    尼桑号事件,英国人认为清国水兵毁坏英国国旗这就是战争行为,奕?则反唇相讥说英国舰队炮轰广州城也是战争行为。双方争执不下,剑拔弩张的对峙了三天。
    外交谈判总是在争吵和妥协中进行着,最后奕?做出了让步,赔偿英法两国总计十五万两白银算是了解此事,但满清不会就两次事件道歉。英法最后也妥协了,他们根本不稀罕清国人的道歉,他们炮轰广州城已经用炮火回敬了清国。
    随后就是更加艰难的修约谈判,英法借着这次事件最终想达到的目的就是修约。因此修约谈判才是正事。英法提出的条件果然和杏贞猜测的差不多,开放全国、鸦片贸易合法化、派公使驻京等等。奕?知道这些条款咸丰一个也不会答应,因此耐心的周旋和试探起来。
    更加复杂和艰苦的谈判断断续续的持续了一个多月,双方在反复的争吵、试探和妥协中逐渐开始走向各自的底限,特别是奕?和使团里的雷廷昌提出大宗采购水泥、化肥等物资之后,英法两国看到了利益的曙光。
    可惜就在即将达成一致的前夕,发生了一件出乎意料的事件。这天两国公使照旧和奕?等人在府衙谈判完毕之后,乘马车准备回住所,在府衙门口遭到了刺杀。一个清国人抱着火药包自杀式的袭击了车队,包令和布隆布尔受了伤。护卫使团的英国水兵死了两个,伤了五个。
    这次严重的刺杀事件导致英法使团当夜就回到了停在外海的船队上,照会也是非常的强硬,要求清国给两国一个满意的答复,否则三天后开战。
    奕?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也不知道是谁在搞破坏,那名行凶者已经被炸得面目全非。根本查不到什么。但英法两国公使是在自己的地盘上被袭击,清国怎么也脱不了干系。最后奕?只得请旨,是战是和?
    咸丰已经回到了京城,三天时间很快在满朝文武的争执不休中渡过,没有得到回复的英法舰队当即对大沽口发动了袭击,史称第一次大沽口之战。
    不过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第一次大沽口之战居然是清国胜了。早在一年之前听闻太平军在大连登陆的消息之后,惊恐万状的咸丰便命统领北面兵马的僧格林沁加强大沽口的防御,他可不想一觉醒来听到太平军在大沽口登陆的消息。
    受命筹备防务的僧格林沁立即整顿军队,添设大沽海口水师。之前已有的炮台、营盘的基础上新建防御设施。南北两岸各建炮台3座,共安火炮60门,其中12000斤大钢炮2门,万斤大钢炮9门,5000斤钢炮2门,西洋铁炮23门。所有炮台周围均坚筑堤墙,堤墙之外开挖壕沟,竖立木桩。又在海口设置三道拦河铁链,配置铁戗,安设木栅,连成巨筏,并加强了伪装。为加强翼侧的防御,在北塘地区整修了炮台,火炮增至24门,对北塘以北的营城亦设兵防守。在天津以东30余里的双港附近新建炮台13座,安设1200斤以下大小钢铁炮各81门,大大加强了纵深防御,大沽口的守军加上地方团练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两万余人。
    历史上这些防御设施原本该在满清第一次大沽口之战失败后才出现的,但萧云贵扇动蝴蝶翅膀,搞了个大连登陆,因此这些东西提前冒了出来,结果就是让骄傲自大的英法联军舰队吃了个大苦头。
    此次战役,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清**队所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共击沉敌舰4艘、重创6艘(完全失去战斗力)、俘虏2艘,毙伤英军426人、法军14人,俘虏英、法士兵各1人,英国舰队副司令何伯少将受重伤。清军阵亡38人,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在战斗中壮烈殉国。
    联军的失败在于轻敌,前导舰队司令何伯少将在闯入河口后,就“认为他已稳操胜券”。僧格林沁也对这次战役作了较深入的评论:“该夷此次之败,率因骄傲欺敌。其意以为炮台营垒,垂手可得,水战失利,继之步卒。是该夷不信中国敢于一战”。清军以有备击无备,在火炮射程内突然攻击,集中打击敌旗舰,使其指挥失灵,陷入混乱,从而获得大胜。但由于清军没有航速快、火力强的近代舰艇,因此未能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只好任其安然撤出战区。
    这个局面却是谁也没想到的,英法联军舰队只得先撤回上海,而取得胜利的满清却更加迷茫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一章 还有后招
    已经是初秋的天气,但苏州的闷热没有消散,闷热了一整天之后,在傍晚时分终于一场秋雨降下,把这种令人感到窒息的闷热吹散了些许。
    苏州西王府内钱江从情报司的办公庭院内快步走了出来,手中捏着几页纸张,急匆匆的往西王书房赶去,才到西王书房门口便急不可待的大声道:“打起来了!打起来了!大沽口那边打起来了!”
