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763部分

辛亥大英雄-第763部分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岳鹏不炸德山,也是处于这个原因。因为德山储存着日本海军百分之七十的油料,炸掉德山,日本就算完蛋一半。如果没有刚才这件事,炸了也就炸了,但现在不行,必须等夺下特鲁克,并等美国明确进攻方向。
    局势,终于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
    ………………
    朗布尔,孟加拉北方一个铁路枢纽重镇,奔腾的蒂斯达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它东面40公里处交汇。人口只有八万,却扼守着从西孟加拉和孟买通往印度东北的唯一铁路。从这里再往北135公里,还有世界闻名的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通过铁路和两条河流,英国既能威胁**,又能将源源不断地金银茶叶和黄麻等物资运往加尔各答,成为大英帝国财政来源。
    数百年的殖民统治,似乎已经深深刻入印度人的骨髓,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直到日本兵登陆达卡和加尔各答,才打破这里的平静。日本人还没走,来自中国的军人又开始源源不断通过飞机、火车或卡车被送到这里。当一辆辆吞吐黑烟的装甲车和坦克进驻,当家园四周被挖出一道道战壕,一门门大炮指向天空,他们才意识到,战争的漩涡已经在印度大陆扩大,并愈发激烈。
    朗布尔火车站最早是被钱德拉控制,李宗仁来到后,他立即将这里移交。因为他不傻,不想拿自己不多的血本去填这个肯定会遭两面夹击的重镇。对他的滑头,李宗仁和印度集团军的中**官们早有心理准备,所以第16旅抵达后,就立刻被部署到这里。
    “李将军,为什么停在这里?不立刻进攻呢?”温盖特上校开着一辆重庆牌三轮摩托,停在指挥所前。身材高大的他带三千人马并入中国印度集团军后,就一直希望中**队能立刻南下进攻达卡。但见到李宗仁不进攻反而停在这里,摆出防御架势,心里有些不满。
    “温盖特上校,我们需要先搞清楚敌人的动向。而且现在我的兵力不足,后勤也不足,如果主动进攻,无法确保能挡住另一面的夹击。”李宗仁看看这位据说和劳伦斯有亲戚关系的军官,解释停在这里的原因。他不是刘明诏和卓凡那种进攻型天才,稳扎稳打是他的作风。现在第16旅才到一半,166师人到齐了,但重装备都在后面,不适合立刻进攻。
    温盖特耸耸肩膀,对李宗仁的解释不以为然,心底甚至还认为中**队在中亚的战绩充满吹嘘,不然怎么不敢投入兵力呢?所以言语生硬的说道:“李将军,我在这里和日本人作战半年,很清楚他们的防御能力。您现在已经有两个师一个旅,还有两个师在路上。日本人在孟加拉只有两个师,已经有绝对优势的兵力,所以我认为应该先进攻日本,然后再对付拉纳迪维的叛军。”
    “好的,我会考虑的,谢谢您的建议。”李宗仁点点头,把他打发走后,费文华才凑上前问道:“司令,您真要先拿饭田祥二郎开刀?他的实力可不弱。”
    李宗仁先一愣,旋即呵呵笑道:“这个英国佬,满脑子都想让我先碰日本,肯定奥林莱克怕我们介入印度太深。”听到他这么说,费文华总算放下心,也笑了:“英国人就是这样,以自我为中心,好像全世界都欠他们的。”
    “别去管他们,我拿的是独立指挥权。”李宗仁才不屑和一名英国上校争论,问道:“倒是你,在印度快一年了吧?照你看,应该先打谁?”
    印度三方这次拿出的是十个师,零零碎碎超过十五万人马。李宗仁纸面上是九师一旅,可实际上钱德拉的三个师能守住就不错了。109师和183师又要去孟买支援英军,这边只有三师一旅加几个独立营,而且一半人马还在路上,重装备也没到,所以先打谁格外重要。印共的苏军战斗力最强,又等于在本土作战,后勤压力小。日军战斗力不错,但后勤差了些。而且无论先打谁,另一方肯定会扑上来夹击。
    费文华想想,还是觉得应该先打印共:“亚贝舍夫是印共总司令,他与我们从阿富汗就一直打到现在,互相之间很熟悉。苏联老兵的战斗力也有保障,欠缺的是火力,没法发挥出苏军体制下的全部战斗力。而且尼赫鲁和日本都非常忌惮印共,先打他们,尼赫鲁和饭田祥二郎肯定会想办法拖延支援速度。”
    李宗仁赞许的点点头:“说的不错,那你觉得该怎么打呢?”
