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调教盛唐 >

第107部分

调教盛唐-第107部分

小说: 调教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番忙碌之下,挂名在国子监之下的编辑部高速运转,仅仅不到月余的时间,便将一本古所未有的杂志给整了出来,这其中甚至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是杨钊在上串下跳的去找人。
    思索不出解决的办法的杨钊,只好摇了摇头,却看见杜甫正坐在对面,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的直盯着自己。
    杨钊被看毛了:“老杜,我可跟你郑重声明啊,你可是有老婆的人,再这么看我,我就抽你……”
    “切……”杜甫扭过头,给了杨钊一根中指:“就你这德行,哥哥我就算是龙阳君。也看不上你。”
    “那你就不要吓唬兄弟我,告诉你,我天生胆小。”杨钊无所顾忌的道:“说吧,这次又是遇到什么屁事了,你都拿不定主意?”
    “唐风的范本出来了,拿给你看看。”说着,杜甫对着桌子上的书努了努嘴道:“今儿皇帝把你招去,是不是郑氏那帮子人又不安分了?”
    杨钊表情凝重的拿起了桌上的唐风范本,点了点头道:“是那么个意思,而且不老实的还不知郑氏一个,所有人的眼睛都直勾勾的盯着,想看笑话的到处都是,而且最主要的就是皇帝到现在为止给的承诺,都不可信。”
    “子午慎言!”杜甫眼睛瞪的跟牛一样,杨钊这样说皇帝可不好:“无论陛下说什么,也无论郑氏能不能被犁庭扫穴,子午都不可如此,这话传到外面,那帮子瞪着绿油油眼睛主儿,正愁没有什么把柄对付你呢……”
    杨钊手里拿着一本印刷好的唐风,翻看了起来,道:“你我二人在此说一下,还无关紧要。不过老杜你也不要担心,目前皇帝能用得着哥哥我的地方还很多,只要不是大错,皇帝不会计较的。这次主要是郑氏,虽然犁庭扫穴还不至于,但是却绝对够他们喝一壶的,以后七姓十家中,还有没有郑氏,就难说了……”
    手指无意识的在桌面上敲击了几下,杜甫露出一脸思索的表情,想了一会儿才道:“动手的时间是不是年后?”
    “是!”杨钊继续翻着唐风道:“这第一次唐风面世以后。皇帝陛下就能看出其中的好处,到那时你,我差不多也该挪挪位置了。在陛下动手之前,我会请旨外放,避开长安和荥阳的大漩涡,怎么样,老杜,你是不是跟哥哥我一起走?”
    杜甫闻言苦笑了起来,从蒲州到长安,从乡试到殿试,这一路走来,他就算没有跟定杨钊的心思,怕是有些人也认定他杜甫就是杨钊一系的人了。那个时候杨钊都跑路了,他还怎么留下?
    “去,怎么不去,牧守一地造福一方本就是哥哥我的心愿,再说现如今还有人相信我杜甫不是你杨钊一系的吗?”
    闻听这话,杨钊露出一丝笑容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相不相信又如何,你杜甫是个君子,唐风的接收人肯定是皇家的人,即便不是太子,也得是姓李的。留在长安的话,我怕会有人拿你开刀,到时候你冤的两眼发青还找不到说理的地方,就苦大了……”
    “我倒是无所谓,跟着你走,照样为百姓谋福。”杜甫看着杨钊,说道:“就怕李兄的日子难过了,他那个脾气能待下去才有鬼呢。”
    “老白那脾气确实有点让人受不了。没有个人在背后给他撑着,迟早有问题。”合上唐风,杨钊思索了起来:“要不干脆把老白给丢进翰林院做个翰林待诏,你看怎么样?”
    “翰林待诏?就是那种随时会被皇帝召见,却有没有什么实职的?”杜甫想了想道:“也行,照李兄的才华,不愁得不到皇帝的赏识。”
    杨钊点了点头,只希望这一次李白别跟历史上的一样。逮着高力士让人家脱靴了,不然这哥哥还是得哪儿来回哪儿去。
    带着李白一起走,杨钊也想过,只是不知道人家李白愿不愿意,再者杨钊对于李白的了解也是仅仅限于历史,要是李白真是眼高手低,那麻烦就大了。说到这里,杨钊的心思也是有一把拉一把,实在拉不起也只能听之任之了,至于杜甫和李白自然不同。
    当然这一切最终还是要问过李白的心思才可以,也许人家李白就爱上编辑部,从此投身教育和出版业,就一辈子耗在国子监了呢?