    萧云贵和左宗棠正在书房内商议公务,听闻此言都是大喜过望,萧云贵从桌案后走上前来,接过那几页纸张看了起来。消息是从上海发来的电文,电文大意便是英法联军在大沽口吃了个大亏,即将退回上海来。
    左宗棠也看了电文之后笑道:“看来满清和洋人也只有继续打下去了,再无转换余地。”
    钱江却皱眉道:“可是没想到清妖这么能打,居然能打败格兰特的舰队。”
    萧云贵无所谓的笑道:“就是要清妖胜了才好。”
    钱江不解的问道:“殿下何出此言?难道不是清妖败了更好么?”
    萧云贵看了看左宗棠,左宗棠笑着解释道:“清妖一直以上国自居,向来看不起洋人,前番江宁条约更看做是奇耻大辱。此次大沽口谈判乃是迫不得已,为洋人武力所迫,如今战事胜利,清妖朝中主战一派必定会占据上风,接下来便是战,再无谈判之可能。”
    萧云贵笑道:“不错,若是此战清妖败了,清妖那些软骨头才会一下子便和洋人签署条约,这样就大大的不利了。如今清妖胜了,必定是举朝欢腾,人人都喊着再战。而不会有人再提谈判之事了。”
    钱江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萧云贵沉吟片刻后道:“不过洋人遭此败仗,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估摸着便要准备兵马远征,慢则两年,快则一年便会有洋兵大举东进。”
    左宗棠道:“这些时日也差不多足够我们整合完毕了,届时便看洋人到底想要如何才能罢手,如若真想以武力要挟,我们也不惧他来。”
    萧云贵却有另一打算,也不便和左宗棠、钱江说起。看看天色已晚。左宗棠和钱江两人便各自回府歇息,萧云贵径自回内宅用饭。
    回到自己和洪韵儿居住的内宅,洪韵儿已经做好了满满一桌的饭菜,抱着萧有福正在桌边坐着等候他归来。看到老婆孩子坐在饭桌边等候,桌上满满的都是家常饭菜。一股温馨的气氛萦绕起来。
    洪韵儿见他回来将萧有福交给一旁的女官,自己起身给他置座。笑着说道:“今儿回来的挺早的。我就做了一桌饭菜等你,快点吃吧。”
    萧云贵见她笑得温馨,也报以一笑,一拉衣摆坐下身来,吃了几口饭菜,洪韵儿的厨艺果然还是不错的。很有家的味道。
    洪韵儿也吃了起来,还不时给他夹菜,口中问道:“大沽口那边有消息了么?”
    洪韵儿今日从情报司衙门回来的早,没得到上海来的电文。萧云贵品了口雪梨酒笑道:“是有好消息了。”当下便把满清和英法大沽口之战的消息说了。
    洪韵儿听完也是展颜笑道:“满清胜了最好,这样也省得他们卖国卖得太彻底。只是现在就招来英法联军的进犯,只怕我们时日不够,满清那边咱们的老同学只怕招架不住。”
    萧云贵却道:“我倒不觉得陆思玄和宫里那位会坐以待毙,我想他们定有后招。”
    洪韵儿奇道:“他们还能有什么后招?虽然满清编练了新军,但毕竟时日尚短,而且满清朝廷还不是他们说了算,行事起来必定缚手缚脚,一定不是英法联军的对手。”
    萧云贵笑了笑说道:“我们和陆思玄他们都一样,都缺少时日整合内部,我想他们一定会安排后招,而且这一招其实我们也知道的。”
    洪韵儿秀眉微蹙道:“我想不到,你快点说吧。”
    萧云贵慢条斯理的吃了一口梅菜扣肉,口中悠然的说道:“我猜他们一定会利用印度来给英国人制造麻烦的。”
    洪韵儿疑惑的道:“印度?”跟着恍然大悟道:“你是说1857年的印度大起义?”
