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33部分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33部分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良吉立刻紧绷了身体,甚至愤怒!
  八字还没一撇呢,他就敢这么放肆,钻被窝里来了!
  还是守在孩子跟前儿!
  想干什么?
  想死吗?
  石宏大察觉到于良吉的僵硬,知道他暂时还不能做什么,也不敢妄动,只是在察觉到于良吉生气张口前,先说起了正事!
  家里正房正院肯定不能给他们住就是了,这是身份问题,但是不住正房正院,就剩下后罩房和倒座房了。饣反饣反雨电子聿日讠仑讠云
  前文说过,后罩房可是仓库,倒座房又通风不好,现在住着还行,等到了夏天,非跟蒸笼一样不可!
  “老房子不是要拆了吗?不如起个三间小瓦房,给他们住?”石宏大提议:“反正都是要拆了重建的,不是吗?”
  “不行,重建也是于家的老房子,怎么能给别人住?”于良吉不同意。
  老房子是于家的,他拆了已经是不对了,重建新的房子后,还让别人住进去,这就大大的不对了。
  “那就选择东边那儿。”
  “东边哪儿?”
  “就是你让起了一堆土墙,也不说干什么的那儿。”
  “大棚?”于良吉想了想:“也可以,那边起三间瓦房,到时候正好让他们也看着点大棚。”
  “大棚?蔬菜大棚?”反季节蔬菜,石宏大不陌生。
  “是啊!”于良吉点点头:“哪怕不卖钱,咱们冬天自己吃也好啊!”
  不然冬天天天吃咸菜、白菜和土豆,就一点自己用大木头箱子种出来的绿色,实在是让于良吉不习惯。
  “可是蔬菜大棚不是谁都能弄的,那东西弄不好可啥收获都没有了!”石宏大劝于良吉慎重考虑。
  “放心,放心,我有办法。”蔬菜大棚而已,他农业大学也不是白上的。
  因为有了穿越前辈的存在,反季节蔬菜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反季节蔬菜虽然有了,但是并不高产!
  而且价格非常贵!
  不然去年过年的时候,他一家送了一把小青菜,全村的人都领他的情,认为得到了他的厚礼。
  “真的?”石宏大不信,他也算见过吃过的,大冬天吃西瓜都不算稀奇,只是那时是什么情况?现在又是什么情况?”
  小于举人可是个读书人,长这么大,摸过几次锄头?
  他摸着于良吉的小嫩爪子,细皮嫩肉的,根本就没个糨子。


第123章 过五月节
  “当然,这个你就放心吧,大棚就算盖起来,也得有人烧火看着的,反正他们也要烧火取暖,到时候串一点热乎气过去,就够大棚维持温度了。”于良吉越想越是那么一回事,这样一来,连带着大棚都有人照顾了。
  “那我买人的时候,找两个农家出身的小伙子吧,他们有力气,平时还能给家里干些力气活,扫个院子打个柴什么的。”石宏大算计一下,空出一只手轻轻地拍着于良吉道:“咱们家还得先盖房子。”
  “明天就去办吧,趁着现在春天还没过去……。”于良吉越说眼皮子越沉,到了后来就睡着了。
  被石宏大给拍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吃完早饭,于良吉给了石宏大五千两银票:“存到咱们的户头上,然后再换一千两现钱,除了买人外,剩下的都带回来吧,家里没多少现金了。”
  盖完房子请客吃饭后,家里就剩下二百两了,还都是碎银钱,他要换点现金回来放着。
  “好,我去给你在县里的朝立银行,把钱换好了之后,存进去四千两。”石宏大接过了银票,揣进兜里。
  “你中午在县城也别节省,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于良吉知道他这人节俭,就怕他出去苛待自己。
  舍不得吃,舍不得花钱。
  石宏大点头:“我知道了。”
  他兜里虽然有钱,但是听于良吉这意思,很明显是不想花他的银子买人。
  一切准备好了,他就留下小于举人和孩子慢慢收拾家里,自己骑马去了县城。
  他是直接去的县衙,反正也是要买人,去县衙也正合适。
  到了地方之后,他是直接去找的县丞,还有那个眼熟的臭球。
  于良吉在家细细的收拾东西,他跟石宏大的衣服都放到了东屋那边,西屋这边是给于宝宝准备的卧室和书房,而东屋那边,卧房是他跟石宏大,外面的那间暂时给他当了书房,两个屋子中间,有一个雕花镂空的拉门隔着,若是有需要的话,还可以放下两边挂着的帘子。
  石宏大的衣服有点少,颜色还很呆板,除了黑色就是灰色,还有褐色的,看着老气的很,等到了春衫的时候,就有了两件宝蓝色的,只是他不怎么穿,因为这个是长衫,他喜欢穿短打扮,说干活方便。
  但是于良吉不喜欢他穿那些颜色深的衣服,看起来老气横秋,所以他决定,做夏衫的时候,他决定给他换几身鲜亮颜色的衣服,也用好料子做两身短打扮,干活的时候轻便凉爽。
  家里有县太爷送来的上好的料子,留着生虫这种事情他不会蠢得去干,现在的布料放置超过三年,就算是新衣服也变成了旧衣服,所以他去后面挑了两匹天蓝色的薄绸,轻薄又透气,给石宏大做夏衫正好。
  那一匹素色梨花白的缎子,他决定给于宝宝做衣服,他跟石宏大一样用绸子,石宏大是天蓝色,他用的是淡蓝色,颜色比石宏大的淡许多。
  五匹布料他都倒腾进了他们卧室的箱子里,看了看时间,拜穿越前辈的福,他们家买了一个一人多高的时钟,就在客厅里放着,生活模式十分像七八十年代。
  中午了,要做饭了。
  两个人,还有个孩子,吃不了多少东西,他就烙了个春饼,弄了个鸡蛋酱,清炒了一盘土豆丝,去了菜园子弄了点小葱叶子和香菜,没敢多摘,因为刚冒芽儿,只是挑大叶的摘了一些。
  吃饭的时候,于宝宝吃着香了,整整吃了两个春饼卷菜。
  “先吃这些吧,宝宝要是喜欢,明天咱们再做,好不好?”孩子小,不能多吃,他只好哄着孩子吃饱就行,不能吃撑着。
  养个孩子可真不容易啊!
