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122部分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122部分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果实长有翅膀,可乘风远行,被称为翅果,如械树的种子;像栗子、榛子
等植物的果实,外壳非常坚硬,里面只有一枚种子,因它非常坚硬,故而称
为坚果;有的果实成熟后,果皮会自动裂开,如大豆等,被称做荚果,此外,
还有一些特殊的果实,如人们食用的肉质肥大的草莓果,真正食用的部分,
是由花托变化而来的。草莓果上有无数芝麻粒状的颗粒,这才是草莓真正的
果实。这种果实叫聚合果。
    大家熟悉的白果,是从银杏树上采下来的,刚采下时,圆鼓鼓的,有一
层厚厚的肉。人们食用时,就把它外面的一层肉去掉,只剩下一个带硬壳的
白果。你别看它有肉有壳,而实际上却是一个典型的冒牌果实。如果你仔细
地观察一下白果的生长过程,就会发现,银杏树上看不到像样的“花”,更
无法找到小瓶子状的子房,看到的只是一颗裸露在外面的胚珠,它可以不断
地长大,最后形成白果。可见,白果不是果实,而是种子。其他像松、柏、
杉等树木,它们也只能结种子,而没有真正的果实。人们称这一类植物为裸
子植物。
    一般来说,有果实便一定会有种子。但也有特殊例外的情况,如香蕉,
就是没有种子的。怎么会产生无籽的果实呢?原来香蕉开花后,没有经过受
精,子房虽然发育长大了,但子房里的胚珠由于未受精而不能发育成种子。
这种现象叫做无籽结实或单性结实。

            植物的生活

植物的呼吸

     人不停地在进行呼吸。植物也同样日夜不停地进行呼吸。只因为白天有
阳光,光合作用很强烈,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远远地超过了植物呼
吸作用所能产生的二氧化碳。因此,白天植物好像只进行光合作用,吸进二
氧化碳,吐出氧气。到了晚上,阳光没有了,光合作用也就停止,这时植物
就只进行呼吸作用,吸进氧气,吐出二氧化碳。
     然而,植物从哪儿吸气,又从哪儿吐出气呢?
     植物与人可不一样,它全身都是“鼻孔”,它的每一个生活着的细胞都
进行呼吸:气体通过植物体上的一些小孔与薄膜而进进出出,吸进氧气,吐
出二氧化碳。
     植物的呼吸作用,要消耗身体里的一些有机物。但是要知道,它消耗有
机物不是没有意义的。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实际上就是用吸进去的
氧气使有机物分解,有机物分解以后,把能量释放出来,作为生长、吸收等
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动力。当然也有一部分能量,转变成热以后散失掉了。
     植物这种呼吸作用叫做“光呼吸”,和光合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光呼吸
要消耗掉光合作用所产生的一部分有机物。有些植物的光呼吸较强,消耗的
有机物就多些,有些植物的光呼吸较弱,消耗的有机物就少些,这对作物的
产量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大家对植物光呼吸生理功能的研究相当重视。

植物体内的生物钟

     我们知道,日历和钟表能准确地计算时间的流逝,那么生物体里是否也
存在着一种类似钟表的时钟呢?
     200 多年前,就有人用实验来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们把叶片白天张
开晚间闭合的豌豆,放在与外界隔绝的黑洞里,结果看到叶片依然按节律白
天张开而晚上闭合。这有趣的实验,令人信服地说明:生物体内确实有一种
能感知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并且调节其生理活动的“时钟”,这种时钟,
人们把它叫做“生物钟”。那么生物钟是否也能像钟表一样可以对时、拨动
和调整呢?科学家用实验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他们颠倒了白天张开晚上闭合
的三叶草的光照规律,就是白天把它放在人造夜晚中,夜晚把它放在光照下,
经过多次的摆布后,叶片的张合就和自然昼夜颠倒了,这说明生物钟的指针
已经被拨动,但是,当把它再放在自然昼夜中的时候,原来的节律又很快地
恢复,钟又调正校对过来了。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生物钟,植物体内的光敏
素就是控制植物昼夜节律或者开花时间的生物钟。生物钟的机制远比当代最
精巧的钟表复杂,但是其中的奥秘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被揭开。对生物钟的研
究,对工业、农业和医疗甚至国防,都有重大的实际意义。例如植物在一天
中吸收不同的无机离子的时间各不相同,如果掌握了这个“进食时间表”,
就可以用最少的肥料达到最好的增产效果;心脏病人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在凌
晨 4 点钟的时候,大于平时的 40 倍,这对掌握用药的时间,大有益处;癌细
胞的分裂有其分裂周期,如果对分裂的规律了如指掌,那么对癌细胞的恶性
生长就制之有术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对生物钟的研究,必将在人类生活中