    说完这些,杨钊再次将心神集中到书本之上。脸上不由得露出浓浓的笑容,折折腾腾这么久,这才算修成了正果。
    只见着印刷好的唐风,外面包裹着淡蓝色的封皮,上面是是大明宫正殿凌空而立在一片山水画之上,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唐风,跃然于纸上,显得整本书越发厚重大气。
    封皮之上体现出的那种泱泱大国的感觉,让杨钊有点爱不释手。
    杨钊随手翻看了一下,果然按照他的意思,整本杂志分成了更多子版块,其中包括经义,律法,诗赋,经济,农事等等最后还有杨钊亲自主笔的化学。琳琳洒洒包含了许多的东西。上面随便一篇文章的作者都非泛泛之辈。朝廷重臣,几乎被杨钊一网打尽。
    面带笑容抚摸着手里的杂志,杨钊看着坐在对面的杜甫道:“老杜,好,非常好,这本唐风拿出去,哪个丫的敢说不好……”
    “那当然。”杜甫一脸理当如此的样子道:“光是一个封面就让吴道子吾兄耗了进半月时间,并且经过三此叠加印刷,其中功夫可见一斑。”
    翻到最后,杨钊看到里面竟然还有一个时事评论的环节,不由得道:“老杜,这最后一个版块一定要送到宗人府,由皇家审批才可,不然出了乱子倒霉的都是我们……”
    “这个我自然是省的。”杜甫指了指唐风道:“这一期的已经送过去了。”嘴上说的重视,其实杜甫的心里倒是有那么点不以为然的,毕竟杨钊是拿了皇帝的圣旨在办事,即便真出了那么一点小漏子,也会有人给兜着的。封皮上那御笔亲书的两个大字可不是白写的,至于宗人府那帮子混吃等死的宗室,杜甫还真没多么放在心上。
    “老杜,你多注意点,就按照这个印刷了……”杨钊拿着书道:“回头呈给皇帝陛下看过以后,这事儿基本上就算是定下来了。”
    欣喜完成唐风的杨钊却不知道,这个时候,一个他没有放在心上的人,却开始了对于他杨钊的报复之旅……
第224章:完结之一
    第224章:完结之一
    大唐德宗建中十六年。公元八百年,是年已经八十一岁的杨钊,这时已经垂垂老矣。雪白的头发以及脸上的皱纹,如同沟壑的年轮,记录着时间的流逝,也记录的大唐盛世的无限繁华。
    坐落在灞桥以西,郡王府中,杨钊静静的躺在床上,身形孱弱,生命似乎在这个春日之中走到了尽头。
    宋王之女李婉芝,现如今的大唐大长公主咸宜公主,以及雨桐三人安静的坐在床边,昔日的妖娆美人,如今已经满鬓银霜,不复当年,但老夫妻间的感情似乎更胜往昔,三人目带忧色的望着床上那个牵肠挂肚了一辈子的男人。
    安静的屋子里,跪满了杨家子孙,甚至于房间之外,也跪满了人,这些人心怀虔诚的希望这位一手延续了开元盛世功臣。这位三朝帝师,这位学究天人,开创了新科学的一代宗师能够长命百岁。只是可惜,时间似乎总能战胜一切……
    “报……”一骑骏马在大明宫内横冲直闯,骑在马上的传令侍卫面带忧色,在大明宫内风驰电摩,如果平时,这样做足够他死上一百回了,但今天似乎有些不同……
    “辅国郡王,三朝帝师扬病重……”含元殿内,正在议论朝政的百官,被这一嗓子给震的呆若木鸡,如果说还有一个人能让整个大唐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发自内心的爱戴的话,就只有这位德高望重的三朝帝师了。
    “你说什么?”坐在龙椅之上的德宗皇帝,闻言一跃而起,满是震惊的脸上说不出是什么表情:“散朝,来人,起驾郡王府,朕要亲自去看看。百官随驾而行。”说完,皇帝便转身走向大殿的门口……
    躺在床上的杨钊,无言的望着屋顶,似乎从那上面,他能看到昔日的峥嵘岁月,伴随着安静的气氛,杨钊知道,这也许是他最后一次回忆了……
    时间缓缓回到了开源十八年的那个冬天。唐风刚刚出现的时候。
    也是那个时候,好兄弟杜甫也还年轻,李白似乎还是刺头的样子。
    开元十九年的春天,唐风在千呼万唤中,终于随着抵报系统,发行到了大唐朝的每一个角落之中。文人士子们疯狂了,唐风的发行量,发行范围太广太大,这要是能在上面出现一篇文章,是不是说明自己就会名扬天下?
    举行诗会,学子之间游山玩水以文会友等等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扬名,辛辛苦苦的在高门大官哪儿卑躬屈膝的上什么自荐诗等等的这些,总归还是为了扬名。
    如今竟然有着这样一条上通天听的终南捷径,那还不削尖了脑袋往前冲,对得起自己十年寒窗苦吗?
    怀着这种思想,各种文稿如同雪片一般,淹没了大唐国子监的唐风编辑部,致使编辑部内,很长一段时间到处是稿件,甚至于在审核的地方只能看见一堆堆的诗作文章,至于人?偶尔要是发现纸堆儿里有个脑袋再晃动。没错,保不准那就是审核稿件的张翰或者李白等等的……
    为了这件事,杨钊没有办法,只能跑到皇宫之中,跟老男人死皮赖脸的要了建筑资金,在国子监旁边生生的盖了三处院落,才算是解决了稿件存放的问题。不然乱丢稿件的话,会被那些浑身是嘴的御史们,很活活说死……
    在第一份唐风刊行天下之后,郑氏也似乎从中闻到了些许不同的味道,但是过于自信的世家大族的心态,让他们忘了,皇帝并不一定会对说有的事情妥协。
    于是不久,一个负责风闻奏事的御史,便以大无畏的姿态站了出来,在大明宫含元殿朝会上,几乎指着三公之一的郑炎的鼻子尖骂他要造反,理由很简单,你不造反你饲养战马干嘛?饲养了就饲养了,你秘密的藏到农户的家中干嘛?
