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创业大策划 >

第2部分

创业大策划-第2部分

小说: 创业大策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你是从工会、妇联、党群、共青团、街道、政府机关等单位下岗的人员,没有本钱,没有什么专业特长,却有很好的人脉关系和口才,那么,你毋需办照开公司或摆摊设点搞经营,毋需什么经营场地,毋需投资,也不需要跟工商、税务、城管等等部门打麻烦的交道,你几乎什么都不需要,可以一无所有,却能体体面面地挣大钱:掮客、经纪、中介等等或许就是你的无本致富快速生财之道。
这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落,可是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又是你身边一个个平平常常的人。掮客这个词听上去有些陌生,许多人甚至不能准确地念出它的读音,但说白了无非就是指那些中间商。他们没有什么实业基础,但他们有着不同常人的外交手腕,有着一张触及各个角落的关系网,还有着各种各样真伪难辨的信息,他们从事着一个从富于艺术的推销到招摇撞骗跨度极大的事业。
说他们特殊,是因为我们无法用几个简单词或几句简短的话去描绘他们,定义他们。他们中有着极有魅力的公关大师,有天才的推销家,也有无赖和骗子,可以说每个掮客都有自已的特色。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个性,使他们各自按照自已的准则在这个行当里摸爬滚打。正是这一群形形色色的掮客在大街小巷演出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多个朋友多条路
白君以前是一名专职团干部,交游很广,不管你多大年纪,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只要你有机会和白君相处一两天,你总会成为他的朋友,而且在您的心目中,他还要被列在靠得住的朋友。
白君白净而优雅,可是说话行事中间总是透出一种豪爽。他永远是那么乐观,那么自信,又那么义气。他给人们的印象总是充满希望和可以信赖,也许正是这些使他拥有无数朋友。
他下岗后没有气馁。他对朋友的任何为难都不会袖手旁观,他总是满不在乎地说一声:“这事我包了。”他虽没有什么权势,可是他有许多朋友。今天小A找他帮忙,他找到了小B;明天小B有什么难处他又去找小C;而小C有事情,他又能请小D前来相助……正是在这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白君游刃有余。通过他这一系列的活动,加固了他的关系网,同时又认识了许多新朋友。
也许正是有着这许多朋友,白君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掮客的队伍。一开始也是出于朋友义气,帮助几个朋友卖点东西,也买过些什么。渐渐地因为这种事而找到他的人越来越多,一些人也开始给他回扣。“哥们儿赚了钱能让你白跑吗?一点辛苦钱,不拿就是看不起我。”
有一天白君突然明白,这些朋友,这些关系中间隐藏着财富。他开始有意地做起了推销的工作,开始在这中间计算着营利的多少。
每次出马白君总是信心十足,他相信世界其实很小,只要你有足够的朋友,通过他们你总能找到你所需要的人。
比如白君要和某家商场的经理做笔生意,于是通过他那张关系网的层层传递,就会有不少经理的熟人向他介绍白君。听得多了,在这位经理的心目中,白君已是一个完全可以信赖的人。两人见面一谈则更是相见恨晚。生意自然是成了,白君也多了一个朋友。就这样,白君很快就发达起来了。
“交朋友贵在一个诚实,只有你以诚相待,别人才能以诚待你。”
“说相互利用很庸俗,可在社会上,谁也难免不遇上为难的事。今天你帮了我,明天我自然也会帮你,这样许多事大家都会很方便。多个朋友多条路”。白君有着他的处世之道。
对于掮客来说广泛的社会关系无疑是成为一名掮客的重要条件。有人把掮客的行为称作是一种公关行为,不能说没有什么道理。
信息=金钱
马君原来在一家银行工会工作,是个“消息通”。他对任何事情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注意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捕捉着大大小小的每一个变化。马君相信,每一种信息,即使是一些看来不太有用处的信息,它总会是另外一些无法获得它的人们所渴求的。马君作为一个掮客的任务就是在信息与它的需求者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马君的聪明之处在于他能够发现一些不被人留意的信息的价值。另外他还懂得如何找到承认这些信息价值的人,凭着以上两点他便挤身掮客的行列,成为一名“信息掮客”。
 
