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123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23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孩子特纯洁的看着他石宏大:“小叔怎么了?”
  “你小叔昨天累了,所以所以今天晚点儿起,自己出去跟朋友玩儿吧。”石宏大眼睛都不眨的说了:“别大声喊,吵到你小叔,乖啊!”
  于是,纯洁的于宝宝就这样乖乖的点头,然后跑出去玩儿了,因为要大庆,谢师宴是全村的大事,学堂都了放三天假。
  于良吉终于知道了那句话的真谛,男人啊,就是不能素太久,太久了的话,容易伤身!
  石宏大是没伤身了,自己趴炕上了!
  睁开眼睛好一会儿,石宏大进来了,端着个托盘,上头一碗粥,一杯温水,一个小碟子,里面装着鸡蛋饼,还有一点肉末咸菜碎。
  “起来吃点东西吧!”石宏大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小于举人。
  于良吉直接抄起不知道是啥的东西就丢了过去。石宏大敏捷地将东西抓住了,原来是他的枕头。
  “流氓!”于良吉脸红脖子粗,老实的呆在被窝里。
  你问为什么?
  因为他发现,自己还是裸着的。
  他就不明白了,为啥石宏大知道给他擦头发了,怎么就不记得给他穿上衣服呢!
  要说他忘了,你信吗?
  石宏大微笑着将枕头放好,抄起炕桌放到炕上,先将托盘放上去,然后才伺候小于举人起来穿衣服。
  “下次再不给我穿衣服,我就再也不让你上炕!”于良吉先喝了一杯温开水,然后威胁石宏大。
  每次都这样,他的耻度是不是回不来了?
  “好。”石宏大很怀念小于举人的手感。
  于良吉开始低头喝粥,是皮蛋粥,如今蛋类在家里有泛滥成灾之势。
  因为去年,养活的小家禽们如今已经开始下蛋了,有种蛋的都给了车姥姥和桥大娘还有张家二婶子。
  不是中种蛋的家里就给消耗了。
  “外头已经都准备好了,今天中午就能接到喜报,晚上就开宴。”石宏大一边看他吃一边给他做汇报。
  外头的事情多,但是忙碌的人也不少,不缺他这一个,于良吉这些天其实一直很紧张,好不容易松懈下来了吧,还要操心那些事儿,他就心疼了,干脆把人弄累了睡一觉, 他也松快松快解解馋。
  “那就好,以后不怕他们不让孩子上学堂了。”有了实实 在在的例子,就是给了他们希望,孩子们若是想种地,起码也要是个秀才,以后十八里铺都是耕读传家。
  刚吃完了迟到的早饭外头就有了人声,是刘文喜,不过他没进来,就站在客厅朝里头说话:“大老爷,小老爷,外头来了好多人!”
  “啊?”于良吉正在漱口,听完之后赶紧吐了嘴里的漱口水“外头来了很多人?”
  “是啊!”刘文喜回答:“都是附近村的,说是出去走亲戚串门儿,我看是来看热闹的,还有人到处都问咱们这儿 中了秀才是真的吗?”
  “告诉大家,不许跟外来的人吵嘴动手,他们来干什么就干什么,今儿可是大喜的日子。”石宏大觉得这帮人真是无聊,来十八里铺干什么?
  他们十八里铺不是不招人待见吗?
  “老村长已经吩咐过了,不过还是来人不断……”
  刘文喜在客厅里道:“还有人去了学堂,但是大门是锁着的,两位先生嫌烦不让人进去,他们就在门口那里不走。”
  “什么?”于良吉冲了出来,来气的道:“走,去看看!”
  “哎!”刘文喜嘴里答应看的却是石宏大,家里谁当家他很清楚。
  “走,过去看看。”石宏大直接拎了腰刀挂在了身上,看的刘文喜嘴角直抽抽,您这架势好像不是单纯的‘过去看看’吧!
  十八学堂门口,有起码十多个人在那里来回的走动,顺便抻脖子往里头瞧,可惜十八学堂延续了十八里铺的风格,哪怕是外操场,都有着两米高的围墙。
  没办法,于良吉有一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意思。哪怕外头有村子的围墙了,可里头还是高高的筑起了墙,外面的人看不到里头,里头的人想看外头也得爬梯子。
  平时的大门是开着的,可现在来了这么多陌生人,洪泽涛直接把门关上了。
  那大门口是用实木卯了柳钉制作而成的,可沉实,可板正了,一面墙似的,啥都让你看不到。
  老村长过来看到他们,哼唧了一声“各位,都干啥呢?”
  “余村长啊!”有人认识老村长,立刻颠颠地凑过去:“ 听说你们这考上了八个秀才?”
  “是啊!”老村长回答得底气十足。
  “真的假的啊?”有人怀疑,但是底气不足。
  “你猜啊?”老村长斜眼看人,往年都是他们给他气受, 看不起他,看不起他们十八里铺,这两年他们都是用打量的眼光看他,看十八里铺,现在嘛!
