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858部分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858部分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没错。但凡有点家底的人,都会送孩子去读书。”
  “这是为何?”
  “因为光是有钱没有功名,也只能和我等小民一样,一人一百亩土地。对有钱的老爷来说,这点土地哪里够。想要拿到十税一的土地,就得督促家里的孩子读书。即便只是秀才功名,都能多出两百亩十税一的土地。”
  “有道理,有道理。以后不读书不行啊!”
  “不读书就只能死守着一百亩土地,超过一亩都要被课重税。”
  “如此一来,岂不是不能随意开荒。”
  “没看律法吗?新开荒的土地,可以卖给官府,官府按照市场价溢出两成购买。溢出的两成算是辛苦费。”
  “这还差不多。”
  “不管那些读书人怎么闹腾,新律法实实在在惠民,正儿八经是在替我等小民着想。”
  “这话没错。”
  “十税一,能活很多人啊。”
  “遇到减产,都不用卖儿卖女卖土地。”
  “是啊!家里仓库终有一日可以装满。”
  “你家还有仓库?有钱人啊!”
  “我这不是想着十税一,能省下很多粮食。往年遇到青黄不接的月份就没得吃。十税一,再遇到青黄不接的月份,肯定有的吃。”
  “这话有理。”
  “等到明年开春,就知道能不能剩下粮食。”
  “律法从八月初一开始实施,朝廷是考虑到秋收。擦着秋收,今年大家的负担都会减轻不少。”
  “有的官府想赶在八月初一之前收秋粮,发一笔横财,大家千万不要上当。”
  “多谢提醒!”
  ……
  王学成提着酒水去找严辞。
  “还是严兄有远见。当年你说不想收乡民的土地投献,那时候我还当你杞人忧天。如今一看,还是严兄考虑得周到。”
  严辞摸着头发稀少的脑袋,有些发愁。
  “王兄别夸我了。我如今愁得很。”
  “为何发愁?”
  “我虽然没有收下乡民投献的土地,但是这些年,我家里人拿着钱买了很多土地,已经超出了朝廷规定的十税一亩数。”
  王学成愣了一下,“严兄有举人功名,名下可拥有五顷十税一的土地,还能萌还几个人。你家名下的土地,已经超过这个数了吗?”
  王学成很吃惊。
  严辞苦笑着点头,“前几日回家,翻了翻家里的地契,这才知道,这些年家里人拿着钱陆陆续续买进了大约八十顷的土地,超标接近两倍。”
  哇!
  八十顷就是八千亩,光是购买土地,都得花费大几万两白银。
  “严兄果然有钱。”
  “王兄别取笑我了。我现在正在发愁,多出来的土地要怎么办。”
  “何必发愁。律法规定了,过去买卖的土地,有三年的延缓期。三年内,你那些土地照旧。”
  “王兄果然是在嘲笑我。律法规定了,像我们这种情况,三年内,十税一那部分土地可以继续免税。超出的土地,就得按照税率十税一缴税。等到三年结束,超出的土地就得课以重税。”
  “十税一,这么一点,对严兄来说应该不算是负担吧。”
  严辞抹了一把脸,“王兄,以前这些土地都是免税的。”
  王学成张口结舌,回过神来,拍拍自己的脑袋,“是我糊涂!眼看就快到秋收的季节,严兄打算怎么办?”
  “这个时候肯定不能卖土地。”
  “说的是。这个时候买土地,肯定有人趁机压价。总有人能吃进大批土地。”
  严辞摇摇头,“王兄还是没有看透这里面的名堂。这条律法的颁布,最终结果就是官府,也可以说是少府,会成为天下最大的地主。看着吧,接下来几年,会有大量的土地落入少府的手中。”
  王学成有点懵逼,他本就不聪明,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他是真没想明白。
  他不耻下问,“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第1082章 大机遇(三更)
  严辞喝了一口酒,也没心思品味。
  他很发愁,却还是耐心的对王学成解释。
  “对小民来说,是有好处的。以后他们不用租种地主老财的土地,可以直接租种官府的土地。租子又少,税又少,负担比租种地主老财家的土地少了一半。”
  王学成很好奇,“官府收多少租子?”
  严辞肯定地说道:“具体多少还不清楚,肯定不会超过三成。”
  “三成很低了。”王学成很认可这一点,“京畿一带,因为管得严,租子普遍都是四成。京畿以外的地方,比如江南那边土地肥沃,都要收五成的租子。听说个别地方已经收到了六成。”
  “所以说,由官府来主持土地租赁市场,租子低了很多。对小民来说,有大大的好处。”严辞又灌了一口酒。
  王学成领会到对方的言下之意,“也就是说,对地主老财,对我等读书人来说,没什么好处。”
  严辞重重点头,“这条律法,根本用意就是为了限制高官显贵囤积土地。我们这些读书人,都是捎带的。”
  王学成顿时糊涂了,“既然这条律法根本用意是限制高官显贵,为何朝廷官员还会同意颁布执行这条律法?这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想不通朝廷的大佬们,为什么会通过这条律法,是吗?”
