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超级购物经济学 >

第7部分

超级购物经济学-第7部分

小说: 超级购物经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分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译者注)上升到590日元。青森、石川、爱媛、熊本等县保持原价不变,而降到560日元的只有山形、宫城、福岛、鸟取、岛根这五个县。
从以上的价格变化分析,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的涨价幅度达到了10%以上,相反降价的只有东北、山阴地区的5个县,所以能够总结出麦当劳“在大城市高价,在农村低价”的销售方针。之后,麦当劳在08年5月再次进行了价格调整,下调了青森、爱媛等县的价格,这样最低价格的县就增加到了12个,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价格差距更加明显(摘自08年5月5日的日经流通新闻报)。
那么,麦当劳为什么对城里人严格,而对乡下人宽松呢?其实,也有其它的全国连锁快餐店实行不同地区不同价格的制度。下面我们通过图18来了解一下此制度的要点。
为了能让大家便于理解,采用了稍微夸张一些的虚构数据(因为用实际数据来分析,会变得繁琐难懂)。假设某汉堡包店最开始用1个200日元的价格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销售,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的连锁店,每天的销量统一为500个,所有店铺1天的营业额都能达到10万日元(图的上部)。

正文 对拥挤的高速公路取消收费是最拙劣的政策(。。
2009…11…12 9:47:01 本章字数:1108

后来为了提高营业额,采取了不同地区不同价格的制度,调整后城市和农村的售价各不相同。在城市来吃饭的顾客大多都拥有较高收入,不会太介意便宜商品的价格。因此,即使提价销量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图18中部所示,店方预计即使价格上涨30%,销量也只会下降20%,提价后的新营业额可以增加到10万4000日元(=260日元×400个),所以选择提价。
相反,在农村来吃饭的顾客大多是低收入、对价格敏感的节约型消费者。如果提价的话,销量会大幅度减少,所以店方会通过降价来提高收入。如图18下部所示,店方预计如果降价20%的话,销量会提升40%,所以降价后的新营业额可以增加到11万2000日元(=160日元×700个)。
想要提高收入的企业在考虑应该提价还是降价时,应该重点分析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大小,经济学称之为需求价格弹性。总体上说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消费者对价格弹性小(反应迟钝)的时候,企业可以选择提价(上述事例中城市店铺的做法)”;相反,“消费者对价格弹性大(反映敏感)的时候,企业可以选择降价(上述事例中农村店铺的做法)”,请读者一定要牢记这两点。
由此可见,对不在乎价格的顾客高价出售,对在乎价格的顾客低价售出,这也是一种价格歧视战略。根据消费者的弹性实行价格歧视时,一般的做法是,按照价格弹性的大小将消费者分为几类,根据各类的特性制定不同的价格。在上述的例子中,是按照地区的不同进行了分类。
除了价格以外,现实中也经常能看到根据其它因素的弹性来分类,实行价格歧视的例子。下面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最近许多服务行业都实行的“老年人优惠”制度。顾名思义,这是以一定年龄,比如说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对象实行优惠的制度,但在优惠的过程中通常要加上某种其它条件。
例如,健身俱乐部的老年人优惠制度所附带的条件是“仅限于平日(周六、日、法定休息日除外)”。带有如此条件的老年人优惠制度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呢?原来,和第   页图16分析的出租车的例子一样,作为服务业之一的健身俱乐部,也是想方设法要提高消费者的利用率。
和其它服务设施一样,健身俱乐部也是在周末、法定休息日等大多数公司放假时的客流量最大,利用率最高。相反,在平日里客流量和利用率都会有大幅度的减少。接下来我们用和刚才的出租车、高速公路相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如图19所示,将时间分为“周六、日、法定休息日”和“平日”两部分计算客流量,虚线表示拥挤程度。另外,再将平日的顾客分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其他(未满60岁)”两类,进行人数统计。