 
    正文 第4节:这小子莫非是诸葛亮
    爬书网 更新时间:2008…7…3 2:13:22 本章字数:2217
        
刘经理做的是装潢装修的生意。这两年装修热正在风头上,不管是大公司的办公楼,还是小酒馆的门面,还是市民的住房都需要装修。再加上这个行当本小利大,的确是很不错的买卖。
不过既然是块肥肉,吸引力自然是不小。这两年中,城里的装潢装修公司越来越多,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刘经理这几天的心情可是大不如前了。去年公司的生意好得要命,不但不用出去找活干,找上门来的也得排队。最风光的时候,刘经理都不敢在公司露面,一露面通过各种关系找上门要求提前安排的人就能把他缠得摆不开身。可到了今年鬼知道从哪儿冒出来那么多装潢公司。虽然说装修热热度未减,但是刘经理公司的生意却大不如前了。过去是人家找上门,现在刘经理他们要自已出去拉生意。为了多拉生意,他也想了不少办法:招聘一批兼职业务员四下出击找买卖,印发了上千份宣传资料扩大影响,还不惜血本地在价格上打了个折扣。可是这一些做法的效果并不明显。有时候好不容易打听到一家客户正在筹划装修,可是等他赶到那里一看,别的公司已经干得热火朝天了。这样几次碰壁以后,刘经理总结了一点经验教训:信息不灵。
正在这时一位朋友向他介绍了“信息极为灵通”的马君,正在苦苦挣扎的刘经理听到这消息,喜出望外地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第二天就摆酒向马君请教。
马君默不作声地听完刘经理的介绍,凝神想了片刻便大包大揽地说:“此事好办,我负责给提供最迅速最准确的信息。不过我们必须订个合同,你要先聘请我当贵公司的业务信息员,月薪四千元,另外每成一笔生意我要5%的回扣。”条件近乎苛刻,不过此时的刘经理也只好照办。成败与否在此一搏了,当下就答应了他的条件。
刘经理这一宝倒是给押对了。自打聘了马君,马君的信息不断送来,而且绝大部分都能给公司带来生意。这样看来,马君提的条件倒也是合情合理,刘经理从中竟赚了大头。而马君的日子过得也比下岗前更有滋有味。
刘经理高兴之余不免也有些纳闷,这小子莫非是诸葛亮,真能料事如神。
这天刘经理为感谢马君的鼎力相助,特在城里最好的饭店里备酒一桌。酒席宴上,刘经理按捺不住自已的好奇心,向马君问起了此中奥秘。马君一来是招架不住刘经理的再三追问,二来也是有点酒后失言,终于向刘经理透了底:
原来马君找到了许多银行办事处里的朋友。一般说来,一个商场或个人要装修,要么设法调度资金,要么向银行申请用于装修的贷款。这样马君通过他的朋友就能从银行这条渠道,迅速准确地摸清哪家在准备装修。
刘经理听罢不禁拍案叫绝,对马君的精明佩服得五体投地。
十万元“信息费”得来全不费功夫
在这形形色色的掮客中间,从影视公司下岗的吴君可称得上是一位具有超前意识的掮客,他把掮客生涯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我从不拿金钱的回扣、佣金,我只收取信誉报酬,然后再让这种信誉合理合法地生出钱来。”
最令吴君引以自豪的成就之一,就是他在短短两三个月内顺顺当当地得到了十几万元的“信息费”。
一天吴君在家里和一位朋友闲聊。谈话中吴君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朋友所在的某部最近颁发了一项最新的专业法规条例,这是一项应用性非常广泛的标准条例,正准备在全国广泛宣传。吴君敏感地觉得这里面可以有一出好戏来唱。
经朋友引见,他找到了该部的一位领导,向他说出了一项很好的计划:“听说你们部里新近颁布了一个很好的专业法规条例,这是一件有着重要意义的事情,需要大力宣传一下。我觉得目前最生动形象的宣传方式,莫过于制作一部电视资料片。”主意的确不错,那领导听得聚精会神。“这工作我可以帮你联系,我有几个朋友在这方面很有经验,也很愿意在这件事情上出把力。具体怎么办,资料片的制作、发行我们完全负责,拍摄用的资金我们也自已筹集。至于这部片子的收益,我们两家三七分成,你们拿七成,我们拿三成,你看如何?”
正在为如何宣传条例而大伤脑筋的这位领导,一听这个计划,仿佛觉得天上掉下了一个馅饼。首先本单位免去了一笔不小的制作费,同时不用费心去推销发行,到时还可以拿到一大部分收益。不过这位领导还没有被这送上门的好事搞昏了头。于是问:“你们这样干,你们有什么好处?”
吴君答得冠冕堂皇:“现在影视公司也要讲社会效益,替你们干这件事可以扩大影视公司的社会影响,对我们以后的业务发展会大有好处。”倒也十分合理,无非是影视公司想趁机作作广告。领导当下欣然接受了这个计划。
眼看大事已成,吴君才轻描淡写地道出了他计划中最关键的一节:“部里是否能为这件事发个公文,要求下面协助一下我们的工作,以便能更好地作条例的宣传工作。”这是理所当然,本来就是部里自已的事,应该协助一下,领导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条件。
吴君把公文带到了下家——一家影视公司。他们一同开始了绝妙的计划。首先要筹集资金,他们带着公文来到该部下属的各家企业:“这是你们部里下发的公文,要你们协助我们搞好这项工作,你们看能不能给点赞助。”在中国,这种正式文件还是具有效力,各个企业纷纷解囊相助。你两千我三千地汇集起来,钱倒也不少了。而且这种资料片的制作极其简单,费用自然也不会高。就这中间吴君和影视公司就有了不少的赚头。
 
