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121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21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图憨厚一笑,小老爷就是这样。
  和他们一起陪考的人基本上都是这个步调,只不过有的人是鸡汤,有的人是老鸭汤,还有人带的是大骨头汤等等,主食也五花八门,大饼,馒头,花卷比较常见,还有人带了生的小米,放在汤里煮熟了,就着咸菜吃。
  只有咸菜是不变的基调,谁让这个时候大家根本带不了太多东西,更没心情吃,凑合一顿吧。
  而且大家不约而同的都放低了声量,放慢了脚步,虽然还有声音,但都是窃窃私语那一类的,很小声。
  吃完了之后,于良吉也不能眼巴巴地看着贡院大门啊!
  就拿着一本书看了起来,是引起争议的那本参考书,其实他不买也没关系啦,只不过若是秋天那俩人真考上了举人,那就需要这第一手资料了。
  他知道,家里的两位先生,一直都很有上进心。
  这参考书,他是给林杰买的,因为洪泽涛是武秀才,对于军队什么的,于良吉并没有比穿越前辈强多少,人家看样子特别有研究啊!
  于宝宝自己乖乖的玩儿了会儿九连环,看于良吉在看书,就自己也拿了一本看,初春的时节,天气微凉,春风徐徐。
  一直到傍晚时分,贡院的大门才打开,放了这些学子们出来,虽然大家看起来考的都糊了的架势,却没一窝蜂跑出来,而是排队走,找到各家的马车爬上去,或者住得近的就走上去。
  于良吉很快就接到了自己的三个学生,赶紧指挥巴多:“快,咱们赶紧回去!”
  “是,小老爷!”巴家父子俩赶紧赶着马车往回去。
  跟石宏大赶着马车带着五个孩子在客栈门口就碰上了。
  啥也别说了,孩子们这一天累坏了,不管是文举还是武举,都很累啊!
  客栈早已经准备好了热水洗澡和各种热乎的吃食,先吃饭,吃完饭大家清醒了一下,将自己考试的东西都放好,拿出干净的衣服,赶紧去冲了个澡,回来后都精神了。
  “自我感觉考得如何?”于良吉让人给他们上消食茶,一边问他们。
  “不知道。”最大的孩子叹了口气:“考试的时候,写的都很流畅,也没紧张,就是不知道结果会如何。”
  十八里铺的学堂有专门模拟的考试,就连环境都差不多,所以他们进去之后真的没紧张,发下来考卷,都是依照平时的水平回答的,再多的,就是听天由命了。
  “我们那儿保证没问题!”武生小组很嘚瑟:“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撂一双!”
  文试的时候问题他们也都能回答上来,关键是动手,他们光是单打独斗都是高分,群战也很出彩。
  就是闹了一身汗出来。
  “那就好,只要尽力了,不管结果如何。”于良吉也不知道要怎么说,这就跟高考的时候等通知一样。
  “什么时候发榜啊?”有忍不住的人就嘀咕了。
  “后天吧,今天收了卷子,估计晚上就要开始审阅了,明天就可以排出来了,后天放榜。”这不是会试,要三天之后才能有消息,县试一天之后就能看到榜单了。
  因为四月是杏花盛开的季节,这个时候的放榜,也叫“杏榜”。
  晚上睡觉的时候,于良吉还偷偷地问石宏大:“你觉得,他们能考上吗?”
  “能吧?”石宏大不确定地道:“我看他们几个的身手都不错,最主要的是,年纪这么小,值得培养!”
  武举不似文举那样,都是纸上文章,武举里头可有不少都是膀大腰圆的壮汉,虽然大家是按照体型和年纪区分了开来,可大个几岁,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占便宜的。
  “一定要中啊!”于良吉翻了个身,烦恼地拿头撞石宏大胸膛:“不然还要等一年才能再考!”
  石宏大被他撞得差点翻白眼!
  现在撞他也没用,这也不是他说了算的啊!


第242章 添置房产
  “平时他们不是都挺努力的吗?听说发挥也不错,你着什么急啊?”石宏大看于良吉颇有些纠结的样子,只好安慰他:“你也说了,考上就皆大欢喜,考不上不是还有明年么?村里人虽然也抱希望,可没要求全都考中啊!”
  当然,若是都没考中,村里人也不会说啥,毕竟这才二年多,不到三年的时间,村里的孩子以前学习什么样他不知道,反正大家对十八学堂是好评如潮,据说比张家村那个强多了。
  张家村学堂他小时候也去过,后娘勉强让他念了三年书,等字儿认全了,也会算数了,后娘生怕他去科举一样,不管是文举还是武举,都不行!
  于是火急火燎地把他给要了回来,回家干活!