正文 对拥挤的高速公路取消收费是最拙劣的政策(。。
2009…11…12 9:47:02 本章字数:1153

在此图中,周六、日、法定休息日的客流量超过了拥挤线,而平日的利用率离拥挤线较远,十分空闲。由于不影响结论,我们把问题简化,假设平日的利用者中,老年人和其他人的人数相等。
和出租车、高速公路的例子相同,想办法让利用率接近拥挤线是增加收入和利润的关键,所以健身俱乐部也对利用率低的平日价格进行了下调。除此以外,实行老年人优惠制度的企业,还下了另一番功夫。在降低平日价格的同时,还利用图18的价格弹性原理将消费者分组,只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进行降价,这就是此制度包括的另一层含义。
比如说,此健身俱乐部计划降低平日价格的30%,下调后如图19右侧所示。预计60岁以上老年人的利用人数会增加一倍,60岁未满的利用人数只会增加20%。在老年人当中,没有上班和一周只上几天班的人较多,所以下调价格后,他们会尽可能选在平日时使用,平日的利用率将有所上升。相反,特意花钱来健身俱乐部锻炼身体的60岁未满的人们,大多是平日上班比较有经济实力的群体,他们只能在周末或法定休息日来健身(否则,从最开始就会选择比较空闲的平日时使用),即使下调平日的价格也无法来利用。
所以,健身俱乐部为了提高平日的利用率,并且只对平日降价反映敏感的老年人优惠,这才实行了“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7折优惠(仅限于平日使用)”的制度。原来老年人优惠制度蕴含着如此两层经济学上的意义。
在现在的日本,普遍认为花钱享受服务的应该是经济上比较富裕的老年人居多,所以想要进行价格歧视的话,需要对“即使贵也会卖”的老年人进行提价。而且就算调整价格,老年人每周的合计利用时间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只根据单纯的消费量(合计利用时间)来进行价格歧视的话,看起来应该对老年人进行提价更为合理。
但是,实际上有很多服务行业都采用了老年人优惠制度,客观地说明了此制度发挥着更为有效的作用。其要点已经在出租车和高速公路的例子中反复提到过:服务业在定价时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是“利用率”,所以此例中的价格歧视战略是着眼于“利用时间(日期)的弹性变化”而制定的。
再介绍一个类似的例子。租赁CD和DVD的大型连锁店TSUTAYA,从2008年春到10月末,在出租DVD和录像带时引进了老年人优惠制度。它同样也有限制的条件,那就是优惠的对象只有旧片,最新上映的电影等新片除外。
出租DVD时,新片和旧片的周转率大不相同。为了提高旧片的周转率,在制定价格时,应以由新片改借旧片的弹性变化为切入点,所以最终决定了对弹性较大的老年人实行降价。
总结以上的内容可以证明一点:企业为了提高利润,会绞尽脑汁地琢磨消费者的各种特性后,进行价格歧视。

正文 能够缩小差价的套利交易会阻碍价格歧视战略。。
2009…11…12 9:47:02 本章字数:785

第3章   真的会有Pachinko(弹珠机)、炒汇的必胜法吗?
套利交易让商品和人进行移动
·能够缩小差价的套利交易会阻碍价格歧视战略的实施
在前两章里,向读者们介绍了企业将消费者分类后制定不同价格,实行价格歧视的几个典型事例。但是,这种方法有时候也会失败,价格歧视战略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取得成功的。
比如说,某企业在销售X商品时,实行对A类消费者1万日元,B类消费者3万日元的价格歧视战略。此时,如果B类消费者探听到此消息的话,就会想办法钻价格歧视的空子。
第1个方法可以采取请A类消费者买进后,倒卖给自己的办法。在“同物等价原则”不成立的时候,很有可能发生“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从中获取盈利”的现象。这种交易被称为套利(Arbitrage)或者套利交易。
如图20所示,就算A类消费者自己不需要此商品,用低价大量买入后,倒卖给B类消费者即可。这个方法就是图中“①倒卖”的内容。于是,即使倒卖价格为2万日元或2万5千日元,B类消费者也会欣然接受(因为自己买要花3万日元)。用这种方法赚钱的人们,把低价(1万日元)买入的商品,立刻高价(例如2万日元)卖出,从中获取盈利,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套利交易。
根据交易动向价格发生变化的市场,例如股票市场等,大量买入的人多时价格上涨,大量卖出的人多时价格下降,汽车、家电产品的二手市场也是如此。
然而,在市场机制健全的环境下,价格会根据交易额发生变化。随着上述套利交易中用1万日元买入的人不断增加,过不了多久就会上调对A类消费者的售价(比如说提高到2万日元),同时还会对B类消费者的售价进行下调 (因为定价是3万日元,所以大家都会买2万日元的倒卖商品)。最终,两者的价格将变得完全相同。

