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民国之文豪 >

第169部分

民国之文豪-第169部分

小说: 民国之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哥,我无聊,就来你这边看看。”霍安妮道。
  而那个跟着霍安妮一道来的编辑这时候从霍安妮的身后探出头来:“穆主编,原来这位小姐真是你的朋友!”
  霍安妮来了之后,只说是来找穆琼的,却不说自己是谁,弄得他们有点担心,特地跟了上来,就怕这位小姐其实不认识穆琼,纯粹是来看楼玉宇的。
  穆琼一贯都是不见那些来找他的女人女学生的,他们怕穆琼会不高兴。
  “这位是霍小姐,就是近来很有名的那位。”穆琼介绍了一下霍安妮。
  近来很有名的霍小姐?那不就是霍二少霍三少的妹妹,霍家大小姐吗?这几天上海的报纸,整天盯着霍小姐,日日在报纸上报道霍小姐的行踪,他们虽然不认识霍小姐,但却都是听过的。
  没想到他们穆主编这么厉害,竟然能让霍小姐主动来找他!跟上楼的编辑敬佩地看了穆琼一眼,下楼去了。
  盛朝辉却满脸失落。
  盛朝辉知道穆琼跟傅蕴安关系极好,没想到他跟霍小姐的关系,竟然也这么好……
  有穆琼珠玉在前,他肯定入不了穆小姐的眼了。
  毕竟穆琼长得比他好,学问比他好,还比他年轻……他唯一能超过穆琼的地方,兴许就是家里有点钱。
  但他只是家里的小儿子,以后要分,也分不到太多钱,倒是穆琼会越赚越多。
  盛朝辉打了个招呼,就失落地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穆琼给霍安妮倒了一杯水:“我这里应该也很无聊。”
  “不会啊!你这里应该有《蜕变》后面的内容吧?能给我看看吗?”霍安妮满脸期待地看着穆琼。
  霍安妮近来,一直无所事事。
  上海这边的名媛,喜欢逛街买东西,喜欢各种新鲜玩意儿,但霍安妮在欧洲和美国生活过,上海这边的新鲜玩意儿,对她来说一点都不稀罕。
  她玩了几天就觉得无聊了,今天早上看了佣人送来的希望月报和大众报之后,还迫不及待地想看后面的内容。
  其实她更想知道《换身记》后面怎么样了,但天幸是谁据说连她三哥都不知道,她想看后面的内容也没得看,就只能来找穆琼,要《蜕变》后面的稿子了。
  穆琼直接就把自己的稿子拿了出来,给霍安妮看。
  霍安妮捧着稿子,看得津津有味。
  这时的人看书,大多是一个字一个字,仔仔细细地读的,霍安妮看得也就很慢,但就算这样,看了一个多小时,她也就把穆琼的存稿看完了。
  看完之后,霍安妮又无聊起来,也就是这个时候,她注意到了穆琼正在整理的稿子:“这是什么?”
  “我打算整理一部百科全书出来。”穆琼道,突然想到了什么:“对了,你会不会画画?”这时候的文人,大多多才多艺,魏亭就会画画,霍安妮兴许也学过?
  “会啊,不过我不会画水墨画,水平也一般。”霍安妮道:“我学的是建筑,要画图纸。”
  穆琼之前还真不知道霍安妮学的竟然是建筑,当然了,学这个挺好的:“你能帮我画图吗?”
  “你要画什么?”霍安妮问。
  穆琼当即跟她说了起来,又将英文版的百科全书拿出来,让霍安妮可以照着上面的图片来画。
  要画的都是很简单的东西,霍安妮直接道:“这些没问题,我随随便便就能帮你画出来,不过我现在手边没有工具,要回去才能画。”
  “工具?”穆琼问。
  “圆规啊尺啊什么的,太阳比地球大很多,要画很大,地球就要小一点,月亮要更小。”霍安妮道。
  穆琼其实并不要求霍安妮画得精准,但仔细一想又觉得这样画出来的兴许更好,当即道谢。
  “你要是想道谢,不如给我介绍几本书,我最近没事可做,就想看点书。”霍安妮道。
  “我这里有不少书,你想看可以自己去找。”穆琼指了指旁边的书架。
  他的书架上,放着很多他觉得值得看的小说,其中就包括刚印刷出来的《我在百年后》和《传染》。
  霍安妮没看过这两本书,但今天早上看了《换身记》之后,已经记住天幸这个名字了。
  她想也不想,就拿了《我在百年后》看,然后这一看,就入迷了。
  穆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又去叫霍安妮:“安妮,该去吃晚饭了。”
  “哦……”霍安妮应了一声,却舍不得放下自己手上的书。
  “等下再看吧。”穆琼道。
  “我一边走一边看。”霍安妮道:“这书真的太好看了!”
