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216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216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乐儿舀了一些给冯氏尝,冯氏吃过之后,又给杨氏尝了尝,大家都说不错,眼看着剩下还有一些,张沁儿就说:“这些给福儿尝吧,刚才她看见我拿着东西进来,就猜到有好吃的了。”
  张乐儿有些不舍,不过想到后面还可以做来吃,也就不再不舍了。
  因为郑成凯说衙门里看在他运粮有功的份上,也给放假几天,加上得贤书院也没有紧要的事情,郑成凯今天就打算在这儿一天了,刚好赶上榨糖好玩,于是当成玩闹似的呆在糖寮里帮了一天的忙。
  夸他聪明,会做事还真不是假的,原本熬糖也是一门技术,其中放石灰水就是需要经验的,一锅甘蔗汁需要放多少石灰水,过后再看糖浆的成色和气味来判断是否再需要添加石灰水,若是这石灰水没有放好,整锅糖浆就算是毁了,这个量张沁儿在去年做实验的时候就失败过几次,最后才取到一个合适的数量。
  除了放石灰水,搅拌糖浆,如何判断糖浆已经好了,那也是需要经验的。
  而郑成凯则在帮了一天忙后,把这些都摸索的差不多了,让他独自上阵,也丝毫不怯,手法很是老道。
  “不错啊,还真有动手能力。”张沁儿眼睛一亮,心想以前怎么没有发现他还有这优点呢。

☆、274。第274章 :成果

  郑成凯丝毫不谦虚,把这夸奖照单全收,在他的帮助下,大家的活都轻省了不少,早早的收工之后,杨氏就赶紧让郑成凯休息,可不敢把他给累着了。
  自己则钻进厨房开始忙活着今天的晚饭,由于榨糖之后,每天做的饭菜量多,所以早就买好半扇猪肉,抹上薄薄的盐保险,在这样的天气里,能够放个七八天的。
  不过今天多了郑成凯,杨氏自然不会只炒猪肉,看在郑成凯帮了很大的忙上,叫张志仁去杀了一只公鸡,又去池塘里捞了两条鱼出来。
  再加上自家原本就有的鸡蛋鸭蛋之类,今天晚上的饭菜格外的丰盛。
  崔家兄弟也是跟着主人家吃的,以往因为主人家性子好,都是坐一桌,今天看到郑成凯在,他们兄弟两个就不肯上桌,张志仁再三邀请,也不过装了饭夹了菜就蹲在屋檐外吃,饶是这样,他们也觉得十分幸福了,要知道在东家家里吃的饭简直就是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了。
  就算今年因为兄弟两个有工钱的缘故,家里条件好了不少,隔半个月也能够吃上一回肉,但是哪里比得了现在这样顿顿有肉吃呢!
  饭后杨氏收拾好碗筷,就得再去收拾出一间厢房出来,只是这一时半会怕是要收拾一会了,张沁儿就说让郑成凯住晗生的房间,因为晗生没半个月回来一次,所以房间里都打扫的干干净净的。
  郑成凯和张志仁他们说话去了,张沁儿就叫上张乐儿,两姐妹呆在房间里看信。
  宋漪凝在一封信中写了两份,自然一份是给张沁儿,一份是给张乐儿,两个人把各自的看完,又看了看彼此的。
  内容倒是大致差不多,主要是说宋漪凝目前过的不错,在夫家受到公婆的喜爱和照顾,丈夫虽然有几房小妾,不过还算给她颜面,并没有庶长子出生。
  最后自然照例是要问问张沁儿她们的情况的,可惜就算张沁儿和张乐儿回了信,也不知道这信何时才会到宋漪凝的手中了。
  三个人结识于无意,能够产生这样的姐妹情缘也算是缘分了。
  郑成凯是第二日下午才回去的,上午的时候又吃过一回“糖软”,若不是这东西放凉了也不好吃了,郑成凯都想带些回去给林氏尝尝的。
  至从郑伯景去鄱阳县上任之后,他又要忙衙门里的事情,又要在得贤书院读书习武,也是整日没空,林氏一个人在家,就越发孤单了。
  因为想着林氏和张沁儿很是投缘,所以郑成凯特意吩咐:“等你家榨糖结束之后,你就到县城里住几日吧,也好陪陪我娘。”
  张沁儿点了点头,答应了,等榨糖结束了,自然就该把红糖运到县城里卖掉了。
  红糖的销售门路早就已经定下来的,就是刘氏商会。只要到时候把货运过去,钱货两讫,立马就搞定了。
  等郑成凯走后,榨糖作坊又忙活了五日,才把所有的甘蔗都榨好,也把榨糖机用清水戏过,不然黏糊在上面的甘蔗汁容易引来蚂蚁虫子之类的。
  崔家兄弟还多留了几日,因为要忙着打扫榨糖作坊的卫生,也要把晾干的甘蔗渣装起来备用。
  堂屋里,三四十个崭新的箩筐整整齐齐的摆在那里,十分壮观,那里面装的满满的红糖,就连空气中都飘散着一股蔗糖的香甜味,张志仁摆弄着一把大秤,张沁儿就在一旁对账,这是在核实今年炸出来的红糖总数量。
  “一共有三千一百零八斤红糖。”张沁儿把账对了出来,心里也心算了一下,发现自家的甘蔗榨糖出糖率不到百分之十三!算是比较低的了。
  要么是榨糖的法子出了点问题,要么就是今年甘蔗受天旱和蝗灾的影响,长势不好含糖量低的缘故,张沁儿在心里嘀咕着,却比较倾向于后者,毕竟今年的年景是不太好的。
  今年在林子村的地除了那些太陡的坡地,都是用来种甘蔗的,再者那些地都是良田,地力肥,生长的作物都不错,再加上自家附近也有两分地用来种植甘蔗,除了自家吃的,剩下的也一并榨糖了,结果忙活了一年,才榨出三千多斤红糖来。
  张志仁倒是不知道张沁儿心里埋汰榨出来的糖少呢,他脸上红润一片,显得极为兴奋,快速的说着:“一亩地用来种粮食的话,才只能赚一两银子,但是用来种甘蔗的话却赚了一倍,若是甘蔗榨糖,再以糖价卖出,利润就又再翻了几翻。按照现在的糖价,咱们家可算能够赚上一笔了。”
  杨氏也高兴,这可是自家努力一年才得到的结果的,想当初张沁儿提议花钱请长工时,她还不是太同意,再者张沁儿给予的长工待遇可比其他雇主给的好的多!
