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220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220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连林杰跟洪泽涛,也是在京师和直辖的陪都逛了好几圈,才参加的会试,在京城里也时不时的出去会友。
  谈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什么的少,多数都是务实的时政要闻,以及一些朝廷的抵报上提出来的国家大事。
  因为有于良吉给他们俩开拓眼界,俩人在这样的聚会上,倒是让人耳目一新。
  俩人也才知道,于良吉单凭书籍上的描述,就能联想到那么多且贴近实际的东西,若是他能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可惜,两人回来也问过了,于良吉暂时没有周游天下的兴趣,只想窝在东北老家做他的实验。
  这次于良吉跟三十二个举人说话,主要的目的,就是拜托他们照顾于兴怀和巴甲他们俩。
  巴甲也是于良吉看着长大的,但是巴甲有个二哥在,于兴怀可是一个都没有啊!
  这事儿不用于良吉开口,大家就主动说了!
  他们都比于兴怀大三四岁,出去游学,有个侯府隐形继承人跟着,也能省下不少麻烦。
  “山长,您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学弟的!”
  “两位学弟是我们这三十四个人里年岁最小的,当然要照顾了。”
  “侯爷,您放心,有巴穆在,谁想欺负他们俩,先要过了我这关!”巴家已经不是侯府的人了,但是巴穆一直当于兴怀是亲弟弟一样,别说于良吉特意跟他打招呼了,就是于良吉不说,他也会照顾于兴怀的。
  “有你在,我就放心了!”于良吉踮起脚尖,拍了拍巴穆。
  心里默默流泪:当年的小少年,如今都身高九尺了,他要抬脚才能勾到人肩膀!
  石宏大也人高马大的,连带着,被他俩养活大了的于兴怀,如今已经和于良吉只差一个头的距离了!
  看到叔叔为他游学的事情,到处拜托人照顾他,于兴怀很感动,但是感动的同时又有点哭笑不得。
  他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子了,出去游学又不是出去旅游,小叔紧张的不像个样子。
  但是他还不能说什么!
  只能在于良吉背后朝被于良吉拜托的人抱拳行礼,得到了大家善意的嘲笑。
  吃了侯府的春宴,初七就是老村长家举办春宴,于良吉一家三口人都过去赴宴了。
  在侯府的春宴上,大家也就说了那么一句,然后就聊别的了,因为侯府的春宴人多,不光是十八里铺,还有好多别人,侯爷不可能跟他们聊的多久,但是到了村长家就不一样了。
  “今年就种植些平常的吧,大棚里,我今年有个想法,等弄成了,再教给大家!”于良吉对大田里种植什么,已经早就安排好了。
  “也好!”老村长他们都点头。
  “十八里铺不需要多么风光,只需要默默的潜移默化,让咱们这儿的庄稼,比外头多收那么一两成,一年一两成,十年便是翻了一倍的产量。”于良吉看着这些淳朴的脸庞:“大家,明白吗?”
  “明白,明白!”老村长笑眯眯的道:“树大招风,咱们这儿,闷声发大财才是最主要的!”
  大家都善意的笑了。
  于良吉也笑了:“不过大家别灰心,咱们十八里铺的名声,足够咱们三代不缺吃穿了。”
  “那三代之后呢?”有人起哄。
  “三代之后,爱咋咋地!”于良吉飞快的夹了一筷子的酸菜猪肉炖粉条:“那个时候咱们骨头渣子都烂没了,还想管事儿哪?”
  大家又笑出了声。
  除了吃春宴,于良吉还跟石宏大去了周家和王家拜年,他们两家在县城,倒也不远。
  而张家的张兴业和张兴伟,也在正月十六的时候,来了侯府拜年。
  之所以出来的晚,是因为他们正月十五是全族祭祖的时候,那一天,他们俩变成张家村的村长和族长。
  “见过小叔。”两对新人,都给于良吉和石宏大磕了头。
  “乖啊!”于良吉抽搐着嘴角,让人赏了四个大红包给新婚夫妇。
  他还不到三十岁啊!
  就当了叔儿不说,还要给人红包!
  而石宏大则是老神在在的很,赏了之后,直接让曹嬷嬷带两位少夫人到花厅喝茶吃点心。
  侯府没有女眷,也没人招待他们,只能让她们去花厅了,曹嬷嬷作陪,应该没问题。
  曹嬷嬷可是宫廷女官,虽然只有八品。
  还是内廷品级,在外行走也就是个唬人的名头,可唬这两年轻的新媳妇却是好用得很。
  等这两新媳妇跟曹嬷嬷走了,于良吉立刻就好奇的问他们俩:“真的当了村长和族长?”