  “确实不错。”穆琼笑道。
  “哪能只说不错啊!穆哥,我觉得你可以跟他学学,也写点这样的小说!”霍安妮认真地看着穆琼。穆琼的小说虽好看,但到底没有天幸写的新颖,而且《求医》这样的书看着让人难受,她其实并不喜欢。
  穆琼:“……”
  作者有话要说:
  若干年后,宋明理得知朱世安也是穆琼的笔名,吐血三升。
  不久之后,他又得知天幸同样是穆琼的笔名,又吐血三升。


第190章 低价书高价书
  穆琼最近的午饭; 改成了去平安医院吃,顺便陪傅蕴安。
  他和霍安妮到达平安医院的时候; 平安医院正热闹着; 病人们来来往往,有的在挂号,有的挂了号在等着。
  在这个绝大多数穷人病了都不会去医院的时代; 这样的场面非常少见,只能说西林的魅力太大了——这里至少有一半人,都是冲着西林来的。
  因为病人太多,傅蕴安不得不邀请更多的医生来平安医院工作,同时; 他自己也不像以前那么悠闲。
  穆琼到的时候,傅蕴安刚刚给人做完一台手术。
  傅蕴安做手术的技术本就很好; 有了西林之后; 死亡率又减少了很多,现在不仅上海这边的人要动手术会找他,就连其他地方的人,要动手术的时候; 也会千里迢迢过来找他。
  傅蕴安今天动手术的对象,就是一个特地从杭州来这里治病的病人。
  傅蕴安做手术的时候,一直都是戴手套的,这会儿; 他摘了自己手上的手套,用肥皂仔仔细细地洗手。
  他的手指瘦长纤细; 但有些地方长着薄薄的茧……穆琼走过去,同样拿了肥皂洗手,又问:“蕴安,你下午还有手术吗?”
  “有。”傅蕴安道:“有人让我帮他取嵌在身体里的子弹。”
  这时有些人上了战场,受了伤之后,没机会得到好的治疗,就只能任由子弹或者弹片嵌在自己的身体里,而这是让人很痛苦的。
  “是谁?”穆琼问。
  傅蕴安说出一个穆琼挺熟悉的名字来:“许擎扬。”
  穆琼在现代的时候,没听过许擎扬的名字,但来了这个时代之后,倒是听过几次,这是某个军阀手底下的将领,据说打仗格外勇猛,如今手底下有好几万的兵马。
  “他是来上海买西林的,顺便找我动个手术。”傅蕴安道。
  穆琼点了点头。
  现代,抗生素卖得很便宜,生产也简单,不过这个时代……哪怕傅蕴安按着穆琼的指点研究出了大批量生产西林的方法,西林的生产依旧很麻烦。不仅如此,这玩意儿还不是可以让人直接吃的片剂,而是用玻璃瓶装起来的注射液。
  光外面的玻璃瓶,就不便宜了。因而现在,这药出售的不多,来上海买药的,便也都是各个势力里的大人物了。
  洗了手,两人就一起往傅蕴安的休息室走去,一边走一边聊天。
  穆琼把自己整理《百科全书》的事情说了,而傅蕴安一直认真地听着。
  到了地方之后,佣人立刻就端上来饭菜。
  今天桌上,又有一样非常“新式”的蔬菜——西蓝花。
  一朵朵绿色的小花用大概是鸡汤的鲜美的汤煮了,又加了一些菌菇肉丁之类,看着就高档。
  “国内竟然也有brocli!”霍安妮有些惊喜。
  原来国内这时候没有西蓝花……穆琼还真不知道这东西国内以前没有,毕竟他上辈子,很小就开始吃了。
  “这绿菜花刚有不久。”傅蕴安给穆琼夹了一朵,又问霍安妮:“安妮你怎么会和穆琼一起过来。”
  “我去穆哥那里看书了。”霍安妮道:“三哥,你现在才注意到我吗?”刚才她三哥和穆琼聊得高兴,完全忘了她,真是让她伤心。
  还有,她三哥在穆琼面前,真的太温柔了,竟然还给穆琼夹菜。
  霍安妮看着穆琼碗里的西蓝花,忍不住有点眼红。
  她长大之后,她三哥就再也不照顾她了!