  不过辛苦总算有了回报,除了长工的工钱以及甘蔗种苗、肥料钱等,他们家还是赚了不少,不过今年是第一年种甘蔗,在甘蔗种苗上投的本钱极大。
  “今年这种苗上花的钱太多了。”杨氏感慨着,若是没有这笔花销,那赚的才叫多呢!
  “甘蔗是多年生的,明年非但不要重新摘种苗,还可以把今年窖存的种苗拿出来赚钱。”张沁儿丝毫不觉得种苗上的钱花的不值,今年他们家又是种甘蔗,又是榨糖,已经引起整个村里人的主意了,等明年的时候肯定会有远见的人跑来买甘蔗苗,学着种甘蔗,到时候自家存的这些甘蔗苗都可以卖钱的了。
  张志仁点了点头,确实如此,这样一来等明年会赚的更多,今年赚的只能算是毛毛雨了。
  “这么多红糖怕是一次运不了啊。”喜悦过后,张志仁就开始担心运输问题了,虽然自家有驴车和牛车,但是三千多斤可不是小数目,怎么的也得来回几趟了。
  “不如我们只带着样品过去,让刘氏商会的人过目后,商谈好价钱,再让刘氏商会派车过来装货,爹你看怎么样?”张沁儿提议,她们家出货给刘氏商会自然是进价,那么自然也要劳烦刘氏商会亲自过来运输一趟了。
  这大冷天的,谁愿意来来回回的折腾,张志仁几乎一听就同意了,觉得这是一个好法子,反正他们这次的榨糖品质都是一样的,不怕到时候刘氏商会说什么。
  商量好这些,张志仁就该把准备留下来的单独分开了。
  这糖自然不能全部卖了,除了自家要吃用的,还得准备一些用来送礼的以及给张家老宅那边送去的一些。
  不过这都是小事,张志仁和大家商议之后,就决定把零头那一百零八斤给留下,刚好整一个整数发卖。

☆、275。第275章 :送糖

  自从榨糖作坊停工之后,弥漫在整个村里上空的那股香甜味就消散了,引得村里孩子们十分失望。
  虽说榨糖作坊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进去的,而熬糖的所在地更是较为保密,但是榨糖作坊开榨之后,村里的孩子们就喜欢在猪头岭这边玩了,就算吃不到糖,能够闻到那股香甜味解解馋也好啊。
  再说了,张志仁不是小气的人,每次挑着红糖回家时,遇到村里胆子大,上前讨糖吃的孩子,也总会拿出一块红糖,让他们拿去分着吃,这大方的程度可真让人羡慕死了。
  崔家兄弟十分殷勤的把榨糖作坊打扫的干干净净,又把糖寮灶地下的草木灰收集起来,这才离开富足村,回到林子村去。
  之所以不是把草木灰堆放在地里,就是因为张沁儿吩咐的。
  如今到了冬天,杂物间和实验室已经堆了满满的乌桕籽,又到了做榨乌桕油做肥皂的时候了,今年有大量的草木灰供张沁儿提取制肥皂用的碱了。
  事情要一桩桩的做好,当先一件自然就是去县城走一趟,把红糖给销售出去。
  这日瞧着天气不错,大清早张志仁就把驴车准备好了,又帮着张沁儿把一个精致的竹篮提上车,那竹篮是特意找黄二虎编制的,用来送礼装东西是最好不过了。
  里面装着二十斤红糖,这是打算送给郑家的,至于给刘氏商会的样品则另外拿油纸包着。
  上了车,张沁儿就一直呆在车厢里,车帘子和窗帘都是用厚厚的棉布做的,里面夹着旧衣服中的旧棉絮,虽然穿在身上不太保暖了,但是挂在车上还是挺挡风的。
  外头赶车的张志仁也是全副装扮,虽说现在还不到严寒腊月的时候,但是北风吹着人脸上也怪冷的。
  行车了好一会,终于进了县城大门,然后直接朝一家属于刘氏商会的杂货铺走去,把车停稳后,张志仁和张沁儿就拿着红糖样品进去店铺找掌柜的商谈事情了。
  刘氏商会收购张家榨出来的红糖,这是李氏早就吩咐过的,所以掌柜的也一副和气的模样,先是看过红糖样品,觉得样品不错,糖色纯正,用手掰开,糖质松软,放入口中,一股香甜味顿时便弥漫在口腔,是上等的红糖了。
  掌柜的又再三和张沁儿他们确认过其余的红糖也是这个品质之后,就开始按照市价商谈价钱了。
  早就决定榨糖之前,张志仁就已经打听过市场的糖价以及进价,早已经做到心里有数,一番商谈之后,就确定了价钱,又让刘氏商会的人准备车辆过去拉货。