正文 能够缩小差价的套利交易会阻碍价格歧视战略。。
2009…11…12 9:47:03 本章字数:784

服务业大多是人们去固定场所进行消费,从这个特性上说,它无法倒卖给其他消费者,所以很难进行套利交易。现实中倒卖有形商品相对容易,在同样商品存在差价的时候,进行套利交易会起到缩小差价的作用。
另外,钻价格歧视空子的第2个方法是:B类消费者用某种手段转化成A类消费者。第3个方法和第2个方法有殊途同归之处,那就是B类消费者冒充A类消费者。这两个方法相当于图中的“②转化”、“③冒充”的内容。
接下来,如果B类消费者全部变成A类消费者的话,那么谁都可以用1万日元买进,3万日元的售价就无法成立。此时企业还可能会主动调整对B类消费者的售价,将价格降到1万日元。这样在市场上X商品的价格得到了统一,实现了同物等价的原则,此现象也可以广义的称为“套利交易发挥了作用”。
由此可见,从理论上说,套利发挥的作用可以实现同物等价的原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许多物同价不同的现象,说明企业还是比较成功地实行了价格歧视战略。其原因已经在第   页图5中提到过,那就是各种各样的“交易成本”阻碍了同物等价原则的实现。
比如说,Y商品在大阪买300日元,在东京买400日元。这100日元的差价,看起来在存在着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机会。但从大阪到东京的运费如果平均每个需要120日元的话,那么套利带来的利润将被交易成本一笔勾销,所以套利交易无法进行,差价也就不会缩小。
在销售有形商品时,企业为了实行价格歧视战略,必须保持差价不变,但在此过程中,套利交易会通过倒卖、转化、冒充这3种方法发挥缩小差价的反作用。如果交易成本不能让其失效的话,就无法继续进行价格歧视战略。懂得此理论的企业,在交易成本较低的情况下,会放弃实行价格歧视,但是现实中还是有许多企业忽略了这个规律,最终造成了战略上的失败。

正文 真正的Pachinko(弹珠机)必赢之法!(1)
2009…11…12 9:47:04 本章字数:617

真正的Pachinko(弹珠机)必赢之法!
接下来,再举一个大家比较感兴趣的Pachinko(弹珠机、也有由日文音译称之为柏青哥或扒金窟的叫法译者注)的例子。
笔者经常在各种杂志上看到“弹珠机必胜法”、“跑马必胜法”等宣传,虽然对此类内容不屑一顾,但令人吃惊的是最近真的存在一种弹珠机必胜法。虽然它破坏了弹珠机店内的规定,决不是什么可值得推荐的方法,但实际操作人员之多,连报纸都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其本质正是通过套利交易,反过来利用了企业的价格歧视战略。
在日本负债累累的人当中,因为弹珠机上瘾,借钱无数的人占有一定的比例,所以近几年推出了降低弹珠机赌博性质的规定,“1个弹珠1日元”的价格制度就是其中之一。原来弹珠的价格基本都是1个4日元,在运气不好的时候,短时间内就有可能输掉5千甚至1万日元,这也是弹珠机的可怕之处。于是,为了吸引顾客,大幅度降低赌博性质,让顾客用少量资金轻松享受弹珠机的乐趣,推出了1个弹珠1日元的价格制度。
在此制度推行后,如果所有的弹珠机店都将1个弹珠的价格由4日元降到1日元的话,问题就不会发生了,然而现实并非如此。顾客中既有想玩高比率(1个4日元)的人,也有不是低比率(1个1日元)就不玩的人,为了能够满足各种顾客的要求,许多弹珠机店同时推出了这两种价格。很明显,这也是价格歧视的一种,当然也就有进行套利的机会。

正文 真正的Pachinko(弹珠机)必赢之法!(2)
2009…11…12 9:47:04 本章字数:687

如图21所示,有的弹珠机店同时设置了1个珠子4日元的游戏区和1个珠子1日元的游戏区。虽然店方明令禁止,但还是有些投机取巧的顾客,把用1日元购买的弹珠偷偷拿到4日元的游戏区去兑换现金,这样1个珠子就能赚到3日元。
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赢钱才来打弹珠机的,所以谁也不会放过这个赚钱的天赐良机。当然店方也会采取让店员监视等措施,防止顾客拿着弹珠在两个游戏区来回走动。但是,这种套利交易很难完全制止,有些顾客为了掩人耳目,把弹珠放进衣服口袋里,还有些人把在1日元店里买的弹珠,拿到4日元的店里去换钱。
在同一个店中,为了不被发现,如果只拿很少的弹珠进行上述套利交易的话,交易成本极低,所以店方很难防止顾客用10个珠子进行套利来赚取30日元。像这样,在交易成本低的情况下,企业在进行价格歧视时,经常会被套利所干扰。
不过在店方的监视下,想要持有大量弹珠在两个游戏区来回走动是相当困难的。而且拿少量弹珠在短时间内反复进行操作也会被店方察觉。比如说,想要在1天内进行1000个弹珠的套利交易,赚取3000日元的时候,其交易成本就会变得非常高。
在此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