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428部分

顺明-第428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这酒席上之后,席上不是文人就是老头子,李宏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如何呆的住,没吃几口,就闹着要出去玩,席上地男人们也不是管孩子的,索性是放他出去疯了,这段时间,李宏和比他大一岁的表兄相处的很好。
    颜参政看着自己的外孙。满脸都是慈爱之色。其余的几位也是悠闲自得,中秋佳节。这样全家团圆,实在是惬意的很。
    军国大事。在这样的宴席上也不能讲,李孟笑着谈了会闲话。和身边地几个人聊了了家长里短,喝了几杯酒。
    对这样的礼仪场合。李孟向来是应付的颇为笨拙,正闲聊间,看见一名亲兵站在正门处躬身,李孟站起身来,冲着桌子周围的人说道:
    “小海要去登莱督练兵马,事情紧急,今晚就要启程,我要去送送他,怠慢了,诸位莫怪。”
    尽管和桌子上的几位长辈平辈的关系,可他是山东之主,自然有所不同,颜参政、周王还有刘福来都是笑着说道:
    “正事要紧,你且先去。”
    李孟点头致意,大步走出了门,边上的颜参政微微点头,笑着说道:
    “这小海也是国公地亲信人,不过年纪小,总是在齐国公身边历练,这几年也是成长起来,该外放出去独当一面了。”
    相比于周王一家,颜参政算是对胶州营有所了解的了,这番话倒也是中规中矩,不过边上的刘福来却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但眼下这样的闲谈,也没有必要驳李孟岳父的面子,其乐融融的多好。
    李孟没有出国公府之前,就已经是换上了甲胄披挂,倒不是他要出征,而是给王海送行,却要搞得正式隆重一些。李孟经常是感叹自己身边无人,可这次要办的事情,还真是要派出亲信人才能办。
    跟在自己身边这么多年,李孟能感觉到王海地成长,一个毛头青涩地小伙子也是逐渐成长为一名杀伐决断、成熟沉默的大将,这样地人才,如果还是圈在自己的身边做亲卫,未免是太可惜了。
    说是今晚启程,按照规矩,王海领着人已经是驻扎在了城外,中秋佳节,济南城中有没有什么贫病地人家,人人都是在家团圆,路上可是安静异常。
    济南城的南门外五里处有一处炮术操练地校场,校场边上有几处房舍,有两间屋子有***闪动。
    听到外面有人通报,屋中在那里等待的人都是站了起来,门被推开,李孟大步走了进来,在屋中,王海身上穿着商人地服饰,站起来行军礼都显得颇为不自在,李孟笑了笑,开口说道:
    “要是崇祯五年的时候给咱们这套衣服穿,非得笑晕了不可,现在穿着可不自在了。”
    这话说完屋中诸人也都是跟着嘿嘿笑起来,李孟收了笑容,颇为严肃的说道:
    “王海,你在我身边多年,一直也没有自己出去做什么事,这次孤身出海,独当一面,可有把握吗?”
    王海听到这句问话,也不顾身上穿的是长衫,双腿一并,右拳击胸,大声的说道:
    “请大帅放心,下官此去定当成功,不然,自行军法!!”
    李孟摇摇头,上前捶了王海一下,笑着说道:
    “自己心中要有把握,跟我这么多年,若是做这个事情都要拿军法作保,那岂不是本帅这个老师也脸上无光。”
    屋中众人都是哄笑,这种举动反倒是体现了李孟对王海的信任,还有王海的亲信地位,王海也是挠挠头讪笑起来,李孟这次郑重了些,又是说道:
    “当日你我十几人起家,还在军伍的也就是六七人,马罡、赵能、陈六都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了,王海你跟我多年,本领见识都是不缺,所缺的无非是服人的功劳,等你这次成功,我也外放你去执掌一方。”
    边说边拍了拍王海的肩膀,这番话说出来,王海尽管保持着军人的仪态,可情绪却有些控制不住,话都说不出来。
    李孟所许诺的,是胶州营军人所能达到的最顶点了,王海一直是在李孟的身边,尽管他也是资格最老的几个人,而且参加的大战搞不好还最多,可因为在老营亲卫这个要害位置上,始终没有升上去。
    亲兵统领也是旁人羡慕之极的高位,可王海却是那种喜欢在外征战,独自领军的性格,在李孟身边未免有些憋闷,李孟当然也是明白,可独当一方的大将,总归是要沉稳成熟,一直不放王海出去,也是为了磨练他。
