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12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2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找出了原主曾经刻好了却一次都没用过的私印,沾了沾红泥,盖了上去,算是盖章了。
  于良吉看盖章之后,显示的字是“五福之印”四个字,立刻就想到了原主。
  原主才十六岁,还没有到举办冠礼的年纪。
  但是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家里人早早就选好了小名,给他起的就是“五福”。
  后来他考上了秀才,大哥特意给他做了这一方印,算是贺礼。
  “五福”一词,取自《尚书·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这是一家人对这个唯一能读书上进的孩子的最高期待。
  原主特别珍惜,一直都没用过,作为私印收藏至今。


第049章 山中物产
  “好,好!”孙大爷珍惜的收起来:“我先走了,举人老爷歇着吧!”
  “您老别逗我了!”于良吉怎么可能歇着?一直将老人家送出门,看着他驾着驴车走了才回转。
  再说石宏大,驾着马车到了山下,顺着山路往上走,一直到没有路了他才停下,直接抄着斧头和锯子,背着东西就进了林子里头,不一会儿就出来了,拖着一棵干枯的大树,收拾了一下,一车木柴就有了。
  比起张艳辉他们成捆的木柴,这一棵树出的木柴足够顶他们十捆的了,石宏大为此很高兴,他猜测,这里头干枯的树木肯定很多,就是没被人发现,因为别人都不怎么进深山。
  顺便摘了好多已经干枯了的木耳。
  还打到了十只野鸡,八只野兔,嗯,身手还没生。
  不过想到于家在守孝,他回去的时候,没直接回家,给乔大娘家、张贵家和杨达家送了两只野兔两只野鸡,给老村长家两只野兔四只野鸡,比别人家多了两只野鸡。
  野物在这里并不少见,但是很多人知道归知道,大多数时候是打不到的,兔子狡猾,野鸡灵敏,且野兽都跑得快,除非用弓箭或者设置陷阱,又怕陷阱会伤到野狼,狼这个玩意儿记仇啊!
  你伤了它后有一群找你报仇!
  一般村子都不敢打狼,要打也是一群全都灭了,不然村子就别想有消停日子过了。
  头一个去的是老村长家,作为落户的谢礼,老村长推辞了一下就收了,同时给他拿了一袋自家的红果回去吃。
  红果就是山楂的别称,这东西山上虽然多,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了,都被人摘没了。
  “你怎么送来这么多呀?留着赶集的时候换点钱多好!”乔大娘一看他拎来这么多野物,就不想要。
  “这些给您和小五补补身体,也算是我的谢礼了。”石宏大放下东西:“我来这里还是您带着进的村子。”
  他都这么说了,乔大娘也不能再推辞。
  到张贵家的时候,他没进去,就站在大门那里,张艳辉出来接的东西,张贵出门没回来,张家二婶子说了跟乔大娘差不多的话。
  “您给做的鞋子,很合适,这是我的谢礼,您可别推辞。”石宏大特意提了鞋子,他现在就穿在脚上呢。
  张家二婶子爽朗一笑,屋子里传来张老猴精嗷嗷叫儿子媳妇的声音,脸色一变。
  石宏大给完了东西就告辞了,最后去的杨达家。
  杨达在家,他也没进门,给了东西,就说以后都是邻居了,这是顺手打回来的东西,大家吃个新鲜。
  杨大嫂给石宏大抓了一口袋的花生,让他带回去吃,这是自家产的,是生的,回去一炒就能吃。
  等回到于家的时候,就剩下了一车木头柈子,一袋子的木耳。
  于良吉早已生火开始做晚饭了,听到敲门声,才跑出去开门。
  晚上吃的是小米干饭,在这个时候,已经有点奢侈了,因为没有什么农活,大家晚上基本上都是大碴米粥。


