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鱼龙幻 完结+番外 >

第50部分

鱼龙幻 完结+番外-第50部分

小说: 鱼龙幻 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獾郎和石头却已玩得难分难舍。见石头要走,獾郎立刻瘪着嘴要哭,朝前伸着两手,要抱石头。宫人们忙拿许多东西来哄,獾郎却不理睬,只顾呜呜哇哇地朝石头乱叫。石头也自舍不得,嘟着嘴不肯走。最后是郑夫人出面,亲自哄好了皇长子,又再四给石头许诺,过两天还叫他进宫来陪獾郎玩,石头这才依依不舍地跟着白氏走了。
  几人回家后,白氏让石头去找李氏玩,自己却把贺言春叫进屋来,拉在身边坐下道:“春宝儿,我晓得你的心思。只是,你和三郎的事,暂且不要告诉你阿姊。她如今在宫里,就盼着你能撑起咱们郑家,休让她失望。”
  贺言春不料母亲已经知道了自己和三郎的事,当即飞红了脸,低头不语,白氏又叹了口气,道:“你二人如今是怎么个打算?我见你时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里就纳闷。前儿我叫人给方家送年礼去,才晓得三郎回乡守孝去了。莫非……你这是被撇下了?”
  贺言春忙道:“不是的。他正为祖父守孝,等开春依旧还要回来的。阿娘,你……你是如何知道的?”
  白氏笑道:“儿啊,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有什么事还能瞒过我去?”
  贺言春羞愧道:“阿娘,我……我也不是有意瞒您,只是不知该如何说。我与三郎自相识以来,他待我情深义重。我亦觉得,世上再找不到一个像他那样情投意合的人儿了。万望阿娘成全儿子,若能和他厮守一生,我这辈子便再没什么遗憾,……若辜负了阿娘和阿姊,也只得来世再来报答你们的恩情罢!”
  白氏听了,长叹一声,道:“傻孩子,说什么今生来世的,你才多大?你阿爹当年,对我何尝不是山盟海誓,结果过了几年,还不是乖乖回乡娶亲去了?你如今喜欢三郎,娘也不拦你。哪个男儿年轻时不荒唐几年?只是你为了他不肯娶亲,可知他心里是如何想的?凡事总要多为自己留条后路才是!”
  贺言春听了,默默无语,半晌才道:“阿娘,就算他将来娶亲,我也不怨他。毕竟是我先招惹的。况且,三郎是个光风霁月的磊落人,他将来若另有心思,也一定不会欺瞒我,更不会做出那些落井下石的勾当,这便够了!”
  白氏见他说得这样笃定,也不好再劝,反显得她从中挑拨离间似的,--虽然她也确实是有这心思,却不愿在儿子面前表露出来。当下只得罢了,又再三嘱咐他在郑夫人面前不可露出端倪,免得寒了她的心,一切都等过两年再说。贺言春点头应了,母子两个又说了些闲话,贺言春便从母亲房里出来了。
  他在廊下站了半晌,看着院中的那方蓝天,又惆怅又心疼,--虽然白氏有些话并未出口,但贺言春很敏感地察觉到了她的心思。一想到母亲在背后意图中伤三郎,他就觉得十分难过,替他委屈。
  腊月二十七八起,朝廷各衙门开始放年假了,各处只留少部分人值守,其余人都回家过年。大夏朝一向优待官吏,年假共是十九日,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后,各地官府才重新开始办公。贺言春放了假,越发无聊,又不想在家呆着,便日日去邝不疑处,两人比试弓马箭术。过得两天,程五齐二和邱固这几个也找了来。一群浪荡公子除了吃饭喝酒,便是出城遛马、蹴鞠比箭。有时晚了,索性不进城,就在程五庄子上过一晚。
  这日下午,几人在城外约定了,要试试看谁的马快。一行人一口气狂奔出了京城地界,看看天色渐晚,才停了下来。邝不疑掉转马头要往回走时,看贺言春还朝前望着,便喊道:“小贺,发什么呆呢?回家去!”