    这些考虑,若是王海能自己理解最好,不能明白,那也是个人的造化,李孟肯定不会说的太明白。
    嘱咐完,李孟却转向边上的一名大汉,笑着说道:
    “我们山东如此做,未免是有些生分,可此事太过重大,总不免做的繁琐些,还望勿怪。”
    边上那名大汉听到李孟说话,连忙躬身半跪,脸上带着恭谨客气的笑容,用带着闽地腔调的官话回答说道:
    “国公大人能用郑家的船,那是我们郑家的福气,远途行船,有个质子担保也是海上的规矩,芝豹这个身份,还未必够格呢,这就要国公大人见谅了。”
    正文 第四百四十八章 平静的前奏
     更新时间:2009…8…29 1:08:38 本章字数:8912
    郑家的头领就是郑家的三兄弟,郑芝龙、郑芝虎、郑芝豹,郑家的这片基业固然是郑芝龙打下来的,可能够发展壮大,却也有郑芝虎和郑芝豹的功劳,而且这功劳颇为不小,比如说接收朝廷招安,从接触到确定,几次拒绝几次投靠,到最后为郑家争得了最大的利益。
    而这些年在海上陆上争战,领军作战的都是这郑芝豹,堪称是郑家的第一猛将,郑家三子,离了谁也不行。
    不过,这郑家人来济南的次数未免太多了一些,算计时间郑芝虎好象也没有走的太久,这边郑家的老三又前来
    在这个屋子里,大家自然是要客气客气,听到郑芝豹说的如此谦卑,李孟也是笑着说道:
    “济南风物正好,又有精舍,郑三兄弟来山东正好是休养休养。”
    听到李孟这话,屋中人又是哈哈大笑,笑归笑,大家都是心里明白,郑家派船只运送大批的山东兵马,船行海上,生死难测,如果不送个重要的人质过来,怕是山东不会放心,这件事的份量,也只有郑家的龙、虎、豹三人过来才够格了。
    大家说的和气,真要是出什么事情,那可就不好说了,但这时候的场面还要一团和气,彼此过得去才好。
    尽管在济南城齐国公府走的时候很是郑重,但在这屋子里大家还都是非常和气,看起来也就是王海远行一趟,亲朋好友过来送行而已。
    李孟把事情交待完。取出一面铁牌交给了王海,这是山东的调兵铁符,当然,相应的调兵文书已经是早到了目地地,铁符不过是个象征而已,王海珍而重之的接了过来,躬身行礼就要出门预备。
    按照计划,王海要在今夜领着部下出发,刚走出门,就听到李孟在身后沉声叮嘱道:
    “此去凶险。若是有紧急之事。以保全自己为先。”
    以李孟地性格。很少说出这样地话来。这肯定是顾念到兄弟情谊才这么讲。王海和其他地亲信大将不同。自从起家时候。王海就是跟在李孟地身边。说是上司和部下。真实地关系倒好像是兄长和弟弟。或者说是师生地关系。李孟把自己从前地和这个时代领会到地军事知识指挥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这个小兄弟。
    王海从小在卫所受苦。也没有什么兄弟。下意识地把李孟当成自己地嫡亲兄长。尊敬异常。
    这次地任务。地确是意义重大。王海心中多少有些忐忑。听到李孟说出这样关心地话来。一时间感动异常。而今众人都是一方大将。位高权重。平素间矜持不拘言笑。讲究个上位者地威仪。
    此时一些三十岁左右地人动了感情。彼此都有些尴尬。王海甚至不敢回头。也顾不得失礼不失礼。强拘着涩声说道:
    “请大帅放心。王海此去。定当成功!!”
    李孟看了身边恭谨地郑芝豹一眼。也没有继续说什么。王海出门之后。没有过多久。整个地校场就开始喧闹起来。车马声。报数声。整队声嘈杂于耳。还有各种器械叮叮当当。方才如此安静地校场。居然还有这么多地兵马驻扎。
    不过这喧闹持续地时间并不久,很快就是安静了下来,能听到王海在那里大声的训话,几句之后,又听到整齐地脚步声。
    外面的这些声音逐渐地远去,很快的,整个地校场又是变得刚来时候一般的寂静,屋中的这些人都是在那里安静的听着。既然李孟不说离开,其他人自然也要陪在这里,不过却没有什么枯燥的。
    在这间屋子里能听到外面的各种响动,一帮人都是从这些响动中猜测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倒也颇有兴味。
    那种人马行动的肃杀即便是听外面的声音也能感觉到,等到重新恢复寂静,有几名都是禁不住长出了一口气,郑芝豹的脸色则是变得慎重,略微迟疑下,才开口说道:
    “国公大人,麾下兵马都是这般雄壮,小人实在是敬服,若不是国公威武天纵,又怎么会有这样的虎狼之师。”
    用兵聚散为常以为上,这是兵书上的老话,可要做到这一点的军队却少之又少,方才外面那些动静,再联想先前的那种安静,还有重新恢复安静状态的间隔之短,都能说明驻扎在这校场上部队的训练有素。
