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222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222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劲的傻笑。
  方老大有些不好意思:“东家……咱们都是粗人,犯不着住这么好的房子,有那茅草屋就行了。”
  张沁儿噗哧一笑,反问着:“你看我们村子哪还有茅草屋?想给你弄茅草屋出来住都难啊!”
  方老大一愣,这一路他瞧的也不是特别的仔细,但是路过的人家还真是家家户户青砖屋子!
  这个村子真富裕啊!听说不过是徐州灾民过来开垦居住的,没想到却比他们祖祖辈辈经营的村子富裕多了!
  张志仁笑了笑没说别的,等他们一家把包裹东西都放好了,这才带着他们朝地里走去,房子就砌在地里,张志仁只要把自家地的范围告诉给这几人听,然后又说:“今天你们先熟悉一下,明天就要种植甘蔗了,到时候可有的忙了。”
  “吃食是包的,但是你们自己做,待会跟我过去搬米面过来。”
  “以后除了负责种植甘蔗,就是照顾那几十只鸡和牛以及猪了,旁的事情暂时没有,日后再说吧。”
  一番吩咐,张志仁又把这房子的钥匙交给他们,这才带着四人又回到自家,除了搬米面过去,还得把牲畜也搬到那边去,从此后就由方家人照顾了。

☆、287。第287章 :方家人

  杨氏早已经把给长工们准备的米面粮食都准备好了,另外锄头镰刀等农具也买了一批新的,都是给长工们用的。
  看见张志仁重新带着人回来了,杨氏就走了出去,仔细打量着这些长工,长工的契约都是十年的,也就是说,没有意外的话,这家人十年内都是要住在这里,替张家干活的了。
  十年可不是一个短时间,而人心都是肉长的,日子久了,总会生出一些情分来,所以这人的好坏就尤其的重要了。
  在杨氏的打量下,方家人都老老实实的,不说话倒也显不出什么,杨氏就试着问了几句,对答也还算本份,因为这家子人都是黄大安挑的,又是张志仁看过的,所以杨氏也没有多试探。
  差不多了就问方老大的媳妇:“厨房里的活你都会做的吧?以后你们住那边,就由你来做饭。”
  方老大的媳妇赶紧点头应着:“哎,这都是会的。”
  她是一个女人,力气小,在干活上是比较吃亏,但是张志仁也没有短她的工钱,和她男人一样,一年十两银子,可把她欢喜的!
  “我们家的人都好相处,往后你们只要恪守本份,把地里的活做好,把这些牲畜照顾好就行。”杨氏柔声说着,又看方家人身上穿的衣服又脏又旧,棉衣上还破了几个洞,露出里面已经不蓬松的黑棉花来。
  又瞧见他们一个个饥荒的样子,眉头不由得一蹙,想起崔家兄弟的旧例,开口说着:“别的东家都是一年年尾时才结算银子,不过看你们身上穿的这样也怪破旧的,想必也没有别的好衣裳,这样吧,先给你们每人结算半年的银子,你们拿着这钱去扯一些棉布来做几身衣服,现在雪刚化没多久,天气还冷着,你们这样可别冻病了。”
  原本正月十二左右就可以种甘蔗了,因为去年忙碌了一年,大家都挺辛苦的,再加上让长工们也能够在家里过十五,就定在十六日过来,十七日播种,若这个时候长工冻病了,那就耽搁时间了。
  方家人卖地做长工,本是囊中羞涩,一听这话,顿时喜出望外,一个个都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来,这样的东家那可是打着灯笼也找不着的!
  “真是太感谢了,我们大人不要紧,孩子可受不住冻。”方老大的媳妇一脸感激,她拉着福子的手,要他给杨氏磕头谢恩。
  “唉,不要磕头!”杨氏有些被吓住了,她哪里敢让人磕头,省的折了福去!
  “快起来吧,可怜见的,都瘦成这样了!你叫福子?倒和我家福儿名字一样了。”杨氏扶起磕头的福子,细细的打量着,心里替他们感到可怜。
  倒是方老大的媳妇一听这话,连忙惶恐的说:“这个……我让福子改名,要么东家给取一个?”
  杨氏满脸的诧异,似乎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么说,这名字好好的,干嘛要改?
  方老大的媳妇越发结巴了,她支支吾吾的说:“我听人说,给大户人家干活都是要重新取个名字的,何况福子他还和东家小姐一样了。”
  “哦,这个啊!”杨氏松了口气,摆了摆手,笑着说:“我们哪里是什么大户人家!也不兴这个,何况你们是长工,又不是卖身为奴为婢,不用改名字,福子这名字也叫了好几年了,这一改肯定拗口了。”
  看他们面容枯瘦,怕是还没有吃东西,就说:“你们怕是还没有吃饭,该先让你们吃饭的!”
