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115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15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由得狠狠的瞪着石宏大:一旦变心就宰了他!
  结果那边巴挠了挠头,这是他困惑的时候,不自觉的小动作:“宋婶子,你说的那些我没咋听懂,不过你放心,我家里人都很好,不会欺负她,等她嫁过来,我阿妈肯定也不会折磨她的!”
  “我保证不会!”阿雅适时出声:“隔壁的那个张老猴精,我绝对不会学她!”
  巴家人对汉人了解不,但是这附近最具特色的婆婆,非张老猴精莫属!
  整天折腾的花样百出,张家二婶子都笑言,自己是最繁忙的妇人,不仅要相夫教子,孝顺婆婆,还得跟婆婆斗智斗勇。
  张老猴精在这十八里铺住着的这十年,都作出花儿来了!
  别人家的婆婆没那么花样,也没那么大名气,阿雅就拿她当例子,比较了那么一下,发现自己没张老猴精的本事,更不想跟张老猴精一样,对儿媳妇跟对冤家似的!
  阿雅也没听懂宋婶子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她能听懂大部分汉语,已经是努力学习的结果了。
  于良吉眼神儿也没了,委屈也风吹云散了,反倒是憋得满脸通红,石宏大也翘起了嘴角。
  宋婶子没想到,她这说的文雅也没用,人压根儿就有听没有懂!
  “娘,你说这些,他们听不懂的。”宋送姑娘小声的拉了拉宋婶子的袖子。
  还是刘宋氏见机开了口:“这是好事儿,宋婶子,你放心,大家走在一起住着,你出门就能看见闺女,怕什么?巴敢欺负人,咱们可不是吃素的,黄大嫂,你说是不是?”
  末了还拉了个盟友。
  “放心,这家里不是还有大老爷跟小少爷呢吗?”黄厨娘也笑道:“他今天敢当着二位老爷的面开这个口,以后有了事情,你只管找二位老爷给你做主!”
  不愧都是大宅门里呆过的人,刘宋氏和黄厨娘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
  可惜,宋婶子还是不太放心,毕竟他们七八年之后就合约到期,到时候什么情况还不一定呢!
  “你闺女跟了我儿子,他给你养老送终。”巴图终于开口了,憨厚地许下了诺言:“以后一个儿子姓巴,一个儿子姓宋。”
  于良吉惊讶的看了一眼旁边的石宏大。巴图的心胸够宽广的啊!
  “不用,用了吧?”宋婶子也没想到,巴图会这么说。
  “用,以后祭祀的时候,让他给你烧纸。”巴图不在乎的甩了甩手,拍了拍巴:“跟你媳妇以后生俩娃儿。”
  巴这二愣子还点头!
  “巴图心胸真是大啊!”于良吉感叹了一句,在古代,能让孙子跟儿媳妇姓的太少了。
  “没啥,以听别人说过有个村子也是这事儿,寡母拉扯大的闺女,挑女婿,个个都不满意,后来还是一个不甘心的后生,找了家里人,那后生的爹就是这么说的,后来那闺女嫁人了,就生了俩儿子,一个随夫家姓,一个随婆家姓。”而且听说两家过得都还不错,亲如一家人。
  且巴家再怎么汉化,骨子里也是有着外族人豪爽不羁的性子,本来他们家是没有姓氏的,可后来还不是有了“巴”这个姓氏?
  在草原上,名字和姓氏不过是个代号,是个称呼而已,巴图是真的不在乎,往上追溯的话,大家都是同宗也说不定呢。
  主要是草原上也没这么水灵的姑娘,以后他们的孙子肯定跟小少爷一样粉雕玉琢!
  于良吉:“……!”
  还以为这主意是巴图自己想出来的呢,合作还是借鉴了别人的经历啊!
  石宏大清咳一声:“那宋婶子,你看这事儿?”
  “我同意。”宋婶子看了看闺女,再瞅瞅巴,虽然人太实在了些,可这样的人没花花心眼子。
  哪怕以后分开了,女儿,应该也不会受委屈,这家人心地都好,她可是观察了很久,自那个小子看女儿第一眼,她就发现了!
  “好,那个,什么时候办喜事儿?我去请单媒婆来!”于良吉看了看自己这个院子,于家可是连大红绸子都没撤掉呢!
