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求不得˙画瓷 >

第16部分

求不得˙画瓷-第16部分

小说: 求不得˙画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更新和无回复都不代表我失踪了,我只是在哐当哐当的火车上晕乎着。
想起车上的伙食,内牛满面。
回家以后会把更新补起来的,毕竟咱还有榜单任务要完成。握拳,加油。 
                  缸豆红…1
  这一年科举之后,前三甲所有考生上殿觐见。
  夏族与汉族的考生分为两队,依着文武百官的样子朝我叩拜,三呼万岁。
  上朝时,夏族官员与汉族官员一贯都很自觉地分列在左右两侧。如今新科中榜的考生们也有样学样,严谨地站好自己的位置。
  我高坐在宝殿之上,仿佛看见自己的江山一分为二,心底也被挖了条沟壑似的空荡荡。
  下朝之后特地去翰林院见一见新科的一甲。状元是山东人,榜眼是京城人,探花是江西景德镇人。全部是汉人,不过我对探花生出了莫名的好感。追着他问了景德镇瓷窑的许多事情,听起来新奇有趣。
  范太傅在旁边打岔道:“皇上对瓷文化如此有兴趣,不如上御窑厂巡视一番。”
  言下之意,如今该谈正事。
  我尴尬地笑了一笑,正经地与他们论起要事来。这一年乃至将来若干年,我要做的事情便是实行汉化政策。天地之大,百姓种族各异,虽然疆土已经统一,人心却各异。一提汉化,汉臣自然是支持的,但夏臣喉咙里梗着一口气咽不下去。
  我们征服了他们,却要以他们的文化来统治国家,族人统统不服,尤其是那些跟随先皇打江山的三朝旧臣。
  我却是下定了决心,不管遭遇怎样的反对,势在必行。
  几名考生退下之后,我与范太傅又定下了议程,将召集内阁与军机处大臣相商,授新科中榜考生合适的官职,下月走马上任。
  
  秋荷枯萎了,荷叶一半青一半黄。
  面前是一口不大的荷塘,背后是女人孩子们的笑声。
  忽然起风了,宫女来关上窗,劝我回去坐着。我便回到母后身边去,看着榻上几个婴孩粉粉嫩嫩的,笑的笑、哭的哭,好热闹。
  荣亲王妃今日带着绮蓝进宫来给母后请安了,丝绦没来。
  母后兴致很高,又召了皇后和贵妃来。
  看着她们那样高兴,我觉得寂寞。无意瞥见皇后腰间挂的香囊,想起丽妃在灯下绣花的情景,她也很寂寞。
  我真该让她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也不是没努力过。但有太医的话在先,她也没抱希望,因此也没有失望,仍然像从前一样平平淡淡的。
  “还有一个月就抓周了,我最近给他试了好几回,他每回都抓的印章。”皇后喜悦而骄傲地说道。
  当初我抓周时也是抓的印章,察德抓了一把小刀。
  我觉得这不代表什么,但母后执意认为我便是继承皇位的人选,因为我手握玺印。于是父皇将我立为太子。我想,父皇若能长命,一定会将兵权交给察德。那么,我有玺印又如何,兵权旁落。
  至今,各地藩王仍然手握重兵。察德反而落了空,是因为摄政王的缘故。摄政王多方制约甯家,更是剥夺了亲王的政治权利。
  藩王个个都是开国功臣,但如今坐拥一方。于是前几年,摄政王设立了军机处,总揽兵权。接下来应该是削藩,只可惜摄政王没等到那一天。
  我亲政不久,未敢大刀阔斧削藩,只怕藩王会去招揽起义军来造反。
  
  夜晚与甯贵妃一同用膳,我逗了逗贤越,觉得这个孩子长得很亲切。
  若是立他为太子,可抚慰汉人,但夏臣定会言辞激烈地反对。我也只能静观其变,这一生还长得很,或许还能有别的皇子出世。
  甯贵妃叫乳娘将孩子抱下去,命宫女备下热水,然后走到我面前来替我宽衣。
  她似乎不敢看我,脸蛋红通通的。为了缓解紧张,她小声跟我说着话,“皇上,说起来真新鲜,荣亲王妃都不知道沫儿会写字。”
  “哦?”我一听见关于丝绦的消息,耳朵都竖起来了。
  “母后命人拿出沫儿抄的经书来,王妃都吓一跳。还说没想到那么个芝麻官家里庶出的女儿竟然会写汉字。”
  我摇摇头,“京城里这么多大官儿都不教教女儿读书写字,朕的后宫里也挑不出一个有才华的妃嫔。”
  甯贵妃讪笑道:“汉人不是有句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是了,你们都有德。”我的衣裳都脱去了,麦色的肌肤在静静的烛火下显得光滑油亮。
  甯贵妃垂下头,耳廓全红了。
  我顺势揽了她一下,问:“怎么今日只有荣亲王妃来,小妃不来给母后请安?”
  “听说生病了。”
  我一惊,手不由自主用大了些力,“什么病?”
  甯贵妃忸怩道:“女人家的病,皇上莫要问了,晦气。”
  冷不丁想起长兴的死因,胸口被什么堵住了似的发闷。种种不祥的预感如阴云覆盖了我的天灵。轻轻推开甯贵妃,转身唤齐安。
  齐安从外头进来,隔着一道帘子回话:“奴才在。”
  “备驾,朕要去撷华殿。”
  甯贵妃脸上的血色霎那间褪了下去,抬头望着我,目光闪烁。
  我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要如何解释,心里极度憋屈,也顾不上她的感受了,自己抓了衣袍匆匆穿起来。窸窸窣窣,除了我弄出来的动静,别无其他声响。
  出宫的时候回头望了一眼,甯贵妃正跪在地上抹眼泪。她大概也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
  