    “我的想法是,五师防御锡尔杰尔,守住达卡至阿萨姆的铁路线。让166师派两个团防守朗布尔,第16旅和166师主力进攻英吉利巴扎尔。这里是恰尔肯德邦和西孟加拉邦的东北门户,拿下后越过恒河,就能威胁波卡罗钢城和加尔各答。缺点是,印共在这里有两个师,还有两个师在来的路上,恐怕要付出些代价才行。”
    听他说完,李宗仁浏览了一下英吉利巴扎尔后,心里否决了这个方案。原因很简单,哪怕有一个装甲团,别说死磕四个苏军步兵师,就算五到六个他都敢。但现在手里除了几十辆25丙轻型坦克和刚运来的十几辆半履带车外,都是轻步兵,连火炮都不多。强攻的话伤亡肯定很大,偏偏现在密**的铁路还没通,他消耗不起。
    所以目光巡视一圈后,渐渐移到钱德拉控制的比哈尔邦。拿出笔和尺在地图上量了量,心里计算好距离后,头也不抬的问道:“以现在的火力,正面进攻四个苏军师,伤亡会很大。你刚才说,我进攻印共,尼赫鲁和饭田祥二郎会故意减缓增援,那我问你,要是我进攻尼赫鲁,拉纳迪维会不会急吼吼去支援。。。。。?”
    “不会。”
    “那就是这里了!”李宗仁说法,笔尖已经在恒河边的巴特那和波卡罗钢城之间画条线,目光灼灼:“你说,尼赫鲁会不会拼着丢掉四个师,帮拉纳迪维死守钢城北线呢?”
    “肯定不会!”
    。
    。
    。(未完待续。)


第951章 首战次大陆(四)
    @@@@@@@@
    “以朗布尔和锡尔杰尔拖住苏印军和日军,走焦达讷格布尔高原南下钢城?”费文华不是卓凡那种对战场有天生直觉的优秀军官,看着画出的直线,良久才悟出其中的意思,但同时也被李宗仁的想法吓了一跳。从距离看不远,从巴特那东面的贝古瑟赖南下到钢城,只有两百公里。但这两百多公里可不好走,首先就是恒河难渡!这里的水面宽千米,而且附近一百余公里内都没有桥梁,只有渡轮能过。即使渡过恒河,必经之路的焦达纳格布尔高原上植被茂密,只有狭窄的牛马道。而且现在自己这边也严重缺乏运输能力,如果因路上耽误,被四个苏军师回缩,恐怕连退回来都难。
    最后的一个困难是兵力,既然是横穿高原,16山地旅肯定要去。166师可以分出部分,153和154师目前都只有一个团抵达,主力还要至少十天。至于第五师他想也没想,一帮乌合之众去了也帮不到忙。反观钢城,有苏印军一个师和印共伪军两个师,并且还有两到三个国际纵队,总兵力超过五万!一旦进攻开始,如果后续部队跟不上,必定会陷入苦战。
    担心的同时,他又觉得这是打破围剿的最好办法。大家都清楚,限制印度集团军的最大障碍就是后勤。阿萨姆虽然有机场也有铁路,但相比整个印度,还属于极度贫困的地区,撑不起大兵团作战。波卡罗钢城就不同了,地处恰尔肯邦中心,有完善的炼钢、炼铜和小机械厂,东面的西孟加拉和南面的切蒂斯格尔,都是印度粮食产区。如果能夺取这里,加上迪格博伊的石油,完全可以维持数个集团军的自给自足。而且卡住这里,就等于切断日军和尼赫鲁的联系,还将印度东北和钱德拉的比哈尔邦连成了一片。
    更重要的是!波卡罗可不仅仅只有钢铁,东北面三十公里处的丹巴德有印度最大的英印炼铜厂。每年可生产十万吨生铜!是英国仅次于南非的第二大铜矿,也是目前支持尼赫鲁和印共军火生产最主要的原材料!如果拿下,就等于控制了印度七成的军工材料!还有南面的詹谢普尔,是塔塔钢铁公司总部,同样可以年产50万吨粗钢。还不止这些!三城所在的整个恰尔肯德邦,是印度唯一的焦煤、磷灰石、蓝晶石产区,云母、铝土、瓷土、石灰岩和铁矿石占全印度的一半!还有重要的烙铁、金刚石等资源。如果能夺下,等江心坡至迪格博伊的铁路通车,就等于每年能往国内输送300万吨粗钢、10万吨生铜和其它数十万吨资源,不出一年就能收回此次出兵的全部成本!而且英国抗议也没用,除非他们能从孟买一路打到这里。
    李宗仁看着他微笑不语,其实从第一天听战情起,他就想要夺取波卡罗和整个恰尔肯德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后勤压力,减少对国内的依赖,并以最快速度做好配合第三舰队,进攻缅甸和安达曼的准备。
    此时,第16旅高原山地旅旅长吴焕先和166师师长林甸南联袂走了进来。他们了解情况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焦达讷格布尔高原最高千米,大部分都在六百米下。两百公里,给我三天保证能通过。困难还是恒河怎么过!而且我们是轻装山地兵,打城市必须有重火力支援。可这里的铁路都被印共占领,骡马和汽车也不够。”作为国内仅有的两个特种山地旅,战前16旅常驻四川和青藏高原,所以吴焕先对快速通过平均只有六百米,还格外平坦的“印度高原”信心十足。让他担心的渡河、补给和日军,说道:“还有日军。我要是饭田祥二郎,肯定不会死拼朗布尔。而是让印共苏军牵制朗布尔,走右翼沿铁路线进攻锡尔杰尔和因帕尔,直接威胁我们的迪格博伊补给中心。”
    费文华也赞同道:“就算西孟加拉的海军守备大队不动,孟加拉的日军31师团也有两万余人,我的第五师不到两万,林师长的166师肯定要抽出一半去钢城,这样最多剩三万,还要分守东西两个防线,很难。。。。。。。”
    听完他的话,林甸南却认为他们低估了自己部队的战斗力。166师虽然是一支战后组建的新师,但这一年来一直在艰苦训练,最近还充实了几百名打过西北的军官,所以他的求战欲望很高。说道:“后勤简单,让钱德拉派一个师跟在吴旅长后面就行。他们打仗不行,驮粮食弹药总可以吧?至于日军,正面击溃我没把握,但要说拖住31师团,只要给我四个团,我就敢立军令状!”