  “好。”于宝宝听话的吃下了手里头的春饼,虽然还是很想吃,但是小叔叔不让,他就听话不吃了。
  “不是叔叔不让你吃,是因为你吃的够多了,要是再吃的话,会撑到小肚肚,明天中午,叔叔还给你做,好不好?”孩子太听话,尽管很想吃,可还是乖乖地撩开手,说不吃,就不吃了。
  “宝宝知道,小叔是为了宝宝好。”别看他小,他都知道,尤其是经过了一冬天的读书识字明道理之后,他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少。
  “宝宝真乖啊!”于良吉这个高兴啊!
  “宝宝已经不是三岁的小孩子了。”于宝宝可自豪的宣布,自己是个大孩子了。
  于良吉:“……!”
  石宏大是在下午四点前回来的,但是没带人回来,买了些东西,还给于宝宝买了些玩具。
  “怎么没带人回来?”于良吉看了看他身后,就两匹马,一匹他骑着,一匹驮着东西。
  “人选我看了,不过没合适的,他们说一个月后还有人过来,到时候我再过去看看。”石宏大把缰绳塞到于良吉手里:“你先牵着,我去卸下东西。”
  “哦,都是什么啊?”于良吉乖乖握着缰绳不动弹,抻着小脖子往后看。
  “买了点调味料,还有给宝宝的小玩具,听书铺的人说有新到的两本小说,也给你带了回来,没事的时候,看看也好。”石宏大往下卸东西。
  除了他说的东西,还有两条墨,三只小毛笔,一看这个毛笔就是给小孩子用的,是给于宝宝准备的。
  “我跟他们说过了,咱们要求的人,既不要求长相,也不要求有特殊技能,而且咱们要的是一家子一家子的那种,求的不过是自家使用,也不是摆排场,要求很简单,人家高兴着呢!”石宏大一边卸东西一边跟于良吉说话。
  买人的人家,要么是高门大户,要么其实就是买门面,例如买个漂亮丫头什么的,甚至有人攒钱,就想买个媳妇儿,当然,这种事情不多见。
  而且娶回去的媳妇儿,也不一定好生对待,不然妇女保护法不会向着他。
  穿越前辈很有先见之明,女性在这个封建社会里太弱势,他就用法律保护她们,尽管一百年来,见效甚微,但是也给了全天下的女性一个保护伞,起码没人敢对她们随意欺负。
  尤其是嫁人之后,妻子是有独立的财产管辖权和所有权的,很多人一开始并不理解,为什么圣太祖要设立个“女人法”?
  后来很多嫡妻跟侧室、小妾、姨娘和通房丫头等的战斗中,因为圣太祖的法律,保护住了自己的一切,尊严,孩子和在夫家的权利。
  而她们的孩子,长大之后,才明白,多亏了圣太祖的那些条条框框,才逼得他们那些喜欢侧室、小妾、姨娘和通房丫头等女人的父亲,哪怕想宠妾灭妻,也不能够。
  从那之后,就没人再说这个法律没用了,都闭上了嘴巴。
  “但愿能找到合适的。”哪怕是雇佣仆人,也要找个合适的才行,他们要用人,恐怕就要用不少年,不合适的可不行。
  这种买人的方式,也不能说不合适就能辞退。
  “会的。”他都说的那么明白了,要是给他找个不合适的,他肯定会去给他们舒一舒皮子。
  晚饭的时候,俩人还说到了过节,五月节,还有三天就要到了。
  “弄点粽子?”于良吉提议。
  “东北这边也不时兴吃什么粽子啊!”石宏大还奇怪,于良吉一个东北小举人,怎么会提议吃粽子?
