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122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22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得他有个同学,也是在小县城,他家买的还是楼房,花了将近二十万,他这可是独门独院。


第243章 榜上有名
  要是认真说起来,这个还是便宜很多的!
  于是于良吉就心动了。
  当然,他只是问价,然后他就想砍价来着。
  “三千两?”于良吉皱眉:“太贵了点,便宜些!”
  那官牙子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位……贵客,这个是定价,您要是想讲价的话,也可以,需要等主家说了算的人过来,和您当面谈,小的是不能做传声筒的,以免有贪图之嫌。”因为以前就有讲价的传统,大家都能理解,但是都是买卖双方讲价,官牙子不在其中穿针引线,他只需要安排人手将买卖双方引荐到一起就行了。
  这样是防止出差错,也为了防止中介人员在其中吃回扣之类的事情发生。
  “那这里的主家……?”讲价啊,于良吉很是摩拳擦掌。
  “这本来是一户姓刘的大户人家在这边的别院,他原本是南方人,只是来这边做生意,在这里落脚,现在北边不消停,他家就不来人了,要将别院处理,这才委托牙行代售,您要是想讲价的话,可有得等了,我先给他们去信,然后他们再派人过来……。”说白了,其实很麻烦的,因为对方在南方是有大产业的人,人家或许不在乎这点钱,你爱要不要,大不了就挂在牙行一直代售。
  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不必了,就这儿吧!”石宏大直接拍板:“先去银行取银子,再去牙行办交接。”
  “不讲价了?”于良吉瞪大眼睛。
  石宏大拉着他简介地说了一下,这屋子看好了就买下来吧,不然若是对方根本不在乎这点钱,要求一分不让,来回传信还耽误时间。
  “您英明!”官牙子笑着对石宏大竖起拇指:“要我说啊,其实你想的很对,这家的主家一看就是做大买卖的,一年到头也来不了几趟,人家也不会在乎那点钱。折腾来折腾去的,也耽误工夫啊!”
  “嗯,走吧。”石宏大拉着于良吉,跟官牙子去了银行,银行也是朝立的,于良吉身上有带着自己的签章和印鉴。
  到了银行,石宏大却拿了自己的签章和印鉴,支付了三千两银子给官牙子。
  “我的账户里也有钱的。”于良吉一直认为石宏大没多少钱,哪怕结契之后,那些东西都摆在了他的小书房里,可石宏大说了,这都是他的战利品,和哥们儿送来的贺礼。
  说实话,他真的一个月给石宏大二两半银子的零花,还都是兑换成铜板给他放在兜里。
  二两半别说在十八里铺了,就是在县城也够吃上好几天小饭馆的了。
  “没事。”石宏大拍了拍他的手,拉着他跟着官牙子去了牙行,过户的时候,依然过户到于良吉的名下。
  “你花的钱,挂你的名字吧。”于良吉觉得有点像现代买房子,产权证上写谁呢?
  “过户给我,要花三十两的税钱。”石宏大幽幽地看着于良吉:“我不想上税。”
  官牙子在一边听着,嘴角直抽抽!
  “那还是挂我的名字吧!”于良吉可从善如流了。
  官牙子有经验,他会帮他们俩办完一系列的手续,石宏大给了他二两银子的辛苦费,这已经很高了,平时都是一两。
  “二位,您看这房子的看护?”官牙子最后送他们出来的时候,开了口:“是您二位派人过来,还是让那一家四口搬走?”
  毕竟是已经卖了出去,或许人家由自己的想法呢。
  “人还是留在这里看顾宅子。”石宏大没打算换人,因为人呢看起来还不错,他也就不费事地自己找人看宅子了。
  “工钱一个月是五两银子。”官牙子赶紧开口告之,这个可一定要说好,毕竟县城居,大不易。
  那家人可没有田地收成,全靠给人扛活吃口饭,说句不好听的,哪怕想吃点香菜,也得去街上花钱买一把。
  所以一家人都对这个糊口的活计很上心,宅院照顾得很好。
  “好,这是五十两银子,四十两是他们的工钱,十两是赏钱。”石宏大直接给了他五十两现银:“我们还有事情,有时间就过去。”
  今天他们见过一面,不会认错,再说那宅院也没啥东西,都是大件的家具,不怕丢。
  “好,好!”官牙子高兴地接了。
  石宏大和于良吉在中午的时候,离开了牙行,进了一家小吃铺子,因为于良吉饿了。
  “来两碗打卤面,一碟卤肉。”石宏大点餐,点完之后,还看了看于良吉,加了一句:“再来一碟咸菜丝。”
  “好嘞!”店小二十分麻利地给上了一壶白开水。
  这地方是供应不起茶叶的,因为拿东西太贵了。
  打卤面做得很快,卤子是现成的,一个酸菜肉末,一个咸菜肉丝,于良吉选了酸菜肉末的,还放了一点点辣椒油,配着咸菜丝。
  一筷子都没动卤肉,因为那卤肉是卤猪头肉,肥肥的,他觉得腻。
  幸好那卤肉也不多,石宏大吃的时候,将上头的瘦肉都给弄下来,放到了于良吉的碗里:“吃吧。”
  这个时候这样的小店可没青菜,虽然十八里铺已经开始育苗,并且多数都挪到了菜园子里,可青菜价格依然昂贵,谁让这个时候是青黄不接呢。
  “你吃吧,我吃点就够了。”于良吉将瘦肉拨了点回去。
  又被石宏大给拨了回来:“我吃肥的。”
  于良吉:“……!”
