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219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219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番茄和草莓的是卖的,但是青菜和西瓜,香瓜是不卖的,因为种植的少也就自家人吃了。
  “这新甜草莓味道是好,最主要的是,适口啊!”乔大娘也尝过,味道的确不错。
  如今乔大娘也算是扬眉吐气了。
  她的大孙子,杨达家的大儿子,杨凯家的大儿子,已经跟于良吉他们一样,考中了举人。
  当时乔大娘就去了西山的坟地,给亡夫老杨烧了纸。
  不过,听说杨家村的人知道消息之后,脸色十分精彩!
  “那是,这个配方起码三年之内,咱们十八里铺独享!”于良吉乐呵呵跟大家商讨:“等过了年,还有个东西,我不确定能不能弄出来,要是能弄出来,咱们十八里铺可就出名喽!”
  “咱们十八里铺还不出名啊?”孙大爷在旁边瞪大了眼睛:“再出名,可就要名扬天下啦!”
  一伙人坐在炕上,说的热火朝天,看着大家脸上幸福的笑容,心里美滋滋的,这可比他刚来的时候,强多了!
  连乔大娘头上都戴起了一根银如意扁簪。
  车姥姥头上也戴着和新梅花簪,耳朵上戴着金耳环!
  而孙大娘别看岁数同样大了,但是戴着个金簪子,也有金耳环!
  于良吉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偷偷地观察着妇人们,发现一般都是金银簪子,但是耳环都是金的!
  没几个戴手镯的,不是没有,可能是因为经常做饭,戴手镯子不方便。
  倒是有好几个小姑娘,都是戴着金手镯,金耳环,金簪子,穿着新的细棉布的衣裙,脸上带着笑容,很是明眸皓齿的小家碧玉样儿。
  他们都是识字的,会女红,会看帐本,会管理家务!
  十八里铺的新一代小姑娘们,没有于良吉以前看到的那种怯懦和卑微,她们都充满了自信!


第374章 时间匆匆
  腊月杀猪饭,吃得热火朝天,连顾掌柜的都来吃了好几次,十八里铺的杀猪饭远近闻名,因为哪怕是在十八里铺没发达的时候,十八里铺的人也都很好的犒劳自己,让自己村儿的人粘上些油水。
  现在,十八里铺很好地延续了这个传统,而且这是自从十八里铺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的传统。
  从有十八里铺开始,腊月和正月,基本上很少有人家做饭,大家都在赴宴中度过,为的是不让大家觉得自己没亲人,别人都在走亲访友,就自己家没地方去。
  一直到现在,有很多人都想跟十八里铺有交集,但是十八里铺反而更谨慎了除去自己家的亲家等,外头的亲戚基本上很少走动,他们也不容易进到十八里铺。
  腊月初八,南方吃腊八粥,北方是吃年糕和豆包的,煮黏米饭。
  都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个时候吃黏的东西,可以粘一粘下巴。
  “如今张家俩孩子也成亲了,可是放下了个心事。”石宏大一边吃黏米饭,一边跟于良吉聊天。
  “是啊!”于良吉很是松了口气,他倒是无所谓,主要是那是于兴怀的亲表哥,要是娶妻不贤,以后受拖累的还是于兴怀。
  表亲表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除非像石宏大那样,跟石家断亲。
  但是只要有二老在,这亲肯定断不了。
  于良吉也不可能让于兴怀就他一个亲人。
  可是他更不想于兴怀有个麻烦的表嫂存在。
  “给你吃这个,这是泡菜豇豆角,可好吃了!”于良吉给石宏大夹了个豇豆角。
  这是今年新腌制的四川泡菜风味的豇豆角,味道十分好,他尝过的,很喜欢吃。
  “嗯?挺好吃啊!”石宏大吃了一口,爽脆,酸辣,很是开胃。
  “是吧,黄厨娘托人从四川带回来的老坛酸浆,才做的这么地道。”于良吉没说,这是他要求的,因为只有四川泡菜的酸浆,研制出来的泡菜才是最地道的四川泡菜。
  吃过了腊八的黏米饭,腊九就要送贡品进京了。
  于良吉今年的贡品已经让新安帝指定了,那就是新甜草莓,于良吉早就预备好了,弄了十个培育箱,已经种好了,路上就会成熟了,等到了京城,正好是最适宜食用的成熟度,保证不会损失一点新甜草莓的威名。
  东北将军府的年礼车队,依然在腊月初十那天到了侯府,和侯府的车队一起组队去了京城。
  这算是一年之中,侯府跟朝廷唯一的一处接触了,平日里,基本上侯府都是自己过自己的日子!
  “这些草莓都要适时的晒太阳,不能让人掀开根儿。”于良吉吩咐管事的:“草莓一旦被摘除了果实,可以继续开花结果,等它不再结果了,也不用担心了。”
  因为那个时候,甜菜渣滓早就跟土壤合二为一了,就算是检查,也检查不出里头有什么玄机了。
  甜菜渣滓半年之后,就看不出来了。
  和普通的渣滓没什么两样了。
  这也使于良吉能有信心保住新甜草莓的秘密!