  “我怎么可能现在才看到你?”傅蕴安无语地看了霍安妮一眼,然后又去跟穆琼说话了。
  霍安妮:“……”
  算了,她还算好的了。
  傅怀安比她更不受重视。
  下午,穆琼将《百科全书》的稿子全都整理好,又将需要画的图一一列好,然后就拜托霍安妮去画图了。
  至于他自己,则是翻看起刚刚印刷成册的《丝乡》来。
  《丝乡》年前就已经登完,现在终于印刷出来了,即将发售。
  如今已经是1917年了,因为他跟人做交易,提前推广了标点的缘故,这一年出版的书,都加上了标点。
  虽然文字依旧是竖着排列的,但多了标点之后,这书看着真的舒服很多。
  这天晚上吃过晚饭,穆琼就和傅蕴安一起回了家。
  他有了个新宅子,霍庸还送了他们一个宅子,但两人并没有搬走,还住在老地方。
  这一来,是方便傅蕴安在挨着他家的房子的洋房里处理各项事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朱婉婉和朱玉都是女人,穆琼也不好扔下她们独自住。
  不过,他还是很机智的。
  年后,他就找人在两家的院墙上开了一个洞,这洞上甚至没有安门。
  如此一来,两家来往就方便多了,傅蕴安这边最近增加了一些佣人保镖,还能顺便把他家的屋子打扫干净,照顾朱婉婉和朱玉。
  现在,朱婉婉和朱玉晚上回家,都不用自己烧水来洗漱了,早上起来,也总有热腾腾的早餐备好供她们取用。
  穆琼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家务事一直是亲力亲为的,都把洗衣做饭的技能给练出来了,结果现在突然有人伺候……
  他觉得要不了多久,自己的那些技能,恐怕就要丢了。
  第二天,《丝乡》就上市了。
  楼玉宇的书一本接着一本,都很好看,虽然很多人已经在大众报上看过这部小说了,但现在这书上市,大家还是去买了。
  不过到了这会儿,急着去买的人还是少数,毕竟他们也知道,就算晚一点去买,这书也是买的到的。
  《丝乡》的销售并不火爆,但销量其实很高,这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书,很多人都愿意买来,放着闲暇的时候看看,更有人买了之后仔细研究,盼着能实业救国。
  而《丝乡》上市的同时,穆琼去了棚户区。
  年前,棚户区这边因为来来往往的人多的缘故,甚至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市场,但这会儿,这里就只剩下一块空地了。
  自从平安医院开始出售西林,霍英就不在这边出售西林了,这边自然也就没人了。
  之前,那些医生什么的,在这块空地上搭出许多棚子来,现在这些棚子也不在了,这并不是这些医生把棚子给拆走了,而是棚户区的百姓将之拆了,然后用来盖了房子。
  穆琼看到一栋低矮的泥屋上面,就铺着一块那些医生用来盖房子的布。
  穆琼这次过来,是为了办学校的事情。
  他早就琢磨着要办学校了,只是那时候事情太多,他也就暂时缓了缓,而到了现在,他总算有空了,就联系了政府的人,一道过来看看。
  “穆先生,你要办学校,有好几块地可以选,价格都很合适……”那工作人员热情地给穆琼介绍。
  穆琼却没接话,反而问:“现在还有人患猩红热吗?”
  “已经没有了。”那人道:“这次的瘟疫,结束的特别快!以前总有那么一些人,家里人得了病非要将之藏起,不肯交出来,弄得一直有人患病,但是这次不一样,因为得病的人不仅能得到治疗,还能吃好的,不仅没有人把病人藏起,还有本身没病的人想要装病……很快就没人得病了。”
  工作人员这么说的时候,满脸高兴,穆琼闻言也笑了笑,然后详细地询问起土地的价格来。
  棚户区附近就是农村了,这里还住着很多穷人,因而没有哪个有钱人来这里买地盖房,地价也就非常便宜。
  穆琼买了一大片地,也就花了两万大洋,而这块地上,他打算盖三所学校。
  一所启蒙学校,两所职业技术学校。
  而后者之所以要分成两所,这是因为穆琼打算办一个男校,一个女校。
  其实他更想办成男女混合学校,但他真要这么干了,可能会招收不到女学生,干脆就放弃了。
  这三所学校,按照穆琼的打算,会向上海以及上海周边的底层百姓招生。
  启蒙小学收六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不论男女都收,男生每年收学费六元,女生免费,学校管一顿午饭,主要教授国学和数学,还会有其他课程,总体来讲跟其他小学差不多。
  至于那两所职业技术学校,则招收十二岁以上的少男少女,当然了,也会适当放宽一些——十岁的孩子若是懂事会干活,也可以进来读。
  男子职业技术学校,白天会让他们学技术、工作,晚上就分班学认字,上文化课,学校不收学费,但管一日三餐和住宿,还会发校服,形式有点像招收学徒。
  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情况相似,只不过教授的技术不同,比如男学生可能会教导他们木工之类的技术,换到女学生那里,教的就是做衣服之类了。
  同时,不管男女,要是表现出色,还可能会学到更高深的技术,比如可以选一些男生,教导他们使用机器修理机器,也可以选一些女生,教导她们医护方面的知识。
  这学校是慈善性质的,虽然让学生们工作干活能得到一些收益,但肯定赚不了钱,能维持收支平衡,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办这样的学校,主要是为了让底层的百姓多学点东西,改变他们的人生,给他们灌输一些他希望他们懂得的知识……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