  旁边也有一对夫妻在吃面,那男的可得意的跟女的道:“看,还是我对你好吧,大肥肉片子,可劲儿吃!”
  女的嫣然一笑,当然,没多好看,就是很淳朴的样子。
  男的还用眼睛斜视石宏大,意思很明显:吃个肉而已,还给人吃瘦肉,你这样做对么!
  石宏大生气啊!
  于良吉赶紧憋笑,故意大声:“我就喜欢吃瘦肉,肥的太腻!”
  石宏大:“……!”
  俩人吃完了面出来,还有点哭笑不得呢!
  “你呀!”石宏大刮了一下小于举人的鼻子,眼中带着宠溺。
  “哼哼!”于良吉哼哼唧唧,拉着石宏大溜溜达达往客栈走。
  路过集市的时候,还买了不少五彩绳,这不是快要到五月节了么?于良吉直接买了最显眼的五彩绳,一捆!
  “这么多?”石宏大也知道这东西一年也就带一次而已。
  “给学堂里的孩子,一人拴一个手腕。”于良吉看着一捆五彩绳,笑呵呵地道:“剩下的让他们的母亲给系就好。”
  石宏大只好由着他来,拎了一捆五彩绳回去,客栈里的人都刚好睡午觉,俩人也没吭声地上了楼,结果发现两边的楼梯口,各自站着一个人,巴家父子俩!
  于良吉惊讶地问:“怎么没睡午觉?”
  俩人看向他,其实是看他身后的石宏大,石宏大摆了摆手,巴图憨厚一笑:“有点闷,出来透透气。”
  “哦,回去睡个午觉吧。”于良吉也不疑有他,自己溜溜达达回了房间。
  巴家父子俩不知道跟石宏大说了什么,反正石宏大不一会儿就进来了,也和衣跟于良吉在炕上眯了一会儿。
  下午便开始整顿行李,随身的衣服,还有买来的小玩意儿,客栈也不再安静如斯,大家终于可以大声说话了,尤其是一楼,吃饭的大厅都快要吵翻天了。
  石宏大怕他们太吵,一直没让于良吉带孩子们下去,在大厅用餐,都是在屋里用的饭食。
  晚上早早的歇息,于良吉睡不着,翻来覆去地在炕上烙饼,石宏大只好按住他,搂在怀里,轻轻地拍着,就跟于良吉刚才哄于宝宝似的。
  就这样,也是闹到十点,于良吉才睡着。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退了房,上了马车,外头已经有很多人在街上了,尤其是一些拉着学子的马车。
  他们到了放榜的地方,客栈是靠近集市的主干道上,放榜有四个地方,分别是县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以及文武两座贡院的大门口。
  所以大家不用挤着看榜,只要找个地方看榜就行了!
  于良吉没去,因为那小身板跟人挤不起,石宏大去看的,巴家父子俩守着三辆马车。
  石宏大挤进去看了半天才出来,面无表情地上了于良吉的小马车车辕,一样鞭子:“驾!”
  于良吉:“怎么样啊?”
  孩子们没听到石宏大说,只听到石宏大赶了马车,以为自己都榜上无名,干脆都不吭声了,还有两个弱小的已经红了眼眶。
  “赶紧回去,好准备庆祝!”石宏大也不装了,哈哈大笑地欢乐喊道:“大家都榜上有名!”
  “真的?”于良吉惊喜地问车门外的石宏大。
  “真的,我看的可真了,大家都考上了!”石宏大也没想到,于良吉他们三个教导出来的孩子,竟然一次都通过了!
  “虽然名次不高,可也占了中等。”杏榜每次一个县只取一百名,文武就是二百名。
  自家这八个孩子,都占了中等,还有两个武生是偏上一点的,起码进了前三十名。
  于良吉已经高兴地咧呵着嘴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而马车里的孩子们,都高兴地要哭了!
  马车一路不停,以飞快的速度回到了十八里铺,老村长他们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眼巴巴地看着三辆车回到了十八里铺,于良吉抱着宝宝出了车厢,石宏大扶着人下了马车。
  老村长头一个走上前,有点哆嗦地问:“咋样?”
  “中了!”于良吉大声地宣布。
  等着的全村人都激动了!
