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种花得良缘 >

第29部分

种花得良缘-第29部分

小说: 种花得良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行人顺利地进了华林园,在婆子的指引下,去了花厅。

    花厅里已坐了不少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站或坐,三人也找了空位坐下,陶家的下人送来热茶。那两小厮老实地站在椅子后面。

    陆续又进来一些人,连百卉园的新来的大掌柜和二掌柜也来了,花厅里的位置差不多坐满了。这时进来一中年男子,看模样像是个管家,“今日是元宵佳节,我家老爷以花会友,多谢诸位拨冗光临。”

    花厅里人客气了几句,接着那位肥头大脸,穿着一身绣百花袍的陶老爷出场了。

    许俏君大失所望,她还以为能看到一个风姿隽爽的美男子,没想到是这么个猪八戒形像。好吧,以貌取人,是她不对,谁也不能规矩胖子不能喜欢花卉。

    陶老爷说了一段很长的客套话后,让婢女把花送上来。婢女个个长得如花似玉的,穿着统一的服饰,捧着一盆盆盛开的花,赏心悦目。

    “小丫头,那些花认不认得?”凌秉绶凑到许俏君耳边问道。

    温热的气息喷散在耳畔,让许俏君也点不自在,蹙眉向左边躲开,却不想,撞上了唐蓟礼手上摇着的折扇。

    唐蓟礼忙把折扇收拢,“许姑娘,可还好?”

    许俏君抬手揉了揉鬓角,“没事。”

    十五盆花一字排开,摆放在花厅中央的长桌上。

    那管家在得到陶老爷的示意后,道:“诸位请赏花。”

    来这里的大多数是爱花人士,还有一些猎奇之人,早就坐不住,听此言,蜂拥而上,近距离赏花。凌秉绶也急急忙忙地跑了过去,唐蓟礼和许俏君却气定神闲地坐在位置上。

    唐蓟礼探究地瞟了许俏君一眼,这么沉稳的小姑娘真得只有**岁吗?家里**岁的小堂妹、小表妹可是个顶个的浮躁。

    许俏君没注意他看过来的目光,她在回想那些花。捧进来的第一盆,她一眼就认出是冠状银莲花。冠状银莲花,花色艳丽多样,有红、紫罗兰、蓝和白等色,是很好的观赏花卉,可是它原产于地中海。

    许俏君只纠结了片刻,就释怀了,既然红薯、玉米都能飘洋过海得来到大祁,冠状银莲花自然也能。

 第六十六章 抛砖引玉

    围着花看的人,渐渐散开回了座。见桌边人少了,许俏君三人就去看了一圈。许俏君看罢,淡淡的笑了,都不是什么名贵的花卉,不过原产地都远在万里之遥。大祁的海运,很厉害,可惜没有机会随船四处去长见识。

    等桌边没人了,陶老爷摸着大肚子,笑问道:“这十五盆花,不知诸位可认得?”

    厅内寂静无声,谁也不愿先出声,这些花不认识不丢脸,但不认识装认识,贸然去认花,万一说错了,那就什么脸面都没有了。

    当然也有不怕丢人现眼的,凌秉绶这个厚脸皮,站了出来,“本公子来抛砖引玉吧。”

    凌秉绶走到桌边,大笔一挥,把十五盆花的花名写在纸上。婢女接过,双手奉给陶老爷。

    “这位公子,不好意思,你一盆花也没写对。”陶老爷摸着大肚子道。

    唐蓟礼瞪了凌秉绶一眼,右脚在地上碾了碾,要不是人太多,真得很想一脚踹死他算了,哪有人上赶着去丢脸的?打开了纸扇,遮住了半边脸,早就知凌秉绶是什么德行,怎么还敢相信他的话?和他同来呢?

