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29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29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志礼接着说:“我买了一袋米回来,还有一袋面粉,这几日是不缺吃的了。”
  他的语气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自从逃荒之后,他心里一直压着一块石头,这回终于轻松了不少。
  “银子呢?银子呢?我要看看!”永安兴奋的叫着,一副的心急模样。
  “银子给你奶奶收着了。”张志礼说。
  永安听了,顿时泄气了,恹恹的说了句:“哦。”
  就是张沁儿,也有一些小小的失望,毕竟是自己辛苦找到的紫色灵芝卖出大价钱,也很想看看成果如何,只是她也知道,钱到了连氏手里,别说给她们用,就是看一眼,都是不成的!
  心情有些小失落,她又开始胡思乱想起来,自从到了这个时空之后,她就计划着分家单过,只是如今的情况却告诉她目前分家是不可能的!
  分家之后,人单力薄,不适合在村里打下基础,从人际关系来说,有些不利,并且她名义上的父亲缺乏魄力,难以挑起大梁,支撑门户,这一点还需要慢慢的改变。
  但是如果这次张老头能够顺利的成为里正,张家在这富足村打下一个不错的基础,再过一年,就可以计划着分家了!
  唔!握拳!努力!
  张志礼还处于兴奋中,倒没有注意到侄子侄女的变化,而是怀着希望说:“这山里居然还有灵芝这样的瑰宝!这样吧,下次等我有空了,亲自去深山里走一遭,有些药材,你们怕是人不齐全,也许药材就在眼前也往往忽视了。”
  张沁儿点了点头,说:“下次我们和三叔一起去,将山里的药认齐全了。”
  “我爹最厉害了!”张乐儿也洋溢着笑容,一只手拉着张志礼,小声的说:“爹,你偷偷的说给我听!省的都是沁儿出了风头去!我比沁儿还大呢!”
  听着这孩子气的话,张志礼不觉笑了起来,摸了摸她的头,笑着答应:“好。”又教了她几句医书上的顺口溜,教人记住药材名字和大致功能的。
  然后也悄悄的说:“你记住这个,我都没有和沁儿她们说的!”
  张乐儿听了,越发得意的笑了起来,将那句子记在心中,还得意的抬眼看了看一边的张沁儿。
  张沁儿看着三叔和乐儿的互动,不知道为什么,心中竟然流露出一股感动来,虽然和三叔相处短短的时间,在她眼里,三叔居然是这个时代最好的男人了!
  对妻子爱护,对子女照顾,又不忌讳做父亲的必须要严肃等封建要求,和张志仁比起来,张志礼实在好的太多!
  因为张志礼买回来的米,张老头破天荒的说:“今天晚上吃干饭吧!”
  几个媳妇和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要知道她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吃到干饭了!这些日子除了粥,还是粥!大家早就馋着干饭了。
  连氏嘟囔着:“一家子这么多张嘴,一下子就得把这六十两吃没了!”
  张老头难得看到儿孙们高兴,低喝她一句:“偶尔吃一顿也是应该的!”
  又吩咐连氏把足够的米交给做饭的媳妇,然后自己乐呵的坐在石头上弄着棕片抽丝。
  连氏也只是嘟嚷,她自己心里也想着吃饭的,所以很快就量了足够的米,交给杨氏去做饭。
  吃过饭之后,一家人就坐在一起,开始商议起对于他们张家来说是一件大事的事情!
  “爹!你和周叔黄叔他们准备的怎么样?有多少人家愿意支持我们?”张志礼问着自己关心的话题,今天他去了县城,这些事情他都不知道。
  张老头还没有说话,张志廉就先开口了,神色间还有一丝得意:“全村共七十八户人家,已经有三十户表示愿意支持爹!”
  张志廉的确是得意,因为他跟着张老头去走那些人家时,就故意说话文绉绉的,时不时来几句‘子曰’‘古人云’等句子,让人知道他是读过书的,立马对他高看几眼。
  在这个万事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人们对读书人有一种盲目的崇拜和尊敬,而张志廉识文断字,就给张家加了不少印象分,而昨天他们家请了一些人过来吃饭的人也将一些隐晦的消息递了出去,比如说张家认识郑大人,和郑大人的儿子很是相熟,郑大人的儿子还亲自打猎给张家,再比如,张家吃的起盐!
  再加上今天张家去拜访一些人家的举动,估计今天晚上全村的人都知道,张家要争这里正了!
  张志礼闻言思索了一下,全村共七十八户人家,已经有三十户支持,也就是说已经快有一半人家支持了!
  这算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张志礼心里有一些小小的激动,忙再问:“除了我们家,别的人家是不是也有这个心思?”