  “都谁家的中了?”老村长也激动,但是他还有理智。
  “全都榜上有名!”于良吉大声地笑道:“以后我们十八里铺,就有八个孩子是秀才了!”
  不管是文秀才,还是武秀才,十八里铺都扬名了。
  “好好好!”老村长激动地老脸通红:“快进村,快准备好酒好菜,还有那八个孩子家的,赶紧准备好红包,等差役来报喜,给人压兜!”
  “哎!”大家几乎是异口同声。
  中了的人家欣喜若狂,自家也能出个秀才!
  而孩子没去考试的人家,则暗暗下了决定,就是家里再忙,也不能让孩子耽误去学堂!
  而林杰和洪泽涛对视一眼,这小于举人可真不简单,教学使用另类方法果然有效,且科举考试竟然还能这么考,俩人也算是长见识了。
  更高兴的是,既然这样都能在短期内培养起来八个文武秀才,那么自己跟着他学了这么久,今年秋天,应该可以去考举人了。


第244章 中考喜讯
  十八里铺沸腾了!
  十八里铺扬名了!
  十八里铺热闹了!
  八个秀才,一个学生堂出来的!
  那八个人家喜极而泣,抹干眼泪,张罗谢师宴,恰好于家 有成套的用具,于良吉很大方的出借给了他们:“全村人 都来,就你们八家一起请!这些东西肯定够用!”
  当初他跟石宏大结契的时候,就是差点请了全村的人,因为还有人要守村口,所以没来,就不算全村,但是也就 差那么一个人而已。
  “那就谢谢小于举人了!”大家也不客气,全都呼啦啦跑去于家搬桌子椅子和锅碗瓢盆。
  因为是四月末了天气也热了,外头吃也可以,不过因为春天嘛,虽然说春雨贵如 油,但是还是会下上那么一两场雨,所欲大家伙搭了个苦 布棚子。
  十八里铺有多热闹,张家村就有多怨愤!
  因为十八里铺那是于良吉的私人小学堂,而张家村呢?可是公立学堂!
  张云逸本来就跟于良吉闹了不太愉快,结果杏榜一公布,他心里就跟于良吉势不两立了!
  但是在势不两立之前,他还要应付族里的人,还要其他来学堂上学的学子家长们。
  因为他们都是交了大钱的人,还有各种杂费,结果张家村这春天连个童生都没有更别提秀才了!
  一开始十八里铺说出来八个秀才的我时候,大家都不信, 童生是考秀才的第一步,十八里铺那个地方说句不好听的,兔子不拉屎鸟都不下蛋的犄角旮里,能出了个小于举人 都不知道是烧了几辈子的高香了。
  不过听说小于举人挺有能耐的,可惜前三年守孝,后来一 出孝大家正准备擦拳磨掌的给他提亲,他就跟那个男人结契了!
  当时就有些人犯嘀咕了,不过人家的事情和他们没关系,现在不行了,人家的小学堂教出了八个秀才,还都是没超过十八岁的,因为榜单上有姓名、年龄和籍贯!
  而张家村呢?
  收了那么多钱,怎么就没许自家孩子一个好前程?
  于是,张家村不仅是自家村子里的人闹的起来,就连外头的那些学生家长们也找上了门。
  这些,于良吉都还不知道,因为他们一直在忙活着谢师宴。
  于良吉一路是被大家伙儿簇拥着的,走了一路,没坐车,一边聊一边走,到了家门口才跟大家伙儿告辞。
  到了家之后,立刻告诉黄大厨一家,准备大展身手!
  全村人闹哄哄地好似过年一样,于良吉家的大棚里还种着春蒜,所以没法提供青菜。
  但是大家伙的园子里都早早地育苗后栽种上了,茄子豆角这种青菜提供不了,韭菜、菠菜、油麦菜等青菜还是能提供的。孙大爷家给送了两盘水豆腐,二十斤干豆腐和三十斤豆芽子!
  这本来是老头儿一天卖的货物,因为自家村子出了这么大的喜事儿,孙大爷干脆不出去卖了,直接就留下来给自家村子办事儿用。
  剩下的你家两捆菠菜,他家四捆蒜苗的,竟然也凑了不少青菜出来,还有各种蛋类,虽然这个时节正是孵化家禽雏的时候,可大家还是积极主动的挑了没受精的蛋类,也不卖钱了,直接办事儿用。
  于良吉当天兴奋的差点睡不着觉,石宏大看他也很有精力的样子,直接按倒!
  当石宏大尽兴了,小于举人也消停了,抱着人洗了一下,放回炕上的时候,果然老实多了,擦干了头发后,人已经睡得不知道今昔是何夕了。
  第二天起的也晚了,九点才起床,于宝宝想冲进来看小叔,被石宏大给拦住了。
  孩子特纯洁的看着他石宏大:“小叔怎么了?”
  “你小叔昨天累了,所以所以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