    李宗仁眯起眼睛,他等的这就是这句话。笑道:“军令状就免了,从你的166师是抽两个团,再把第五师的孟加拉团留给你。还有刚才那个温盖特的钦迪旅,也归你指挥。他不是想打日本人嘛?就让他去折腾好了。空军现在每天可以送一个团来,等焕先绕到钱德拉那边差不多也要三四天,足够我们再筹集四个团出来。”
    “那渡河怎么办?从巴特那到贝古瑟赖,尼赫鲁有四个师呢。”费文华问出了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
    李宗仁早就胸有成竹:“古有诸葛武侯草船借箭,我们就不能借一条浮桥吗?”
    “借浮桥?”众人面面向觎,都不知道李宗仁的意思。唯有吴焕先看着巴特那,脑海里灵光一闪:“司令,您是不是想让钱德拉从贝古瑟赖架桥进攻对岸的伯里亚,我们跟在后面利用他作掩护,悄悄渡河?”
    “好你个吴焕先!”李宗仁哈哈一笑,立刻看向费文华:“文华,立刻发电报给空军,让他们把剩余部队分成三波,一波送来这里,一波送到钱德拉那边归焕先指挥,最后一波送到炼油厂,当甸南的预备队。再告诉他们,炼油厂的机场已经可以起降大运输机,让他们在三天内尽可能多的送摩托车和12型(欧战时期的T2)运兵车来。这两种车子小,不用拆,运输机就可以装。再准备好火车,装备一到立刻送到贝古瑟赖。焕先,你现在就带部队去配合钱德拉,让他多准备补给和骡马,还要就地督促他向尼赫鲁进攻。别让他偷懒,要打得强硬一点,让尼赫鲁分不清真假!不过你要记住,也别太狠,要是尼赫鲁吓走开放通道,苏联人就会先缩回去。”
    全部说完,李宗仁才扫一眼众人,笑道:“就这样先打打看,要是事不可违,大不了往回一缩嘛。大家看怎么样?”听他说的如此详细,费文华就知道他恐怕已经想了很多天。最后那句“打打看”其实是让大家安心,所以咬牙道:“我来守朗布尔,看看印共的苏印师比英印师强多少。”
    费文华没打过西北,也没经历过恶仗,这次敢咬牙带三个团阻击四个印共苏军师,真可以说是豁出去了。见他一副咬牙切齿要悲壮的模样,吴焕先几人哈哈大笑,李宗仁也忍俊不已。先问道:“印共苏军的先头部队到哪了?”
    “已经在四十公里外的戈罗多亚河,空军马上就要出发了。”吴焕先手一划,指出苏军的位置。
    “都去做准备吧。”李宗仁等吴焕先等人走后,才拍拍费文华的肩膀,面授机宜:“别紧张,印共的苏军和我们一样缺少重装备,拼步兵强不到哪去。我会给你留些人,他们都随我在西北打了一年,是对付苏军的好手,你不妨多听听他们的意见。此外,我还从第七军调来一个团总计48门107火箭炮,算日子也应该快到了。有他们在,加上炮兵和空军,只要空军的援兵不断,想靠四个步兵师就啃掉朗布尔。。。。。。哼!亚贝舍夫倒不怕崩坏牙口。”说到最后,他一声冷哼,历经西北连场大战后的自信,尽显无疑。
    第七军是李宗仁的老部队,调一个107火箭炮团来真不是大事。但对费文华来说就太重要了。以前因为援助困难,别说火箭炮,就是迫击炮炮弹,都要省着用。现在一下子有了48门107毫米火箭炮,放在印度,绝对是大手笔。一想到苏军被“钢雨”砸得哭天喊地的景象,心底那点担心也化为乌有。
    等两人说完后,窗外传来了攻击机的引擎声。
    “飕飕。。。。。。轰轰。”
    朗布尔西南四十公里的戈罗多亚河上空,四架轰10攻击机的机翼和机腹下,不断喷射出90毫米空地火箭弹。独特的双联挂架,可以确保轰10一次挂载24枚这种杀伤火箭弹。每一枚都内藏数百颗钢珠和破片,在架设浮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