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28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28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多气势旺!”张沁儿尽力鼓动着张志仁。
  回过神后,张志仁却惊讶的说:“你一个小孩子说什么呢!这里正哪里是想当就能够当的?”
  张沁儿忙说:“这要是知县大人或者官府直接任命一个里正,自然是不用争取的,但是你也听到知县的口风了,是要我们自己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出来!我们这些人一路从徐州逃难过来,大家眼里只盯着土地和粮食,又不认识官府的人,走不了什么路子,这个时候我们家是有竞争力的。”
  顿了顿,她干脆直接说:“郑成凯是郑大人的儿子!他现在就在我们家,还打了不少猎物,我打算今天晚上请周家黄家以及一些平日里相处的还不错的人家过来吃饭!”
  “你这是想做什么?你还小,有些事情不懂!”张志仁却认为张沁儿说的如同天方夜谭,满嘴的荒唐。
  张沁儿异常的郁闷,这年头身为一个孩子,尤其还是女性时,话语权也太弱了!
  她看着张志仁,大眼睛水汪汪的,说:“我想让爷爷当里正,这样我们以后就有好日子过了!”
  张志仁顿时缄默,过了一会,才说:“沁儿,你也不小了,懂事了,我们家是什么情况,你不知道吗?因为受宗族的牵连,我们家可是要被斩首的!现在阴差阳错到了这里,又有了日子的奔头,更应该安分守己,默默的经营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是,至于里正、功名什么的,就不要再想了!”
  张志仁看着眼前虽然瘦削,但是五官模样还不错的女儿,说:“今后等你大了,也许一个老实的农家,过安份的日子吧。”
  古时女孩子大多及笄之后就要出嫁的,十二三岁就开始说亲,现在张沁儿已经快九岁了,所以张志仁才提前说出这样的话来。
  听到女儿想要争取里正的职位,张志仁这是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中,平日里沉默受气的女儿已经变化了许多,这要是放在以前,哪里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
  摸了摸张沁儿的头发,因为营养不良,显得有些枯黄,怜惜的说:“回去吧!莫要再提这事了,以后爹会努力做事,让你过上好日子。”
  张沁儿看着又拿着锄头接着干活的老爹,顿时无语。
  想了想,只好从三叔那里找到突破口了。当初家变时,全赖三叔当机立断跑回来报信,言语间又有魄力,这件事与其和张志仁这个‘穷酸秀才’说,还不如去和张志礼这个‘半个商人’说的好。
  于是她找到张志礼,将心里的打算一一说出,但是惹的张志礼起了共鸣。
  张志礼眼睛亮亮的,又思索着这件事情的可能性,然后才说:“你还会烧青砖?”
  张沁儿点了点头,既然陶器都被她烧出来了,青砖应该也是可以的。
  张志礼便说:“陶器和青砖都是大家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的,虽然也可以去卖钱,但是一时间怕是卖不出去,再者任何买卖都是需要成本的,现在我们手头哪里有余钱?要是拿出来给大家用,也是可以的,只是还要约法三章,如果以后做买卖的话,只有我们家才可以!”
  这就相当于其他的人只有使用权,没有经营权了。
  张沁儿觉得这一点很重要,到时候是要提出来的。
  “三叔,你觉得我们家争里正,机会大不大?”张沁儿又问着张志礼,满脸的认真。
  相比起张志仁一昧的认为沁儿还小,胡闹之类的,张志礼则看这个侄女比较重,这些日子的相处让张志礼产生一种这个侄女很聪明的感觉。
  张志礼沉吟了片刻,才说:“我们家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能够全家人全须全尾的逃出来,在难民中算是少数了,论人头,我们家恐怕要占第一!”
  其他的难民大多是洪水来时,匆忙逃命,一路上什么东西都顾不上带,再加上洪水淹死了不少人,所以一家子能够剩下四五口人就算不错的,而张家却有十七口人!
  在人数上就绝对性压倒大部分人了!
  “再加上我们愿意把烧制陶器和青砖的法子拿出来给大家用,恐怕大多数人家会支持我们……就算争不成里正,在这村里也算头一份人家了!”张志礼说了一句保守的话,觉得既然下定决心,还是早些和张老头商议一下,于是丢下正在切的野葛,匆忙去找张老头谈话去了。
  张沁儿看着三叔比自己还急切,顿时安定了心神,反正自己能够做的,都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还是让家里的长辈们出面吧。
  看见张志礼切的野葛,她才想起来自己回来之后,就忙着说服张志仁和张志礼,竟然忘记拿出今天在山里采摘的紫色灵芝了!