  张志廉却不在意的说:“我们家人口在村里算是最多了!别人家想争,也要看看有没有那个本事!再说了,这些人谁认识郑大人?谁能够和郑大人说上话?这当了里正之后,难免要跑官府办事,要是没个说的上话的人,这里正是好当的?”
  张志廉这话虽然有些狂妄了,不过也在理,很多人就是想争也要思量一下,能不能坐得住那位置。
  张老头则说:“住在村头的田家似乎也想争一争!”
  自从施知县给村里取了名字,在田地边立了‘富足田’的碑之后,立碑的地方就成了村头,这田家人口也算多的,田老头有四个儿子!
  不过两个儿子还小,没有成家,大的两个也各只有一个孩子。
  张老头今年六十,而那田老头不过五十二,年轻了许多。
  那田老头的性子很火爆的很,在村里为了一些纷争,已经打了一次架,吵过几回嘴了,是一个很蛮狠的人,几个儿子都随他,看上去很有震慑力,就连他们家的媳妇,性子也比别家的媳妇泼辣,平日里是没有人敢惹的。
  “徐老头说田家也在说服村民支持他,还许了不少承诺,有人家看到他有四个儿子,又有胆量,决定支持他。”张志仁说出自己的发现。
  迟疑了一下,张志仁又说:“那田家听说我们家要争里正,打算给我们家一个下马威!”
  “下马威?”张家人闻言立刻变了脸色,张志廉却不屑一顾的说:“我们家人多势众,又有周家和黄家以及那三十户人家的支持,只有我们给他们下马威的,哪里有他们给我们下马威?”
  张志仁说:“这是徐老头亲自说的,你也知道徐老头的情况,他一个人年纪大了,家里只有一个守寡的媳妇带着两岁的孙子,田家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这才偶尔听了几句。说是要纠结了一伙相熟的,明天就会过来。”
  张老头沉了脸色,坐在那里不声不响,似乎在盘算着什么,过了一会,他有力的声音说着:“既然我们张家做出这样的决定,那么不管前面有什么困难挡着,都要努力试一试才行!”
  张志礼点头应着,张志仁虽然心里不想争这些,但是也不是一个轻易会被吓到的人,而张志廉对于他是读书人的身份有一种盲目的乐观,说:“田家人除了性子火爆,儿子多,还有什么拿的出手的?这当里正又不是去打架!就一股蛮狠,他吃的开吗?”
  张老头不太喜欢张志廉这样说话,教训着他说:“不怕是一回事,看不起对方又是一回事!田家要争,我们不怕,但是不能一昧的认为别人不好,那田家都是会来事的人,这么些日子已经和县城里的那些衙役混熟了!”
  张志廉忙说:“我们家还认识郑大人的儿子呢!”
  张老头瞪他,板着脸教训:“说你还不听了?”
  张志廉顿时没了声音,几个人又针对田家商量了一下,然后就准备睡觉休息,如果田家明天真要过来给他们张家一个下马威,还要打足精神来应付的。

☆、48。第48章 :过招

  夜里,张沁儿一下子没法睡着,脑海中满是纷乱的信息和片段闪过,她平日里只是见过这田家的人,倒是没有怎么说过话,也不知道这田家打算怎么来给他们下马威。
  细细的盘算了一下张家的优势,张沁儿又觉得自家有底气,再者今天卖灵芝和皮毛所得到的六十两,也让他们家更有底气了,她敢断定,整个富足村的人加起来都没有六十两银子!
  又觉得如果田家过来下马威时,趁机将烧制陶器和青砖的法子说出,也许会更有效果!省的自家敲锣打鼓的去说,还有一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感觉了。
  心神定了定,翻过身,闭上眼睛睡了过去。
  第二天上午,田家人果然纠结了一批人家过来了,田老头和他四个儿子都手里拿着一根粗木棍,手臂那么粗,人头那么高,棍子被摩擦的很光滑,可见是经常用的。
  一行人走了过来,看上去真有几分气势汹汹的感觉。
  张家已经提前得了信,对于他们的到来,也就不那么惊讶和没有准备了,看到田家人的那一刻,张志礼就去黄大安家和周光勇家报信,让他们带着一些支持张家的人过来撑场面,双方人马越来越多,在张家门口对峙着。
  不多时,整个村里的人都听说田家和张家都想争里正,这个时候田家人正在张家门口闹事呢!
  就是那勤劳的人家也丢了手里的锄头,跑到张家看热闹去了。
  这里正****可是攸关所有人的切身利益的!
