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回到古代卖烧饼 >

第53部分

回到古代卖烧饼-第53部分

小说: 回到古代卖烧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王同觉得三郎有点上不了台面,正冲叶将军眨眼,无声地说,“看看,这就是你兄弟,太给你丢脸了。”
    听到三郎的话,面色一僵,看到吴家亲戚坐的那几桌上碟子碗都干干净净的,脸色瞬间变得通红。
    叶将军咬咬唇,好不容易才忍住笑。
    作为古文爱好者,三郎念的古诗他自然知道,前世今生都生活在军队里,有时出去迎敌,三五天只喝凉水就着杂面饼。
    所以叶将军并不觉得三郎勤俭节约有什么丢人的,见气氛一时有点沉闷,轻咳一声,“你这算盘打得响啊,我们出钱来吃饭,你倒是把这些肉都弄回自个家了,甄县令娶你娶的真值!”完了伸出大拇指,示意他非常厉害。
    “啊?”三郎一愣,忍不住掏掏耳朵,“你要?”
    “废话!这顿饭是我们拿钱换的,就算不要也不能便宜你。”叶将军似笑非笑,眉头一挑,随手一指,“哎,你们要么,要的话赶紧收走,晚了就被三郎弄走了。”
    这多不好意思啊。农村办喜宴,有吃剩菜的习俗,被叶将军指到的几人想要,可恁多人看着,他们抹不开脸啊。
    叶将军在军队里与士兵同吃同宿,很能理解下层百姓所想,“既然不要,”接着就喊酒楼的老板,“找几张油纸,给本将军包起来。”说着还冲三郎眨眨眼。
    三郎福至心灵,没细想叶将军为啥会明白他的打算,当即就笑着说,“您出身那么高贵,整个青州都属于你和王爷的,还能缺了这一点肉啊。
    “这不是缺不缺的问题。”叶将军干脆拉张凳子,坐下了,掰着手指给他算,“青州说大不大说小也不下,平均每天酒楼里都有一两家红白喜事,一场酒宴下来浪费这么多,三百六十五天得浪费多少?保不齐够一万名士兵一年的口粮。”
    三郎好心塞,他只想给县里的乡绅灌输一点节俭意识,为啥到这位爷嘴里就上升到那么高的高度啊。
    看着往来宾客把菜全部打包带走,吴二明一家走的时候还冲他得意一笑,连点汤汁都不给他留,三郎想呵呵叶将军一脸。
    不过,让他想不到的,县里的几家酒楼,自打他们成亲那日起,每日剩下的菜不往馊水桶里倒了,反而回锅热开,接济周边的穷人。
    有更甚者,趁着孙婆子买菜向她打听甄大人每日吃不吃剩菜,孙婆子人老成精,三郎成亲那日发生的事早在县里传遍了。
    她偶然听人家议论县令夫夫沽名钓誉,当即就想为她主子正名,可三郎不准她在外生事,孙婆子心里憋股气都快便秘了,一见对面的人等她回答,孙婆子拎起菜篮子,“看着,这是我们一天的菜,家里恁多人,想剩也剩不下来。”说完抬腿就走,心里暗想,以后都不买那人的菜了。
    话说回来,三郎送走所有宾客,让他爹娘带三个孩子回家住几天,和甄庆明回到他们新房,往大红被子上一躺,又被甄庆明拽了起来,“喝交杯酒!”
    “喝了是不是就要关门脱衣?”三郎睁大眼问。
    甄庆明脸一红,深深深深的看着他,半晌,“门已经关上了。”
    三郎瞬间遁至墙角,可他成了独臂大虾,难敌甄大人那双大手。
    翌日,三郎睁开酸涩的双眼,看着周围一片刺眼的红,有些反应不过来,这就成亲了?以后就不是孤魂一只了?
    “发什么呆呢。”甄庆明走进来,见他睁开眼,便去拿衣服,“难受么?”
    三郎摇摇头,他可是个纯爷们,菊…花被爆,疼也不能说,“什么时辰了?”
    “快晌午了,外面下雪了,不想起来我就把饭端进来?”甄庆明给他披上斗篷,见他胳膊上有丝血红,“伤口又裂开了?”
    “昨晚的。”三郎的声音有点沙哑,倚在甄庆明怀里,“不饿。”
    “那再躺会儿。”说着脱掉鞋和外衣爬上床,“父亲派人送来一车礼物,今天早上才到,待会儿咱们起来去看看。”
    “相爷来信了么?”三郎一听,登时清醒了。
    “来了,不过有些看不懂。”甄庆明蹙眉,“父亲信上说谢胖子又吃胖了一圈,早几天京城下雪,路上湿滑,谢胖子一跤摔倒没起来,他死了和咱有啥关系啊。”
    三郎心中一凛,相爷准以为甄庆明知道罂粟的事,想了想,“当然有关,大哥二哥被罢官就是谢老头干的,父亲可能想告诉咱,他们现在很好,谢家人多行不义,估计会安分一段时间。”
    甄庆明邹了邹眉,“你其实想说父亲幸灾乐祸吧?”说完盯着他,偏偏三郎不配合,“相爷那么高风亮节的人,你怎么能这样想他?你是亲儿子么?”
    他当然知道父亲的为人,可他又觉得哪里不对。
    “少爷,少爷,不好了!”
    甄庆明还想继续问,突然听到东来在院子里咋呼。
    “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甄庆明打开门,脸上冷的能把雪花直接冻成冰花。