  王学成连连点头,像个乖巧的学生。
  严辞神秘一笑,“黄老板你知道吧。我从黄老板那里得到了一点内幕消息,我就告诉你,你可别告诉别人。”
  “严兄放心!我们多年交情,我嘴巴严不严实,你还不知道。”
  严辞四下看了眼,确定门窗都关好,没人会偷听。
  不过他依旧压低声音说道:“听黄老板说,很快少府将成立一家粮食商行,全天下最大的粮食商行。将来,官府收了租子,这些粮食全归粮食商行所有。皇帝和皇后娘娘承诺,朝廷官员可以入股这家粮行,每年分红利。”
  王学成暗自咋舌,“所有的租子都归这家粮行,那规模得有多大啊?”
  严辞笑了笑,“天下间任何一个世家豪族,都比不上的规模。光是粮行还不够,皇帝和皇后娘娘还将成立一家海外商行,同样承诺朝廷官员都可以入股。”
  王学成好奇,“海外商行做什么的?”
  “当然是用来赚钱。”
  “怎么赚钱?”
  “具体怎么赚钱,我也不清楚。不过根据黄老板透露,杨季率领的大军,已经打下了大片土地。这些土地,目前都归海外行营,但是无人耕种。很快朝廷就会发布一个消息,任何人,不限身份不限地位,都可以找海外行营购买海外土地,买多少都行,只要你有钱。”
  王学成张大了嘴巴,“到底有多少土地,还可以随便买?”
  “我想想啊,起码是四五个河东河西那么大。”
  王学成好奇问道:“严兄打算去海外买土地吗?”
  严辞一脸发愁,“黄老板有建议我,可以考虑到海外置办产业,让族中子弟带着家仆到海外管理,雇佣当地百姓耕种。我现在还在犹豫。”
  不犹豫不行啊。
  关系到大笔银钱,还涉及到人身安全问题,严辞也是愁得很。
  “这么说严兄可以将土地买了,去海外买土地。”
  严辞点点头,“皇帝和皇后娘娘,强硬推行新的土地律法,归根结底,就是逼着大家卖掉手中的土地,去海外置办产业。”
  王学成一脸惊叹,“皇帝和皇后娘娘真是深谋远虑,一环套一环,让人佩服。当年有幸见过皇后娘娘一面,足够我吹嘘一辈子了。”
  严辞哈哈一笑,“此话有理。当年皇后娘娘住在晓筑,我们跟着杨季,有幸和皇后娘娘见过一面,的确值得吹嘘一辈子。”
  王学成连连感慨,“哪里能想到,当年和我们一起在书院读书的杨季杨兄,陈壮实陈兄,都成了一方大人物。尤其是杨兄,海外行营大都督,兼任江南大都督府大都督,权势滔天,风头无两。”
  严辞替杨季担心,“就怕烈火烹油,高处不胜寒。”
  噗!
  王学成将嘴里的酒喷出来,不如此,他就被呛一口。
  被酒水呛一口,那滋味多难受啊。
  他擦擦嘴角,压低声音,“严兄莫非得到什么消息?难道杨兄有危险?皇后娘娘可是杨兄的靠山,难不成皇后娘娘要放弃杨兄?”
  严辞摇头摆手,“不是你想的那么回事。”
  “那是怎么回事?”
  严辞小声说道:“皇后娘娘肯定会继续支持杨季。我说的为危险,来自官场,来自朝堂。杨兄这一两年,名声大振,不知道多少人眼红他。加上他整肃江南官场,得罪了许多人,瞧着吧,很快朝堂上就会有弹劾杨兄的声音。
  对于功臣,朝臣们总是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当年的鲁侯是这么过来的,杨兄如果不尽早回到朝堂,很可能他也会走上鲁侯那条路。回,回不来。留,又心惊胆战,恐被人说有造反之心。也不知杨兄会如何做选择。”
  王学成紧蹙眉头,“有这么严重?皇帝和皇后娘娘支持杨兄,难道也不管用?”