 
    正文 第5节:以每幅150美元成交
    爬书网 更新时间:2008…7…3 2:13:23 本章字数:2312
        
同样还是那张公文,使销售发行也异常顺利。部里搞的东西,宣传的又是极有实用性的资料,还带着这么张正式文件,哪家企业会不购买。本来就是本小利大,再加上如此多的发行量,影视公司的进账已经超过X位数。按约定给上面交上70%,留下的30%也有三四十万之多。
吴君十分漂亮地借来一个部里的信誉,给部里帮了一个忙,而一转手又让下家发了一笔,而自已作为主要策划人和经办人,坦然自若地拿到了十几万的分成。吴君不愧为此中高手。
鉴赏家“慧眼识珍珠”
东北来的W老师能在北京办个人画展,可费了他不少心思,也花了不少钱。他今年已经56岁了,从27岁开始正式学画,拼搏了29个年头,他的梦想就是在北京举办一个个人画展。为了这次画展,这位某师院艺术系的讲师放下架子,四处去求人拉赞助。不知跑了多少道,求了多少人才凑齐了这次画展的费用。可他的确很失望。
虽然费用紧张,可W老师还是花了大半的钱用于印个人和作品介绍,请名家写前言,请知名人士来剪彩,请记者制造舆论……可是一切都是白费心机,除了开幕那天聚集了一些亲朋好友、同事老乡,使画廊有些热闹外,大部分时间里,画廊空空的,最多也只有五、六个人,展期一共是六天,头三天里门票只售出了15张。心灰意冷的W老师甚至都想半途而退了。正在这时来了一位“大救星”。
画展开幕的第三天下午,一位举止文雅的中年人出现在展出W老师作品的画廊里。这人看上去对美术很有研究,展出的60幅作品他足足看了有二个多小时。然后找到W老师,问他这些作品是否出售。W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画居然能在北京出售。来人姓韩,自称是某出版社的美术编辑,他自已并不要买画,而是提出为W老师找一个大买主,自然他要从中扣掉10%作为介绍费。W老师倒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只要能卖个大价钱,10%就10%。
姓韩的走后,W老师就每天在画廊里等候,可是两天过去了,姓韩的面都没露,他不免有些着急,莫非那人是戏弄他这个穷画家。一直等到画展的最后一天,姓韩的来了,而且带来了一个港商模样的人,两个人在画廊里转来转去,姓韩的不时还在港商的耳边小声嘀咕几句。最后两人一起找到W老师,提出要购买展出的12幅作品,开价每幅100美元,即付现金。
一听这价钱,W老师喜出望外忙要应承,站在一边的韩先生用手轻轻捅了一下他的腰眼。W老师当即会意,还价250美元。接下来就是一阵讨价还价,最后以每幅150美元成交。
送走了港客,W老师马上点出180美元交给韩先生,还硬拉着韩先生出去撮一顿。人家虽得了介绍费,可毕竟给你找来了一个买主,而且还帮你多卖了600多美元。
两人在酒馆里边喝边聊,韩先生跟W老师谈起乔治修拉,而W老师对这位法国“新印象主义”大师只是听说过而已。韩先生告诉他,他模仿这位“以光学的色调代替颜色的调色”大师的作品有惊人的天才,也正是这一点才使他的画卖了个好价钱。听了韩先生的话,W老师真有点莫名其妙,他不知道自已如何和这位大师拉上了关系,他只是喜欢模仿一些画册上的西方作品而已。
W老师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两个月后他的作品在巴黎的一个画展上售出,这个画展的主题叫“抄袭的杰作”。而W老师那些模仿乔治??修拉的杰作每幅都卖到了一万美金以上,因为那年,这位大师逝世100周年。他更不知道这位韩先生因为他那双慧眼,从港商那里得到了快赶上全部画价的酬劳。
韩先生以前在出版社工作,对绘画有些研究,后来跳到一家绘画期刊做编辑,期刊的效益不行,他现在其实只是一个下岗人员,他凭着那双慧眼作掮客,继续出现在大大小小的画展上,他还在寻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