  不说眼冒金光的贪婪,也是十足的羡慕,当然也有人犹豫,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小于举人来了!”有人也见过于良吉,看到他过来,就喊了一声,大家齐刷刷的看了过去。
  于良吉气势汹汹的过来,看到老村长在这儿,而且这些人 看起来也没什么过激的行为,这才稍微摆正了一下自己的 脸:“不知几位到我这小小的十八学堂有什么事儿吗?”
  “没啥事儿,就是过来看看。”有嘴硬不好意思的就低下 了头。
  “那啥?听说你们这考上了八个秀才?”有人赶紧确认。
  “是啊!”于良吉承认的点头。看到那些人眼冒精光之后,立刻就堵了他们一句:“你们有意见啊?”
  “小于举人说笑了,说笑了!”这些人赶紧摇头摆手,开玩笑,谁敢对这种事情有意见?
  你这不要命吗?
  要知道,科举舞弊可是最最让人深恶痛绝你的事情,以前不是没发生过,但是结果却十分惨烈!
  “我们想进去看看,行吗?”有人贼眉鼠眼的。看着十八学堂,好像里头不是学堂,是装满了黄金的宝地一样。
  “不行!”于良吉当时就拒绝了。
  “怎么不让人进去啊!”那人肯定不乐意啊!
  “我开的学堂,我不点头,你还想硬闯是怎么着?”于良吉一抬小下巴。
  他就有这份底气,谁让这是他的私人学堂呢!
  石宏大也立刻站了出来,朝那人瞪眼睛,好像下一刻就要出手收拾他似的,围观的人不自觉的退了一步,老村长得意洋洋,洋洋得意地看着。
  那人一噎,讪讪地退到了别人后头。不敢再说什么,生怕被人丢出十八里铺,那可就丢人现眼了。
  “大家伙没事儿别在这儿绕了,该干嘛干嘛去啊!”老村长看他们不敢再放肆了,这才站出来,指挥他们:“我们这还有事儿呢!”
  这些人不敢耽误,都讪讪的地作鸟兽散,实际上都去了村口大门那里,殷勤期盼的看着官道的方向。
  “这帮人干什么呢?”于良吉也跟他们走了两步,幸亏十 八里铺地方小,他们又是外人,在十八里铺不管什么地方都特别显眼。


第245章 报喜种痘
  “谁知道?”老村长才不管他们。“只要别在这个时候惹事,管他们干什么?我说小于举人,你看是不是请两位先生也出来看看,这谢师宴毕竟是要感谢你们三个的,有什 么要求,尽管提。”
  老村长,跟于良吉商量起了谢师宴的事儿。
  他是真的感谢这三个人,尤其是小于举人!
  要不是他,这十八学堂不知能不能有,还有多少年需要的等,十八里铺以前可没人考上,后来出了于良吉之后大家才觉得,十八里铺也有聪明的人,而不是愚笨不堪。大家 的心气才真的起来,于良吉考中秀才之后,十八里铺的人 在外都收敛了很多,生怕给小于秀才惹麻烦。
  等于良吉府试的时候,因为家中的事情,大家都忙不迭地伸手,他回来之后,更是照顾有加,就怕孩子一个不好失 了心气,一次考不中,还有下次,只要不失了冲劲儿总会考中的。
  没想到于良吉这么幸运,第一次考举人就中了!
  而这次更是带着孩子们一起中了。
  现在要说十八里铺人气最高的人是谁?
  以前还有老村长可以跟于良吉一争高下,现在完全是于良吉一家独大啊!
  要不是于良吉家门禁森严,他肯定连觉都睡不消停,因为石宏大已经连走了三个拎着鞭炮的人,他们都想带于家门口放鞭炮。
  “大家随意就好,咱们不讲究这个。”于良吉觉得,只要是考中了,吃什么都香。
  “那不行,这可是谢师宴呢!”
  “老村长,现在这才是个秀才,你就这样了,要是以后的府试过了,你可怎么办?”于良吉开始给老村长画大饼:“等进士及第了,你还不得向龙肝凤髓啊!”
  “我这不是高兴么!”老村长一听更高兴了,这证明秀才不是终点,而是始点。
  “高兴咱们也不能太过了,不然以后咋办?”于良吉用话语圈定老村长。:“今年没经验,就先这样了,明年呢?后年呢?这可不是一次的事,以后考学的孩子多了。”
  “嗯,你说的很对。”老村长一卷烟袋锅子:“我让他们收敛点,还有举人跟进士呢!”
  说完自己就乐颠颠的走了,看那腿脚麻利的,好像年轻十岁都不止。
  石宏大从于良吉,身后抱住了他:“你还真敢夸下海口。”
  整个临盛县也没几个举人,还进士?