  严辞呵呵冷笑,“光是皇帝支持,也挡不住满朝堂的非议。当年武宗开耀帝无条件信任鲁侯,弹劾鲁侯的奏章可有少过,派往西北的探子可有少过?如履薄冰,都不足以形容。”
  王学成替杨季担心,“杨兄一定能化险为夷吧。”
  严辞摇摇头,“不知道!他离着我们越来越远,如今我是猜不出他的想法。或许他会继续留在海外,等到局面稳定。或许过个一两年,他就调回京城做京官,重新开始。”
  “希望杨兄能够回京城。”王学成小声说道。
  “得看杨兄自己怎么做选择。”严辞想得多,故而比较悲观。
  “喝酒,喝酒!不说杨兄。他那个位置,轮不到我们操心。”
  二人喝着闷酒,吃着卤菜。
  王学成问严辞,“严兄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卖了手中的土地,何不听黄老板的建议。”
  严辞揉揉眉心,有点头痛。
  他愁眉苦脸,“这事我再想想。”
  一下子脱手几千亩土地,就换点白银,的确有点肉痛。
  去海外置办产业,还得先看看风向。
  要是有人率先行动起来,他跟一波风倒是没关系。
  二人喝酒喝到天黑。
  王学成赶着回书院,明儿一早还要当差,不敢熬夜。
  严辞也没留他。
  替他叫了一辆马车,把人送走。
  他摇摇晃晃,回厢房休息,顺便构思接下来的剧情。
  三顺看见他,“严老爷,你这是喝了多少酒?”
  “是三顺啊!刚忙完吗?”
  “我哪里是刚忙完,我是正在忙。山河书院那边又送来几篇稿子,写得挺好的。我家公子要求刊登在明儿的生活秀上面,狠狠打那群读书人的脸面。”
  严辞指着自己的脸,“本老爷也是读书人。你是要打我的脸吗?”
  三顺嘿嘿笑起来,怪尴尬的。
  “严老爷见谅,我这是说顺了嘴,说错了话,你千万别和我一般计较。”
  严辞哼哼两声,干脆在花台上坐下来。
  他招手,叫三顺到跟前闲聊。
  他很好奇,“公主府应该很有多土地吧。新律法一颁布,公主府岂不是也要将超额的土地脱手?公主府几位主子就没抱怨?”
  三顺哈哈一笑,“抱怨什么啊,高兴还来不及。”
  “这话怎么说?”
  把土地脱手,还高兴,毛病吧。
  莫非有内幕交易。
  三顺四下看了眼,“严老爷,这话我只告诉你,你可别往外乱说。”
  “你说,我保证不乱说。”
  三顺轻咳一声,清了清喉咙,开始侃侃而谈。
  “目前情况是这样的,公主府将超额的土地转让给少府,算作少府粮行股份。一千亩算一股。要是不想要粮行的股份,可以置换成海外的土地,一亩换两亩。”
  “我听人说,杨大人的海外行营打下来的土地,全都是一年两熟的肥田,甚至还有一年三熟。不用人伺候,把种子丢下去,几个月就能收获。还有海外大片大片的森林,全都是几百年上千年的木材,这都是钱啊。比起苦哈哈种田那点收益,海外的收益是成倍的。”
  “不瞒严老爷,江南那边的船行东家,已经陆续进京,要和少府,以及高官显贵们谈合作。这些消息,现在还处于封锁阶段。就是怕传扬出去,被人强占了先机。”
  “那帮豪商,动作可快了。闻到一点风声,几百万两的大手笔洒下去,位置优良的肥田都被他们抢先买了,那肯定不行。对了,我家公子打算去海外买一个港口,同齐王殿下,二皇子,三皇子,汝阳公主合资。委托身在海外的二皇子殿下汝阳公主经营。”
  严辞张口结舌,好一会才回过神来。
  “难怪朝堂上风平浪静,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一点风波都没有。你刚说可以用土地换股份,入股少府粮行,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这种事情我哪里敢胡说八道。”三顺翻了个白眼。
  严辞激动问道:“那我可不可以入股?我是举人功名,肯定可以入股,对不对?”


第1083章 靠山
  严辞睡了一觉起来,神清气爽,一改之前的萎靡不振。
  他将自己洗刷干净,掐着时间去见黄去病。
  昨晚上,他一直在琢磨用土地换股份的事情。
  少府的生意,绝对是稳稳当当。
  大周不灭,少府不灭。
  虽说比不上四海和寰宇,那也是利润可观,收益可观。
  眼看着皇帝和皇后娘娘下大决心,强行推行新的土地律法。手里多出的土地,不再是生蛋的母鸡,而是成了负担。
  要是朝堂上一致反对,他倒是有胆子继续将超出的土地继续留在手中。
  偏偏朝堂风平浪静,一群大佬,就跟没事人似得。
  管你在报纸上骂生骂死,他们依旧按部就班,靠着信息差,赚取着一波又一波的红利。
  这样的局面,让严辞下定了决心。
  手中的土地,如果能换成股份,那就尽快换成股份。
  如果不能,也不能砸在手里面。
  土地这一块,以他对皇后娘娘的观察和了解,肯定是越来越倾向于黎民百姓。
  皇后娘娘做事,向来都是尽可能拉拢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一个新律法,短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