  “嗯,当了村长和族长的。”张兴伟挠头憨笑:“我是族长,大堂哥是村长。”
  “而我兄弟二人上头还有父亲和祖父,村里族里的人都老实了,不老实找我俩也没用,我俩是他们公选出来的,想废的话也得找个好理由,再说了,如今村里我们俩的身份最高,都是举人,他们高兴着呢!”张兴业也笑眯眯的回于良吉的话。
  “但是总有人会考中进士的……?”于良吉是担心,他们俩这举人的身份压不住。
  “进士又如何?”张兴业倒是实在:“只要侯府还在,就是出个一品大员也白搭!”
  于良吉炯炯有神:“这么严重吗?”
  他一直对自己这个“侯爵”的认识,不够全面,总觉的就是一份高薪职业,类似集团顾问的那种类型。
  他就是个技术型人才,又不是个恋权的,所以他一直对这个侯爵的影响力,不是很看重。
  以为自己就只能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横着走呢!
  “自开国以来,有多少爵位?传承三代不绝的又有几个?而且山长您受皇帝重视大家都知道,您在报纸上公布的那些农业配方,也解决了不少隐患。”张兴业道:“您虽然处江湖之远,可庙堂上总有您的身影,说句托大的话,您是简在帝心。”
  “是吗?”于良吉一头雾水,他咋没感觉呢?
  看到于良吉的样子,张家哥俩都笑了!
  “这些话不是我们说的,是学堂的两位老先生跟我们俩说的,只要侯府存在,只要您还在,张家村起不了风浪。”张兴伟也道:“等下一代好好教育教育,以后就将族风正过来了!”
  这是他们哥俩的打算,总不能压制着族人,等以后有了反扑的能力,可是给侯府留下了后患,于是打算从小辈做起,让他们明事理,别没事惦记些有的没的!
  “哦哦!”于良吉吸了吸鼻子。
  “你俩倒是有点心计。”石宏大听到了这里才发言:“哪怕张家村真的出了一品大员,也不怕。”
  石宏大说这个特别有底气,因为他是密探!
  要是官员操守不好,一本密折上去,别说一品大员了,就是超品大员也能给撸下来。
  更何况,上头对于良吉是越来越看重了。
  他手里头还压着于良吉的两样发明,没报上去呢!
  于良吉这些年一直以一年一两样发明在皇帝面前刷存在,刷完太上皇的又刷到了新皇这儿。
  足够引起这对天家父子的兴趣了。
  又帮着挡了不少事儿,于良吉的价值,不是一个两个大员臣子能撼动的,不乏有些爵位高的想向于良吉出手,结果呢?
  哼哼!
  石宏大对维护于良吉很是用心,挑选于良吉的研究成果往上报的时候,也是有选择,有针对的。
  “若是没点心计头脑,这个村长不当也罢,省的给山长惹麻烦。”张兴业倒是乐观。
  但是同样暗暗心惊,石宏大这人他们一直私下里讨论,总觉得这人有点深不可测的意思,石家村如今后悔的肠子都要青了。
  只是没想到,石宏大的口气竟然这么大,想到有些人有意无意的接触他们,想跟他们拉关系,俩人对石宏大更是在心里敬畏了。
  于良吉热情接待了这两对小夫妻,黄大厨知道是张家两房的长子和新婚妻子来拜年,立刻做了一桌十分讲究的菜肴出来。
  光是主食的四喜蒸饺,就做了四个颜色的饺子,再有黄金豆腐,香菇油白菜等等,金银蒜粉丝蒸虾,荷花白菜卷,八宝福袋等等。
  把两对新婚夫妇唬的一愣一愣的!
  东西上来的时候,于良吉就知道,黄大厨这是又不高兴了!
  给两对新婚夫妇来了个下马威!
  “吃饭,吃饭,别客气啊!”于良吉赶紧给张兴业和张兴伟夹菜:“都尝尝,挺好吃的。”
  于兴怀偷笑着跟他们俩道:“表哥别客气,就是花样多一点,其实味道都一样!”
  他们开了两桌席面,一桌男士们坐着,隔了个屏风,落座了两位新媳妇。


第376章 兴怀远行
  吃过了一顿饭,两对新婚夫妻在侯府的客院住了一夜,第二天吃的早饭,于良吉给了两个新婚媳妇一人一套金饰头面,虽然在侯府的库房里,这东西太普通了,但是架不住这是内务府出品,外头没得卖啊!