  又怕到时候家里来的人多,手忙脚乱的被人顺走,还是决定先放在屋里,明天再拿出来,想必对于张志礼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惊喜。

☆、46。第46章 :思量

  也不知道张志礼是如何对张老头说的,到了晚上的时候,张老头松口了,表示自己愿意去争取一下,至于能不能够成功,就看老天爷的。
  不多时黄家和周家都过来了,几个人说说笑笑了一阵子,张老头拉着几个儿孙,和黄大安、周光勇到一旁说话,女人们则在那简陋的厨房忙碌着。
  拔毛的、剥皮的、切肉的,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时不时响起几句说笑声。
  郑成凯则被永安拉着福儿、小宝等人围着,要听他说县城里的事情,郑成凯是个爱热闹的,嘴皮子又利落,说的话又风趣的很,几个小的全部听的份外认真。
  郑成凯说到得意的地方,下巴会微微的扬着,整个脸庞似乎放出光芒一般的惹眼。
  张沁儿也坐在一旁听着,心里则想着,也不知道今天过后,这郑成凯还不会再像以前那般照顾她们了。
  因为,在她的计划里,是要借郑成凯的身份一用!准确的说是借郑大人的虎皮一用!
  郑成凯是郑大人的儿子,这一点大家都知道,而今天请大家吃的又是郑成凯亲自打到的猎物,又和张家几个小孩子相谈甚欢,这就给别人一种他们张家和郑大人关系不错的错觉!
  因为郑大人出了大力帮助大家的缘故,每个人都对郑大人十分的尊敬,有了这层关系,张家争里正的底气就更足了。
  不过被人利用的那一个,估计心情不会太好吧!
  张沁儿有心想和郑成凯说,但是又怕郑成凯拒绝,然后直接走了,倒坏事了。
  而那边张老头和周家和黄家商议的结果也出来了,周光勇和黄大安听说张家要争里正,一愣之后,就赞成了。
  这三家的关系是极好的,而周家和黄家人口少,底气不足,自然争不了里正,再者张家的三个儿子都识文断字,听说大儿子和二儿子都上过几年学的,只是后来家里没有钱财支持,才没有去考科举,而三儿子学问上虽然不行,却是一个大夫,寻常的发烧感冒什么,都能够治愈。
  相比起来,张家争里正的底气是足许多,再者张家争到这里正,以后他们两家的日子也会受到照顾,算是一件好事。
  张志礼提议今天就去再请几个平日里和三家相处的都不错的人家过来,也不拘泥请一家老小,请个当家人就行。
  把张家想争里正的消息透露出去,然后隐晦的争取大家的支持。
  周光勇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就说了两个人的名字,说:“杨思恩和罗青山都是老实人,做事勤恳的很。”
  黄大安也说了几个和他相处的不错的人,然后这些人家由他们去请来。
  各自散去之后,张志仁就拉着张志礼到一旁说话,“是不是沁儿那丫头和你说的?三弟,我们家的情况真的不适合去争里正,越是惹眼,越是危险!”
  听着二哥的告诫,张志礼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说:“二哥,我知道你的意思,最好是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不要惹人眼,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要是爹成了里正,我们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
  “可是……”
  “我仔细想过了,临川离徐州千里远,我们又和这么多难民混在一起,并且改名换姓,有了新的户籍身份,富足村又地处大山之中,偏僻的很,只是争一个里正,不碍事的。”
  张志仁沉默了一下,才说:“既然爹也同意了,就试试吧。”
  说完他垂头丧气的走了,心里有些忐忑,也不知道该希望顺利争到里正,还是不争到的好。
  张志礼看着二哥的背影,只觉得二哥不知变通,有的时候,人不能一昧的畏首畏脚!否则当初又何必逃?既然活了过来,就要好好的把日子过下去才是!
  想到二哥平日里很照顾徐老头,就喊着他:“二哥,你去叫徐老头过来吃饭吧!”
  张志仁对这事有些懈怠,又想到徐老头挺可怜的,叫他过来吃顿好的也好,便点了点头,自去叫人了。
  到了晚上,也没有进屋,一大群人全部坐在门前的空地上,烧了两堆火,将附近照的十分透亮,就是那些没有被请过来的人家也知道张家的动静,打听之间流传了一些话语。
  大家听说郑大人的儿子郑成凯上山打到不少东西,请大家过来一起享受,顿时心里对郑大人更是尊敬,想着龙生龙凤生凤,郑大人的儿子自然也是一个好的。
  杨氏等几个妇女煮了两大锅糙米粥,又将兔子肉和野鸡黄麂什么的切成长条,用盐稍微腌了一下入味,然后再用削好的棍子插上,每个人分上一块肉,让大家自己烤着。
  当天晚上大家吃着难得的烤肉,心里十分的舒畅,更何况那肉上面是洒了盐的!
  顿时那几个人对张家就另眼相看了,又看着说着话的郑成凯,心里有了思量。
  大家都是逃荒来的,难道张家就有钱买盐?肯定是这郑小少爷送的吧!
