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331部分

顺明-第331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惨嚎,血肉飞溅,又是乱了起来,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对方地火炮,居然能打的这般快。
    谁也顾不得什么同伴的死伤了,拼命的抽打着马匹朝着目标冲去,即便是死伤了两百多人,可还是没有崩溃或者是逃跑,在山西陕西那边的边军和蒙古人打的时候。要是给对方了这个伤亡,蒙古鞑子肯定要崩溃的。
    但在这边的蒙古轻骑,并且在草原上以懦弱著称的东蒙古,还是些草草汇聚而来地牧民,却有这样的意志。
    没什么别的特殊原因,只因为入关以来,所有溃逃和不听军令地蒙古牧民们都是被督战队砍掉了脑袋,在这样严酷的军法下面,又是孤军深入明国。让他们对满洲兵马的命令只能是坚决的执行到底。
    第三轮火炮打过来的时候,只是扫到了这队轻骑的尾巴,这些蒙古轻骑,已经是发狂的打马狂奔,朝着登州军的左翼冲了过来。
    山呼海啸的呐喊还在持续,不过站在最前线地火铳兵们却都已经把自己的火铳放在了木叉上,做好了射击的准备。
    所有在内线的营,他们的火铳手都是被抽调到了最外围,在正前方火铳手的数量更是增多了将近两倍。这样的火力密度下。这种乱糟糟的冲阵根本不会有什么作用。
    负责左翼的火器统领是老兵出身,看见轻骑朝着这边杀过来。嘴角挂着一丝冷笑,并没有发出什么别地命令,只是按部就班的让手下的士兵们装填弹药,检查火绳,架好木叉等待命令。
    “这炮也忒厉害了点,怎么能打的这么快,这么准。”
    “怕个鸟,等下咱们骑马朝前一压,万事大吉,看他能打出来几炮。”
    “不对,不对,我记得咱们预见的那些汉狗,现在早就是拿着火器乱打成一片了,可这些人怎么还沉住气不打!”
    “慢点冲,这么快,汉狗的火器就算是想打空也没的打。”
    “辽镇和蓟镇那边的汉狗军队,也没有眼前这伙压的沉稳啊,我听盛京地汉人讲,除却北面,明国南边没什么能打地兵了吧。”
    “都是些草原上养牛养羊的孬货,等咱们八旗地健儿上前,自然是看出高下。”
    看着这最开始的蒙古正白旗新营的冲锋,在本阵观战的满清将佐七嘴八舌的发表着自己的议论,可一军的主将阿巴泰却是面沉似水,不发一言,只是盯着对面军阵的任何一个变化。
    “对齐,对齐,注意你们前后的距离,三排轮射,三排轮射,吹吹火绳,看着前面,别慌!”
    眼看着那蒙古骑兵就要冲过来,负责这个区域的火器统领,不断的出声吆喝督促,要说这些蒙古骑兵也是比较麻烦,斜着冲过来,调整的时间都是很长,必须要转到正面上去,反正他们是炮灰也没有人理会这一点。
    “开火!!”
    这却不是被冲击这个面的发令,而是在更靠右一些的阵线,看见这伙轻骑斜线冲过来,边缘进入了射程之中,有肉在嘴边那有不吃的道理,当即是下令开火。
    这边火铳一响,鞑子本阵的那些将佐纷纷的兴奋起来,按照他们的判断,这个距离的火铳根本打不到人,把明军的火器逗响。接下来就有胜算了,可随即爆发的惨叫声,让他们顿时是目瞪口呆。
    “别慌!!别慌,四十步再打,五十步了,四十步了。开火!!!”