    陶老爷看凌秉绶并没露出窘色,笑了起来,道:“陶勇去把那盆荷瓣兰花捧出来,送与这位公子,多谢公子赏脸。”

    名唤陶勇的管家应声而去。

    这盆荷瓣兰花,令众人活跃起来,陆续有人开始写花名。可惜都没写对花名,有的写的花名挂了点边,但不是完全准确,陶老爷很是失望。

    “小丫头,你该不会一盆都没认出来吧?”凌秉绶凑过来问道。

    许俏君斜睨他一眼,他以为她和他一样不学无术吗?扭头问唐蓟礼,“唐少爷不去写吗?”

    唐蓟礼笑,坦然道:“我不认识那些花。”献丑不如藏拙,他没凌秉绶那么脸皮厚,不怕丢人。

    许俏君笑了笑,那些十五盆花,她认得七八种,只是要不要把花名写出来,她有些迟疑。

    “得了盆兰花也就够了,那些花不要也罢。”唐蓟礼看出许俏君不想去写,不愿勉强她。

    “兰花是我得的,与你们无关,你们休得打兰花的主意。”凌秉绶急忙道。

    他这小气又得意的模样,看了真让人不爽。

    唐蓟礼的右脚又动了动,实在是很想踹这小子。

    许俏君看着凌秉绶,鄙夷地撇撇嘴,问道:“唐少爷,你看上哪盆花?”

    唐蓟礼眼中一亮,知她改了主意,要出手,笑笑道:“那盆粉色带条纹的花不错。”

    “知道了。”许俏君笑,起身去桌边写花名。

    唐蓟礼摇着纸扇,跟在她后面。

    许俏君提笔蘸墨,在纸上写着:冠状银莲花、白瑞木、仙客来、海锦葵、长春花。

    这五种花,许俏君能确定无误,另外三种,就有些不确定,毕竟它们不是园林内常种植的花卉,原产地又在外国。

    “我只认得这五种。”许俏君道。

    “你能认得五种,已然不错。”唐蓟礼看纸上的字,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微微颔首。

    许俏君把纸递给伺候在旁的婢女,由她交给陶老爷。

    陶老爷一看上面的花名,猛地站了起来,以他最快地速度,走到了许俏君面前,“姑娘贵姓?”

    一把纸扇拦在了两人中间。

    “陶老爷,花名可写对了?”唐蓟礼问道。

    许俏君低眉敛目地退到唐蓟礼身后,她是来帮忙的,忙已帮,就该功成身退。

    “对了,都对了。”陶老爷道。听此言,花厅里的人眼光都不同了,灼灼地盯着许俏君。

    “既是如此,我们是否可以任选一盆花带走?”唐蓟礼问道。

    “可以,公子任选。”陶老爷道。

    “多谢。”唐蓟礼笑,收起了纸扇,捧起那盆海锦葵,“表妹,我们走吧。”

    表妹?

    许俏君愣了一下,也就反应过来。唐蓟礼把事揽过去,是不想陶老爷找她麻烦,这样最好。

    两人往门外走,陶老爷也没拦,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看唐蓟礼衣着打扮,应是富家公子,身边还带着小厮,有见识是肯定的,那小姑娘应是代笔。虽然弄出这么大的架式,找到认识花名的人,可惜那人不是花匠。找不到好的花匠,培育不出名贵的花卉,这些不认识的花种得再多都没用,十几盆的价钱抵不过一盆兰花。

    陶老爷的惆怅和苦恼,无人理会,凌秉绶捧着兰花,边喊边追了出去,“哎,你们俩等等我。”

    出了华林园,唐蓟礼和凌秉绶把手上捧的花交给小厮,许俏君就要与他们分手,唐蓟礼笑问道:“这花你不要?”