  贺言春见前头正是去樊城的路,忽然觉得心里郁积的思念再也无法忍受了。他呆看着南方半晌,心里想到一个主意,立时回头朝邝不疑一笑,道:“邝兄,你素日说,你这马最耐跑长路,我看不尽然。”
  邝不疑顿时长眉一挑,道:“怎么?你不服气?何时比划比划?”
  贺言春道:“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日比,如何?”
  邝不疑一昂头,道:“怎么比?划下道儿来!”
  贺言春扬起马鞭,朝前一指,道:“反正放年假,在家也是终日无事,不如咱们就顺着这条道往南走,连跑五六日,看谁的马快,如何?”
  邝不疑也不傻,闻言斜睨着贺言春道:“小贺,你实告诉我,你是不是相思病犯了,想让咱们跟你一起去颖阳看方三儿?”
  贺言春脸有点红,却十分坦然地一拱手,道:“邝兄英明!什么都瞒不过你!”
  邝不疑哈哈大笑,道:“我反正一个人在京城,又无妻小,跟你去便去了,正好看看方三儿去!你们怎么说?”
  其余几人正每日闲得长草,听到这话,顿时被挑起兴致,纷纷道:“比就比!看看到颖阳要跑多久!”
  唯有齐二惊叫道:“我说你们发什么疯!家里一堆人等着咱们过年呢!再说也没带钱!也没带换洗衣物!”
  邱固笑道:“齐二是个讲究人,让他回去算了。我反正无所谓,路上找个成衣铺,买两套衣服换着穿也使得。家里过年访亲问友,也不差我一个。我跟你们玩儿去!”
  程五便摩肩擦掌,立逼着邝不疑遣侍卫小四回去,跟各家大人知会一声。齐二犹豫片刻,一咬牙道:“娘的,去就去!路上还怕你们把我卖了不成!”
  几位大爷都是出门不带钱的主,把身上零碎钱钞都掏出来凑了凑,也还是不够路费。最后还是小四从腰间摸出一个钱袋儿,给他们补齐了。邝不疑大喜,把钱钞都拢在一个袋子里,交与贺言春拿着,道:“小四先回去,到各家送个信儿。咱们这就走了,免得迟了又生变故!”
  程五也兴致勃勃道:“小四,我老爹若问起,你就说我随贺副统领一道儿出门了,别的休要细说。走走走!还等什么?哥哥们要到颖阳方三儿处打秋风去了!”说着一马当先,朝前跑了。其余几人紧紧随在后面,顺着官道,如流星般朝樊城方向奔去了。
  此时正值年下,官道上几乎没什么行人,无阻无拦,正好供几人聊发少年狂。路上跑了两日之后,各人的马高下立判。邝不疑座下那匹白驹,跑短途虽不显优势,一天下来,却没什么疲态。休息一晚后,第二天重又精神抖擞。邱固的枣红马头一日最快,第二日便渐渐落到了后头。
  其中齐二的马倒好,人却不行了。连着跑了几日后,那厮走路便趔着脚,撮着嘴直哈气。邝不疑叫他先回去,齐二却又不干,含着眶泪喊道:“少放屁!老子跟你们出来都出来了,半路回去,老子脸往哪儿搁?”
  余下几人全无良心,个个哄然大笑。当晚歇息时,贺言春特意吩咐店家给齐二端盆热水泡脚。晚间几人睡通铺,等上了榻,邝不疑又教他们一个按摩的法子,说是军医传授的,专治骑马腿疼。邱固程五等人轮流给齐二按摩,把个齐二按得杀猪也似地叫,众人在旁笑得打跌。
  一路上风餐露宿,不上几日,便越过樊城,到了益阳郡。年三十那晚,几人在一家荒郊小店里落宿。店家见他们举止不俗,不敢怠慢,切了堆得老高的几盘肉,又攒了些时蔬果品来。几个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饭食虽粗糙,远比不得家中精美,却胜在野趣十足,座中又均是意气相投的朋友,饮酒谈天,何等畅快!
