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330部分

顺明-第330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铁锤来砸碎敌人。现在就下马开始修整了起来。
    阿巴泰拿出一把干黄豆伏在马背上喂给自己地坐骑吃。虽说在雾中行进地缓慢。但毕竟是走了这么段时间。马力肯定有所消耗。吃点干货补充体力。到时候才有力气厮杀。今天对面地这些明军果真是麻烦。居然也是提早行军。而且居然还能在雾里不散不乱地这么走。这素质。快赶上咱们地八旗了。虽然都是步卒。可咱们好歹也得打上几个时辰。到时候马力损耗可不会小。身边地护军也都下了马来。大家都是无数次胜仗打出来地。到了这种时刻。反而更加地沉静。
    满蒙兵马这边凡是骑马地都是如此。在那里喂马。等到这些事情做完。两翼还是在缓缓地展开。人一上万。无边无际。三万多大军地变换阵型可不是那么容易地。
    唯一有点好处的是对方是步卒,不能趁着自己这边的阵型变换露出破绽的时候动手,因为有这个距离在,他们的速度太慢了。
    但是,这时却能听到对面的明军有鼓声响起,和从前遇到的那些明军不同,虽然是步卒,可这支明军并没有在原地结成阵势固守,而是缓缓的向前压来。
    直起身的阿巴泰面沉似水,冷声的说道:
    “叫镶白旗的贝子胡里海来我跟前,快些去!!”
    身边的亲兵领命而去,抬头看对面明军步卒,发现对方的阵型已经差不多布置完毕了,这样平原的角度根本看不见大的布置,只能是见到正对面差不多有七队。彼此间隔,既有整齐地阵列也有散兵游弋。
    这样的阵型看着就让人很不舒服,因为能结成坚实步兵阵列的步兵,是骑兵最为头疼的对手,希望这伙明军是花花枕头,表面的样子做的好看罢了。不过阿巴泰回头就自嘲地一讪,自己也是打老了仗的,难道还不知道,到了战场上,可没有表面功夫,阵型严整如此,哪儿可能是花花枕头,战场上,一丝一毫的侥幸也是要不得的。
    一里半的距离上。被召唤的那名贝子胡里海来到阿巴泰的身前,阿巴泰瞥了一眼这名贝子,此次出征。清军所带的兵马军将之中,女真、蒙古、汉人都是志气昂扬,人人兴高采烈,但这胡里海却是愁眉苦脸的模样。
    虽然也是穿着泡钉棉甲,头上是尖顶皮兜盔,但看那模样,根本不像是要打仗地将军,反倒更像是个逃兵,一看见他的这个模样。阿巴泰心中顿时是厌恶大起,不过表面上还是淡然,冷声的说道:
    “胡里海,你看看前面地这支兵马,是不是你跟着你家主子上次来看见的明军?”
    被阿巴泰这么一问,胡里海打了个激灵,偷眼看阿巴泰却发现这位大将军的眼神森冷,他也不敢继续对视,连忙的手搭凉棚看着对面。
    当日间那有如暴雨一般的火铳射击。是这名贝子永远的噩梦,回到盛京之后,每天晚上都是被这个噩梦吓醒,老婆孩子都因为这个事情回娘家去住了,这次出京他本来是不愿意来的。
    但他上次在齐河县折损了那么多手下之后,已经是被两白旗的几位大佬厌恶,这次阿巴泰领军出征,两白旗本就是有拆台的心思,别地旗觉得是好差事。可两白旗的亲贵都是躲避不迭。胡里海被硬推了上来。
    对面这种整整齐齐的队伍和那种大明军队少有的气势,镶白旗的贝子胡里海第一眼看见就觉得浑身上下都开始泛凉气。居然有想要拨转马身逃跑的冲动,不过身边全是阿巴泰等大将亲贵,胡里海脑筋百转,最后颇为肯定的说道:
    “大将军,就是这只明军,当日间带着手下的奴才碰见了这明军……”
    阿巴泰厌恶的摆摆手,不想听这个贝子继续说下去,了解到这个信息已经是足够了,胡里海讪讪地回到了本队之中。阿巴泰盯着前面的明军,手中的马鞭在半空中抽击了一下,在那里咬着牙笑道:
    “好!没想到在这里就能碰上,打垮了这支兵马,大明估计就没有什么兵马可用了!”
    眼前这明军的严整和气势,的确是给人很大的压力,单单从外观来看,这的确是一支精锐的部队,不过阿巴泰不认为除却这支部队之外,大明还会有同样档次和素质的军队了,几次入关,加上松山之战,再有关内地大乱,如果还有源源不断地精锐部队,那只可能是神话了。
    打垮了面前的部队,等于打垮了大明最精锐地部队,或者是打垮了最后一丝的有生力量,皇帝皇太极所说的,伐明有如伐树,先断其枝干,打垮了这支部队,恐怕就可以动手砍伐主干了。
    “嘿嘿,你以为自己是神机妙算,可爷的部队还是能摆好了阵型再和你打!!!”