第050章 打了牙祭
  一大车的木柴,看的于良吉眉开眼笑,他就怕冬天熬不过去,这要是天气暖和的时候,他说什么也得盖新房子!
  但是现在不行,这眼看着就要上冻了。
  别说盖房子了,盖个鸡架他都不可能。
  石宏大将事情在吃饭的之前就跟于良吉说了,最后交给于良吉一袋木耳:“也就这个能凑着吃了。”
  还有别人家送的花生跟红果。
  “你……要不去乔大娘家吃?”人家打的猎物,因为自己家吃不了荤腥,就送给邻居什么的,自己跟着他们吃素,于良吉过意不去。
  “不必了,我在山上吃过了。”石宏大早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就生了一堆火,烤了两只兔子打牙祭。
  “那就好。”于良吉一听吃过了,还是在山上,立刻就挥了挥手:“放桌子,开饭!”
  小米干饭,豆角干炖的土豆,炒了个苜蓿大葱,给小侄子蒸了一碗鸡蛋羹。
  第二天,石宏大又出去了一天,回来的时候,依然是一大车的木头柈子,家里东北角那里,堆满了各种木柴,粗细都有。
  然后是苞米瓤子,最后是苞米杆子,整整齐齐,这是他们冬天里温饱的根本。
  张艳辉终于凑够了给于良吉的木柴,于良吉付了钱,小伙子腼腆的很,给的木柴都是最好的,虽然没有石宏大弄回来的多。
  五天过后,天气越来越冷了,早上起来的时候,屋外面已经落下了一层轻霜。
  石宏大编了简易的草帘子围住了不太大的房子,又用青的苞米杆子压风,外头堆了半下的土,当天晚上,于良吉明显感觉到了屋子里的温度一直聚而不散的好处。
  半夜没再冻醒!
  村子里很多人家都在打木柴,准备在寒冬腊月的时候烧火用,石宏大有马车,又能自己进深山,干脆去了两趟深山,弄回来四马车的木柴,收了正常的价钱折算的粮食,换购给了村里人。
  “这些粮食,都放在仓房里吧,算我的口粮!”石宏大吃得多,他自己也知道,本来想给钱来着,但是觉得给钱有点见外,干脆给粮食好了,他特意换的细粮。
  “家里粮食够,换的太多吃不完。”于良吉没推却,但是也要跟他说明白,下回可别再换了。
  “嗯。”石宏大往仓房里搬粮食。
  晚上的饭菜依然是干饭,油大的菜,吃起来很香,石宏大想,若是一直这样的饭菜的话,不吃肉也没什么。
  石宏大可是知道,很少有农家人,在这个时候,还舍得做干饭吃,而且还是一天三顿。
  大家都在做着入冬的最后准备,于良吉家迎来了一批客人,这批客人很特殊,是于宝宝的外祖家!
  这天早上,于良吉吃完饭正在教导于宝宝写字,石宏大在收拾院子,就有人敲门了。
  石宏大没有去开门,因为他对村子里还不是很熟,来人他也不认识,还是于良吉去开的门。
  门口三辆大马车,三个中年男人赶车子,一对老夫妇,敲门的是老爷子。


第051章 锦缎长衫
  “大爷!大娘!”于良吉一惊,而后便开门放人进来:“快进来,快进来!”
  于良吉将门大开,让他们进来,后头赶的马车也都跟着进了院子。
  “大爷,大娘,三位大哥,你们怎么来了?”于良吉很意外,这是于宝宝的外家,也就是他大嫂的娘家,自从大嫂去了之后,他们来往的虽然少了,但是逢年过节还是走动的,秋收的时候,也会过来帮忙。
  “听说你中了举人,我们过来看看举人老爷!”张玉文,也就是张老大爷,于宝宝的外祖父,一开口说话就特别响亮。
  “就是,要不是他们说,我们都不知道你中了举人!”张老太太也跟着埋怨于良吉:“这是好事,怎么不说一声呢!”
  “好事是好事,只不过,我大哥的丧事才过,我这里也不方便大肆庆祝。”于良吉招呼他们进来。
  张家来人看到白帆依然挂在梁上,也叹了口气,女婿什么都好,就是命不好,弟弟没等出考场,他就暴毙了。
  石宏大正在收拾院子,看到进来这么多人,明显一愣。
  于良吉趁机介绍众人相互认识,并且强调了一下石宏大:“多亏了有石大哥在,不然就我这个小身板,什么都做不了。”
  说明石宏大不是吃白饭的,家里多倚重他。
  “好孩子,好孩子!”张老爷子拍了拍石宏大的肩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大爷客气了。”石宏大跟众人打了一声招呼,就去外面继续劈木柴了。
  “外头有我给你带来的一车木头,赶紧去卸了。”张老爷子指挥三个儿子出去干活。
  “哎!”三个儿子都是能干的,一起出去卸车。
  除了木柴,还有一车粮食,一袋大米,一袋白面,一布口袋的干蘑菇,一坛的咸鸭蛋。
  张老太太给于宝宝带来的棉衣棉裤棉鞋子,棉帽子棉手套,从里到外,从上到下,整整两套!
  给于良吉做的两套长衫棉衣,用的布料是竟然是锦缎!
  按照这个时空的人们生活水平,锦缎可是特别昂贵的东西,一般人都是穿着细棉布,干活的时候穿着粗棉布,最多有钱点的穿个绸缎,就已经很不错了,一般都是成亲的时候,穿大红绸子。
  锦缎昂贵不说,还很难买到,也就县城有一家布庄卖锦缎,大多数都是绸缎。
  “大娘您这是?”于良吉震惊了,这不亚于现代社会的一件貂皮大衣啊!
  一件锦缎的衣服,就得需要个十两八两的,何况他这是锦缎长衫!
  长衫是不止有衣服,还有配套的头带、腰带和鞋子,甚至包括装饰用的两块看着挺好看的香囊、荷包、扇套等等琐碎的东西。
  上头还有精致的绣工,密实的针脚,没三五十两银子,绝对买不下来!
  “当年你嫂子就说过,等你中了举人,一定要买锦缎做长衫给你穿……。”张老太太眼睛有点发红,想到了自己早去的老来女:“如今你成了举人老爷,这点长衫也不知道你看不看得上眼了。”
  张老太太一说,于良吉才从原主的记忆里找到相关的回忆。