  ☆、第83章 好人心三郎

“哎,少爷,你咋穿成这样?”东来看着他身上的内衣亵裤,顿时眼晕,“青天白日,你们,你们。。。。。。”东来还是个雏,话没说完自己先红的脸滴血。
    甄庆明拢拢身上的白狐斗篷,呼出一口白气,“有事说事。”
    “对对,说事!”东来一拍脑门,“外面来了一支军队,打头的那人让你过去。”
    “军队?”三郎走了出来,甄庆明忙把身上的斗篷披在他身上,又推他一把,“歇着去,我出去看看。”
    三郎腰酸屁股痛,也想搁床上躺着,而昨天端王过来还说近来无事,三郎等他穿好衣服出去,也爬了起来。
    甄庆明一脚深一脚浅,踩着雪花,咯吱咯吱走到县衙门口,便看到一排排身穿甲胄的士兵,数量可观呐。
    面对突然出现的一群人,甄大人眯眼细打量,看到一位腰挎宝刀的大汉阔步向他走来,甄大人心中掀起不好的预感。
    果然,没等他问对方就主动说,“甄大人,我是叶将军帐下百户张正,受命前来此。”
    “张百户请县衙说话。”甄庆明侧身请他先行。
    论官职对方和甄庆明平级,论权力他远不如甄庆明,张正可不敢托大,和他一同进入县衙正堂,没等甄庆明站稳,他就说,“将军昨夜收到消息,二王爷和四王爷的人围攻詹事府,太子受伤,两位王爷冲进皇宫请皇上废太子,皇上怒极攻心昏倒在御案上,禁卫军封锁城门,只准出不准进。”
    甄庆明想到远在京城的父母兄弟,身子一晃,“因为什么?两位王爷不是那么莽撞的人。”
    张正看他一眼,“王爷说你一定会问,果真如此。谢皇后的侄子猝死前一日曾在酒楼里和四王妃的弟弟发生口角,同在酒楼的人便劝阻两人,其中一人是二王爷的表弟,谢皇后便把侄子的死怪到两人身上,分别去他们府中拿人。
    “两位王爷具体因何起事,事情发生的太快,传递消息的人还未查清楚。”
    “那两位王爷现在何处?”甄庆明对太子一支没有好感,自然而然同情被谢家人黏上的两人。
    “两位王爷带兵退至城外和禁卫军对峙。”张正想了想,“王爷和相府的家眷都被我们在京城的人藏了起来,不过,消息传来之时,相爷在宫里。”
    甄庆明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皇帝昏聩,却对他父亲至诚,如今皇帝昏迷不醒,父亲但凡能进宫,一定会去看望他。
    又问,“百户所来何事?”
    张正:“大人理应知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王爷说桃源县有三处粮仓,命我等前来接管,还望甄大人理解。”
    甄庆明生长于权利中心,还未入仕时政治嗅觉便比如今的王县丞敏感,他虽然不耐勾心斗角,但只要上心,便能把局势分析得七七八八。
    三郎曾说端王年前不会起兵,便是平日同甄庆明闲聊时得出的。
    估计来年会有战祸,今年夏初深秋两季收获时,甄庆明令于主簿他们把粮仓塞满,这也是难民进城时他为啥那么紧张。
    张正把端王的手谕奉上,甄庆明认真检查一遍,看到端王印和叶将军印都在上面,“百户要住在城中?”
    “是的,桃源县的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也换上我的人。”
    甄庆明没意见,有人帮他守门,何乐而不为,“我只有一个要求,士兵不准扰民。”
    “这点甄大人可以放心,我们叶家军绝不碰百姓一根毫毛,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三郎脚步一踉跄,这话听着咋那么熟悉啊。
    甄庆明一见他过来,“胳膊还伤着,不好好歇着乱跑什么,万一再摔倒了咋办。”说着上前搂着他的腰。
    “这位是?”张百户看到淡定从容的甄庆明突然跳脚,心中纳罕。
    “吴三郎,甄县令的男人。”说着话盯着对方的眼睛,“这位将军怎么称呼?”
    “啊?哦,我叫张正。”百户被他那句男人雷到本就不白的脸更黑了。
    三郎看到他心里嘀咕自己和叶将军是一类人,忍不住黑线,还以为遇到老乡了呢。果然自己想多了
    “请问张将军,你们接管城门后,也只准百姓出不准进吗?”
    张正:“一切和往常一样,只是守城门的换成我们的人。”
    三郎这就放心了,“等雪停了,让东来东宝把阿琛他们接回来吧。”
    吴梁氏念着三郎和甄庆明刚成亲可能会黏糊几天,昨儿回去时就想把三个孩子带走了。
    阿琛出身高贵,吴梁氏不敢怠慢他,三郎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岳父岳母呢?”甄庆明问。