    郑家能拉出来作战的兵马也能有四万余人,可海战可以,陆战却一直是弱项,当年和粤匪刘老香火并的时候,还要带着倭国的浪人一同前往,原因就是郑家的嫡系兵马不善于在陆上作战。
    归根到底他们并没有成为一支军队,而仅仅是强盗团伙而已,海上船只跳帮厮杀,更多的是个人的好勇斗狠,这才是郑家所长。
    事实上,郑家能有一支勘用的陆战兵马还要到郑成功时代,此时郑芝豹驻扎家中兵马,也是绞尽脑汁想要出来一支聚散有度,勇猛顽强的兵马,可却始终是不能如愿,此时听到山东兵马的这般表现,心中愈发的凛然,他却是能知道这些现象到底是代表着什么,而且这还是夜间的整队行军,实在是太强悍了。
    现在看来,彻底的不要连绵跟山东齐国公家输诚,未必是坏事,这般的实力,局面又仅仅是现在的这国公爵位,两省之地。
    对于郑芝豹的夸奖,李孟淡然的笑了笑,开口说道:
    “郑三公子,山东练兵,如此者乃是通常,也不必太过惊讶。”
    这倒不是故作姿态,而是平平常常。理所当然的意思,郑芝豹来到山东几次,但见山东兵马的次数却不多,对李孟地话却也不太相信,可表面上依旧是恭敬敬服。
    这边的事了,外面的车马早就是备好,郑芝豹去往济南城中,会专门给他划拨一个宅院居住,行动之类的情况都是会被人监视,郑芝豹也是坦然领受。当成自己的休养假期。
    郑芝豹走后。李孟在屋中却是坐了下来,沉吟了一会,开口招呼了一声。一直是在门外等候的新任亲兵营统领黄平走了进来,自从王海确定外放之后,黄平就是交卸了山东盐帮的职司过来担任这亲兵营统领,他也是带兵的武将出身,做这个倒也是轻车熟路。
    “实验大队的兵源人手现在就应该招募了。这次要多倾向于山东之外的兵马,尽快重新搭建起来。”
    听到李孟地吩咐,黄平恭谨地答应下来。在这个校场上跟着王海启程的兵马就是实验大队,王海所要执行的任务。地确是艰难凶险,而且今后的开府一方独当一面。也需要自己的骨干兵马。
    这实验大队原来也是归王海统属,又都是全军的精兵。这次带去正是合适,今后独立成军,这实验大队就是军官种为军队骨干的途径,算是胶州营兵马系统地正途,从前都是讲究在老部队里优先挑选,这次向河南、南直隶江北地和北直隶两府倾斜,也是为了将来考虑,有熟悉本地情况的军队骨干,总归什么事情都能方便些。
    黄平当年可是大明官军的千户出身,做这种亲随军官倒是驾轻就熟,有些礼节类地工作,甚至做的比王海还要好。
    李孟吩咐了一句之后,又在脑中过了遍一天要做地事情,又是拿出个便笺来看看,确定今天没有什么遗漏的工作和事件,刚要吩咐回城,却看到新任亲兵统领黄平好像是有话要讲。
    这位新任地亲兵营统领做事倒是圆转如意,很是明白分寸方式,可因为关系不如王海那么亲切,有时候这吞吞吐吐的行为让李孟颇为地不耐,当下开口说道:
    “黄统领,你既然做了如今这个位置,也不能和从前做盐帮头领那样小心,有什么话直接和本公直说,这才是忠于职守的行为。”
    黄平低头讪笑了几声,笑着说道:
    “在河间府牺牲的盐帮主事成海,有两个儿子,一名五岁,一名三岁,自从成主事牺牲之后,两个孩子就总是闷闷不乐。”
    “哦?莫非是赈济和抚恤常例没有发到手中吗?”
    这的确是小事,不过李孟的语气却猛地严厉起来,胶州营那些死难人员的抚恤若是还有人克扣的话,那真是无法无天,他这边要准备动刀杀人了,李孟骤然严厉起来的语气让黄平吓了一跳。
    黄平和李孟的年纪差不多,可李孟这些年威福日重,气势压人,这一动怒可真是上位者做雷霆,压的人喘不过气来。黄平连声的解释说道:
    “大帅误会了,成家尽管是孤儿寡母,可在咱们胶州营的抚恤救助之下,生活还是颇为的富足,卑职前些日子看到,成家的两个孩子,成山、成丘也没有什么小孩子的模样,整天里闷闷的……这济南城中咱们军中公塾也就是国公府世子和各位公子那边,卑职冒昧说一句,能不能让成家的两个孩子也补进去……
    话说到这里,李孟也是明白了,历次争战,山东兵马尽管都是大胜,可死伤也不少,不过大部分都是各处的青壮子弟,也都没有成家,就算是有子弟的,也有当地的公塾、私塾托管教导,可兵马之外的许多部门,比如说山东盐帮,这里面的人员大多是成家立业的,年纪偏大的人。
    山东盐帮在外,孤身犯险,也经常是有死伤,可在外身死,有时候因为保密和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