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种花得良缘 >

第26部分

种花得良缘-第26部分

小说: 种花得良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我们明天就进城买书。”许顺成道。

    “明天不行,明天是大伯的生辰,我们要到山上去吃饭。”许俏君笑道。

    “往年都不做,我不记了。”许顺成笑道。

    三家村的规矩,父母在,小辈们要五旬后才能做大酒,今年是因为许家添了新媳妇,借着许元成四十岁生辰,摆几桌酒席,看看新媳妇待客能力。

    次日清晨,许顺成早早的去馥园转了一圈,然后回家带着妻子儿女,和早就约好的李家婆媳一起上山了。

    “姑母,凤九出去了好几个月,什么时候回来啊?这眼看着又快要过年了。”鲁春娇搀着李许氏,笑问道。

    “昨儿收到他送回来的信,说腊八前才能回来,还有两个多月呢。”许李氏笑道。

    “男儿志在四方,多出去走走好。”许顺成笑道。

    “我长大了也像凤九哥一样,出去长见识。”许宝儿牵着许俏君的手,笑呵呵道。

    一路闲聊上了山,陈翠柳早早的等在门口,一一打了招呼,将人请进门。午时初,王家人和陈家人都到了,王香草也来了,里里外外转了个遍,没找李雩泽,扯过许俏君,“凤九哥今天不来给大姑爷祝寿吗?”

    许俏君微愕,没想到王香草还惦记着李雩泽,暗叹了口气,道:“凤九哥出去游学了。”

    “他什么时候回来?”王香草急切追问道。

    “不知道。”许俏君道。

    “你去问问你姑奶奶啊。”王香草道。

    “是你想知道,又不是我想知道,要问你自己去问,做什么要我去?”许俏君不想参合她的事,甩开她的手,径直去了灶房。

    王香草是个莽撞性子,也没深想过上次被她姑母送回家的原因,还真的跑去问李许氏,“姑奶奶,凤九哥什么时候回来?”

    李许氏正和陈家人在说话,听王香草这么直通通的问了出来,心里虽然有些不快,不过当着王家人的面,也不好摆脸色给她看,笑笑道:“凤九他……”

    “爷爷、奶奶、爹娘,二叔二婶四叔和二弟回来了。”陈翠柳在屋外道。

    这一打岔,王香草的问题,李许氏也就不用回答了。

    许志成是一家三口到齐,许晓成却是独自一人,唐月娥没回来,说是身子不舒服,在家休息。

    许刘氏心中一喜,悄悄把许晓成拉到旁边,“月娥可是有喜了?”

    “没有,她小日子才走。”许晓成脸色不怎么好地道。

    许刘氏大失所望,看了看许晓成的脸色,也不好多说什么,暗叹了口气,劝慰他道:“老四,你和月娥还年轻,孩子来得晚些,也不要太着急啊,好生和月娥过日子,孩子一定会有的。”

    “娘,我知道,我会好好过日子的,您放心。”许晓成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心里却越发恼了唐月娥,她嫁过来三年都没怀上孩子,娘虽然心急,但也没责怪过她,还总劝他和她好生过日子,多体谅她、让着她,可她不知道感恩,还在背后数落婆婆的不是。

    许刘氏拍了拍小儿子的肩膀,“进去吧。”

 第五十九章 偶得良师

    吃完午饭,几家人闲聊了一会,就各自归家。陈翠柳的待客能力,受到了长辈们的肯定。不说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到也进退有矩、热情周到。

    过了两日,许顺成带着许俏君进城去了。

    来书铺全是学子和文士,买得都是经史典籍、诗集词集等,种植方面的书,少得可怜。

    伙计好不容易才从角落,找到一本《农桑易知录》。可这是本种田的书,跟种花没什么关系。

    “爹爹,买回去吧,把田种得更好,也不错。”许俏君笑道。

    许顺成如今对女儿的话,那是言听计从,花十二文钱买下这本书。许俏君又挑了两本游记一本笑林广记。还顺便去隔壁的店子,买了几刀毛边纸和笔墨,不能老用李家的东西。

    父女俩不甘心就这样回去,又去了另一家书铺。伙计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看掌柜没注意他,小声道:“你们去谦益斋看看,那里的书是最多最全的。”

    谦益斋是城里最大的书铺,书多而全,但是价格也相应的要比其他小书铺要贵一些。许顺成一时忘记家中已有余财,只敢进小店买书,经伙计提醒,赶紧带女儿直奔谦益斋。

    谦益斋光门面就比那些书铺大了两倍,上下共三层,第一层摆的是寻常的书籍,第二层是珍品书籍,第三层是孤本书籍,许家父女只有在第一层转转的资格。

    谦益斋的伙计非常有礼,在问清许家父女的需求后,将他们带到店里最角落的一排书架前。

    许俏君从书架里挑选了三本书,拿着书去柜台结账,三本书合计一百三十六文钱。数了钱,许家父女就离开了谦益斋。他们刚刚出店门,从一排书架后面走出一个人来,正是与他们有数面之缘的唐蓟礼。