    阿巴泰冷笑几声,心中嗤笑,嘴里却不断的发出命令,他的亲兵护卫更是来回奔驰,不断的把各个营头的情况报告回来,不停的加以调整。
    “大将军,离着这么远,咱们可以用炮轰了吧!”
    眼下这个时刻,能插嘴的也就是科尔沁贝勒图里琛了,他是这个队伍里面身份最贵重要紧的人,可不上前线也不成,所以阿巴泰索性是把这名年轻的贝勒带在身边,中军这边是满蒙大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军队聚集的地方,阿巴泰身边更是重重的护卫,可以说是最安全的地方了。
    这几天交往,图里琛和阿巴泰比前段时间亲近许多,这图里琛拿出盛京里面那些贵人互相讨好奉承的手段,倒也是阿巴泰这个经常在外面领军打仗的老将哄的很高兴,听到他的发问。阿巴泰倒也不吝回答,稍微迟疑下,就是开口说道:
    “汉人地东西麻烦的很,那几千斤的东西要从炮车上卸下来,然后挖坑填土,还要搞出个土台子才能用。要不然一炮打出去,马上就散架不能用了,这年头哪有功夫把炮搭起来,还是咱们的弓箭容易,拉开就能射出去,多简单!“
    满清铸造的大炮都是攻城炮,野战炮的炮架和种种工艺都很是落后,一门十二磅炮从装卸到可以射击,足足要耗用两个时辰。现如今这样地遭遇战,怎么能有时间让他去慢悠悠的装卸。
    图里琛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此时大军仍然在不断的向前靠近。刚才是纵队变横队,人马喧哗,走到这段距离的时候,已经是安静了下来,清军兵马的调整已经是快要完成,此时也是战斗阵型了。
    从发现明军到变换阵型,而且还是在行进中,居然在一里左右的距离内完成,这也充分的说明战斗力。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举起了手中的马鞭。立刻有人摇动旗帜,十几面大鼓猛地地敲击一下之后停住,号角也同时响起,中军先是停住不动,接下来两翼也都是跟着停了下来,目前的态势是两军对峙,眼下能看清对方的阵型了。
    正面七个方队,差不多有两排以上,两万人在平原上展开。是好大一块地方,一个人想要凭着观察完全估计出来根本不可能,不过鞑子大军地游骑已经是远远的跑了出去,绕着胶州营登州军的军阵观测。
    这些看来的信息不断的汇集到阿巴泰这边,“差不多有两万人”,阿巴泰终于是做出了一个大概的判断,胶州营的这种方队,要想数出来来个确切的数目,倒真是很容易。
    “两万人。咱们有将近四万。这一仗问题不大。”
    想到这里,阿巴泰的心情更是轻松。什么叫一劳永逸,这就叫一劳永逸。在自己军队停下之后,对面地明军在前进了百余步之后也是停下了脚步,阿巴泰扫视着对面整齐的阵型,总觉得有些奇怪,对面的这些汉人兵马,从衣甲到队形完全都不是大明官兵的形态,太反常了。犹豫了片刻,阿巴泰也下了决断,中间的朝鲜火枪手,再抽一半到右翼去,别到时候火力不足,一次冲不开,倒添了麻烦。
    “蒙古正白旗,新营,冲汉狗右边最靠边上的,半个前程,冲垮了一个前程!!”
    此时的女真清国,军功是好处最多的功勋,他们有一套军功体系,叫做前程,不光你是什么出身,要从白身到一等公,只需要积攒十二个前程就够了。半个前程是最低的,拿到了就有了拖沙喇哈番为地世职,翻译成汉语却叫云骑尉。半个前程已经是了不得,一个前程更是厚赏,给出这个,那明显是刺激冲锋的人一往无前了。
    蒙古八旗是皇太极直辖的,但这个新营却是草原上那些来投奔的蒙古人编成的,说白了就是炮灰,可这赏格也确实是值得让他们去拼命了,除却升官的希望之外,这个军功还可以在之后的战利品分配上占得大便宜。
    阿巴泰的命令一下,连一些满八旗的军将都是脸露羡慕地神色,传令兵打马前往,不多时,那边就传来一阵欢呼地嚎叫,显然是那些蒙古炮灰都是被这赏格刺激的兴奋了,很快地,一千多名轻骑已经是聚成了队伍。
    有一名参领大声的发令,这一千多蒙古轻骑蜂拥而出,阿巴泰所说的明军右边,实际上就是明军的左翼,而蒙古人则是在这边的左翼,双方是个对角,看着一帮蒙古轻骑吆喝着从阿巴泰一干军将眼前经过,朝着明军的左翼冲了过去。
    这些蒙古轻骑,说是骑兵,其实也就是个牧民,身上连个甲胄都没有,不过是多套了几层皮袍,手中拿着弯刀和木枪,这就耀武扬威的冲过去。
    阿巴泰脸色平静,倒是边上的科尔沁贝勒图里琛颇为的不屑,开口低声说道:
    “一群没有教养的马匪!”
