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回到古代卖烧饼 >

第54部分

回到古代卖烧饼-第54部分

小说: 回到古代卖烧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叔叔破案那么厉害,端王和叶将军昨儿还来咱家吃喜酒,他若敢骗咱们,回头让王爷把他杖毙!”甄琛板着小脸。
    吴梁氏一听涉及到人命,态度来个一百八十度转弯,“别别,杖毙太严重了,不就一堆花生秧么,要不是三郎说花生秧能喂羊,我早弄来烧火了。”随后又说,“孩子他爹,快带军爷去装花生秧,别让儿子等久了。”
    “三郎真叫咱去县里?”吴大明一想到儿子以前的冷脸,又看一眼黑脸将军,总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有点不真实。
    “叫你去就去,哪那么多话!”吴梁氏刚晋升为县令的丈母娘,还没有习惯,潜意识觉得自己是个任人欺辱的平头百姓,而小甄琛的那番话,吴梁氏的腰板瞬间直了。随即指挥小兵牵猪牵羊,她跑到外面拉辆板车。
    张正看着她这番作态,暗自好笑,这妇人变脸的功夫可真厉害。

  ☆、第84章 纷纷扰扰

村民们看到三郎家的花生秧被一群军爷全部拉走了,有胆子大的蹭到吴大明身边,不怀好意得问,“军爷干么拉你家东西?难道你又犯了啥事?”
    “你才犯事!你们全家都犯事了!”像个鹌鹑一样缩在一群士兵身边的吴大明瞬间炸毛。
    张正听到这话忍不住蹙眉,“各位乡亲切勿乱猜,三郎孝顺,接他爹娘去县里常住,赶巧今日我带兵来到桃源县,三郎知晓军队里冬日粮草紧张,才请我等过来拉花生秧,你们却以小人之心度之,实乃可恶。”
    冷冰冰的口吻,说的刚才那人脖子一寒,张正的眼神扫过他,对方脚步一踉跄,吴大明朝他腿上踢一脚,“扑通”一下,那人跌倒在地,围观的村民顿时作鸟兽散。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吴梁氏忙着收拾家什时,三郎也没闲着,他嘴上答应甄庆明不再动空间里的东西,可空间里的二亩地分外神奇,不用肥料,没有日光,平均两个月便可成熟一茬作物。
    前些日子种下去的花生又熟了,三郎用意念撒下麦种,看到小楼里堆满了粮食,家里吃的面全来自空间,收上来的花生也只能和花生秧一起堆在院子里。
    于是三郎陆陆续续购置一些大缸,把花生弄成油,留作一家人日常食用。
    可神奇的空间能根据三郎所想从花生里榨出油,却没办法分解剩下的花生渣。三郎只有继续偷偷摸摸买缸盛花生渣。眼看着小小的院子堆满了花生油和花生渣,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三郎好心塞。
    当他顺嘴说出把家里的花生秧送给叶将军时,心里就有了想法,等甄庆明安抚好百姓们,他拽着人回到屋里,“给你商量件事呗。”三郎腆着脸笑道。
    甄庆明自觉还算了解他,很小心地看他一眼,“啥事?”
    “好事。”三郎笑的越发谄媚。
    甄大人搓搓身上的鸡皮疙瘩,“别这样笑,我害怕。”
    三郎翻个白眼,“庆明。。。。。。”叫的那个一咏三叹。
    甄庆明反射性站起来,“早上是不是忘了吃药?”说着就朝外面喊,“东来,东来,快去给三郎煎药。”
    三郎一把拉住他,“等我说完啊。”
    “到底想让我干啥?”甄庆明一脸警惕。
    “什么都不让你做,只要答应我一件事,可好?”他的口气越温和,甄大人越觉得事大,“哎哟,胳膊痛。。。。。。”
    “咋了?伤口又裂开了?”甄庆明拦腰抱起他,“东来,东来,大夫——”
    “东来被你撵去隔壁煎药了。”三郎打断他的话,“答应我一件事,我就不痛了。”
    “你——”甄大看到他脸上笑容,咬咬牙,趴在他脖子上咬一口,“早晚被你吓死,不吓死也是气死!”
    “那你答应啦?”三郎忙问。
    甄庆明不搭理他,检查一下,见他的伤口没有裂开,放下人就走。
    三郎意念一动,一口大缸挡在门边。
    突然出现这么个庞然大物,甄庆明强硬的心脏一缩,接着气急败坏的说,“吴三郎!给你说过多少次,不准拿人家的东西,不准偷拿人家的东西,你咋就不听!”
    三郎被他吼的眨眨眼,“我没偷啊。你说的对,那家人回来啦,不过,这是经过人家同意的。别不信,那里的人把几亩花生全榨成了油,剩下一大堆花生渣,打算弄到地里做肥料,我听他们说花生渣可以煎成饼,比白面饼还好吃,就管他们要了一些。”
    小心翼翼地碰碰他的胳膊,见他没挥开自己,三郎进一步拉着他的手,“你看,这缸也是我买的,我可以从人家那里弄来东西,可是,要把花生榨出油,也得我有时间啊。我就算天天晚上不睡,一个人也没办法榨油,对吧?”
    甄庆明看他一眼,又看他一眼,“真经过人家同意了?”三郎点头,甄大人瞬间爆了,“你当我傻?你是灵魂出窍,人家能看见你的灵魂?”
    三郎点头太快,又见他变脸,赶忙说,“普通人不能,但那个奇怪很神奇,你想想,这都几月份了,花生还能成熟,说不定那里是神话故事里的大千世界。”