  想要开荒地、想要买地、想要划地皮砌房子等,都要先和里正说了,让里正去官府办事,乃至于税收、东家长西家短之类的鸡皮蒜毛的事情,严重时都会闹到里正那里去,有一个明事理、威望高的里正,是所有人的所希望的。
  大家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看着田家人拿着棍子,不由得想,这是要动手吗?
  就是张家人在看到那五根棍子时,也打了一个寒碜。
  如果说田家是武,那么张家就是文了,自古文武不兼容。
  再者一个孔武有力,一个文弱书生,在气场上各有千秋。
  大家都没有说话,四下一片安静,田老头觉得这气势摆足了,于是随手耍了一下棍子,中气十足的说:“乡亲们,我们大家都是从徐州一带逃难来的,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们得到临川知县的照顾,在这富足村安家落户,每个人又都有了荒地可以开垦耕种,以后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我们在一起也有好几个月了,彼此间也互相熟悉,你们大家都知道我田某人!我田某人也知道你们!我为人仗义,又热心,大家要是选我做里正,以后一定会带着大家生活的美美满满的,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让所有的人都不敢欺负大家!”
  说罢,他又耍了一套棍法,那条棍子在他手里被舞的虎虎生威,令人喝彩!
  田老头先动,他四个儿子紧跟着也耍了起来,五个汉子一齐表演了一套棍法,看得人热血沸腾。
  张家顿时就被这气势给震慑到了,没想到田家居然这么直接的说出要争里正!并且他应该也知道张家和郑大人的关系,所以也不说大家是受到郑大人的照顾,而是说受到知县的照顾,这一点可谓是高明,让人挑不出任何错处来!
  张老头为人木讷,但是并非没有远见的人,不然也会同意自己去争那里正,思索了片刻,他站了出来,高声说着:“乡亲们,我们大家既然能够一起到了这富足村,就是缘分!只是里正一职,可大可小,并不是依靠蛮力,就可以胜任的!”
  张老头话音刚落,张志廉就站出来说:“是啊!大明重文轻武,我们兄弟几个虽然没有功名,却也是熟读四书五经,满腹诗书之人,而我三弟又是一个坐堂大夫,一般的病痛,都可以医治。”
  张志廉点出张志礼,却不提张志仁,比起学问,秀才出身的张志仁自然比他要好上许多。
  张志仁并没有在意这点,而是说出一个很有竞争力的事实:“大家还记得吗?富足村刚开垦规划时,我爹可是出了大力的!”
  他说的是当初张老头和县里来的几个户部精通农作的人谈了几句,粗略的点出这里多山少水,虽然地势比较平坦,开垦荒地没有问题,但是用水却是一个大问题,而官府里是打算开水田出来,这水稻生长正是需要很多水才行的。
  张老头之前做过河工,知道一些河流知识,提出在山脚下修两个水库,这一点被县里的人认可了,只是打算开春的时候在选地方开水库出来。
  这防洪蓄水的水库,可不是想在哪里挖就在哪里挖的,需要选择一个地势平坦,又聚集山里雨水,另外还要能够挖一条管道通往田地里才行的。
  桃花岭是荒芜之地,一年四季的水流有什么变化,大家都还不甚清楚,所以要等到开春雨水多的时候,在选地方去了。
  因为这样,所以倒不是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
  张志仁将当时的话说了出来,又说:“我爹虽然上了年纪,大字不识一个,但是他懂的多,又明事理,当初我们家十分艰难,他也坚持让我们兄弟几个去学堂认字读书,这才改变了我们兄弟的命运,我觉得里正可以不会文,也可以不会武,但是必须明事理,目光长远,才可以带领我们越过越好!”
  这是周光勇和黄大安几个支持张老头当里正的人立即附和起来,一个个说:“是啊!光会耍棍子又算什么?”
  “张家仗义着呢,一路上我都受到张家的照顾。”
  “逃荒的时候我没有碗,还是张家的女娃子借我碗吃粥的!”
  “张家老二的学问挺不错的,说起道理来头头是道,如果不是遇到那样的水灾,估计都可以去考一个秀才公出来了,真是可惜了!”有人翘起大拇指称赞着。
  又有人说:“张家老三也是个好的,上次我摔伤了,是他给我处理伤口的,否则要是伤口腐烂了,不得疼死!这年头可没有钱去县城看病呢!”
  气势一下子一边倒了,田家人撑不住面子,拿棍子往地上一砸,砸出一道坑来!
  田老头神情严肃,看了一眼那些替张家人说话的人,有些人在他注视下渐渐的弱了声势,这田老头还真有几分匪气!
  “张家有张家的好,我们田家也有田家的好!我自幼在嵩山少林寺长大,本来是要剃了头当和尚的,也是那少林寺方丈说我尘缘未了,就下了山,这才成家立业,但是我一身本领可不是吹的!我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