产生深远的影响。

植物的细胞王国

    细胞在英文中是 CELL,是小房间的意思,为什么称之为小房间呢?这要
追溯到 3 个世纪以前,当时一个叫罗伯特·虎克的英国人透过自制的显微镜
观察软木的切片,在薄薄的木片上,虎克发现了许多像蜂巢一样的孔洞,孔
洞壁很薄,就如同蜂巢中的腊膜,虎克把这些小孔称作 CELL,这也是当今细
胞的由来。不过虎克当初看到的是已经死亡变干燥的细胞。后来人们越来越
多地对细胞进行观察、研究,发现了复杂的细胞王国里的许多有趣现象。
    首先说一说细胞的个子,细胞的大小可不一样,有的细胞直径在 20~50
微米之间,几十个细胞才不过 1 毫米。可有的细胞则是巨人,沙瓤西红柿的
果肉细胞直径可达 1 毫米,这中间的差别真是悬殊得很。
    还有的细胞是典型的瘦高个儿,棉花纤维的细胞长达 60~70 毫米,苎麻
的细胞长度可达 620 毫米。有的植物被折断后可流出乳白色的乳汁,而那条
流淌乳汁的乳汁管,就是一个含有无数细胞核的大个细胞。
    细胞的形状也千奇百怪,有扁平状、柱状、小方块状、蚕豆状、长筒状,
不同形状的细胞功能也不同。
    细胞的构造虽大同,但也有小异。细胞最基本的是细胞壁、细胞质和细
胞核。最外层即是细胞壁,它是细胞的框架,如果在细胞壁的纤维素中添加
不同的物质,细胞就会具有不同的奇妙特性。加入木质素的木质化细胞,使
茎变得坚实,这就是草、木的不同之处;表皮细胞能减少水分蒸发,是增加
了角质素;小麦、稻谷、玉米茎叶中含有一定量的硅质,所以也就变得坚利
起来,能划伤人的皮肤。这还仅是细胞壁的一小部分,那么整个细胞世界该
是多么奇妙而充满乐趣啊。

奇妙的植物激素

    动物的体内有多种激素,调节着动物的生长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植物体内有没有激素呢?回答是肯定的。
    天然的植物激素并不多,据统计,700 万株玉米幼苗所分泌的植物激素,
也只有针尖大的地方。但就是这极微小的激素,对植物的生长起着不可估量
的作用。
    屋子里的花草,会自动转向有光的地方,向日葵紧紧跟随着太阳,这些
都是生长激素的作用。树的树冠,上尖下粗,这也是生长素的作用。顶端芽
的生长素能抑制侧枝的生长,越靠下,顶端芽的抑制作用则越小,所以树冠
就成了上小下大。知道了这一点,农民把棉株的尖端剪掉,侧枝增多,就有
可能收获更多的棉花。绿化篱的顶芽被剪掉,于是它就不再长高,侧向发展,
变得很厚,绿化效果就更好了。
    生长素还能促进果实的生长。人们把没有授粉的苹果、桃、西瓜等注入
生长素,就可以吃上无籽的果实了。
    大量的水果如果被装在一个容器里,就很容易变熟,甚至变坏,这是一
种叫乙烯的植物激素在“作怪”,一个成熟果实,常常会促使整袋整箱水果
变熟。如果你无意中买来生水果,也不必着急,放入其中一个熟果实,几天

后不就全熟了吗?
    还有一种激素叫脱落酸,它能促进植物的衰老。在冬天里,脱落酸使植
物叶子落光,进入休眠状态,看来,脱落酸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呢。
    植物的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可是不容忽视啊。

植物的“特异感觉”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发现证明植物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活机
体”。它们也可能得“感冒”、“消化不良”、“皮肤病”、“传染病”甚
至“癌症”。
    植物还具有模仿能力。为了在传粉期间吸引昆虫前来传粉,有的植物会
散发出一种尸臭味,诱使苍蝇、甲虫等前来产卵,借机传粉,可在平时,植
物则根本没有这种气味。植物的模仿也证明了植物存在“嗅觉”。
    植物具有感觉。尽管工作原理不同,但是植物的感觉还是敏锐的,有的
植物为了避免长时间光照造成的伤害,能使自己“休克”,或者疲倦地睡着
了。
    同动物一样,植物也是自然发展的产物,尽管存在的形式不同,它们毕
竟来自同一祖先——活细胞,因此植物具有疼痛感。当折断植物的枝、叶时,
测定的电位差出现电压跃变,就好像受难哑巴的哀哭。如果能用镇静剂处理
伤口,植物居然神奇地安静下来。
    植物运动也千姿百态,像合欢树叶的开合、含羞草叶的闭合、还有会跳
舞的“舞草”,都给人美妙的感觉。
    另外,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可对磁场的微妙变化做出反应,有一种植物的
叶子可指向四个标准方向。
    同是生物,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去虐待美好的植物啊。