  “是,小的会跟内务府的人说的。”管事的也不是第一次去京城了,跟内务府的混熟了。
  又嘱咐他,到了京中之后,别忘了送柳公公一盒新甜草莓,不用太多,挑选二十个大而红的草莓给送去就行,银子,金子,各种贵重物品,一概不给,就二十个新甜草莓就行了。
  要是万一不幸被发现了,他们这最多算是君子之交!
  “小的明白!”管事的点头。
  送走了他们,于良吉又开始清理他的第五号实验大棚。
  时间很快就到了,腊月二十三。
  小年了。
  在送完灶王爷之后,石宏大照旧送了二老和他们的孙子回了府城,顺便给府尹和东北将军府的年礼送了过去。
  顺便带了秋天储存的苹果回来。
  还有就是给家里弄了点年货,府城的年货比县城的便宜,东西也多。
  于良吉现在正在写东西,写写画画很多,石宏大一个都看不懂,但是知道都是有用的,也不去打扰他,跟何管家商量着办置新年。
  在腊月二十八的时候,于良吉才封笔,不动那些东西。
  二十九就跟大家一起张罗新年了,三十的早上,于良吉跟石宏大带着于兴怀接了灶王爷回来,何管家办置了三牲祭品,三口人又去拜的祠堂。
  “又是一年了啊!”于良吉看着窗外忙碌的人,感慨不已,这么快,他来这里已经十年了。
  “是啊,明年兴怀就能出去游学了。”石宏大试探的提醒于良吉一句。
  “你不说,我也不会忘!”于良吉不高兴,他不想让孩子这么早就出去,比他预计的早了两年不说,也怕孩子太小出去遭人欺负。
  “他已经长大了。”石宏大将人扒拉到自己怀里抱着。
  “是啊,他都长大了!”于良吉叹了口气:“过了年,就十五了。”
  和往年一样,过得除夕一家三口都和乐融融,第二天初一,于兴怀给夫夫二人拜了年,得到了两份红包。
  “初三去你外祖家,咱们当天去,当天回来。”于良吉正在跟他们俩玩儿斗地主,只是他从上桌开始,就不叫牌,不当地主。
  “为什么啊?”不住一晚的吗?
  于兴怀当了地主,叫了牌,底牌里头有两个二,不错,不错。
  “他们家以前还好,现在多了两个儿媳妇,还都是年前才进门的,想必初三初四不会在家,咱们去了尽早回来,省得麻烦。”于良吉虽然没见过张家两个孙媳妇,但是也不想第一年就在人家添麻烦。
  他们一去,就怕老爷子和老太太忙着招待他们,对孙媳妇那边不闻不问,倒是不好了。
  这是车姥姥背地里交代于良吉的,以前于良吉是不会注意的,但是车姥姥知道规矩,怕于良吉和石宏大两个大男人注意不到,就特意在吃杀猪饭的时候,跟他们俩说的。
  “哦,那就去一天吧,不过夜。”于兴怀觉得没什么,不住就不住吧!
  石宏大看了看于良吉,打了一对四出去,于良吉那边果然大喜:“一对五!”
  于兴怀嘴角直抽抽,小叔的牌运永远都是那么差!
  他打了一对十……。
  初一初二颓废的玩了两天,初三就整装待发了,是全副仪仗的架势,今年是张家新来的两个儿媳妇头一年回娘家,于良吉他们去得早,而张老爷子也坚持等于良吉他们来了再让两个孙子陪孙媳妇回娘家。
  两位孙媳妇没见过全副仪仗,去年成亲的时候,也是一直盖着盖头,新郎没有掀开前,就连新娘子自己都不能掀开,所以只是听说过,没见过!
  见了之后才知道,侯爵的仪仗是个什么样子。
  一大帮人涌进来,领路的大丫鬟一个个美艳动人,让两个新媳妇心里别提多紧张了。
  生怕自己的相公被勾搭走!
  要知道,她们嫁过来没多久,跟相公也才熟悉一点,再加上她们都是农家出身,样貌最多算是清秀,连好看都够不上,人家这大丫鬟可是内务府派来的,一个个不说闭月羞花,可也是花容月貌。
  这么一对比,自己可不就危险了么!