    “齐掌柜,刚才那对父女买了哪几本书?”唐蓟礼问道。

    “他们买了《勤农要事》、《野花博录》和《农桑衣食辑要》。”齐掌柜据实答道。

    “书是谁选的?”唐蓟礼又问道。

    “是那个小大姐选的。”伙计一直站在旁边看着。

    唐蓟礼眯了眯眼,道:“把那三本书各拿一本给我。”

    伙计赶紧又取来三本书,双手奉上。

    唐蓟礼拿起这三本书和先前在二楼选的书,数了钱,扬长而去。

    伙计看着他远去的背景,揣测地问道:“掌柜的,唐少爷莫不是要弃文从农了?”

    “啐,休得胡说。”齐掌柜瞪他一眼,“有客人来了,还不快去。”

    许家父女不知他们离开后的事,径直去了巷尾的小作坊里,熔了那三枚银瓜子,打了一对丁香耳钉。

    许俏君把耳钉装进许佳儿做的荷包里,“爹爹,我好饿了,我们去汪家老店吃午饭吧。”

    “这里离汪家老店可有点远。”许顺成道。

    “没关系,我走得动。”许俏君馋喝螺馋得厉害,鲁春娇煮的喝螺不好吃,“爹爹,带我去吧。”

    “就这么想吃喝螺啊?”许顺成笑问道。

    许俏君认真地点点头。

    “行,那就去吧。”许顺成爽快地答应了。

    因为错过了饭点,汪家老店里已经没有客人,就许家父女这一桌客,菜也上得快。上齐了菜,老板娘没事了,就从柜台里拿出笸箩来,做起了盘扣。

    老板娘做的可不是许伊儿做的那些简单的盘扣,许俏君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但是看那式样,是很复杂的盘扣。许俏君看在眼里,动了心思,吃完饭,走了过去,蹲在老板娘身旁,笑盈盈地道:“老板娘,你做的这些盘扣真好看。”

    老板娘笑道:“这个是用蝴蝶结和团锦结组合做出来的盘扣。”

    “老板娘的手艺这么好,有没有想过收徒弟啊?”许俏君开门见山地问道。

    老板娘抬头看着她,对上她清澈的双眸,“你想学?”

    “不是,我不会做这个,我是替我大姐问的,我大姐手可巧了,只是没师父教她,她只会做几种简单的盘扣。”许俏君种花能赚钱,就没再跟着许伊儿学做盘扣。卖掉三盆奇莲后,许俏君曾劝过许伊儿不要再做盘扣,许伊儿却不愿丢了这门贴补家用的手艺。

    老板娘笑了笑,低头继续做手中的盘扣。

    “老板娘,您能指点一下我大姐吗?我大姐她很喜欢做盘扣。”许俏君退而求其次。

    老板娘沉默地做着盘扣。

    “老板娘……”

    “俏儿,走了。”许顺成阻止了许俏君继续说服老板娘的举动。

    许俏君虽然不甘愿,但还是站了起来,老板娘不愿意,她也不做强人所难的事。

    “小姑娘,你姓什么呀?”老板娘突然开口问道。

    许俏君心中一喜,转身道:“我姓许,叫俏儿,我大姐叫伊儿。”

    “俏儿,你回去叫你大姐做几个盘扣,带过来给我瞧瞧吧。”老板娘笑道。

    “好的,我明天就让我大姐送过来。”许俏君高兴地道。

    老板娘笑着点了点头,她没有女儿,早就想找个徒弟把手艺传下去,可惜做盘扣这门手艺,多数人只看到表面,不屑学,她一直没能如愿找到徒弟,现在有这么个机会,她不想放过。看过人,若好,就收下,若不好,打发走了就是。

    许俏君回到家中,把这事跟许伊儿说了。许伊儿面露怯色,“我能行吗?”

    “当然行,你本来就会做,拜个师父指点你一下,你就能做出更好看的盘扣,价钱也能买的好些。”许佳儿抢先道。

    “二姐说是没错,以后姐夫做木工赚钱,大姐就做盘扣贴补家用。”许俏君曾想教两个姐姐种花,可惜两人都没多大的兴趣,再者做花农也辛苦,种那些普通的花卉赚不到几个钱,珍贵花卉又岂是那么容易种的?所以还是发挥她们的所长。

    许伊儿一提到周昌修,脸就红了,低着头,道:“那我就去试试。”

    许佳儿立即拿过笸箩,从里面挑选出几对盘扣,“大姐,就带这几对去吧。”

    许伊儿看了看,点头同意了。

 第六十章 扩建房屋

    次日,许顺成带着许伊儿和许俏君再次进城,又花钱雇了牛车。

    “爹爹,老是这样雇别人家的牛车,不太好,不如我们家也做辆牛车吧。”许俏君懒懒地倒在许伊儿怀里,这牛车太简陋,接连两天进城,颠得她全身酸痛。最近她是不打算再进城来了,得在家好好休养。