植物的喜怒哀乐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植物有类似“喜、怒、哀、乐”的现象。
    “喜”美国有两名大学生,给生长在两间屋里的西葫芦旁各摆了一台录
音机,分别给他们播放激烈的摇滚乐和优雅的古曲音乐。8 个星期后,“听”
古典音乐的西葫芦的藤蔓朝着录音机方向爬去,其中一株甚至把枝条缠绕在
录音机上:而“听”摇滚乐的西葫芦的藤蔓却背向录音机的方向爬去,似乎
在竭力躲避嘈杂的声音。你可以通过这个实验明显看出,植物对轻柔的古典
音乐有良好的反应。
    “怒”美国测谎器专家巴克斯特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他先将两棵植
物并排放在同一间屋内,然后找来六名戴着面罩,服装一样的人,他让其中
一人当着一棵植物的面将另一棵植物毁坏。由于“罪犯”被面罩遮挡,所以,
无论其他人还是巴克斯特本人,都无法分清谁是“罪犯”。然后,这 6 人在
那株幸存的植物跟前一一走过。当真正的“罪犯”走到跟前时,这棵植物通
过连接在它上面的仪器,在记录纸上留下了极为强烈的信号指示,似乎在高
喊“他就是凶手!”可以说植物的这种反应,与人类的愤怒有些类似吧。
    “哀”巴克斯特还做了另外一个实验,他把测谎器的电极接在一棵龙血
树的一片叶子上,将另外一片叶子浸入一杯烫咖啡中,仪器记录反映不强烈。

接着,他决定用火烧这片叶子。他刚一点燃火苗,记录纸上立刻出现强烈的
信号反应,似乎在哭诉:“请你放过这片叶子吧,它已经被烫得很难受了,
你怎么忍心再烧它呢?”
    苏联一些生物学家也作过类似的实验:把植物的根部放入热水后,仪器
里立即传出植物绝望的“呼叫声”。
    “乐”日本一些生物学家用仪器与植物“通话”获得成功,当他们向植
物“倾诉”“爱慕”之情时,植物会通过仪器发出节奏明快、调子和谐的信
号,像唱歌一样动听。印度有一个生物学家,让人在花园里每天对凤仙花弹
奏 25 分钟优美的“拉加”乐曲,连续 15 周不间断。他发现“听”过乐曲的
凤仙花的叶子平均比一般花的叶子多长了 70%,花的平均高度也增长了 20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出一些新的课题,比如上面讲到的
有关植物的类似“感情”的现象应当如何来解释呢?按我们已有的知识仅仅
能将这类现象归结于植物的应激性,但要说明各种现象的机理,恐怕还需要
后人不断地探索。

植物的酸甜苦辣

    甜甜的蜜桔、酸酸的葡萄、苦苦的黄连、辣辣的尖椒,我们之所以能感
受到这么多的味道,一方面是由于我们舌面上有味蕾感受器,另一个原因是
由于植物本身就有酸甜苦辣的独特味道。为什么蔬菜、水果能有各自的味道
呢?这是由于它们本身所含的化学物质的作用。
    首先说说酸,就说能酸掉牙的酸葡萄吧,它含有一种叫酒石酸的物质,
还有酸苹果所含的是苹果酸,酸桔中所含的是柠檬酸等等。与之相对应的人
的酸觉味蕾是分布于舌前面两侧,所以那酸溜溜的感觉总是从舌边上发出
来。
    有甜味的植物是因为体内含有糖分。比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丰乳
糖和蔗糖等。这里边甜味最大的则非果糖莫属,而且果糖更利于被人体消化
吸收;其次是蔗糖,难怪以蔗糖为主的甘蔗、甜菜吃起来甜得要命。感受甜
味的甜觉味蕾分布在人的舌尖上,如果想知道某种水果甜不甜,用舌尖舔舔
就清楚了。
    许多苦涩的植物是因为它们含有生物碱的缘故,像以苦闻名的黄连,它
就含有很多的黄连碱;黄瓜、苦瓜是它们含有酸糖体的缘故。而苦觉味蕾多
分布于人的舌根处,当吃过苦的食物后,那苦涩的滋味就在人的喉咙里经久
不散了。
    下面说一说令人满头冒汗的辣。植物的辣味,原因复杂。辣椒的辣是因
其含有辣椒素;烟草的辣,是因其含有烟碱;生萝卜的辣,是其中含有一种
芥子油;生姜的辣是姜辣素作用的结果;而大蒜则含一种有特殊气味的大蒜
辣素。人们对辣的感觉是各味蕾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吃辣的食物就能满口
生辣。
    植物的酸甜苦辣,真的让人的舌头回味无穷。

勇敢的植物

    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和地球南、北极,气候寒冷,冰天雪地,但在一片

白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