    “等花结了种子,唐少爷送我两颗就好。”许俏君笑道。

    “这花该如何栽培,你得跟我说说。”唐蓟礼笑,“边走边说,也顺便送送你。”

    “有劳。”许俏君知他是好意,也就没拒绝。

    许俏君这边才往回走,许伊儿等人已陆续回到打铁铺,这时才发现谁都没跟许俏君在一起。

    许伊儿急哭了,“街上人多,我该牵着三妹才是,不该松开手,让她一个人走的。”

    “大姐,你别哭,三妹机灵着呢,不会有事的,我们出去找她。”许佳儿红着眼眶道。

    “青天白日,俏儿不会有事的,只怕是走远了,她人小,还没走回来,我们出去找找,一定能找到。”陈三妹心里惶恐,面上不敢表露,说这话安慰许家姐妹,亦在安慰她自己。

    留下陈三妹姑侄三人在家看铺子,其他人急急忙忙往外走。到了巷口,许志成让大家分开寻找。李雩泽匆匆而去,脚步慌张,失去了平时的沉稳和从容。

    周昌修和秦诺陪在许伊儿和许佳儿身旁,不能许俏君没找着,再把她们给弄丢了。

    李雩泽边走边问路边的摊主,可曾见过一个**岁,身上穿着红袄蓝裙,系着包包头,扎着粉红绢花的小姑娘?

    摊主皆道不曾看到。

 第六十七章 元宵灯会

    李雩泽心急如焚地找了两条街,看到迎面走来的许俏君,那悬着的心才落到实处,急急地喊了声,“俏儿妹妹。”

    “凤九哥。”许俏君笑应了,扭头看着走在她左侧的唐蓟礼,“唐少爷,我家哥哥来了,无须继续相送,请留步吧。”

    “李雩泽,我认识。”唐蓟礼淡笑道。

    “他姓李,你姓许,他怎么会是你哥哥?”凌秉绶吐出嘴里的瓜子壳,“哦,我知道了,嘿嘿。”

    “你和唐少爷也不同姓,也是兄弟。”许俏君回了他句,快步朝李雩泽走去。

    唐蓟礼斜睨凌秉绶一眼,道:“三脚。”

    “三什么脚?我靠,唐蓟礼,你有事没事就踹我,踹习惯了是吧?以为我不会还手是吧?要说动手,你打得过我吗?我是大人大量,不跟你计较罢了,随你左一脚右一脚踹我。”凌秉绶不满地小声嘀咕。

    唐蓟礼懒得搭理他,看着不远处的李雩泽和许俏君。

    李雩泽问许俏君去了哪里,为何走散了,不赶紧回打铁铺。

    许俏君隐瞒她写出花名一事,只说跟着唐蓟礼去看花,言罢,垂首道歉,“没想到会去这么久,让你们担心了。对不起,凤九哥。”

    李雩泽抬眸看向唐蓟礼,也看到他身后捧着花盆的两个小厮。

    唐蓟礼含笑颔首。

    李雩泽亦回了他一个颔首礼,然后带着许俏君走了。走了一段路后,李雩泽才开始教训许俏君,“日后切不可跟着不知底细的人走,若他们心有歹意,将你拐卖,于你于家,都是大祸一场,知道吗?”

    “我知道错了,以后我不会跟不知底细的人。不过,那个唐蓟礼说他认识你。”许俏君道。

    “他是晞知兄的表弟,我和他有数面之交,他的为人还不错。”李雩泽肯定了唐蓟礼品性。

    许俏君虽然安然无恙回来,但有了这前车之鉴,许伊儿再不敢让许俏君离开她半步。到了晚上灯会,许伊儿牵着许俏君的左手,许佳儿牵着许俏君的右手,姐妹仨亦趋亦步,宛若连体。

    夜幕降临,泉陵城灯火通明,小贩大声叫卖,招揽生意,赏灯游玩的人群,熙熙攘攘,来来往往,比白天还热闹。店铺外悬挂着各式的灯笼,一些大户人家不时燃放烟花,五彩缤纷的火光和天上月光,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炫丽夺目的图画。

    街上人太多,又要观灯,又不时到小摊子上买些零嘴吃,渐渐的就分成了几伙,许家三姐妹走在一起,后面跟着周昌修、秦诺和李雩泽。

    六人走到了个挂满灯笼的摊子前,架子上悬挂的灯笼个个精巧别致,看了就让人喜欢。

    “大姐,我要那盏兔子灯笼。”许俏君摇着许伊儿的手,娇声道。

    “好,买给你。”许伊儿宠溺地笑道。

    周昌修听这话,赶紧上前问摊主,“上面那盏兔子灯笼,多少钱?”