    在登州军地左翼猛地冒起一片白烟,借着人马的嘶喊和临死的惨叫掩盖了大部分的声音,第一排射击完,退下,第二排拿着火铳补上射击,然后退下,第三排又是跟上。
    被迎头痛击的蒙古轻骑并不那么训练有素,第一次冲击的时候,队伍地速度猛然跟着一慢。第二轮、第三轮的火力倾泻而来,让他们乱成一团。
    如果受到了第一轮的射击,拼命的催动马匹前冲。未必没有一线生机,胶州营的这种火铳装填颇为的麻烦,每排轮换还是有些间隙,趁着这个空挡冲进来砍杀,或许局面又会不同。
    可这些草包牧民又能知道什么,第一轮射击之后,后面的牧民下意识刹住马匹,然后才意识到后退也会被督战队砍下脑袋,又要继续前冲。
    这一刻的停顿就是致命的错误。它等于是配合了火铳兵轮换间隙,密集齐射地火力好像是大锤一样,不断的敲击在这伙用在试探的轻骑队列上,这蒙古轻骑等于是靶子。
    每一排地火铳手机械的拿着通条清理枪膛,装药,装弹,夯实,然后扣动扳机,两排之间的射击的确是有间隙。可这些轻骑肯本没有抓住这种机会,只是在原地乱成一团,硬生生的承受着火铳的射击。
    这一队的蒙古骑兵这时候才是回过神来,有人想,明国哪里和女真蛮子说的那么好抢,面前的这不就是煞星,快跑吧。
    千余人冲阵,只剩下了后排地不到两百人,仓皇的朝着对峙军阵的间隙狼狈逃去。乍一冲阵。就被对方如此迎头痛击,所谓的士气上鞑子的大军已经是输了一阵。但负责指挥射击的火器统领脸上看不出什么喜悦的神色,在他看来,遇到这样草包无用的敌手,获得这样的战果委实是理所应当。
    倒是下面不少第一次参加战斗地火铳兵欣喜异常,原本忐忑不安的心情倒是平静了许多,只要是按照操典和训练的章程作,居然就能获得这样的战果,接下来的战斗,信心大增。
    不过骑在马上观察的洋人欧曼对这些轻骑居然能忍受这样的伤亡感觉到十分的惊叹,按照他的经验,在欧洲地战场上,很多比这个要小地伤亡,都已经是导致了崩溃,可这些鞑靼骑兵居然能一直这么坚持下去,实在是让人佩服。
    欧曼甚至还感慨了下,怪不得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能在欧洲掀起那么大地波澜,如果都是这样的士兵素质,那的确是有这个可能。
    看着零散逃回来的新营轻骑,这些蒙古牧民知道自己如果跑回本阵也是个死,索性是朝着另一边跑去。
    在鞑虏大军的本阵中,所有将领的脸色都是不好看,那科尔沁贝勒图里琛更是鼻子都要气歪了,他对这率先冲过去的轻骑本来是瞧不起的,可又觉得这同为蒙古部落,若是胜了脸面也是有光。
    这些骑兵朝着西面的空当跑去,在阿巴泰身边的岳乐下了命令,几十名亲卫纵马出阵,依仗着马力充沛追上了那些溃兵,在后面拿着长刀和骑矛一个个的杀下马来,一个也没有放过,这才是他们面对枪林弹雨不逃跑的理由,冲阵或许有军功,可后退等着他们的一定是死亡。
    “岳乐,一定要护住图里琛贝勒,别让他有什么长短,这盛京不管是黄色的还是白色,这个图里琛都是混得开,咱们家不能犯糊涂。”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一直盯着对面的明军军阵,开口说的确是和打仗完全无关的事情,两黄旗的皇太极是图里琛的姐夫,那是皇帝,两白旗的多尔衮也是图里琛的姐夫,那是第一亲王,图里琛有个闪失,枕头风一吹,正蓝旗得罪不起。
    眼下的关外,上层那边光凭着军功也不是能一帆风顺,各种关系联系也都要搞得差不多,岳乐那边沉声答应之后,奉命大将军阿巴泰放了一桩心事,笑着说道:
    “没想到今日却是一场苦战,不过此战结束,咱们父子俩在盛京也有自己的一番天地了。”
    阿巴泰举起了手中的马鞭,朗声的说道:
    “橹车、死兵,攻敌中军,朝鲜火铳兵,跟随策应,炮队即刻架炮,这仗,看来要打一阵了!!”
    正文 第三百八十五章 雷霆击阵 针锋相对
     更新时间:2009…6…28 0:46:08 本章字数:7270
    任何一个时代的战争方式都没有太多的花样,甚至在东西真正拉开差距之前,整个欧亚大陆上的帝国战争方式也没有什么区别。
    想要看那种花里胡哨,百变多端的战争的,只能去戏剧和文学中寻找,所有的战斗都是为了杀人和胜利,一切都是为了实用出发,所有的战争手段,都是经过无数实践的选择和锤炼,容不下什么花哨了。
    橹车这东西,革左五营在用,闯营也在用,今日这鞑子的部队也在用,橹车形象点的描述就是推着一块立起来的大门板,门板上面挂着沙包之类的东西,后面则是一个车架,木轮,有人在后面推。
    这橹车就是一面可以移动的大盾牌,步卒们可以隐藏在这个橹车的后面,等冲到对方的步兵阵列之后,在冲上去攻击。
    之所以有这种看起来很笨拙可笑的武器,就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火器有杀伤,可还没有足够的杀伤力。
    靠着木板和沙包的遮蔽,就能抵挡住差不多的火器攻击,然后冲到对方的阵前发起攻击,毕竟即便是射程之外就胡乱发射的明军,他们手中的火器也都是有威力的,靠近了也能打伤打死人。
    而且明军的将领和兵丁之中也未必都是那种临敌心慌的,压住了打他们也会,所以这橹车才大行其道。
    靠近了打人或许有杀伤,但半奴隶的匠户们制造的火器质量和威力都是个笑话,有这个橹车作为防备就能完全抵挡的住了。
    不过这橹车到了现在,一般都是用来攻破坚实的步兵阵,步兵方队如果列好,骑兵要攻下来,需要花费很多的力气,要想速战速决的话,直接也是派步卒推着橹车冲过去,直接撞进对方的阵列之中。搞乱队形,给予击溃。
    面前的这些明军符合使用橹车的一切条件,按说这都应该是最后攻坚才拿出来地家什了,可阿巴泰毫不犹豫的把这个橹车投入了战场。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尽管五十出头,可眼睛还是敏锐的很,能看到在明军右翼的火炮在十几名炮兵的装卸下。很快就是被套上了马匹,几匹马轻松的拖拽着火炮朝着阵线中央跑去,方才威力那么大地火炮,居然能这么灵活的移动。
    这种重火力能有这么灵活。到底意味着什么。阿巴泰和身后地一干军将心中自然是明白。眼下这样地情况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心中更明白。阿巴泰对身边地亲兵肃声说道:
    “传令给李锐。攻进去每个人半个前程。给他加一个。要是打垮了对方。每人一个。他两个!!”