第052章 张家来人
  原主曾经见过一次穿着锦缎路过学堂的学政大人,正好赶上大哥大嫂去看他,当时大嫂也很羡慕,能穿锦缎的都得是有功名的人,不然你就是再有钱,买了锦缎回来,你也只能压箱底,而不能穿上身。
  穿越前辈是很给力,但是有些东西,他还没能改变,例如某些阶级,还是不可能模糊的消失。
  “嗯,记得,当时大嫂说过的,给我做两身锦缎长衫,也让家里换个门楣。”于良吉面露悲切。
  “好好的,你说这些干什么?”张老爷子拍了拍桌子。
  “看我,您俩先坐着,看看孩子,我去给您二老沏壶茶!”于良吉慌乱的去了厨房烧开水。
  看似是走开抹眼泪儿去了,实际上是落荒而逃!
  他不是原主,跟早去的大嫂更是没有一点交际!
  说多错多,不如不说!
  屋里,老两口将全部的精神都放在了于宝宝的身上,孩子已经五岁了,前些日子来的时候,他叔叔病着,孩子看起来也蔫蔫的,如今有了精神,还胖了点点,虽然不多,可也让二老很高兴了。
  问他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学了什么,玩了什么等等,都是一些长辈关心之语。
  于宝宝还用毛笔在纸上歪歪扭扭的写了自己的名字,老两口看了乐得见牙不见眼。
  于良吉翻出自家唯一的一套茶具,一套普通的细瓷茶具,一个茶壶,七个茶杯,还有茶勺和茶盘等物。
  没办法,这是原主为了附庸风雅,硬着头皮买下来的一套茶具,很普通的一套,不过在村子里已经是独一份了,平时大家都是用大茶碗喝茶的,大茶壶也都是铁的那种,谁没事用瓷的啊!
  不抗摔打,一破了连补都不想补!
  补瓷器可比补铁锅贵多了!
  家中还有原主去赶考的时候,买下来的茉莉花茶,这里的人更盛行喝红茶,花茶是文人雅士们才喜欢的东西。
  不过现在拿出来接待客人也够资格了。
  于良吉端着茶水进屋的时候,屋子里炕上的炕桌已经收拾出来了,没有了于宝宝练习的纸张跟笔墨。
  前些天石宏大买回来的那些大枣核桃之类的干果可是派上了用场,一股脑全都被于良吉拿来接待张家人了。
  显得特别隆重!
  想当初,石宏大来都没用茶杯喝过茶!
  都是用的大茶碗,喝的也都是白开水!
  “不用忙活了,你都是举人老爷了,还自己烧火干什么?”张家老爷子是个标准的大男子主义,在家是坚持“远庖厨”的人,成亲这么多年了,一把柴火都没给张老太太添过。
  “您二老是长辈,我就是举人老爷,不也是你们的晚辈么。”于良吉可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他知道有些人大男子主意,可他从来没那种想法,做饭烧火什么的,不自己来,难道让张老太太来?
  不说岁数多大了,就是自己,难道要他坐着,老太太去烧水?
  他可坐不住!
  外面,石宏大他们终于卸完了车,一车木柴,一车粮食,剩下那一车,是给二老乘坐的空车。


第053章 将来再说
  一人一杯茶,这种待遇在他们看来,已经是很隆重了。
  “本来就打算忙完了过来看看你,给你送两车木柴,现在看来,还得加上贺喜。”张老爷子终于说上正题:“你这今后有什么打算?”
  “我打算明年盖个好房子,我现在已经是举人了,已经可以改换门庭了,还有就是养活好小侄子,他是我哥留的唯一血脉,一直到他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将来我才有脸面去地下见我哥。”
  “再买两个大牲口,打造两挂车,鸡鸭鹅狗都养活上,以后好好过日子,至于学业,我这几年是不想了,将来再说吧!”
  不是不想,而是压根就不想了!
  这年代的考试,虽然有了穿越前辈的改良,可基本的八股文你必须会写!
  虽然有着原主的记忆,但是那种晦涩难懂的东西,一想起来他就头疼!
  这是于良吉的心声。
  但是听在张家人耳中,这就是为了养活小侄子,他是不打算科举的节奏啊!
  “若是为了孩子,你不必如此。大不了,孩子我们接到张家去抚养……。”张老太太有点忐忑不安。
  来之前,他们的确是想过了,于家现在全靠于良吉支撑,若是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