    萧云贵点点头说道:“不错,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高压统治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如今远东满清和英法联军一战,满清胜了,英国人势必恼羞成怒,他们会组成远征军开赴远东,而印度的英军也必定要抽调,而且印度的仆从军也会跟随,这样势必提前造成矛盾的激化。现在的印度只需要一点火星就可能完全燃烧起来,一旦印度大起义爆发,英国人还有能力派兵东进么?我料想陆思玄这家伙一定会利用这一点做文章,就算没有火星,他也会派人潜入印度制造火星的,毕竟英军的前装线膛枪子弹裹着的动物油脂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不是猪油做的。”
    洪韵儿笑了起来说道:“不错,他们一定想得到,这是他们拖延时日的最好机会,只要能拖延个三、四年时间,我们和他们都能够准备得更加充分,到时候就不怕洋人了。”
    萧云贵笑得很是阴险的说道:“我也怕他们想不起来,所以我会让白泽堂给荣禄带封密信,上面只会写印度大起义几个字,剩下的事就该他们去操心了。”
    洪韵儿抿嘴笑道:“你还真是会算计,连打带消,不但算计了满清,连英国人也会被阴上一把。”跟着笑容渐渐淡去,轻叹一声道:“可是我们这边怎么办?天京那边这些日子怎么忽然安静下去了?”
    萧云贵抿了口酒,握着酒杯发怔起来,过了一会儿才道:“也许这就是狂风暴雨前暂时的宁静吧,天王和东王迟早都会动手,只是看哪一边能够先完成准备了。”
    夫妻俩正吃饭说话之间,钱江又快步到来,这些日子一旦有什么新消息,总是钱江第一时间来报,足见情报司现在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了。
    钱江带来的消息很简单,两天前翼王石达开和北王韦昌辉同时回到了天京!
    萧云贵有些大惊失色,忙问道:“他们带了多少兵马?”钱江答道:“根据情报显示,两王只各自带了五、六百护卫、随从回京!”
    萧云贵面色大变,忍不住起身惊道:“石达开和韦昌辉疯了吗?明知道杨秀清要对付他们,还敢只带这么点兵马就回到天京,他们不知道一旦他们两人被控制,翼殿和北殿的兵马也就算玩完了吗?”
    钱江抹了抹额头的汗水道:“属下也猜不透,按理说天王的讨逆诏旨翼王和北王都收到了,不可能不知道东王的阴谋啊。”
    洪韵儿放下碗筷道:“钱司长还没吃饭吧,先坐下吃点,我差人去把左相请过来,稍后咱们一起合计、合计。”
    钱江整天守在情报司统筹各方消息,平日里也吃不到这么精致的家常菜,当下客气几句也就坐下用饭,洪韵儿自差西王府的参护前去请左宗棠前来。
    安排完之后,却见萧云贵拿着筷子兀自在那里发呆,钱江见西王不动筷,他也不敢逾礼,两人就这么僵坐着。洪韵儿笑了笑坐下身道:“天还没塌下来,有什么事吃完饭再说好么?一会儿饭菜都凉了。”
    萧云贵闻言这才吃了起来,钱江也才跟着吃了起来。一顿饭的功夫很快过去,没有人多说什么,饭后女官上了茶水,这时候左宗棠也到了。
    左宗棠回到府上也是才用过饭就被西殿参护叫了来,茶水都没喝一口,当下左宗棠喝着茶听钱江将消息说完后,他放下茶盏道:“殿下切勿忧虑,此乃翼王之策,按理说东王将令是两个月前送到湖北武昌的,翼王和北王都接到了将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