  过了正月初五,几人终于出了益阳,到了颖阳地头上。一路寻寻觅觅,逢人就问颖阳方家。当地人家多少也知道丝绸方家,又见这几人仪表不俗,大多都十分热心,忙着给他们带路指路。
  等远远地到了方家地头,邝不疑却又不走了,道:“找家官驿歇一晚再走!一个个跑得蓬头汉一般,去人家府上有什么脸面?”
  众人闻言,便朝贺言春嘻嘻地笑,道:“邝兄英明!邝兄心细如发!这小女婿上岳丈家,当然要好好打扮打扮!”
  贺言春不由红了脸,心里却乐开花,也顾不得羞,只随他们揶揄取笑,喜滋滋地跟去了官驿。当晚几人要了好几大桶热水,从头到脚好好洗刷了一遍,把轻裘上灰尘枯草抖一抖,一个个依旧是京城来的翩翩贵公子。等装扮完毕,这才骑马迤逦往方家去了。


第七十三章 情切切
  方家老太爷在世时;自己住在祖宅正房,大儿子一家住东院落,二儿子一家住西院落。早两年方犁上京时;西院没了人;方家大娘子便嚷嚷着房子窄了,让仆人把西院腾出来;给自家小儿子住。老太爷年迈体衰,管不了那么多,也只得睁只眼闭只眼。谁知不上一年,从京里传来消息;说方犁被赐了个大夏义商的名号,举家沸腾了。方家大爷何等精明,立马知道方犁这是在京里有了出息;忙在太爷面前把自家眼皮子浅的娘子呵斥了一通;依旧让小儿子搬出来,把西院照原样陈设好,说要留着等方犁回来住。
  方犁自回来后,一进西院,便觉得处处都有挪动的痕迹。他晓得定是自己不在家时,大爷大娘一家子动过这边屋里,却并未声张,只每日里在祖父灵前尽孝;给自己父母的灵位敬香磕头。见了大爷兄长,也是恭恭敬敬。方家大爷对这位据说在京里混得风声水起的侄儿倒也客气;只是大娘和两位堂兄暗地里却都有些忿然,抱怨死了的老太爷偏心眼,若当初把自家两个儿子派一个去京城,这大夏义商可不就是大房挣来的?再者,听说方犁那大夏义商是捐的,就凭他带的那几个人,一年能挣几个钱?怎么会不上一年就捐名号捐官?要是太爷私下里没给体己钱,说出来鬼相信?
  也因为这些原因,方犁在家住得并不愉快。方家大爷要操持外头的事,家中都是大娘子作主,衣食住行难免对他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好在方犁回来不久,就主动跟大爷提出来,说带回家的人多,大娘那边都要照管,未免太过辛劳,不如自己请奶娘进来操持,自己得了方便,也可让大娘省心等等。从此西院几人单独过活,柱儿娘亲自进来料理家事。不料那边大娘子知道了,背地里跟人嘀咕,说方三儿天生一张嘴刁,现为老太爷守着热孝呢,就有心思挑吃挑穿。自家两个儿子,天天跟着爷娘吃枯菜叶子,小半年没沾荤腥,也从没有过半句抱怨。
  这话传到柱儿娘耳朵里,柱儿娘气了个死。这不是指责她家三郎不孝么?大夏朝向来以孝治国,这不孝的帽子一戴定,三郎往后还怎么出门见人?柱儿娘要为自家三郎证清白,逢人便说大房的坏话,旧事重提,说二房统共这点骨血,偏让他们赶到京城去,免得在近处碍他们的眼。谁知三郎不仅在京城立了足,还挣下天大荣耀,让一家子跟着沾了光。大房不说感激,反满心妒恨。这回三郎进了家,成日里热水都没一口,一家子偷偷躲在屋里吃好的,把点残菜剩饭给她的三儿吃……。两房里下人也是明面上一团和气,暗地里却终日摇唇鼓舌,勾心斗角,都把对方看得乌眼鸡一般。