    许顺成想了想,道:“好,明天我就托人去买牛。”

    父女三人进了城,直奔汪家老店。离正午还有半个多时辰,店里没有客人,帮工们在做开市前的准备,有帮工在,老板娘不用事事亲为,交待了几句,就从厨房里出来见许家父女。

    “老板娘,这是我大姐许伊儿。”许俏君拉着许伊儿的手,走了过去。

    老板娘上下打量着许伊儿,相貌清秀,目光柔和,衣着整洁干净,就外表而言,这是个不错的孩子,笑了笑,“伊儿是吧,你做的盘扣在哪?拿来我看看。”

    许伊儿打开手中的小布包,拿出里面的盘扣,递给老板娘。

    老板娘接过盘扣,都是简单之极的盘扣,只有一对是盘长结和平织组合而成,不过做得有些粗糙,线头处理的也不是很好,淡淡一笑,问道:“这对盘扣是谁教你的?”

    “没人教我,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许伊儿怯怯地道。

    “盘扣就是由这些结组成的,把它们加在一起,做好看了,就是本事,就是手艺。”老板娘看着许伊儿,目光带着几分欣赏,要做好盘扣不但要手巧,还要心思巧,“你可愿意跟我学啊?”

    “愿意,我愿意。”许伊儿满脸喜色。

    老板娘收许伊儿为徒,约好每天申时教她做盘扣。每天从三家村出来,太过辛苦,许顺成就去找了许志成,想让许伊儿暂时住他家。

    许志成和陈三妹自然是愿意的,赶紧收拾好房间,等她入住。

    许伊儿进城去学艺,家里少了个能干的长女,鲁春娇要多做一些事,脸色阴沉了好几天,然后就嚷着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躺在床上不起来。

    许顺成看着她直皱眉,也不拆穿她,“要不要请赵大夫过来给你看看?”

    “不用了不用了,我就是觉得累,躺躺就好。”鲁春娇可舍不得花那没必要的钱。

    “那你就好好躺着吧。”许顺成丢这句话,扛着锄头去了菜园子。

    于是鲁春娇就真得在床上好好地躺着,百事不管。

    到了正午,许佳儿煮好了饭,进来喊她,“娘,饭煮好了,你出来吃吧。”

    “我不想吃饭,你煮点瘦肉稀饭给我吃。”鲁春娇闭着眼睛道。

    许佳儿应声出去煮稀饭,家里条件好了,早上才买的猪肉,到也不费事。

    许顺成又摇了摇头,这女人年纪越大越爱胡闹,居然装病,真不知道她那脑子究竟在想些什么?

    过了一会稀饭煮好了,许俏君送进去给鲁春娇,看着包着头巾,躺在床上哼哼叽叽的鲁春娇,无语地翻了个白眼,虽然厌烦鲁春娇没事找事,却不能由着性子将手中的碗糊到她脸上去,强忍着心里烦躁,道:“娘,起来吃稀饭了。”

    鲁春娇坐了起来,接过碗,“你爹呢?”

    “爹去馥园了。”许俏君道。

    “佳儿呢?”鲁春娇又问道。

    许俏君看了眼她手上端着的稀饭,唇角微微上扬,道:“宝儿要大便,二姐带他去茅房了。”

    鲁春娇听这话,并没有如许俏君所料想的露出食难下咽的表情,她咕噜咕噜把那碗稀饭吃完了,把空碗递还给许俏君,“再去舀一碗来。”

    许俏君撇撇嘴,胃口真好。

    秋收后事情多,不是这家弄璋弄瓦,就是那家娶媳嫁女,要不就是摆酒过大寿,当然也有两位老人因年事已高,驾鹤西行的。

    鲁春娇赖在床上装了三天病,后来因为村里有人成亲,找她去帮忙,她才“病愈”,精神抖擞出了门。

    对鲁春娇这种莫名其妙的行为,许俏君不去多想,想多了,会变得和她一样,脑回路异于常人。

    许俏君等鲁春娇走后,带着许宝儿去了李家。有许宝儿给李许氏和赵玲玲解闷,她就不必说笑话给她们听,也不用回答许宝儿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可以安静的看会书。

    许顺成一直没有管鲁春娇,他有一堆事要忙,先是请人拓宽了大门,又在鸡棚后面搭出间牛棚来。原本还算宽敞的后院,显得有些拥挤。等把做好车厢也搬进来,就更窄了。

    “爹爹,我的花没地方摆了。”许俏君后悔买牛了,牛粪的臭味会不会熏坏她的花啊?

    许顺成看着堆满东西的后院,“哎,这房子还是建窄了。”

    “爹爹扩建房子吧,宝儿长大了,该分房了。那些畏寒的花也要搬到房子里去,要不然会被冻死的。”许俏君搓了搓手,今年好像比去年冷,还没立冬,她就穿上了小棉衣。

    许顺成苦恼地皱眉,“就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