  两个新婚媳妇倒是意外惊喜,但是张兴业和张兴伟,于良吉给的却是很好的笔墨纸砚,上用的那种,一整套。
  还有就是代表侯府的一块常用令牌。
  这东西,其实也就是一个物证,证明这人是侯府的,侯府里的人基本上让石宏大给管的不出门,他们吃喝拉撒都在府里,最多去村里逛游逛游,偶尔去县城一趟,还要成群结队,大家彼此监督。
  用不上这东西。
  于良吉给他们俩,也是让他们俩有个可以防身的东西,毕竟有些事后,侯府的牌子还是很好用的。
  送走了他们,春宴继续。
  吃过了春宴,就到了二月二。
  龙抬头的日子,而于良吉,不喜欢今年的二月二。
  因为二月二过后,于兴怀就要启程了。
  “四辆马车,两辆装东西,一辆给兴怀乘坐,一辆给跟随的人!”于良吉是这么安排的。
  “就一辆马车,装着他的行李,还有钱,嗯,多带点现金,银票也不能少,换洗的四季衣服,一些书,弄一辆大一点的马车,找一匹壮一点的吗,你自己赶车。”石宏大的安排却很简单,就让于兴怀自己赶车游学天下。
  “就他一个人?”于良吉立刻就察觉到了石宏大说的意思。
  “对,一个人。”石宏大点头。
  “怎么能一个人?”于良吉立刻就不干了。
  于良吉恨不得把整个侯府搬着跟在于兴怀身后,已经想好了,能派最多的人就派最多的人跟着。
  一个人?
  他想都没想过!
  “游学,谁不是一个人?”石宏大奇怪的看着于良吉:“要不然如何跟别人结伴而行?别人都是一个人,他带着一群仆从像什么样子?”
  而且游学,游学!
  到什么地方,都是求学,开阔眼界的,你带着这么多人,怎么游学?旅游还差不错。
  “我、那个……。”于良吉支支吾吾,不想就让于兴怀一个人走。
  “小叔,他们都是一个人的,我带着人不好。”于兴怀赶紧出声劝诫:“而且我也能自己照顾好自己。”
  都是农家出身,尽管于良吉很疼他,但是于兴怀自己上进,农家活儿他也跟着干过,洗衣做饭不说精通,可也会,衣服洗不干净大不了到了地方找洗衣服的店来处理,做饭的话,勉强能入口,实在馋了,大不了去酒楼食肆打个牙祭。
  他是去游学,又不是去旅游,带那么多人干什么?
  他们一共二十六个人呢,人家都不带一个人,就他带,不好,太不好。
  “可你一个人走,我不放心!”于良吉抓着于兴怀不撒手。
  “小叔,我都多大了?”于兴怀哭笑不得:“还有那么多师兄们在,您担心什么?”
  于良吉也说不出自己担心什么,总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出门,没人跟着,他不放心!
  可是想到那么多学生,人家也是结伴而行,他就说不出别的话了。
  最后,还是石宏大占了上风,他给于兴怀弄了一辆大马车,带着车厢的那种,里头有小炭盆可以取暖,有冰槽,若是夏天了,可以用硝石制冰,放在冰槽里降温。
  给带了两床被子,一床大棉被,一床蚕丝被,一条兔毛褥子,还有一卷冰蚕丝的凉席。
  一个荞麦皮的枕头,以及可以挂在马车上的两盏玻璃油灯。
  再给带了四季衣服,每季各三五身,四季鞋子一样三双。
  于良吉往里头加了一坛子自己酿造的葡萄酒,还有就是各种药品,都是从大药房里买回来的,急酒用的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人参片儿。
  各种医用纱布和消毒用的高度酒。
  这就已经不少东西了,不过于良吉还准备了一百两碎银子,三百两整银锭子,以及五千两的银票,三千两的金票。
  要不是石宏大拦着,他都想给五千两金票了!
  金票就是能在朝廷立的钱庄里,提取黄金的票据。
  石宏大给的就特别的了,连发的钢弩!
  “这种钢弩别看小,射程近,一般十个八个的人不是问题,你放到车辕里头那个暗格子里。”石宏大拿出来给于兴怀看了看:“一次上三个暗筒,一个暗筒里头十只短箭。”
  于良吉:“……!”
  “知道了石叔!”于兴怀学得很快,收起来的速度也很快。
  于兴怀他们的行程是二月十四走,二月初十的时候,于良吉带着他提前去了西山的祖坟。
  于家因为有了于良吉这个侯爷存在,虽然说父母跟哥嫂并没有追封,但是坟茔也修缮了一番,且留了好大一块地方,当祖坟预留地。
  于良吉知道孩子一走恐怕就要二三年的时间带他过来,给于家人上个坟,烧点纸。
  “爹娘,大哥,大嫂,兴怀马上就要出去游学了,请四位保佑他一路平安顺遂。”于良吉头一次在坟前这么说,偏偏这会儿阴天,还刮起了一阵白毛风。
  尽管于兴怀觉得渗人“子不语怪力乱神”是对的,可也心里发毛,扯了扯石宏大的衣袖。
  “怕什么?”石宏大扯回自己的袖子,跟于兴怀瞪眼睛:“在战场上,死个万八千敌人都见谁害怕,那还是敌人呢?这可是你亲祖父亲祖母,亲爹亲娘!”
  于兴怀哭丧着脸:“石叔,不是那个意思!”
  “那里是怎个意思?”于良吉板着脸命令道:“磕头,烧纸!”
  于兴怀只好照做,同时在心里跟自己的亲祖父亲祖母,亲爹亲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