  因为今天就一次性解决了,而刘氏商会也需要一点时间去准备车辆,就想请张沁儿他们先到里头坐下喝杯热茶再走。
  张沁儿是决定过来住几天的,于是就对张志仁说:“爹,你先送我到郑家去吧。”
  张志仁知道送给郑家的二十斤红糖张沁儿是提不起的,于是和掌柜的说了一句,就先把张沁儿送到郑家,这才重新回来和掌柜的他们一起回富足村拉货。
  等到了郑家,张沁儿熟门熟路的进去,而那二十斤红糖自然有门卫帮着提了。
  林氏正无聊呢,坐在房间里做着绣活,要知道她家境好,除了给自己和郑伯景以及郑成凯做贴身的衣服外,是不需要动手做绣活的。
  毕竟做绣活很费眼睛,做的多了,年老了眼睛容易坏了,而一向注意保养的林氏居然在做绣活,可见她有多么无聊了。
  听到下人说张沁儿来了,便忙把东西一放,出门迎接,张沁儿正巧走进来,看着林氏待她这么热忱,心中也暖暖的。
  “林伯母。”张沁儿笑着打过招呼。
  林氏拉着她到里头坐着:“多亏了你来,我一个人是真无聊极了。”
  林氏抱怨着,又提议:“你干脆住在我家吧,多陪陪我也好。”
  心中则想着,若是张沁儿住下,恐怕郑成凯也会比往日早回来些了。
  张沁儿没有答应,自家在县城有宅子,自然不必住在郑家,何况她也有些日子没有和晗生永安他们说话了,心里想念着很。
  看见张沁儿拒绝,林氏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又失望,又觉得理当如此吧。
  “林伯母,这是我家榨的红糖,味道还不错,送些过来给你尝尝。”
  张沁儿笑着把那精致的篮子递了过去,林氏一看那篮子,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随口就问:“这篮子编的好精巧,是你娘编的吗?”
  “不是呢,是我们村里的黄二虎编的,他手艺可巧了。”编篮子大部分人都会,但是像黄二虎这样匠心独运,把普通的篮子也编的这么精致好看的,就不多了。
  “嗯,挺不错的。”林氏夸过篮子之后,才看见那一篮子的红糖,不由得说:“你怎么带这么多来?哪里要这么多!”
  “都是自家榨的,也不费什么钱,图个心意罢了。林伯母你尝尝看。”张沁儿掰开一小片红糖,递给林氏。
  林氏接过放进嘴中品尝着,眼中有着满意之色,说:“听成凯说你还会做一种叫做“糖软”的东西?”
  “那个是要用滚烫的糖浆才能够做成,现在可不成了。”糖软的滋味好,自从她弄出来之后,几乎每天都要做上一次,张乐儿和福儿都是喜欢吃的,就连张志仁和杨氏这样平日里不嗜好甜食的人也觉得滋味不错,不容易腻口。
  “可惜了,不然我亲自去尝一尝才好。”林氏有些失望,毕竟郑成凯回来之后,就满口夸赞,惹的她很想尝一尝,可偏偏前些日子何夫人过寿,她得上门祝寿。
  “今年是没了,等明年榨糖的时候,再过去我们乡下玩一玩,榨糖的时候整个村子都是一股香甜味,可好闻了。”张沁儿邀请着,想必等明年再榨糖时,规模会比今年大的多吧。
  “那明年一定得去。”林氏立即说着,又向张沁儿问了问关于榨糖过程的事情,然后才说:“这次你进城是为了卖红糖的吧。”
  张沁儿点头,正是因为这个:“是的,已经把样品送到刘氏商会手里了,这会儿估计已经用马车去我家装货了吧。”
  林氏又问了卖出去的价钱,听了之后,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说:“这个价钱是正当的。”
  因为林氏难得有人陪,自然午饭是要留张沁儿一块儿吃的,下午的时候也一直拉着说话,直到傍晚天色暗沉的时候,这才无奈的放人,而张沁儿刚迈出郑家的大门,郑成凯就快步走了进来。
  两个人在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