  等他们到了之后,进了正堂,就落坐在火炕上,于良吉和石宏大一边,张老爷子跟张老太太一边。
  而外头,张家大舅舅和二舅舅才让各自的大儿子带着儿媳妇出门,回娘家。
  没有给引荐介绍于良吉他们认识。
  因为回了娘家之后,回来,他们两对新人就要去侯府拜见于良吉这个小叔叔。
  若是在家里拜见的话,是不正式的,因为于良吉他们来,主要是借助于兴怀的名头,毕竟于兴怀才是跟张家有血缘关系的人,于良吉跟张家的关系,要比于兴怀远一层。
  等打发他们走了,于良吉他们才开始聊天。
  其实也就是说说收成如何,谈谈今年的打算。
  “今年等正月十五的时候,开祠堂祭祖,就让他们哥俩儿卸任,将族长和村长传给兴业和兴伟。”老爷子早就想好了:“他们俩到时候就在家里好好的打理家务和管理村子族人。”
  也省的给候府惹麻烦。
  最后一句话,老爷子没说,但是意思于良吉明白,张家村没少给侯府和十八里铺了麻烦。
  如今有人能管束一下,也挺好的。
  “兴怀过了二月二,就要出去游学了。”于良吉觉得要先给二老说一下,这件事情早晚要让二老知道的,且孩子出门游学,这一走,可就是二三年之久。
  “出去游学啊?”张老爷子明显一惊:“在府城读书不行吗?”
  “最早考中举人的那八个孩子,去年就出去游学了,今年会回转到京城的骑尉府,两年之后便会去参加会试。兴怀虽然年纪小,可他人小志气大,非要跟着出去,巴家的巴甲也要一起走,正好,还有三十二个举人,过了二月二要出去游学两年,第三年才会在京师汇集,他们跟着去,也有人照顾他们。”要不是人多,于良吉也不会同意于兴怀跟着他们走。
  这三十二个人都是十八大九的青少年了,而最小的两个就是于兴怀跟巴甲。
  巴甲是因为不放心于兴怀自己一个人跟着走,而巴穆是三十二个人之一,他考中的是武举人,巴甲正好也是,哥俩儿都在队伍里,肯定能好好照顾于兴怀的。
  “也好,出去见识见识,总比闭门造车的强。”张老爷子其实也舍不得,张老太太就更不用提了。
  可二老知道,这是于兴怀必须要走的路,要见的世面。
  在张家,于兴怀跟两位老人家好一顿亲热,跟大舅舅和二舅舅也说了很多,用了饭之后,于良吉就带着石宏大跟于兴怀告辞了。
  他们启程走没影儿了,张家两对新婚夫妇也回来了。
  也幸好于良吉走的快,走的早,这两对新婚夫妇回来的时候,脸色并不怎么好看,尤其是张新业,他是长房长子嫡孙,如今又是举人,见识的多了,对自己岳家的态度,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于良吉回到家里,就去了大棚看他的草莓,摘了不少回来吃。
  初三的晚上,于良吉翻来覆去睡不着,石宏大看他精神好,眼睛一亮,慢慢的压住他,俩人被翻红浪闹了一夜。
  第二天石宏大是神清气爽了,可怜于侯爷睡了一上午才起来。
  初四一天就在于良吉磨磨蹭蹭中、石宏大跟于兴怀对练中过去了。
  初五就是破五,大家都要在家过的,没人走动。


第375章 石宏大底气
  等到了初六,便是侯府的春宴,这天不不止是十八里铺的人来了,于良吉的学生们也都过来了,宇文县令也来了,他今年吏部的考绩依然是“优等”,但是就不升官!
  可房府尹也是优等,但是他也升不了官,反而对手下的宇文县令很是尊敬……可见谁都不是傻子!
  再有四季如今在县城的管事,顾掌柜的,也带着人来赴宴了。
  今年十八里铺的新甜草莓再一次独占鳌头,牛奶草莓虽然也一枝独秀,但是新甜草莓更受欢迎!
  侯府的春宴热闹,大家聚到一起也是有什么说什么,于良吉跟老村长车爷爷等几个老人,还有倪大等几个中老年男人们说了下开春种地的事儿,大家这两年力求稳妥,因为太招眼了,大家没种别的,而是选择种苞米。
  “我那里有不少苞米种子,种的时候,大家来我这里领吧!”于良吉的苞米改革一直在进行,如今苞米的产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已经比最初一亩地多产五十斤了。
  “行,开春儿可就来您这里拿种子了!”大家伙儿十分新任于良吉,都纷纷点头。
  于良吉除了苞米种子,还有土豆种,不过土豆种这次一亩地比原来的土豆种增产了三百斤,并不十分惹眼。
  而且于良吉都是用的自己的试验田种植的,不是很多,便没有说。
  转个身,于良吉又跟石宏大到了里屋,跟宇文县令和顾掌柜的说了些话,就把宇文县令交给石宏大来接待了。
  正好,宇文县令也有话要跟石宏大单独说,这俩人的身份,于良吉是知道,他们总有一些事情,是不方便让于良吉知道的,于良吉也不想知道。
  于良吉在剩下的时间里,都在跟学生们沟通。
  他们有的考中了举人,就不想继续往上考了,因为进士的话,需要开拓眼界,需要游历天下。
  就连林杰跟洪泽涛,也是在京师和直辖的陪都逛了好几圈,才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