  “唉,还是时间短,要是再小个一两岁的……。”于良吉觉得还是时间的问题,家里那些小的到时候考试,他肯定敢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
  “那就得等家里那些小的长大了再过来。”石宏大拍了拍怀里的人:“你已经很努力了。”
  没有于良吉,别说考试了,字认全了会算账了就会跟他差不多,回去种地,一辈子都没啥大出息。
  “对了,咱们以后肯定要不断地带孩子们来考试,我想在县城买个房子,你看怎么样?”于良吉突然想起了这件事情,那天自己想起来后一阵忙活一紧张就给忘记了。
  今天好不容易捡起来,赶紧就提了出来。
  虽然户主是自己,但是俩人在一起,过日子嘛,就要有商有量,而且买房子这么大的事情,一定要跟石宏大好好说道说道。
  “也好,每年你也需要过来拜拜年,访访友,有一个自己的院落的确是方便。”石宏大一听就同意了。
  “那你说咱们买个什么样的房子合适?地方一定要大。”于良吉想了想,提了自己的要求:“要让以后的孩子们过来考试,有地方活动。”
  而不是在屋里,跟你拆招,还不让打翻东西什么,不让出声什么的。
  简直太难了!
  他不缺钱,还是买个有着大院子的房子在县城的好,将来肯定能用得到,于良吉想着后世不也是房地产最赚钱么。
  “我看不止是县城,府城也买一个吧,以后考举人也是需要有地方住的,京城的话,我找人买一个,虽然不能保证在内城居住,起码外城是可以的,找个大点的院子。”石宏大想的更长远。
  于良吉才想到考秀才要在县城居住,人石宏大直接想到了考进士的时候,是需要在京城备考的!
  “太早了吧?”于良吉干笑。
  “不早了,你没在京城待过不知道,我去过一次,那地方,内城是没有身份都进不去的地方,外城还好,但是也寸土寸金,据说圣太祖当年给京城分了十环,一环比一环远离皇宫,一般内城都是三环之内,中环就是四到七环,等八到十环就是彻彻底底的外环了,京郊划分也很细致,不过那离京城也很远。”石宏大跟于良吉聊着京城的各种。
  于良吉听得囧囧有神,穿越前辈,你究竟有多顾念过去,把个古代京城都划分成环了啊?
  就是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唱《五环之歌》啥的?
  想到这里,他更囧了!
  “咱们先买县城的房子,先买县城的就行。”于良吉觉得策划的太遥远了。
  “还有府城的也要尽快,别忘了,两位先生可是今年准备秋闱的!”石宏大点醒于良吉,家里的学生可以等,但是先生等不了了。
  林杰是个读书的胚子,而洪泽涛也是身手了得的武人,这俩耽误不起。
  “也是,那就先在县城买房子,府城的话,咱们有空过去看看。”于良吉想了想,府城没几个认识的人,那俩同窗都出门游学去了,原主科举的时候,也是闭门不出的架势,所以府城那边除了新任府尹房阳成,就没认识的人了。
  可他肯定不会去找房阳成。
  太小题大做,杀鸡焉用牛刀?
  为了买房子这种事情,搭上府尹大人欠人情,于良吉又不傻,买房子大不了多花点钱呗!
  反正他是不缺的。
  “府城我有认识的人,让他去办就好。”石宏大心想,魏无双那家伙,现在已经调任到府城任职了,让他给踅摸一个好一点的院落,顺便找人照看就行了。
  “行,县城咱们自己去看!”于良吉也没坚持,因为不论是他,还是原主,对府城都不了解,不如交给石宏大来处理,好歹也是个密探啊!
  第二天吃完早饭,于良吉就忍不住了,让学生们继续休息,巴家父子和于宝宝也让他留在了客栈里,自己跟石宏大俩过二人世界。
  其实就是出去看房子了!
  官牙子,哦,也就是古代的中介人,有私牙子,就是私人并没有经过官府认证的那种中介人,早让圣太祖给取消了。
  现在所有的中介组织,都是经过官方认证的,绝对不能干那种明明是不好的非要说成好的卖给人那种事情!
  所以现在买卖房地产什么的,都是很有信用的,绝地不会出现了骗人钱财,结果给了张假的房契的事儿出现。
  因为官牙子一年要彻查二至三次,还要抽查业绩,做回访,很是规整。
  于良吉有的时候都觉得,穿越前辈是不是当过大老板?很多事情都做得井井有条,不过大老板也有军事发烧友么?