  于良吉一噎,他前世都习惯了,大家五月节吃粽子,一开始的确是南方时兴吃粽子,北方吃的是蛋,但是后来大家也不分南北方了,粽子还有里头包咸蛋黄的呢。
  “那个……古书上不是说了吗?粽子是为了纪念贤者屈原,所以吃粽子才好,当然,也得有鸡蛋鸭蛋和鹅蛋。”于良吉想的可好了。
  “好吧,明天我去县城,看有没有糯米。”石宏大搬完东西:“缰绳给我吧,我送马回马厩。”
  “哦。”于良吉把缰绳递给了石宏大。
  石宏大接过缰绳,趁机在于良吉手心挠了一下。
  于良吉:“……!”
  石宏大美颠颠儿的牵着马去了后头的马厩……。
  整块的十两一个的大银锭子,于良吉收了起来,五两一个和二两一个以及一两一个的碎银子,他放到了钱匣子里。
  想了想,拿了两个五两的出来,分别放到了两个绣着五毒的荷包里。
  第二天石宏大真的又去了一趟县城,买了一包糯米回来,还有一摞甘竹叶子和草绳。
  家里因为守孝,是不可能挂五彩葫芦的,连小朋友的于宝宝,也只是在过五月节的头一天,被于良吉用了深蓝、藏红、藏青和黑白五种颜色的红绳系在四肢和脖子上,一点鲜亮颜色都没用。
  “小叔叔,这个什么时候拿掉啊?”于宝宝不习惯,总觉得束手束脚。
  “等过了节儿,第一场雨的时候,就可以摘掉了。”于良吉看小家伙别别扭扭的小样儿,特别可爱。
  “那什么时候下雨啊!”于宝宝由衷的希望,快点下雨吧!
  于良吉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安慰他道:“很快的啊!”
  过节前一天,于良吉费劲巴力的做出了粽子,很普通的蜜枣味儿和咸蛋黄味儿,一盆大概六十多个,不到七十。
  还有各种水煮蛋,咸的和不咸的都有。
  给自家留下几个,剩下的俩俩绑在一起,亲自拎着,挨家挨户的送了粽子,算是答谢大家前些日子不忌讳来他家给他搬家。
  别人家都是一对,一个蜜枣的一个咸蛋黄的,只有老村长家是四个,以显示跟别家不同。
  除了粽子,还有两个鸡蛋一个鹅蛋一个鸭蛋,用一个小篮子装着,于良吉欢乐的去送了一圈儿,结果大家认为举人老爷登门,是很荣幸的事情,每家也没别的东西,蛋类不少,都这家三五个,那家四六个的给他回礼。
  等他回来之后,发现送出去不少蛋类和粽子,接回来的蛋类更多了!
  “看吧,这么多,怎么吃?”石宏大牵着于宝宝,看着桌子上摆满了的三座小山,一座最大的是鸡蛋,第二大的是鹅蛋,第三大的是鸭蛋。
  每个起码二三十枚,还都是咸淡不一样的那种。
  “慢慢吃呗!”于良吉双眼有神地看着他回答。
  于是早饭他们是吃饼喝粥配咸蛋,中午他遵照昨天答应宝宝的事情,做了春饼卷菜,打了鸡蛋酱,只是一人一个鹅蛋。
  晚上他就没让一大一小见任何蛋类!
  “怎么不吃了?”石宏大颇为纳闷儿。
  “吃那么多蛋,也不怕胆固醇增高啊!”于良吉可不想给他俩吃坏喽。


第124章 开始忙活
  过完五月节,北方也迎来了初夏,天气一天比一天好,五月节的第三天,下了一场雨,淅淅沥沥的下了一天。
  “这回该出苗子了。”石宏大看着外头的雨舒了口气。
  北方春天的时候,本来就少雨,很容易就干旱,尤其是在这个时候,要是旱的严重点,就会影响地里下下去的籽儿,不发芽不出苗子,也怕出了苗子没有雨水浇灌,也会干枯而死。
  “嗯,还能出的很好。”于良吉也跟着他一起看窗外的景色,没有江南烟雨的妩媚,只有北方春雨的珍贵。
  “明天我去地里看看,要是可以的话,得赶紧安排人手铲地,还要找工程队过来扒房子盖房子。”石宏大算计了一下,过完节了,也该动工了。
  “行,带一千两去,别舍不得花钱,我想了想,还是把老疯子改成祠堂吧。”于良吉早有打算。
  搬家的时候,于家的灵位是他亲自捧过来的,就放在主屋他的书房里,反正于家原来的牌位,也是放在原主的书房里的。
  但是毕竟有些不伦不类,老房子盖了新的出来,他就打算把那里改成祠堂,这样既不丢了老房子贵重的份儿,也能让他心里好过些。
  空房子不住人不好,但是住人的话谁去?
  又不能让外人进去,只有改成祠堂合适。
  第二天雨停了,石宏大再次骑马去了县城,那匹马都跑习惯了,不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