  “怕什么?这叫希望。”于良吉歪了歪头,俏皮无比。
  那些外来人一直在大门那里等着,到中午十一点,四个红装衙役背后插着小旗,联袂飞骑而来,那旗子便是报榜人的特殊标志,报喜讯给十八里铺。
  报榜人在民间也叫报子。
  一般有头报、再报、三报共三次。
  报子也非一人,少说也要两三个人。
  除了但向朝廷颁发的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明,还得准备彩旗,旗幌一类东西,要敲锣打鼓制造喜庆气氛,名次考得越高,排场越大。
  在明朝的时候,进士及第叫捷报,也是有要求的,以红绫为旗,金书立杆以扬之,若状元及第,则黄丝金书‘状元’立杆以扬之。
  于良吉还记得学过的《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哪那一篇,里头有这么一段话。‘只听得一片声的锣响,三匹马闯 了来,那三个人下了马把马拴在茅草棚上,一片声叫道: “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
  而现在真的报子来送捷报了,却跟他记忆中的不一样!
  除去是因为中的都是秀才,不是举人和进士外,还有热闹程度。
  原主的记忆里,是特别安静的,没办法,原主中秀才的时候,家里正好赶上父母去世。后来是嫂子,等中了举人, 又是大哥去世。
  根本就没热闹起来。
  “对不住,您们这里太偏了,很多东西都倒腾不起,不过这捷报可是要给的,来!”打头的是个中年汉子,说话利落,立刻就掏出了红贴子,这是秀才的凭证,已经在官府 备案了。
  十八里铺早已热闹了起来,昨天接到信消息之后,单媒婆就找人请了戏班子的乐班过来,这个时候正好吹吹打打,热热闹闹。
  “谢谢!谢谢!”老村长腰板儿挺得倍儿直“赶紧给上红包”
  八个秀才家的家长赶紧上前,一人一个大红包的挨着个儿发。
  虽然是给人家钱,可一个个高兴得红光满面,当报子的差役也高兴,这么一个村子竟然出了八个秀才,来一趟值了!
  因为报子要快马回禀上司,已经将捷报发到,所以没留饭,直接就走了。
  等报喜的报子们走了,那些闲人们才一窝蜂的散了出去。
  老村长都没时间搭理他们,如今报喜的已经走了,赶紧的大锅烧上水,猪宰了,羊杀了,酒打上!
  中午都没吃饭,可大家一点都不饿。
  一直到下午3点,终于开席,这才发现都饥肠辘辘了。
  因为于良吉是十八学堂的山长。出钱建起来的十八学堂,两位先生也是他花钱请来的,所以老村长示意于良吉:“ 小于举人,你先给大家伙说两句吧!”
  于良吉早就饿了,于是他就站了起来,说了特别经典的一句话:“大家吃好喝好,喝好吃好。”
  众人一愣,然后哄堂大笑。
  因为大家都饿了,而于良吉也肯定饿了,这么简朴的话可不像是个举人老爷说出来的,但是这个时候就特别应景。
  老村长也摇着头笑道:“那大家就吃着吧!”
  所有人都动了筷子,石宏大,眼疾手快的给于良吉夹了韭菜炒鸡蛋,这道菜于良吉爱吃。
  最主要的是这道菜是用豆油炒的,不油腻,清爽又有营养,很适合小于举人。
  于良吉也是真的饿了,吃相虽然依旧优雅,可颇有股子狼吞虎咽的劲儿。
  本来他还惦记着于宝宝,毕竟孩子还小比不得大人扛饿,结果石宏大照顾于宝宝照顾得比他还好还仔细。
  吃个排骨都要给去了骨头,更何况是吃鱼了,都是去了鱼刺,沾汤汁,再给盛到勺子里,给于宝宝吃掉的。
  于良吉这就放心了,等大家都吃了个半饱,才舒了口气, 首先老村长就让大家共同举杯,先干了。
  为的是什么?不说大家也知道,十八里铺从今天开始就不 再低着头过日子了!
  或许是太高兴了,随后大家都喝上了。
  于良吉敬了两位先生一杯,两位先生也敬了他一杯,没单 独敬酒,都是一起来。于良吉的小酒盅倒满了,也就一口而已。
  大家高兴地想灌他酒,结果全被石宏大给挡了驾,还让八 家父子齐上阵,给倒灌了回去。
  看到大家高高兴兴的,老村长都差点掉眼泪,他觉得自己 这辈子值了!
  庆祝宴过后,村里的喜气还不曾散去,于良吉已经不让人 给大棚里的蔬菜浇水了:“到了五月节就把蒜拔出来吧!”
  于良吉看过了,虽然鳞茎膨大,受土壤阻力较大,个体较 小,但是足够收获晾晒后储存了。
  “好的。”刘文喜记住这一点。
  于良吉看完大棚之后,就回去看育苗情况,不是大地庄稼 育苗,而是他那些瓜果蔬菜的育苗,已经很大了,干脆叫上石宏大他们将玉米苗都栽到了,太园子里,虽然比别人 家的晚了两天,可于良吉会施肥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