    “灯笼不卖,三文钱猜谜语,猜对了,灯笼拿去。”摊主笑,猜不对,三文钱就归他了。

    猜谜语,周昌修和秦诺都不擅长,都指望李雩泽帮忙。

    李雩泽见两人目光都落到他身上,笑了笑,走到摊前,数了三文钱给摊主,问道:“谜面是什么?”

    摊主用竹撑将兔子灯笼撑下来,打开悬在灯笼下方的红纸条,上写着:生根不落地,生叶不开花,街上有得买,园中不种他。有根不着地,有叶不开花,城里城外卖,家家不种他。

    李雩泽沉吟片刻,道:“豆芽。”

    摊主笑,“公子猜对了,这灯笼是公子的了。”

    李雩泽接过灯笼,递给许俏君,“拿好了。”

    许俏君抽出许佳儿握住的右手,接过灯笼,笑盈盈地道:“谢谢凤九哥。”

    李雩泽看着站在灯光下的许俏君,樱唇上扬,笑意嫣然,清亮的双眸,波光流转间明媚娇艳,心中微微一动,笑着摸了摸她的包包头,柔声问道:“不用谢,你还想要哪盏灯?凤九哥帮你猜。”

    “我有兔子灯就够了,凤九哥帮大姐和二姐猜吧。”许俏君左右看了看,笑道。

    许佳儿轻轻拧了下许俏君的鼻子,嫌弃地道:“你以为我们和你一样还小啊,还提着灯笼满街跑,我和大姐不要。凤九哥帮给宝儿猜一盏吧。”

    “要哪一盏?”李雩泽笑问道。

    “那盏螃蟹灯不错。”许俏君笑道。

    李雩泽又数了三文钱给摊主。

    摊主取下螃蟹灯,打开红纸条,上面写:小时青来老来红,立夏时节招顽童,手舞竹杆请下地,吃完两手红彤彤。

    这谜语出得浅显,李雩泽想都不用多想,就说出了谜底,“桑椹。”

    摊主把螃蟹灯笼递给李雩泽,脸上带笑,眼中隐有央求之色,三文钱可买不到这么好的灯笼,他已经亏本,再猜下去,他就亏得更多了。

    李雩泽了然一笑,“我们去别处看看吧。”

    摊主如释重负。

    离了这个摊子,一行人去了观灯台。

    观灯台上立着一棵五丈高的灯树,上面燃有千盏灯,五颜六色,火树银花,美轮美奂。在灯树下,是形状各异的灯笼,牡丹灯、葡萄灯、荷花灯、走马灯……看得人眼花缭乱。

    俗人看灯,只是灯,雅士看灯,多了诗兴。在观灯台上,十几个学子在那里摇头晃脑,赋诗作词。

    这个说,元宵灯会庆佳节,那个道,家家户户点灯忙。

    这个又说,灯火星桥不夜天,那个又道,千盏万盏灯相连。

    李雩泽听了,微微蹙眉,轻摇了下头。他为人沉稳厚道,纵是觉得他们作的诗不好,也不会直言批评,但是有的人就不会口中留德。

    “我靠,这样狗屁不通的诗,亏你们还在这里绞尽脑汁想,还敢大声的吟出来,也不怕丢人现眼。”

    许俏君一听那前面那两字,就知道凌秉绶那二货来了,扭头一看,果然是凌秉绶带着两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