  “今年冬月吧。”宋婶子低眉顺眼的提议:“现在赶一下工,绣个喜服和嫁妆等物品。”
  “不用太赶,那个,家里做衣服的东西都在你那儿,尽管挑合适的用!”于良吉没说挑好的用,因为她们的身份,也穿不了绫罗绸缎。
  那样不是帮她们,而是害他们了,僭越和逾制可都不是小罪。
  “谢小老爷。”宋婶子微微一福。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请管家娘子去单媒婆那里说一声,新房的话,在巴家隔壁在起一座。”于良吉想了想,那边还有一片空地,正好还没盖什么东西。
  唯一不好的是离围墙挺近。
  “哎!”刘文喜高兴地点头。
  围着道了喜,就要分头去办事,于良吉还特意让刘文喜先给发了红包,再让大家伙儿忙去。
  一直到晚上吃饭的时候,大家还喜气洋洋的,于良吉都吃了半碗饭。
  晚上睡觉,于良吉抱着被子,警惕的看着进了屋里的石宏大。


第234章 又是一春
  “好好睡觉,今天不折腾了。”石宏大很正人君子的穿着里衣里裤上了炕。还拿过于良吉手里头的被子,放倒于良吉,给他盖好。
  于良吉有点懵,脸有点发热,恶狠狠的发言:“我不是那个意思!”
  “嗯嗯,我是那个意思。”石宏大吹灭了蜡烛,随意的道。
  于良吉蹭的一下子坐了起来:“好啊,果然是那个意思!”
  “瞎想什么呢!”石宏大将人压下。
  于良吉手蹬脚滑:“放开我!”
  “这辈子都不放开!”石宏大低头亲了亲:“乖,昨晚弄得狠了,你又是第一次,赶紧好好休息吧,明天不是还要去学堂吗?”
  于良吉看他没下一步动作,才知道自己误会了。
  不过他是不会道歉的!
  谁让他昨晚那么可怕!
  “现在三月份了,四月要带他们去考试的,这些日子就要加紧了。”于良吉老实了。
  石宏大将人抱到怀里,好像抱着的是全世界最珍贵的珍宝一样:“好,今年就看他们能不能有运气中了。”
  “一定能!”于良吉在被窝里一握拳。
  那些孩子都很刻苦,说实话,赶上他前世高考的时候了,而且他们不只看书,他们还习武,身体素质也非常好!
  “嗯,一定能考中,给咱们村争光!”石宏大顺毛捋。
  “他们都是最好的孩子,最好的学生。”于良吉吸了吸鼻子:“而且他们背负着很多人的希望。”
  十八里铺的人真的对此很看重,每次路过学堂,就连嗓门最大的付二柱子家的,都会下意识的闭嘴,悄声而过。
  忘了说,过年的时候,两家和好之后,付家强就不再去张家村的学堂上课了,而是改在了十八里铺的学堂。
  这一进去不要紧,付家强在全学堂里都垫底!
  无论是文还是武,现在连于宝宝就能轻松打倒他了!
  当时给付二柱子家的差点气疯了!
  因为为了跟于家互别苗头,他可没少给学堂的山长送礼,就是张云逸收的时候可痛快了,说的也好听,会好好教导付家强,结果呢?
  连村里小学堂的孩子都比不过!
  文,文比不过,武,武打不过!
  全村人听说了,都有点反应不过来!
  于良吉就更是了!
  教学水平,这东西差的也太多了吧?
  于良吉就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让这里的孩子们,知道,读书习武,是有好处的!
  当初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句口号没白喊,圣太祖毕生都是在为百姓考虑,但凡是能读书识字或武艺过人的,皆有免其纳粮的政策,越是往上考,免除赋税的田地越多。
  若是他们真的考中了,别说轰动全村,全县城都得轰动!
  “嗯,睡吧。”石宏大轻轻地拍着小于举人。
  于良吉窝在石宏大的怀里,哽哽唧唧了一会儿,就睡着了,白天虽然睡的也不少,可他还是很快入睡。
  石宏大稀罕了一会儿,也抱着他入了睡,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办呢!
  第二天起来,俩人收拾了一番吃了早饭,带着礼物先去了车爷爷家。
  毕竟是在车爷爷家迎的亲,以后就是当亲戚一样走动了,带着礼物来看看,也是认认门的意思。
  车家当然热情接待了!
  中午,甚至还留了一顿午饭。
  没办法,车姥姥太热情了。
  不过于良吉还是开了口:“要在您这里先预定五十只鹅雏,您给张罗一下。”
  于家家禽里的鹅雏,这两年都是在车家这边预定孵化。
  “行,好说,好说!”车姥姥笑靥如花。
  老太太高兴着呢,做饭的是张艳红,车达当初真没取错,张艳红真的很能干,伺候二老也很尽心,一家人看着就其乐融融。
  俩人陪着车爷爷说了会儿话,吃了饭之后,才起身告辞。
  “以后就当亲戚一样处着。”车爷爷拍了拍车达:“等我们俩老骨头不在了,帮我们照看一下车达。”
  “您二老长命百岁,还等着车达给您二老生娃子呢!”于良吉赶紧安慰一句。
  说实话,他也不敢保证,二老已经七八十岁了。
  在现在可能七十岁没什么,可在古代就是人生七十古来稀!何况二老一辈子操劳,要不是身体底子好,能不能活到这么大岁数还不一定呢。
  “行,借您吉言!”车达赶紧笑呵呵的回应,他媳妇儿张春红,哦,以后就是车张氏了,也附言:“二老长命百岁。”
  逗笑了二老,于良吉这才跟石宏大一起告辞离开车家。
  下午回去睡了会儿觉,然后于良吉就跑去了学堂,正好赶上林杰他们也是午睡起来。
  没得说,开始上课!