    “家里猪呀样的恁多东西他们咋过来。”三郎摇头,“有军队在此,离青州府那么近,这边不会成为战场,他们在家应该没事吧。”说着看向张正。
    张正是叶将军的亲兵,才来青州半年,他哪知道此地民风咋样,要是有人趁机作乱,“如果方便的话,尽量让你爹娘来县里吧。”
    “你昨天不还在想怎么把岳父和吴二明一家隔开,这不刚好么。”甄庆明道。
    三郎一想,“也是。让爹娘住隔壁,阿琛小五跟咱住。”三郎本打算在甄庆明这边住几天,做个样子就回自己那边,“回头你跟爹娘说,你把隔壁买下来了。”
    “知道了。”甄庆明趁着军队驻扎在此的消息还没传出去,喊来两个衙役,让他们随东来东宝去吴家村一趟。
    “等一下。”三郎道,“这边的院子小,家里的猪要卖掉,羊也只能留几只羊羔,张将军,我家还有三千来斤花生秧,你派人去拉三千斤给叶将军送去。”
    “你家怎么还有?”张正自然知道花生是什么,他奉命押运一万斤花生和花生秧去东北叶家总部,叶老将军起先嫌弃,等火头军把煮好的花生端上来,那群大小军爷差点为了花生打起来。
    三郎微微一笑,“就算有,现在不也给你们的了。”
    “对头!”张正大笑一声,“甄大人也别派人去了,我亲自带人走一趟。”
    “那就麻烦将军了。”
    “别别,我可不是什么将军。”张正挺不好意思,“以后叫我名字就行了。”
    三郎扯扯甄庆明的衣袖。
    等人走了,甄大人纳闷,“你咋不让我说?”
    “有什么好说的,我送他们三千斤马料,他帮咱接几个人又有什么了。再说,家里的粮食、鸡鸭,杂七杂八那么多,你只派几个人过去,咋可能一次拉完。”三郎使唤起张百户一点也没觉着不对。
    甄庆明无奈地摇摇头,去安抚被百名军士吓得缩进屋里不敢露头的乡民们。
    这些人看到青天甄大人出来,基于对他的信任也都打开门走出来,又听他说士兵是端王的人,只知道端王不知道皇上的民众们淡定了。
    选好营地,放着士兵们安营扎寨的张正回来找找他们借板车,这些人又一下子缩进壳里了。
    还是三郎拖着伤出来说他把花生秧送给士兵,张正去拉花生秧,街坊四邻见他恁大方,也不好意思小气。
    张正带着三十个大兵,推着十多辆板车浩浩荡荡踏入吴家村,吴家村的生灵们何时见过恁大阵仗,一时间惊的猫哭狗叫驴打滚,好不热闹。
    甄琛和小五郎趴在门缝里望外瞧,吴大明在旁边急的乱跺脚,“快关严门,别让那些军爷知道咱家里有人。”
    “为啥不能让他们知道?”甄琛好奇地问。
    吴大明急赤白脸道,“那些人是来抓壮丁的,当然不能让他们知道。”
    甄琛更奇怪,“下着雪抓壮丁?抓去扫雪吗?”
    吴大明登时噎住了。
    “扑哧!”
    小五忙捂住嘴巴,冲他挤挤眼,“爹,你也太胆小了,有甄大人在,你怕啥?”
    “。。。。。。也对啊。”吴大明后知后觉,他现在可不是平头老百姓,他是县令大人的老丈人,在桃源县地界上谁敢抓他啊。想到这里,吴大明胆肥了,“小五,阿琛,把门打开!”
    两小孩无语的互看一眼,同时打开门,迎来一位黑脸军爷。
    吴大明刚升起的胆子“噗”一下破了,“。。。。。。这位,这位将军来我家有啥事?”若不是他还记得自己是县令的老丈人,这会儿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你就是甄大人的岳父吧?”张正看了看两侧的小孩,“你们是小五、甄琛?
    “你又是谁?”甄琛见惯大场面,别看人小腿短,一点也不怕他,“来我家何事?谁让你来的?”
    张正听到这连声质问,暗赞一声,不亏是相府嫡长孙。
    “甄小少爷,我是你叔叔派来接你们回去的。”张正紧接着把三郎交代的话叙述一遍,末了再次看向吴大明,“麻烦你带我们去拉花生秧。”
    “你说拉就拉?”吴梁氏从屋里跑出来,色厉内荏道,“我们凭啥信你?”
    张正眉头一挑,这话什么意思,自己还能骗她不成?想到三郎的大义,张正不跟她一般见识,“甄小少爷,三郎和甄大人还等你们回去呢。”
    甄琛像个小大人,走到吴梁氏身边,拍怕她的胳膊,“亲家奶奶,你难道要小婶亲自过来才信?别忘了小婶有伤在身。”
    吴梁氏满色狐疑地看张正一眼,低声说,“阿琛,他们如果不是你叔叔派来的咋办?”
    “叔叔破案那么厉害,端王和叶将军昨儿还来咱家吃喜酒,他若敢骗咱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