  这张家倒是好运的很,交了郑小少爷这么一个贵人!也不知道和郑大人是不是也有交情?平日里听张家兄弟说话,都斯斯文文的,一派读书人的模样,想来因为这样,才入了郑大人的眼。
  张老头也是一个沉得住气的人,吃饭的时候,只和大家说着家常话,并不提自己想要当里正,让大家支持的话。
  待时间渐晚,大家就各自散去了。
  郑成凯今天也很尽兴,虽然吃的比平日里差上几倍,心里却很满足,尤其永安他们眼里的崇拜和喜爱,更让他得意,晚上了自然也不好回去,就在张家草屋占了一个位置,混乱睡了一觉。
  郑成凯已经十三岁了,虽然有七岁不同席的说法,但是张家人因为心里感谢郑大人和郑成凯,也不会说什么,只让郑成凯睡在晗生那边。
  第二天上午时有个衙门帮闲的驾着一辆马车过来,说是郑大人吩咐过来接人的。
  郑成凯已经玩的尽兴了,和张沁儿道别,说:“昨天我是不适应那弓箭,等哪天我带着自己的弓箭再来!你就看着吧,肯定会比昨天打到的东西更多!”
  永安忙崇拜的说:“真的吗?过几****就来好不好?”
  郑成凯却没有答应,想了想才说:“最近有些事要跑府城一趟,是没有时间了,不过冬天才好打猎,等天气冷了,我再来!”
  张志礼走过来说:“郑小少爷,我今天也要去县城一趟,方便坐你车吗?”
  郑成凯想都没想,直接说:“上来吧,车大着!”又问张沁儿:“你也要去吗?”
  张沁儿摇了摇头说:“三叔去就好了。”
  张志礼得了郑成凯的首肯,忙把早就准备好的背篓抬上车去,那里放着的是晒干的野葛片还有一些风干的兔子皮等,昨天剥下来的新鲜皮也一起带着。
  他怀里还有两株紫色的灵芝,当张沁儿将这紫色灵芝交给他时,顿时就亮了眼睛,像这样有年头的紫色灵芝,是能够卖出大价钱的!
  张志仁上了车,那帮闲的就驾着车往县城去了,永安追在车的后面,犹自对郑成凯说:“郑哥哥,有空你再来!”
  “好咧!”郑成凯将头从车里探出来,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

☆、47。第47章 :田家

  送走郑成凯之后,张沁儿也没有闲着,她要带着张贞娘张莲儿她们再去山里一趟,弄出青砖来!只是青砖比较厚,用烧制陶器那样的法子来烧恐怕是不行的。
  不过搭窑短时间也做不到,只好先去尝试一番,都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她们不把这青砖弄出来,就算到时候说他们张家会烧制青砖,估计村民都不会相信。
  有了前面几次的经验,几个女孩子倒是熟能生巧了,按照张沁儿的吩咐,做出几块不算太厚的砖胚来,又用齐整的木板压平了,看上去棱角分明,这样也省的到时候烧不透和烧出的模样不好。
  除了做砖胚,还要做一些陶碗和坛子等,这些是到时候做人情送人的,东西小,好做,也有大用处。
  很多人家因为没有碗筷,都拿竹子筒做碗和杯子了,只能胡乱凑合着用。
  有了这些小甜头,又可以吸引一些人支持他们家当里正了。
  到了晚上大家抱着烧出来的陶器和不算成功、但是勉强过关的青砖回去时,张志礼已经回到家里了,看见张沁儿,忙哈哈大笑,夸赞着说:“沁儿真是好样的!那两株紫色灵芝卖了五十两银子!”
  张沁儿眼睛一亮,灿若星子,说:“真的?”
  “当然是真的!那株上了年头的药铺开价四十两,那株小的只有十两,另外那些野葛和皮毛什么的也卖了十两,一共六十两银子!”张志礼声音洋溢着喜悦之情,这个价钱真是他没有想到的!
  他以前在药铺做事,对于药材的价钱自然心里有数,只是想着药铺收散药材时是要压价,再者那灵芝还没有来得及炮制,是整株的,能够卖上这个价钱,已经超出他的预料了。
  在这个五六两银子一家五口足以吃一年的年代,六十两银子算是一笔巨款了!
  张沁儿心里快速的心算一下,然后才如释重负的露出笑容,有了这笔钱,今年的冬天好过了!
  待过了冬,明年再努力一年,日子总会蒸蒸日上的。
  张志礼接着说:“我买了一袋米回来,还有一袋面粉,这几日是不缺吃的了。”
  他的语气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自从逃荒之后,他心里一直压着一块石头,这回终于轻松了不少。
  “银子呢?银子呢?我要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