  撷华殿里落叶满地,似乎如嫔不喜欢叫人把地扫得太干净。
  殿里也不是十分整齐,小玩意摆得到处都是。
  如嫔刚卸了妆准备休息,急忙出来迎。我道了声“起来”,故作悠闲地踱着步子进去了。
  如嫔为我斟茶来,笑着说:“皇上恕罪,臣妾毫无准备,有失远迎。”
  “不怨你,朕只是心血来潮,想看你写字了。”我朝齐安使了眼色,一行奴才都退下去了,宫女们也跟着出去。
  如嫔眨眨眼,狐疑地看着我,“那臣妾去备笔墨。”
  我止住她,“就拿你今日写的来看看。”
  如嫔去取了,取来了我却并没有心思看。只听见她在旁边问:“皇上觉得哪张写得最好?”
  我心不在焉,根本说不上来,眼前的白纸黑字渐渐缭乱起来。随手将一张抽出来说:“这张好。”又问,“怎么荣亲王的侧妃近日没进宫来陪你写字?”
  如嫔如春花的姣容上绽开浓浓的笑意,“臣妾见皇上政务繁忙,便没有召她进宫来。”
  我不以为意地嗯了一声,突然又警觉地盯着如嫔。
  她这句话,已经暴露了她知道了很多事情,但是她却不怕。
  “皇上,臣妾定然会保守秘密。”如嫔附耳对我说道。
  我脑子里飞快地回想,原来上一次如嫔带着宫女出去寻经书是有意为之。她竟然看出了我的心思,或者说她看出了我对丝绦不仅仅是欣赏她会写字那么简单。
  我有些后怕,身边这么多双眼睛,如何顾得过来?
  如嫔像是无所顾忌的样子,嘻嘻笑道:“明日一早我便召她进宫,皇上安心歇着,明日下了早朝过来就是。”
  我钳住她一只手腕,厉声:“你何时知晓的?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如嫔答:“臣妾自然应当为皇上分忧。”
  “分忧?”我蹙了眉,愈发不明白天真烂漫的如嫔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皇上遇见了自己喜欢的人,陷入相思之苦,臣妾为皇上分忧是应该的。”如嫔一只胳膊搂上我的脖子,小声说,“臣妾绝不会走漏风声,她一来,我便遣散所有人。”
  我仿佛被人窥见了内心最龌龊的一角,有种羞耻的感觉从胸腔里蔓延开来,直到脸上发烫。不想再看如嫔,撇开头问:“你图什么?”
  “臣妾的兄长入京来考科举,中了进士,还望皇上费心惦记。”
  “知道了。”我冷着脸应道。有把柄落在别人手里,到底不舒服。如嫔的心机也远远在我预料之上。只是一个丝绦便能抵下我内心的所有不安,这一点,如嫔也看透了。
  
  次日,丝绦果然进宫了。去母后那里请安坐了一会,便与如嫔一起回了撷华殿来。原本皇后要请她过去,不过如嫔以要为太后抄经为由劫了她过来,这一路凶险被如嫔描述得绘声绘色。
  还是那张长书案,砚台旁放着那只笔筒。我清楚地看见她的视线落在笔筒上,万分不舍。于是偷偷对如嫔耳语了一句话,如嫔当下便走过去将那笔筒塞给丝绦,一边说:“妹妹,我是粗人,这笔筒还是与你相衬。”
  丝绦愕然,推也不是,接也不是。终是我发了话,她才收下了。
  天凉了,瞧着她身上衣物单薄,我难免担心她在王府里的日子不好过。
  如嫔在丝绦身旁磨墨,突然一声闷响,她竟然将砚台打翻了,浓黑的墨汁“哗啦”浇在她们裙子上。丝绦张了张嘴,愣愣地看着自己污黑的裙摆。如嫔也皱了下眉头,随后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给丝绦赔不是,一边唤宫女去找衣裳来。
  “沫儿,瞧我笨手笨脚的,可千万别怪我呀!”她随手翻开衬裙一看,墨汁渗到里头去了,恐怕腿上都尽是墨迹。她忙唤宫女去准备热水,要擦洗一下身子。
  丝绦手足无措地由着如嫔摆弄,不一会宫女们都忙开了,丝绦也被如嫔推搡着进了内殿去。
  内殿有里外两间闺阁,一间是如嫔的,一间是值夜的宫女们休憩之所。听见如嫔在里面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你们都下去罢,侧妃娘娘不习惯这么多人伺候。”
  一行宫女依稀退了出来,我却穿过帘幔与相向而行,问其中一名宫女:“如嫔呢?”
  “如嫔娘娘和荣亲王侧妃都在里间更衣。”
  我点点头,由她领着往里间走。
  “娘娘,皇上来了。”宫女轻唤了一声。
  “哎,皇上来了,快领侧妃娘娘去外间。”如嫔急忙叫唤着,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之后,如嫔道:“好了,你们还杵在这做什么,下去罢,请皇上进来。”
  里面的宫女也悉数退了出来。两旁的侍女为我撩起垂纱帐,我便穿过拱门而入。
  