  方犁不欲生事,并未在意这些事,反叮嘱自己院里奴仆遇事多加忍耐,等离了这里便好了。只是他回来这些天,大爷那边始终未提一句祖父临终前的安排。方犁便在心里默默思量,要等孝期过了,跟大房那边开口商量分家的事,一想到届时必定又要闹得鸡飞狗跳,他就忍不住心生烦闷,倒把那想念京城的心思冲淡了不少。
  这日早上,他独自到灵堂里守孝,给祖父敬香时,想起老爷子巴巴地给自己写的那封信,不由悄声道:“大父,您老自己的儿子,倒还真没看错。若是分家,我也不想要别的,只把两个商队的人给我,也就罢了。若连这都想昧了我的,那我可要闹了。”
  正小声嘀咕,忽听前头隐隐喧闹起来,过了片刻,就见墩儿急匆匆地跑了过来,还未进屋便喊:“三郎,京城里来人了!”
  方犁忙走到门旁,问他:“谁来了?”
  墩儿道:“我也不大清楚,刚听前头嚷嚷着,说是京城里来了好几个人,说是找你的呢。你快出去看看!”
  方犁心里一惊一乍,想到贺言春,顿时怦怦乱跳起来,忙忙地整理了身上衣服,准备过去。这时前面果然又有仆人来请,说京城里过来了好几位大人物,特来探望三郎。方犁随他去了前厅,就见自己的两位堂兄已经先一步到了前厅,正和几位风流佳公子应酬交谈。
  邝不疑齐二等人,在京城里再是放荡不羁,出来外头却也装得人模狗样,一个个言谈从容不迫、举止彬彬有礼。倒是方家两位兄长,很有些束手束脚,跟人比起来像没见过世面的乡佬儿。寒喧中程五一扭头,看到方犁进来,忙站起来道:“三郎,可见着你了!长安一别,甚是想念啊!”
  方犁一眼就看见人群中的贺言春,见他睁着两眼,只顾死盯着自己,心里不由得又喜又慌,也深深看他一眼,便忙着与众人施礼,道:“这大老远的,你们怎么来了?”
  几人都瞥着贺言春,微笑不答。方犁便明白了几分,不由又看了眼贺言春,就听邝不疑道:“听说老太爷没了,还请三郎引我们到灵前敬一柱香,略表心意。”
  方犁只得按捺下满腔胡思乱想,引着几人到了灵堂里。邝不疑等人按规矩行了礼,恭恭敬敬地敬了香,才出来院中站着。方犁的两位堂兄又再四请人去前厅宽坐。邝不疑等人才依旧由方三郎陪着,又去了前厅。
  程五齐二等人在父辈眼里虽算不得有出息,然大家族历练出来的孩子,人情世故上眼毒得很。在方家稍坐了片刻,便觉得方犁的两位堂兄聪明外露,不是什么实诚忠厚之人,言谈间对方犁也不大尊重,便晓得他兄弟不睦。到前厅后,几人都与方犁自在说笑,却对方大郎、方二郎冷淡得很。
  方家老大、老二自小跟着父亲历练,在颖阳本地,也算是人中龙凤。然毕竟偏于一隅,怎能跟京城里出来的这些贵公子、官二代相比?两人又想巴结,又有些心虚。转头见自家三弟与几人谈笑宴宴,语气亲热自然,心里便很不是滋味,一边纳闷方犁何以能结交这些权贵,一边却又不服气:若当初是自己进京,现在不也能与京中王公们平起平坐?
  言谈中,方犁问几人下榻在哪里,得知住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