  “您二位要买宅子的话,有个什么章程,先说一说,我也好给您二位选几个合适的。”官牙子是个中年人,一身朴素的衣服,夹着个布包,在牙行的不太显眼。
  但是于良吉觉得他这个人看着挺老实的,比门口那几个精明的让人心慌的官牙子好多了。
  而且这个人是石宏大认识的,据说老黄他们就是他介绍给石宏大的呢。
  “最好能使两进的三合院,前院一定要大一些,除了可以走开马车外,平时也能让孩子们散开步子,或者练练武。”于良吉就开始提要求了。
  县城里的建设很不错,虽然没有达到有自来水的地步,但是统一标配的水井和下水道都有,那些都不用提,主要是对宅子的要求。
  “房子最好可以直接入住,不需要拾掇的,或者只需要少少的收拾一下。”石宏大也要求:“还要附近安静,因为这个宅子要给考学的学子们入住,不能太吵,最好也不要临街。”
  因为临街的地方,肯定不会安静,且临街是非多。
  “这样的话,倒是有两个宅子够得上你们的条件。”官牙子赶紧打开一摞纸张,挑了两个出来,摆在了他们面前:“一处在东街,那里您二位也知道,都是些有钱人家,绝对安静,且宅子也打,不论是布局还是装修都很好,基本上不需要维护就能住进去;还有一处是西街那边,一个两进的院落,但是前院很大,符合要求,不过需要略微收拾下。”
  正所谓“东街富贵,西街勤俭,北衙办公,南面坊市”这么个划分法。
  也就是说,东边住着的基本上都是本县富户;西街则是平民老百姓;北边是衙门的地盘;南边则是做买卖的地方。
  “先到西街去看看,然后再去东街。”石宏大直接就定了基调。
  “行,等我跟那边说一声。”官牙子果然是个爽利的人,直接打了声招呼,就带他们俩去了西街。
  西街都是平民老百姓,但是因为穿越前辈打的底子好,这里的生活虽然清苦了些,可井井有条,也讲究卫生的,并没有脏乱差的地步,而且穿越前辈起码做到了一点,他延续了前明的风格,因为在明朝的时候,是没有乞丐的,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的程度。
  现如今更是一片清平盛世,起码表面上大家都这么认为。
  西街的这个宅子虽然没有临街,但是离主干道不远,是两进的三合院宅子,没有后罩房,但是前头的院子很大,真的有一片草地。
  “这地段还好,价格也公道,只是房屋有些老旧,得自己好好拾掇一下。”官牙子很实在,指着房上的瓦片:“起码这瓦片就得换一下,还有窗户也要重新漆一下。”
  于良吉去看了看院子,那一进的院子的确很大,十几个人都能耍的开,还有车马房,地段也属于闹中取静的好地方。
  “去东街看看。”石宏大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
  官牙子也不恼,又带了两人去了东街。
  东街都是有钱人,宅子当然盖得好,就算是不住人的宅子,也是有专门的人打理看护,不必担心宅子的荒芜落魄。
  东街的宅子同样是两进的三合院,只不过带了个后罩房,一进院子比西街的小一些,不过同样能排开两辆车马,而二进的院子却超级的大,光是正房就五间,两侧三间厢房,还有六间后罩房。
  最主要的是,二进的院子里种植了两棵家杏两棵李子,后罩房那里栽了两棵垂杨柳。
  院子里还有两个小花坛,虽然因为没人入住,却已经开了花,是一丛丁香。
  看宅子的是一家四口,他们住在前头的东厢房,挨着马房和大门,有个什么动静,都能第一时间反应。
  最主要的是,这一家四口都是老实人,原来的主家现在还给他们付工钱,因为他们将宅子看得很好。
  于良吉特意进了主屋看了看,里头打扫得很干净,他们是突然就来的,根本没给人打招呼,也就是说,这看房子的人是隔三差五就要打扫一遍所有的房间的啊!
  不错不错,所有的卧房都盖着一铺大炕,将来考试的人多了也能住得下,而且有后罩房,还能当仓房用。
  “这宅子多少钱?”于良吉看得很满意。
  “这宅子因为地理位置不错,所以价格高了些,纹银三千两。”官牙子没想到于良吉会开口问价。
  做这一行的,一旦主顾开口问价了,就代表看满意了。
  只是这宅子虽然好,可因为价格高,挂在牙行一直没卖出去,他也是用试一试的心态带他们来的,这地方的房价之高,没几个人承受得了。
  毕竟临盛县的富户就那么几个,谁还不认识谁啊!
  于良吉一听,三千两,换算了一下,大概相当于他那个时代的三十万,嗯,不包括上税的钱,不过他是举人,户口本上也是他当家,所以免税。
  三十万买这么好个宅院,太值当了!
  记得他有个同学,也是在小县城,他家买的还是楼房,花了将近二十万,他这可是独门独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