作者有话要说:我回来啦,hoho~ 我不是学生,我是老师,大笑 
                  缸豆红…2
  如嫔站在不远处的红木衣架前面宽衣解带,侧目睨着我笑:“皇上亲自来为臣妾更衣,真是令臣妾受宠若惊。”说着,她拾起干净的衣裳随意披上,蹑手蹑脚推开垂花小门。
  那是里间与外间隔着的一道暗门,平日里看着像摆设用的架子。宫女值夜的时候常常从这小门里进出。
  我没办法仔细考虑该不该走过去,脚下已经迈开了步子。
  进到里面去,如嫔又将小门关上了。
  这外间我从未来过,只知道每回伺候的宫女退下去都歇在这。
  简约的布置,没有多余的东西。
  半透明的屏风上映着一道绰约的身影。
  此时的丝绦犹如被困住的猎物,躲在屏风后大气不敢出。
  我扭头望了望,帘幔外头还有两名值守的宫女。
  没敢唤她的名字,慢慢走过去绕至屏风侧旁,一眼就望见她的裙子侵染了墨汁,湿漉漉的。旁边的床榻上搭着几件新衣裳,支着一盆热水。
  她仰头看着我,并没有戒备的神色,一如既往的安静。好像她从未怕过我,也并不讨厌我。就是这样,我琢磨不出她的心思。
  “生病了?”我用最轻的声音问她。
  她不回答,躬身去拧起热水里的手巾。我大概知道她的意思,先从屏风里退出来。但我不是正人君子,透过屏风,她的一举一动都清清楚楚。
  看见她在我面前将衣物一层一层除去,听着自己太阳穴突突地跳着,一下比一下急促。
  水声沥沥,她用湿手巾擦着身子,不急不缓,从容镇定。她越是这样,我越是羞愧得无地自容。一国之君,究竟可以下作到什么程度。
  无奈地笑一笑,准备转身离去。
  可是她突然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身上只裹着一条衬裙,她那么清瘦、骨骼分明,就似一尊瓷像。但是两条细长的胳膊上尽是青青紫紫的掐痕,所有的美感都被这些掐痕毁灭殆尽。
  我发觉她的神情中带着一股决绝,莫名地心慌起来,问:“发生什么了?”
  她靠近我,伏在我耳畔,以微弱的气息说:“他都知道了。”
  “什么?”我一把抓住她的肩膀,又唯恐弄疼她,松了力道,只好轻轻地扶着,“是察德干的?他知道什么了?”
  “什么都知道。”她说着,眼里的云雾便化作了水,一滴滴滚落。
  我的心被揪了起来,不知道这是种什么样感觉,眼看着自己喜欢的人过着痛苦难熬的日子,看着她受伤害,不知道怎么样才可以保护她。
  “丝绦……”我唤她,沉沉叹息一声。有些事情,即便我是皇帝也无能为力吗?将她搂住,低头亲吻她的额头,“进宫来,好吗?”
  她只流泪,不出声,脸颊轻轻地贴在我肩头,说:“我不能。”
  那几个沉重的字,压得我肩膀都在颤抖。连她都清楚这不可能,女子若是失去了名节,这世上便没有立足之地,何况是后宫。尽管我不在乎,但大夏国的皇帝要怎样面对世人。
  他们会说蛮夷皇帝强抢弟媳,会说丝绦是个不清不白的女子。
  既然活得如此绝望,何不死了干脆。
  
  我为自己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想法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大概是这辈子第一回想到死,无论过去经历了多少不堪回首的往事,我至少还怀有希望。我想亲眼见到夏国的崛起,看见我所统治的疆土繁荣兴盛。
  佛堂的老僧说,尘世中每一个人都是痛苦的。活着是修行,坦然面对因果,即便痛苦,那也是自己种下的果。不无道理,因为我恶事做尽,所以才受到了这样的惩罚。
  生平第一次喜欢一个人,求而不得。
  
  “他想带我走。”她悄声在我耳边说,隐秘的话语、微微的气息。她在我怀中半裸着,垂泪欲滴。暧昧一点点地荡漾起来,我情难自禁,俯首去吻她的泪痕,一面问:“去哪里?”
  “江南……”丝绦躲闪了几下,渐渐地依着我的胳膊瘫下去,气若游丝道,“江南匪患,他会主动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