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215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215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过饭之后,大家都累的不行,各自早早回屋休息了,更觉得明天应该少榨一些甘蔗,今天第一次开榨,也没个经验,这才啊大家都累惨了。
  等第二日时,有了之前的经验,张志仁就开始重新分配好每天需要榨的数量,然后又开始一天的忙碌了,因为这天有了计划,所以大家都不会太累,也不用熬到半夜才有的晚饭吃。
  一连忙碌了好几天,村里的人渐渐就对榨糖机不那么好奇了,不过却好奇这样榨糖能够赚多少钱,种一亩甘蔗地又能够卖上多少钱之类的问题。
  这事张志仁和张沁儿原本就打算在榨糖发卖之后,再告诉大家的,那样就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数据,所以当村里人千方百计打探时,张志仁就笑笑并不做声。
  谁知道这样一来,有些眼红的人就开始在背地里说张沁儿家的坏话,无非是说他们家富了,就不把乡亲们放在眼里,当初大家那么艰难的从徐州那边逃荒过来,又是怎么互相扶持的,现在有了钱,就不管别人的死活了,真是自私自利的很之类的。
  酸言酸语的,让人听的十分刺耳,村里的八卦传递的特别快,没几天这些话就传到张志仁的耳朵里了,听了这话,张志仁也只得苦笑。
  张沁儿也特别的无语,不过却叫福儿小宝没事就在村里走动,去看看到底有哪些人说这样的话,说的人多不多之类的。
  打探消息这种事情福儿小宝做起来没有丝毫困难,他们年纪小,看到别人聚在一起说闲话,就在旁边玩闹,却竖着耳朵听得仔仔细细,回家就和张沁儿说。
  如此打探之后,张沁儿就知道说酸话的只有那么几个眼红的人,大多数人就算心里也是想知道种甘蔗赚钱不赚钱,还是没有口吐恶言。
  人心都是肉长的,张家行事如何,大家在一个村里这么久,多多少少都是知道的,如果大多数人这会儿就忍不住站出来骂张家的话,张沁儿没准就真的不愿意把赚钱的机会告诉大家了。
  不过好在大多数人都是好的,至于那个别几个,张沁儿也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任由他们说些酸话,等自家把红糖发卖,算出每亩甘蔗地赚钱多少之后,再狠狠的给他们打脸!
  (有读者质疑收费问题,都是按照字数收的,只不过我的字数变动很大,前面许多五千字一章的,这样价钱自然贵一些,现在维持两千字一章,收费就稳定了。)

☆、272。第272章 :说苏浙

  这日,张沁儿一直想去看,却没有看成的人,主动来看她了。
  看着郑成凯那张熟悉的脸孔,张沁儿却忽然生出一种陌生的感觉。
  出门一趟的郑成凯似乎变得更加成熟了。
  眉宇间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没心没肺的样子,而是多了一份担当和稳重。
  因为郑成凯来了,张沁儿就把手头的活丢给张乐儿做,惹得张乐儿趁机敲诈她一瓶保湿的面霜。
  冬日风冷,张沁儿不耐寒,又才从温度比较高的糖寮里走出来,被风一吹,顿时缩了缩脖子。
  郑成凯便把自己披在身上的披风解下来披在张沁儿的身上。
  张沁儿扭了扭身体说:“不用,我们进屋子里说话。”
  等进了屋子,还是有些冷的,因为白日里都在榨糖作坊里干活,屋子里也没有烧火盆的,不过好在没有风,张沁儿去拿了一件自己的披风,这才将郑成凯的披风还给他。
  但是他却不穿,随意的放在一边。
  “怎么不穿?别冷着了。”
  “我不冷,骑马的时候风大,这才穿的。”郑成凯坐在椅子上,四下张望着,忽然说:“没想到你还真会榨糖,有时候我都在想,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
  张沁儿失笑,她会的虽然多,也不过是仗着多活了几年,又多见识了一些东西罢了,世界无穷大,就算是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社会的她又岂能全部知道?