    “所以,你遇到仙人了?”甄庆明盯着他问。
    三郎想继续忽悠,话到嘴边打个转,“当然不是啦,仙人还能用得着吃五谷杂粮啊。”指着缸里的花生渣。
    好在甄庆明虽然贪吃,但他从不做饭,不知道家里最近食用的油全是花生油,至于以后事情败露,三郎毫不担心,忽悠呗。
    “所以呢?”甄庆明算是暂时接受了他的说法。
    三郎:“那个怪地方的人既然说花生饼比白面饼好,这些花生渣就不能弄去喂牲口,要不咱搁院里支口大锅,把花生渣都做成饼,如何?”
    “不如何!”甄庆明断然拒绝,“我少了你吃的还是短了你喝的,以致于天天想着捡人家的东西?”
    三郎愣了愣,咋又生气了?突然灵光一闪,“等一下,你是不是误会了,我做饼不是留着自己吃,当然,你想吃回头咱就留点。”
    这下换甄大人不懂了,“既然你不吃,那你干么费这么大劲让我同意?”
    三郎无力地看他一眼,“当然是送给叶将军啦。”
    “什么?”甄大人又炸毛了,“你怎么做什么都想着他们?”
    “别乱吃飞醋成吗。”三郎叹气,“亏你还是二甲头名,怎么连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呢。叶家军虽说厉害,端王对皇位志在必得,可一旦开战,他纵然有再多的银子也有捉襟见肘的时候,说不定得这时候京城已经打起来了,咱们又送粮食又送马料,等端王登基后回想起今天的事,一定会重用你。”
    甄庆明听到这话面色复杂,心中五味杂陈,“你为了我?”轻轻地问。
    三郎觉得他心理年龄比甄庆明大好多,疼他已成习惯,自然想不到这么一点事能让他感动半天,以为他还不同意,“你真忍心把这么好的东西扔到地里当肥料?”
    甄庆明抿抿嘴,使劲眨一下眼,低着头,看似打量花生渣,其实怕三郎看到他湿润的眼角,“听你的!”
    “这才对么!”三郎一高兴,往他身上一跳,一手拍一下他的肩膀,“哎哟。。。。。。”
    “我都同意了,还装!”甄庆明无奈地瞪眼。
    三郎脸色煞白,“这次真的,真的,刚才动作太大,疼。。。。。。”
    “我看看。”甄庆明伸手揽着他的腰肢,一看纱布上又冒红了,登时气的朝他屁股上拍一巴掌,“我看你这条胳膊是不想要了!”
    三郎自知理亏,由着他絮絮叨叨拉到医馆。
    回来的路上,甄大人一想到家里突然出现几百斤花生渣,就忍不住头疼,余光瞟到三郎手里拿好几串糖葫芦,头像个拨浪鼓到处看,忍不住叹气,“你倒是一点也不急。”
    “急啥?”三郎奇怪地问。
    甄庆明见此忍不住扶额,“待会儿岳父岳母就来了,他们一定会问你花生渣从哪里弄来的。”
    “买的呗。”三郎想的好,“到家让东来东宝去接我爹娘,等他们从吴家村回来,花生渣就出现了。”
    “东来东宝不傻。”甄大人愁得头发都白了。
    “主人家的事,他们心里有想法也不敢瞎嘀咕。”三郎道,“我去京城时见着东来的爹娘了,他们一家都靠着咱们生活,不敢生反叛之心。”
    “所以你不打算解释?”甄庆明无语。
    三郎睨了他一眼,“即便你和东来东宝主仆情义再深,你个当主子的想做什么,也没有支会仆人一声的道理。”
    甄庆明一听,“你倒比我还像他们的主子。”
    “从昨天开始,我就是他们的主子。”三郎说着又白他一眼,“快点回家把他们支走。”
    而被夫夫俩惦记的叶将军此时很不好过,防止有人趁机作乱,每个县城都派兵去防守,这样一来,叶将军手上的一万人马少了一半。
    “二哥他们真找了好时机。”端王也头疼,天寒地冻,到处白茫茫一片以致于消息不畅通。万一皇上驾崩了,太子侥幸登基后他才得到消息,届时再兴兵,就比太子登基前起事麻烦多了。
    “要不我先潜入京城?”叶将军拿着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和叔父派去的人汇合。”
    端王不舍得,孩子才几个月,可国事面前容不得他儿女情长。
    “三叔同意出兵么?”想到油盐不进死守东北边境的叶家人,欣慰的同时又心塞。
    “皇上如果好好地,无论咱们怎么急,叔父他们也不会同意调兵入京。”叶将军的一万人马是他这些年攒下的,不然,他爱人孩子都在青州,怎么也不可能只带这点兵马过来。
    京城布满端王的探子,一旦皇上驾崩,暗探便可在第一时间控制住太子,但他千算万算也没料到,一向寄情山水的二哥会围攻詹事府。
    “父亲怎么说?”端王没见过叶家的叔叔伯伯们,孩子百日宴时,公婆来了,虽然住了三天就走了,端王宁愿想象全程黑脸,对他不甚满意的公爹。
    小叶将军伸手搂过爱人,“父亲知道我手上无兵,得到京城的消息一定会派人过来,他即便不喜你,我和咱家儿子可是老叶家嫡系的独苗啊。”
    端王一想,抚掌笑了,“走,给你收拾行李去。”
    “王爷,张正来了。”
    端王刚打开门,便看到张正在院中冲他行礼。
    “不好好待在桃源县,过来作甚?”小叶将军满心事,见这个下属私自离职,口气非常不好。