    这可是大罪,灭门抄家的大罪,郑炎当时吓的差点在含元殿里心脏病发,满嘴乱喷的御史虽然看上去是纯粹找茬儿的,但事实情况是什么样的,郑炎心里却一清二楚。
    当时脑袋跟陀螺似地急转之后,郑炎决定死也不能承认,于是一场十分不对称的对决就这样在含元殿里上演,一些暗中忠于荥阳郑氏的官员在郑炎的暗示之下,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反驳。老谋深算的老男人坐在宝座之上,笑眯眯的看着。
    御史说的对不对不重要,人家可以风闻奏事,瞎说也不怕。郑炎既然死板着不承认,那就得去查查,老男人一边安抚郑炎,一边三千千牛卫下荥阳。并且着高力士记下了那些叫唤的最响的官员名单……
    半月之后,一封千牛卫快报,只有四个字:查证属实。
    至于什么证据,不还是皇帝一句话的事儿,要什么证据,内卫都可以找来,找不来也能造出来。
    在郑炎愁云惨淡的当口,编辑唐风的杨钊请旨外放,老宋王忧心女婿的安全,在婉芝郡主的劝说下,连续三次入宫找老男人说项,而韶华公主的契机,让老男人决定重用杨钊,遂下旨杨钊入河南道任河南道节度使,正式成为封疆大吏。
    随后太子李瑛受命掌管编辑部,内部序列一如杨钊亲手策划的那样,保持不变。唐风彻底被皇室掌握。成为太子积累声望的垫脚石。
    在杨钊成为封疆大吏之后,外部根基不稳,宫内有武惠妃弄权,原驸马都尉之子杨洄,历史上韶华公主,改赐为咸宜公主之后的第一任老公,不可改变的蹦跶出来了。本来武惠妃有意将女儿赐婚给杨洄,结果杨钊横插一杠子,这仇自然结下了。于是从那以后杨洄多了一个爱好,就是三五不时的仗着老娘长宁公主的名义,窜进宫里在武惠妃的耳边给杨钊下眼药。
    真话怕少。假话怕多,脏水只管往杨钊身上泼,什么杨钊恃才傲物,什么杨钊胸无城府,什么杨钊欺男霸女,听的多了,武惠妃对于杨钊的印象便越来越不好,尽管她也知道杨洄的话不尽不实,但搁不住杨洄天天念叨。于是在老男人的耳边吹起了枕头风。
    老男人这时正值壮年,主见很强,但却不得不顾及爱妃的意见。嘴里不说什么,却暗地里下旨,斥责杨钊,至于斥责的理由?没有,皇帝斥责那是关心,要谢主隆恩的。
    年纪轻轻便窃据高位,杨钊思来想去这不是好事儿,虽然避开了长安城的政治漩涡,但逃总不是办法,因杨钊低调再低调。
    京城长安风云际会,郑氏上串下跳的找那个御史的麻烦,希望扭转老男人对于郑氏的看法。但缘木求鱼自然没有好结果。
    再半月之后,李隆基果断下旨,郑氏家主郑炎昏聩无能,致使郑氏前有郑凯擅自劫杀朝廷命官,后有荥阳郑直系子孙饲养战马意图不轨。着即时夺去郑炎一切官职,暂压大理石候审。
    在京城的郑氏子弟,一律打进打牢,谋反之罪罪在不赦,这个时候没有道理讲。
    荥阳郑氏接到主家被圣上打入打牢的消息之后,在后辈纨绔子弟的丛勇之下,自认为荥阳固若金汤,当权者遂想举起造反。
    布置于荥阳城外的右威卫大军,乘机杀入城内,正做着皇帝梦的郑氏一族,尽皆伏诛。至此,荥阳郑氏被犁庭扫穴。只留山东郑氏一脉。韬光养晦,不言不动。
    一时间风声鹤唳,七姓十家齐集长安城,皇帝为什么要处理郑氏?兔死狐悲之下,这些士族一方面约束子弟,低调起来,一方面暗流涌动。皇帝既然下手了一个,会不会接连着对付其他人?
    远在河南道的杨钊却没有管这些,杀人他帮不上忙,去看郑炎的笑话,他倒是想,问题是兔死狐悲,要是被七姓十家给恨上了,那可就真笑不出来了。将财权教给了杜甫以后,杨钊专心处理河南道境内的一些作恶多端的小氏族,准备收人心为己用。并且希望能找到一些人才充实自己的班底……
第225章:完结之二
    第225章:完结之二
    开元十九年,太子李瑛入主唐风杂志编辑部。以便积累名望。李白没有选择去翰林院做什么翰林待诏,而是留在了编辑部,接替了杜甫留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