  “别说这个,待会我带你去看看榨糖过程,你先说说你上回去苏浙那边买粮的事情吧。”张沁儿催促着,她无法出远门,就特别想听外地的新鲜事物。
  于是郑成凯就把这次苏浙买粮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知道张沁儿爱听仔细的,就把在苏浙的所见所闻都详细的说了。
  另外还说了宋漪凝的事,原来这次他们之所以比去四川买粮的田家兄弟还回的晚,就是因为遇到宋家,在宋家住了一日叙话,这才耽搁了。
  “苏浙那边真是好地方,江南水色,风景宜人,哪里像咱们这地方,虽然也是山山水水的,但是这山没人家大气,这水也没人家好看。”郑成凯显得很兴奋,高兴的囔囔对比着,又说:“我去的时节不好,人家说五六月间那里的景色才好呢,等下回有空了,我再去瞧瞧看……呃,也带你一起去吧。”
  张沁儿心一动,忍不住抬眼看着郑成凯,却见他还沉溺在江南景色中呢,一副畅想未来的模样,压根不觉得方才那句带她一起去的话意味着什么。
  “江南却是是一个好地方,也不用等五六月间,只要开了春,那景色就好的不得了,有道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比我们这边的水确实好看些。”张沁儿跟着说,前世她自然去过江南一带,但是那会儿和这会儿的景色肯定有很大的不同,现在江南一带都是原始风光,加上江南多富户,休憩的宅子圆子十分的大气美观,能够到那边游览一趟,才叫做真正的江南景色呢。
  郑成凯听出她语气中的向往,高兴的说:“嗯,等以后咱们就去看看,最好能够住上几个月,好好的玩一玩。”
  张沁儿顿时无语了,心里想了想,才低低的说:“我一个女孩子哪能跑那么远去。”
  这句意有所指的话,郑成凯这个木头脑却没有听出,还十分用心的想了想,给出了一个主意:“就说去那边和人谈生意?你看你家的榨糖作坊已经弄起来了,这以后种甘蔗的越来越多,榨的糖也会越来越多,是该找个销路什么的,再说我出面和你一块儿去,叔叔婶婶肯定是答应的。”
  张沁儿无语望天,不耐烦的说:“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看着郑成凯平日里机灵,现在却糊涂,张沁儿实在没好气,也不想再提这个话题,就岔开了:“你看到漪凝姐了吗?她现在过的怎么样?”
  宋漪凝出嫁之后,她们之间就没有什么联系来往了,毕竟两地相隔太远,这会儿交通不便,通信也不容易。
  提起宋漪凝,郑成凯才想起一件事来,从胸口摸出一封信:“这是她给你的信,你看看吧,她还问我你们的情况呢,我知道的也和她说了。”
  张沁儿接过信,并没有马上打开,只是放在一旁,打算等晚饭后和张乐儿一块儿看宋漪凝的信,可惜她看了信却没法给回信。
  “那你爹呢?他在鄱阳县怎么样?那边的情况应该比这边好吧?”张沁儿又问起已经是鄱阳县县丞的郑伯景来。
  县城可是一个正正经经的官位,想必郑伯景上任之后也是英姿勃发,想好好做一番事的吧。
  “鄱阳县那里虽然只是一个县城,但也是鱼米之乡,百姓丰衣足食,要不是今年蝗灾厉害,那里的日子最好过不成了。我爹是什么人?那可是人精!这么一会儿他已经把所有的人都结交了,混的如鱼入水一般。”提起郑伯景,郑成凯也是有几分羡慕和骄傲的,他爹看上去不是特别厉害的人,又没有什么秀才功名的,但是做人做事都有一套,是属于丢在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够混的风生水起的人物。
  关于郑伯景会做人做事,张沁儿自然也是知道的,郑伯景是属于实干型人才,但是又不会不懂脸色的抢上司功劳,属于那种上司最喜欢用的人。
  “那你呢?先前不是说你爹走了之后,你就要在衙门里挂名做事了么?”
  “是啊,不然早就来看你了,我运粮回来之后,先是忙着把粮食入库登记交割,又要到吏部走一圈,虽说现在是挂名,但是该知道的事情得知道,该做的事情也得做好。一连忙了我好几天呢,我娘说我都瘦了,你看我瘦了没?”郑成凯瞪着一双无辜的眼睛看着张沁儿,不等她说话,又自言自语的说:“我觉得没瘦,这是又长高了些。”
  “你站起来我看看。”张沁儿让他站起来,这才仔细打量着,说实话虽然脸色是有些憔悴,看得出是忙了好一阵的,但是人倒也不觉得消瘦。
  “没瞧见瘦了,也没瞧见高了,不过你还小,总还有一两年长的。”
  “我还小?”郑成凯斜眼看着张沁儿,眼中满是不满,要知道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最是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还小了,尤其是一个比自己还小的人说的!
  张沁儿见状,立马嘿嘿的傻笑。
  郑成凯无奈,又不能说她什么,只得又说起苏浙的事情来:“苏浙的风景好,地方好,但是苏浙那边的菜确实不太合我意,很多都太清淡了些,让我吃着觉得没有味道,不过酒楼里做的都挺精致的,一道道菜看起来好看的紧,尤其是宋家的厨子,真是好厨艺啊!”

☆、273。第273章 :糖软

  “我带你去看榨糖吧,不过我请你吃一样东西,你先坐在这里等一等。”张沁儿说着,就自己朝厨房里准备东西去了,但是郑成凯哪里是会安安静静坐着等的人,当即就跟在她身后。
  张沁儿这是想起一样吃食,打算给郑成凯尝尝鲜。
  张沁儿进了厨房,先是拿了一个小铁盆,然后把芝麻、葱油放进去,又找到猪肉切片,要切成那种薄薄的才行。
  郑成凯看着她拿着这样生猪肉出去,不由得傻眼,呆呆的说:“这是什么?就这样吃?”