  “沁儿,厨房里还有吃的吧?”杨氏一连跌的问着,又让方家人进了堂屋,张沁儿这边早已经把饭菜端了上来。
  今天十六,厨房里还剩着许多昨天吃剩的菜呢,全部热了热,就端了出来,方家人果然是饿很了,一个个看见饭菜之后,拘谨就少了几分,眼睛里只剩下饭菜了。
  杨氏让他们别客气,张沁儿就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吃饭,从一个人的吃饭里头就大约能够看出这个人的品行了。
  张沁儿盯的很仔细,发现方家人夹菜都是夹离自己近的,也不拿筷子随便翻菜,而是夹多少吃多少,不会夹的碗里都冒尖了才扒拉着饭,狼吞虎咽,毫无形象。可见他们虽然是粗人,但是品性还是可以的。
  正月里的饭菜都是好的,即使是剩菜,那也是鸡鸭鱼肉,加上油烟足,味道好,这顿饭吃的方家人异常的满足,每个人都足足吃了两大碗,把桌上的菜全部吃的干干净净,这才放下碗筷,顿时又拘谨了起来。
  “东家的饭菜真好吃,往年只有年景好的时候,才能够吃上这么一顿。”方老大满足的打了一个饱嗝,随意又不好意思的垂下头,嘿嘿的笑了笑。
  “哈哈,能吃是福,能吃才有力气干活,今天你们都好好歇着,等明天想偷懒都是不行的了。”张志仁哈哈笑着,从后院转了过来
  “那是,那是,东家放心吧,我们一家都是勤劳肯干的人,一定不会偷懒的,东家,现在做什么?”方老大赶紧表明态度,一双眼睛盯着张志仁,等着张志仁吩咐。
  张志仁就让他们先到后院去捉鸡装笼子里搬到甘蔗地那边的鸡圈里,因为已经打算好今天搬过去了,所以后院的门一直没有开,鸡全部挤在矮房子里,方便捉出来。
  忙活了一会,大家就把鸡全部装进笼子里,然后牵着那头牛,至于猪仔还没有买到,和相熟的人家约好了,再过半个月才有猪仔出栏卖。
  福子接了牵牛喂牛的活,方老大就扛着一麻布袋的粗粮,里面都是些糙米和玉米面还有一袋子的红薯土豆,不是什么精细贵重的东西,但是对于艰难的荒年,这些东西已经能够让方家人异常满足了。
  方家人过来后,就一直忙个不停,先是把牲畜安顿好,然后就得开始打扫屋子,熟悉一下家里的环境和甘蔗地的情况。
  杨氏没过去帮忙,她领着沁儿福儿在清理一批旧衣服出来,大多是张志仁以前的,除了做鞋底,还剩下几件完整的衣服,另外还找了件晗生的旧衣服,杨氏又寻了一件自己不常穿的衣服出来。
  这些都是打算给方家人的,明天就忙着下地干活了,就算给了钱银买布料做衣服也是来不及的了,所以先送些旧衣服救救急。
  送别人旧衣服张沁儿是很感兴趣的,看杨氏只拿出一件自己的衣服来,想了想就说:“我记得娘还有好几件都不常穿的,干脆都送了吧,等忙了这个春耕,咱们再做新衣服!”
  虽说日子好了之后,年年做新衣服,但是杨氏大多都是给家里人做,真正给自己做的,实在少的很,张沁儿早就想怂恿杨氏好好打扮了,自家又不是没钱,杨氏也该时尚时尚了。
  杨氏有些迟疑,那些衣服都能穿,她有些舍不得。
  “娘,我看那个方大嫂子肯定不是一个手巧的,不然就算没有新布料做衣服,也得拿针线把破了洞的地方缝一下,等她慢慢来做衣服,还不知道等到何年马月呢!现在天气还冷着,要是他们冻病了,不但要给他们治病,地里的活还得耽搁,反正咱家条件也好了,你那些旧衣服就送出去吧!”
  看张沁儿极力怂恿着,杨氏再笨也是明白她的心意了,知道女儿这是打算让她给自己多做几件新衣服呢!