    李锐是三顺王兵马佐领。据说当年在明国也是个游击地头衔。这次地汉军出阵就是他来率领。半个前程、甚至还有两个前程地功勋。
    要是在平常地时候。谁敢给汉人这个赏赐。恐怕有人要打个赤膊说道说道。说你阿巴泰把祖宗地规矩放到什么地方去了。
    就算是刚才给蒙古兵前程地时候。后面地各旗军将都是满脸地不愉快。不过这次人人都没有出声。就是方才那阵火铳就给众人极大地心理震撼。能当个头目地。没和大明地边兵打过几次是积攒不出前程地。
    明军地火器众人也都是见识过。那和面前地东西可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地家什。方才冲阵地那些蒙古轻骑。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爬起来地。这本身就说明问题了。说明这些可能第一次和明军对阵地蒙古人。不是被枪声惊倒。这在初上战场地骑兵倒是经常地事情。被声光硝烟一激。很容易惊厥倒地。
    不过看眼前这个架势,那些人恐怕是死了,当然眼神好听力灵敏的也能看见那些重伤或者轻伤未死的,从尸体堆中爬出来,朝着本阵这边挪动,边爬边哭喊。在所有人眼中这就已经是死人了。
    现在众人的注意力完全都是集中在中军缓缓展开的橹车阵列上。传令兵很快把命令传到了汉军之中。
    “老少爷们们,大将军许了赏格。冲进去每人半个前程,打垮了对面的汉狗,每人一个前程,拼了老命干啊!!”
    十几名亲兵打扮地骑士纵马出阵,在橹车队列中奔驰大喊,这可真是了不得的赏格了,特别是对这些汉兵来说。
    在关外的满清之中,人除却身份地位之外,还按照民族来划分了三六九等,第一等自然是女真,第二等是蒙古,第三等才是汉民,汉民之中又有汉八旗、三顺王续顺公的区别,汉八旗又比三顺王续顺公高上一等。
    历次的战斗之中,三顺王续顺公的部队都是冲在前面,步卒的死伤又比骑兵要大,真是吃苦受累送死在前,军功受赏好事在后。
    从界岭口入关以来也是如此,什么苦差事都是他们打头阵,洗城抢掠的好事还轮不到他们,等到搬运这些抢掠的物资地时候,还要出苦力,在这个大军中,居然连朝鲜地火铳兵都瞧不起他们,真是灰头土脸。
    谁想到今日大将军阿巴泰居然许下了这般的赏格,当真是人人红了眼睛,那推着橹车前进地速度都是快了几分。
    所谓的死兵,就是敢死之士,毕竟是橹车后面也不是万般安全的地方,而且在冲阵的时候还要第一个冲上去肉搏砍杀,不是有勇气有本事的士兵担任不了,按照这个时代的概念,就得是老兵。
    对于满蒙的军队来说,站在橹车后面的都是汉八旗的步卒,这些人手持盾牌和大刀,面色冷漠的站在后面,听到后面许下前程的承诺,他们则是没有三顺王兵马的那般惊喜。汉八旗的兵丁很多都是在努尔哈赤时期就在关外跟着鞑子一起干的了,往往是某些辽东的豪族全族投靠满清,他们也就跟着成了汉八旗的一员。
    他们的精锐不逊色于满八旗和蒙八旗的士卒,战场上地经验更是如此,很多汉八旗士卒的前程已经是积攒的不少了,对这个许愿显然并不是那么动心。
    他们站在这里,一是冲锋陷阵。二是作为督战队,对于满清来说,三顺王和早就是满洲化的汉八旗不同,还是要甄别使用的,橹车冲阵,谁也不敢担保会出什么乱子。若是出乱子,后面的这些汉八旗步卒就会第一个动手杀人。
    不过推着橹车地前队后队,情绪完全是被调动起来了,在那里放肆的呼喝叫嚣,稍微安静下来之后,鼓声轰隆隆的敲了起来。
    一辆辆的橹车被推了出来,在阵前整理队列,缓缓的排列成一排对齐,然后后面的橹车也是出来。一排排的对齐。
    这边的叫嚣呼喊,对面登州军的官兵们也能听得清楚,参将赵能本来看见对方出列地士兵的时候还不觉得如何。谁想到一开口居然是汉话,辽镇所统辖之地一直是在山东行都司的管辖之下。
    三顺王系统地兵马在山东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