  “当然不是,你等着看吧。”张沁儿不解释,拿着东西,带着郑成凯朝榨糖作坊走去,先是陪着他参观了榨糖机,又稍微给解释了一下榨糖机的工作原理。
  然后才带着他进了糖寮里头,杨氏他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忙活着,看见郑成凯时,都开口向他问好打招呼。
  郑成凯自然也不托大,赶紧太多良善的叫了人。
  张沁儿就凑到杨氏那边看糖浆的情况,发现刚好有一锅糖浆已经熬好了,于是赶紧拿起一旁的铁勺,说:“娘,我来舀一些糖浆,你让让。”
  大家都好奇她要糖浆做什么,这糖浆正是滚烫的时候,想吃也是不成的,只见张沁儿舀了一瓢糖浆放到小盆子里,滚烫的糖浆立即把盆里的东西烫熟了,顿时一股葱花糖味扑鼻而来,惹的大家纷纷好奇。
  张沁儿却没有管他人的反应,而是等小盆子里的糖浆冷却后,用筷子不断地搅,过了一会,又韧又润、香甜可口的“糖软”就成了。
  看着小盆子里的“糖软”,张沁儿表示很开心,这个小时候偶尔从别人家吃过一回,先前也没有记起做法来,刚才因为想着让郑成凯吃些不一样的东西,这才又重新想来了。
  “沁儿,这是怎么东西?”张乐儿嗅了嗅空气中的香味,只觉得馋虫都要蠕动了。
  “这个是一种吃的,叫做“糖软”我先吃下看味道。”张沁儿那筷子弄了一些,等尝过味道之后,发现果然和记忆中的一样好吃并且还不腻。
  “你吃吃看。”张沁儿无视张乐儿一副想尝的表情,直接把“糖软”给了郑成凯,郑成凯也被这香味馋住了,当即接过吃了起来。
  “嗯,好吃!这味道真是独特又美味!”一口下肚,顿时一股葱花糖味越发明显了,充斥着口腔。
  要知道郑成凯可不怎么喜欢吃甜食,尤其是这样的原糖,总觉得腻味的很,但是吃张沁儿做出来的“糖软”他却不觉得腻味,反而觉得是一种独特的美味。
  “嘿,我就说好吃吧!”张沁儿得意的说,这美味的出世还真多亏了她方才脑中灵感一现。
  “沁儿!你怎么这么偏心?趁着这糖浆还是热的,你赶紧再给我做一份出来!”张乐儿不高兴了,这沁儿也太偏心了吧?
  不给人家吃也就罢了,还偏偏让人味道这香味!
  过分啊!
  “别急,我这也是乱想,还不知道好吃不好吃,你先等等,我这就回去拿东西来。”张沁儿赶紧说,她还打算多做一些,到时候让大家都尝一尝呢。
  听了这话,张乐儿才决定放下对她的成见,赶紧说:“你快去,这边有我呢。”
  得,这都是急着赶人了。
  郑成凯留在这里,他慢慢的吃着手里的“糖软”,一边吃,一边啧啧有声,故意让张乐儿眼馋。
  看透他的伎俩,张乐儿哼了一声,傲娇的把头扭了过去,专心看着账册。
  郑成凯逗了她一会,也觉得没有意思,这会儿“糖软”也吃完了,没想到不知不觉中,他竟然把这么多“糖软”都吃下去了。
  既然站在这里,他也不好意思不干活,看杨氏费劲的搅拌着快要成了的糖浆,专心看了一会,就知道该怎么操作了,于是上前说:“婶子,我来吧。”
  杨氏忙拒绝了:“这个你可不会。”
  “我做一下,你看对不对。”郑成凯直接丢下这句话,拿起一个铁勺,在旁边的铁鼎中搅拌起来。
  杨氏看了一下,觉得他学的还蛮快的,于是就答应了,自己则站在一旁稍微休息一下。
  等张沁儿进来时,就看到这样一副画面,这会儿糖浆已经不能再熬下去了,否则糖色就该焦黄了。
  张沁儿赶紧拿铁勺舀了足够的糖浆到盆子里,然后到一旁搅拌去,杨氏和郑成凯就赶紧把这糖浆舀入木槽中,紧接着又得赶紧拿铁锹搅拌散热,整个过程都得用力和专心,一刻也不得松懈,不然成糖就不够松软了。
  郑成凯上手很快,原本杨氏还有些不放心,结果两个人合作起来很顺心,于是嘴里夸着:“没想到郑小少爷干活也是一把好手。”
  “那是,吃了你们家的“糖软”怎么的也要帮着干干活。”郑成凯得瑟的说,眉头上扬,星眸粲然,显然是绝对熬糖制糖的过程有趣呢。
  这边张乐儿终于吃到香喷喷的“糖软”了,一口吃下去,差点把舌头都吞了,一连吃了好几口,才说:“真好吃,娘你尝尝。”
  张乐儿舀了一些给冯氏尝,冯氏吃过之后,又给杨氏尝了尝,大家都说不错,眼看着剩下还有一些,张沁儿就说:“这些给福儿尝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