  “那好吧。”杨氏不想辜负张沁儿的一片心,咬了咬牙,又翻了两件不常穿的出来,方老大的媳妇比她矮一些,也瘦一些,所以她的衣服方老大的媳妇是一定可以穿的。

☆、288。第288章 :希望之春

  十七日这天,不只是张沁儿家开始忙碌,村子里打算种甘蔗的人家都开始忙碌了。
  原本张志仁就和大家说了,基本上春节那会儿就能够开始种了,要是谁打算种,就到他家买甘蔗苗,然后指导着种甘蔗。
  但是人家一听张沁儿家打算十七日这天种,于是一致决定也在十七日种。
  从翻地、挖垄、选种等等诸事全部照搬张沁儿家的,生怕张沁儿家不肯尽心教人,少说了一两样,要知道虽然大家都眼红甘蔗赚钱,但是甘蔗毕竟不是粮食,一个不好,没准就会亏一年,大家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子,以前又没有种过这甘蔗,这头一回的,自然得谨慎了。
  张志仁丝毫不计较村里人的这种小心思,反正他做事坦坦荡荡,没有什么可遮挡的,于是十七日这天,整个富足村异常的热闹,大家都扛着锄头在地里热火朝天的干活起来。
  林子村的甘蔗地有宿根,今年不需要重新种植,等天气暖和了,自然就发芽了,所以崔家兄弟就赶早到这边来帮忙。
  这二百亩甘蔗地在冬天的时候,就已经让人深耕翻晒,改造成旱地,所以不需要再重新翻土挖松,只需要那锄头把种植甘蔗的垄沟挖出来,然后摆下甘蔗苗。
  这活并不算什么技术,种花生豆子什么的都是如此,先挖垄,再点种,最后盖上薄土,洒水等待着发芽罢了。
  张沁儿和福儿没去干活,而是在厨房里忙活着,今天她们姐妹两个人负责煮饭,一大家子吃的饭,可不是那么好煮的,好在张沁儿是个有成算的人,早就准备好炒哪些菜,哪些又该先炖后炒等等。
  “姐,我给你洗菜和烧火。”福儿乖巧的说着,跟在后面帮着忙。
  “行,我们家福儿最懂事了,现在就烧火吧,我先把这大骨头炖了熬汤。”张沁儿夸了福儿一句,手里拿着的筒子骨用井水过了一遍,就丢进洗干净的大锅中,倒了半锅的水,先打算慢慢的炖这个骨头。
  接下来一番切洗,而另外一个小灶上的饭也开始煮上,干农活费力气,所以都是准备干饭和玉米渣粥两种。
  临近午时,饭菜已经熟了大半,张乐儿就跑了过来,声音中透着一股喜气:“沁儿,你的饭菜煮好了么?我以为这个天气不要烧多少水,没想到上午就烧了两大壶开水送过去呢。”
  冯氏这日也到地里帮忙了,而张乐儿则在甘蔗地里的那个屋子里烧开水,谁渴了,就送水去。
  “快好了,你去问我爹,是大家回来吃饭,还是我拿篮子装了送去?”
  那边屋子得烧水,加上厨房小,灶也小,所以张沁儿还是在自家煮饭,遣了张乐儿去地里问张志仁,张沁儿手脚利落的把排骨炖芋头从锅子里装了出来。
  顿时一股浓郁的香味飘的老远老远,让人闻到肚子忍不住咕噜叫了起来,福儿第一个给面子的夸着:“好香啊!”
  “还有一个萝卜叶子,菜就齐全了。”这会儿青菜最缺少了,但是张沁儿法子也多,那萝卜鲜嫩的叶子摘下来,用开水一烫,这样萝卜叶子上面的绒毛和涩味就没了,用清水过了,切成细细的,拿油烟一炒,一道清爽可口的青菜就做出来了。
  等事情都做好,张乐儿也重新过来传话了:“二叔是个惦记庄稼的人,叫我们把饭菜送到那边的屋子里,他们就在那里吃呢!”
  “行,你得帮我提一些!小宝呢?”张沁儿赶紧找篮子出来,乡下地方,篮子是最多不过了,至于煮饭的铁锅,则直接提着铁锅过去就行。
  “小宝可没闲着,给你家喂鸭子呢!我这就叫他过来!”
  “行!”小宝虽小,拿着碗筷也是使得的。
  几个人一人提着一个篮子,快步朝甘蔗地里的房子走去,刚到那里,就看到大家还在努力干活,张志仁牵着牛走在前面,崔老大和崔老二就在后面拿锄头开挖垄沟,杨氏和冯氏就在最后朝沟里摆放着甘蔗苗。
  而方家人则在另外一块地方分工干活,方老大和方老二挖垄沟,方老大媳妇和福子就在后面摆甘蔗苗,顺便再洒上一层薄土,倒也合作的有模有样。
  “吃饭了!天气冷,等会菜就凉了!”张沁儿嘹亮的嗓子叫了起来,张志仁的声音遥遥应着:“哎,知道了!”
  又朝其余的人大喊一声:“先吃饭,再干活。”
  东家发话了,其余的人自然停下手里的活,朝房子走去。
  吃饭的地方并不大,方老大不敢占据着,自己一家人拿碗装了饭,夹了菜,就蹲在院子里吃饭,这个房子其实并没有砌围墙把院子弄出来,基本上开门就是甘蔗林子了,这时候甘蔗还没有长出来,一片宽敞。
  张志仁没讲究这么多,经过一上午的干活,张志仁对方家人也还算满意,都是干活的好手,就连福子也不是吃白饭的,一些轻省的活完全干的了。
  种甘蔗的事情,一直忙了两天多,期间村子里的人都围在张沁儿家地的附近,盯着张志仁他们干活,不落下任何一个细节,然后照搬着在自家地里种上甘蔗,丝毫不敢偏差。
  大家对甘蔗的期望很高,都盼着今年能够风调雨顺,甘蔗生长的顺顺利利,到了秋天或榨糖,或发卖,都有一个好价钱。
  这春,是希望的春。
  这边的甘蔗已经种好了,张志仁就让崔家兄弟回林子村,虽然那些甘蔗地不需要撒种,地还是需要翻土挖松的,并且另外一些山地也得开始松土种上豆子红薯了。
  张家老宅今年的地都是佃出去了,所以张志仁他们倒不需要过去帮忙,春耕的时候,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