  ☆、第85章 终章

张正看到将军很生气,连忙说他来送粮。夫夫二人互看一眼,心想张正不可能自作主张开仓运粮
    桃源县储存的粮食多,但三天两头下雪,万一年后颗粒无收,仓库粮少,届时会很麻烦。
    饶是叶将军希望他手上粮草越多越好,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打下属粮仓的主意。张正跟随他几年,即便称不上将军肚子里的蛔虫,叶将军所思所想他也知晓一二。
    “回禀将军,是三郎让属下送来的,对了,还有五缸花生饼。”张正郑重地说。
    端王和叶将军同时迈开步子,大步流星走到门外,看到沿街百姓对一辆辆马车指指点点。
    叶将军见那缸上裹着一层油布,“饼在里面?”
    “是的,还热乎呢。”张正一顿,“将军,你看,这些花生秧是从三郎家里拉来的。”随即又拆开封布,拿一块饼递给他,“也不知道吴三郎怎么做的,可酥脆了。”
    端王将信将疑地接过半块,咬很小很小一口,还没尝出味,叶将军的半块就进肚子里了,“你们来的真及时!”叶将军边吃边乐,好像晌午没吃饭。
    见他这么丢脸,端王黑线,“叶子,先进去吧。”在大门口开吃,惹得来往行人驻足不前,小叶子也是够了。
    小叶子嘿嘿一笑,揽着端王的腰肢,在他耳边低声道,“我这个兄弟不错吧。”
    “是不错。”此情此景,出身皇家,养了二十多年的硬心肠也被嘴里淡淡的花生香软化了。
    而有了现成的干粮,叶将军稍稍收拾一下就带着他的兵前往京城,这一去便是一年。
    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皇帝安详驾崩,谢家人不知何故得了疯病,谢老头紧随着皇帝入了谢家祖坟。
    太子失去一条臂膀,叶家军发力,端王外祖援兵支持,加上端王和二王爷做交易,拿下京城后太子交予他处理,多方合作,一年而已,端王登上皇位,叶将军水涨船高,成了万人之上,一人之“下”。
    而三郎和甄庆明依旧呆在桃源县,一个到处查案,一个街边卖饼,一个坐镇公堂,一个回家烧饭。
    自从吴梁氏夫妇俩住到县里,天下平定后三郎也没让他们回去。两人是闲不住得主,早晚帮他卖饼,晌午就推着三郎给他们弄的小火炉,去县里最热闹的地方做鸡蛋饼和葱油饼。
    三郎不指望他们赚多少钱,而是希望他们多和人交流,明白事理些,眼界不再局限于吴家村那么豆腐块大的地方。
    事实也没让三郎失望。
    甄庆明坐镇桃源县,县里没有官逼民反的事,在京城动荡不安时,桃源县因环境和平,很多南来北往的客商便不吝啬在桃源县逗留一段时间。
    别看只有一年,县里的人均收入比三郎刚来那会儿高了三成之多。
    而县里那些爱八卦的人们,多数家里都有点小生意,人家除了偶尔八卦,平时和吴梁氏聊天,那也是言之有物。
    吴大明和吴梁氏听的多看的多了,见识也慢慢上去了,除了必要的节日回吴家村一趟,阴天下雨也不误两口子拎着小马扎去人家店里串门子
    这天下雨,三郎做好饭还不见他们回来,四妹摇着小脑袋无奈道,“咱爹娘越来越会享福了。”顿了顿,“我去喊他们来吃饭。”
    “我去吧。”孙婆子从锅门前站起来,拍拍身上的木屑道。
    三郎披着撑起油纸伞,从堂屋里拿出几个蓑衣,“我去。”
    “你去干么?”甄庆明从隔壁过来,身披蓑衣,衣服鞋也被雨水打湿了,不想三郎再弄一身水,夺过蓑衣,“我去接阿琛和小五放学,顺便喊岳父岳母。”
    四妹盯着甄庆明的背影,再次摇头晃脑,“三哥,哥夫对你真好。”
    “跟谁学的怪称呼。”三郎哭笑不得。
    “人家都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