    科尔沁蒙古这种大部落相当于一个小国。架构和组织还算是完备,所以这图里琛贝勒颇为瞧不起这些游荡在草原上,形同野人的牧民。
    听到这话的女真军将都是心中冷笑,在他们这些人的想法中,蒙古人和汉人闹得越厉害越好,反正得利的是女真人。
    “如果没有这突然地风。咱们或许现在就已经胜了。”
    赵能在那里低声的自言自语道,靠着那几名本地的向导,登州军的骑兵比鞑子大军更早的发现到了对方,并且是作好了战斗的准备。
    可那阵风让一切地隐蔽都是烟消云散,现在这样的情况,尽管鞑子兵马还是有马力消耗,心神震撼等缺点,但双方不断的靠近中,这种突然遭遇给胶州营登州军带来的优势。逐渐的弱化,变成了没有。
    能看到对方不断的调整阵列到作战时候的状态,而且速度颇为的迅速。在赵能眼中,鞑子的部队地确是很强,而且比自己想像的还要强大,并且对方的人数上也是占了优势,更不用说多是马队,带来地机动力优势了。
    登州军的步卒缓缓的前压,但失却了那隐蔽之后,这种速度的移动,丝毫没什么突然性。主动进攻意义也不是太大了。
    “派人去后面的民夫那边,让他们抓紧把营盘修筑起来,不得有一丝一毫的偷工减料,让他抓紧,不要怕死人!!“
    赵能在战前,冲着身边的亲兵交待了这个命令,胶州营对民夫一向是支付十足的报酬,并且很少打骂,这样固然有劳动效率。而且每次抓差的时候,民夫丁壮们不会逃走,但也有些惫懒地人物借机耍滑。
    这次赵能的命令就是要下狠手让他们筑营了,不管胶州营如何的军纪森严,在着急的时候,还是会举刀杀人的。
    两方大军都是很安静,相比于鞑子兵马的兴奋和嚣张,登州军这边则是一片肃穆,最强的部队都是放在中军。欧曼和他的实验营就是在赵能直属三营的旁边。欧曼在赵能地身边,低声的说道:
    “将军。大战就在眼前,您说几句鼓舞士气的话吧。拙于言辞的赵能知道这洋人说的话是有道理的,可他却不知道说什么好,看见对方的那些蒙古轻骑从阵中冲出来,赵能才想起自己要说些什么,他大声的喊道:
    “鞑子就在眼前,弟兄们,为了大帅,为了山东,为了家乡父母,和他们拼了!!”
    这可不是什么太好的鼓动语,登州军地士兵经历过地战斗很少,看见前面声势煊赫,并且比自己人多的鞑子兵马缓缓地压过来,每个人都是很紧张,偏生这军阵安静无比,这根弦就要绷断的时候。
    主将赵能喊出来了这句话,尽管这句话太罗嗦,可士兵们却自动过滤了其他的话,把他话的中心意思喊了出来,从中军处跟着喊了出去,像是波浪一般,迅速的席卷了每个营,每个营每个士兵喊的都不一样,但到最后归根到底都是几句话。
    “为了大帅……”
    “为了山东……”
    “为了家乡父母……”
    赵能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去自己想和手下一起去呼喊的心思,拼命的让自己冷静下来,此时是战斗开始的时候,要注意到战场上的任何一个细节。
    看着对面的骑兵冲向自己的左翼,直接是在两军对峙的阵前走了一个斜线,真是不知道死活的东西。
    尽管不知道对方因为什么不去开炮,但登州军赵能开炮却不会有什么迟疑和犹豫的东西,他冷冷的下令道:
    “火炮,射程内,自由射击,即刻发炮!!”
    赵能这边命令下达,立刻有人晃动旗帜,传令的亲兵也是打马前往,旗帜晃动就是下令,而亲兵这边不过是个保险。
    放置在登州军阵型右上角的十门火炮早就是装填完毕,看见中军的命令,炮队统领毫不犹豫的下令开火,六门三磅炮、四门六磅炮,这可不是满清那种又要在地上打木橛子,又要挖坑的笨重家伙。而是可以让几匹马拉着在战场上快速移动的野战炮,威力却丝毫不逊色于笨重的同类。
    十个金属球呼啸着从炮膛中飞出,没有一颗遗漏的打入了这一千多人的蒙古轻骑之中,这种牧民出身地骑兵,根本不会讲究什么阵型,只是觉得既然是军队了。那就不如凑的紧密一些,这样心中也是踏实。
    结果很明显,被这十发炮弹直接是趟出了十条血路,一颗炮弹差不多打到十几名骑兵,人马血肉模糊的倒在了地上,给后面造成的混乱那就更不必说,直接在两军阵线的间隙中乱哄哄成一团。
    一轮炮击之后,十成已经去了一成,偏偏还在这里乱。这就是送给别人的靶子了,队伍还没有整理完毕,又是被炸了一通。人马惨嚎,血肉飞溅,又是乱了起来,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对方地火炮,居然能打的这般快。
    谁也顾不得什么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