  于良吉主要是开拓他们的眼光,让他们小事情不再局限在一个小天地里,而是放眼天下,放眼全世界!
  石宏大去了一趟县城,回来之后三天,有人送来了两辆马车,都是带着车厢,可以防风防雨的那种大车厢。
  他直接给送到了学堂:“以后这两辆车子,就给赶考的人乘坐,马匹从我们家出。”
  两辆车子挺大,里头扑上了毛毡,再放上半新不旧的被子,坐上去,一点都不颠簸,两边还有不少的小匣子,打开里头是可以固定的水壶和托盘,托盘上是一些糖果和干果点心。
  “赶路的时候吃。”这是石宏大的解释。
  “这个不错!”于良吉满意了。
  他没乘坐过公交马车,但是原主经常在冬天的时候,学堂放假,乘坐公交马车回十八里铺。
  记忆里,跟现代的公交车差不多,而且有点儿挤。
  大人还好说,这八个可是半大少年,又是去赶考的,于良吉不想有一点意外发生,当然是自己家的马车最方便了。
  “我找了客栈,已经订好房间了,这是凭据。”石宏大给了于良吉两张纸,上头有客栈的名字和预定的房间,以及客栈一半的印章。
  到时候就凭这个就去客栈入住即可。
  “是不是太早了点?”于良吉捏着凭证仰头问石宏大。
  这才三月末,四月二十开始考试,地点就是县衙那边的考场,考三场,过了就是秀才了。
  “我付了钱,后头就有人进们要预订房间,幸好我快一步,不然你们去了也只能跟人睡大通铺了。”石宏大可不觉得早:“我定的是最好的上房,三楼,顶楼,坐北朝南,一共六间屋子,我都给定了下来。”
  “这么多?”于良吉听了皱眉。
  “不多,那一层东西两边都是天字号客房,当时我在场,两边各四间上房,也是赶考的学子预订的,这一层都是要考试的,肯定安静。”石宏大笑道:“那俩预定客房的人,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于良吉就笑了,这都赶到一块儿了。
  结契后的生活感觉没什么变化,最多俩人可以肆无忌惮的亲热,但是石宏大记得刘金森说过,于良吉身子底子不好,不宜过多那啥,要想那啥随意的话,起码要过了于良吉二十岁。
  其实还是没有好!
  这是石宏大的认识,所以,勒令厨房,给上汤,骨头汤,羊肉汤,牛肉汤等等,轮着来,一定要给补好!
  这段日子,于良吉就泡在了学堂,而石宏大则是开始整理各种农具,四月初的时候开始了各种忙碌。
  又是一年春来到,该开始给种地做准备了,这先就是送肥的事儿。
  于家已经有了不少大牲口,巴图他们每天都要清理牲口棚子,把粪便什么的运出牲口棚子,运到自己堆粪肥和烧火的柴灰的地方,混在一起,准备积肥熬粪。
  家里一冬天的各种肥料也都是放在一起发酵腐熟,等到这个时候就是开始送肥了。
  于良吉只能知道一二,而不能插手,他倒不是有洁癖什么的,而是这具身体不行,累一点他不怕,但是干活猛了就会眼前发黑,而且他还是个举人,每次干活都有人瞅见,怪模怪样的,干起这种活来不免缩手缩脚,生怕自己跟这里有一点不符合的地方,让人起疑。
  倒是石宏大,做的真是顺手极了,甚至比较起来,比一般的老庄稼人做的还好。
  带着他们送肥可顺手了。
  而于良吉因为忙着教导十八个要赶考的学子,也整天在家看不到人影,时间飞速流逝,到了四月初十的那天,于良吉就跟石宏大说了:“明天送我们去县城吧,先熟悉一下地貌。”
  这帮小子也去过县城,但是毕竟对县城不熟,上次考试能过关,多亏了平时学的认真。
  但是一次考试比一次难,先去熟悉一下也是好的,起码有个心理准备啊!
  “行,明天咱们就过去,我陪着你,家里的肥早就弄好了,等考完回来过两天就能下籽儿了。”石宏大知道于良吉这两天很紧张,就跟上了发条一样,一刻也不放松。
  那八个孩子估计也跟他一样!
  “嗯,别忘了去刘村医那儿弄点仁丹,薄荷水之类的东西,给孩子们备着点儿。”于良吉絮絮叨叨:“还有巴图弄的牛肉干,也给带点,万一孩子们饿了呢?馋肉了呢?”
  “行,你说带啥就带啥。”哪怕把家搬走,石宏大都没二话,最近于良吉太紧张了,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第二天就开始了行动,八个孩子家都给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