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286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286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消耗的原材料也多,应该会收购乌桕籽的。
  等到晚饭时,张志仁带着满身的糖香味回来了,一回来,就开始忙活起来,先是动手把晒过脱壳的茶树籽,一袋袋堆叠起来,原本是小山峦,如今成了险峰了。
  他在腾出空地,方便放今年新熬出来的红糖。
  杨氏也跟着犯愁,随着榨糖作坊熬出来的红糖越来越多,家里实在是快没有地方堆放这些东西了。
  “要不,寻个时间去县城先把这些茶树籽榨油吧。”杨氏建议着,榨糖后,就能够空出不少地方了。
  张志仁想了想,思考了下这几天安排的事情,看是否能够空出时间来。
  片刻,才说:“行,就明天吧,也得给宏记那边送信,约好时间送第一批红糖过去了。”
  张沁儿马上说:“我也去!”
  她得去问下陆家当铺是否要乌桕籽呢!另外也好些日子没有见林氏了,自从上次林氏话里暗示,和郑成凯那莫名其妙又霸气侧漏的表白后,张沁儿就没好意思去郑家。
  第二天一大早,张志仁就起来了,先是去榨糖作坊看下情况,觉得没有什么漏子,这才吃过早饭后就忙着套车,又将茶树籽全部搬到驴车上,车厢里堆的满满的,张沁儿都没法坐了,只能和张志仁一起坐在车辕上了。

☆、406。第406章 :解决乌桕籽问题

  到了县城后,张志仁自去找合适相熟的榨油作坊,张沁儿则先去了陆家当铺。
  最近陆家当铺的生意十分的好,张沁儿才走到门口,就看到好多人拿着包袱来当东西。
  看模样,应该都是乡下的人,神色凄苦,手紧紧的捏着包袱,万分小心和不舍。
  眉宇微微的蹙起,张沁儿心里已经猜测到这是为什么了。
  因为刘知县改了以往的赋税规矩,现在整个临川的百姓都惶恐紧张起来了,那些家境不好的,为了交赋税,只能勒紧肚皮过日子了,当铺自然也迎来生意最好的时期。
  因为来过无数次,对陆家当铺十分熟悉,所以张沁儿绕过前门,从后门进去,就看到相熟的伙计纷纷和她打招呼。
  她也笑着点头回应。
  帐房里,掌柜的正在拨打算盘,噼里啪啦的声音十分清脆急促,可见他拨的有多块。
  掌柜的看到张沁儿时,眼角只一瞟,又继续盯着账本上的数字,嘴里则说着:“沁儿姑娘来了,是来拿分红银子和账本的吧?小刘,替沁儿姑娘把东西拿过来。”
  那个叫小刘的伙计应了,赶紧从柜子里拿出分红银子的账本,又拿出对应的银子来。
  张沁儿没急着说别的,把账本过目之后,就重新给了小刘,这账本她不需要带走的。
  拿过银子,看掌柜的终于歇了会,才说:“掌柜的,今天来是想问一件事的,你们这里负责收购乌桕籽吗?你也知道的,我们村里附近就有不少乌桕林,今年秋天乌桕籽盛产,满山都是,多的很。”
  “收的,现在正是收的季节,我们都派人到乡下收购的。”掌柜的说了句,就停下,端着桌子上的茶碗喝了口茶,才接着说:“你们村有多少?因为沁儿姑娘你也是要做蜡烛肥皂的,所以你们所在的村,我们没有派人去收购。”
  张沁儿负责今年的收购,所以对数目十分清楚,于是说了一个数字出来。
  掌柜的想了想,又考虑了下张沁儿从村民手中收购的价钱,然后才说:“这个我们只能在你收购的价钱上多一文钱一斤,再多就不行了,这么多乌桕籽,我们还得安排船只运出去的。”
  张沁儿点头,表示理解,原本她也没有打算在这些乌桕籽上赚钱,何况今年为了补贴村里人家,擅自多添了一文钱了。
  现在陆家当铺愿意接手,甚至还多了一文钱一斤,这样下来,也算小赚一笔了。
  彼此商议过后,掌柜的看在彼此合作相熟的份上,主动派车过去运,不需要张沁儿再叫车运过来了。
  处理好乌桕籽,张沁儿心情好了不少,因为当铺繁忙,也不好意思再多打扰,便告辞而去了。
  出了陆家当铺,兜里又有钱,张沁儿就打算买些礼品,上郑家拜访林氏去了。
  进了郑家,管家很热情的说夫人正在后院收红薯。
  林氏对于作物的种植节气不算很熟悉,所以今年种红薯也比别人晚了些日子,自然收割的时间也拖后了不少。
  好在红薯这种作物,很容易养活。
  绕过庭院、花圃,一路走到后院新造出来的畦地里。
  林氏果然在亲自挖红薯,小丫头石榴就跟在后头将土里的红薯捡起来,放置在竹篮里。
  林氏力气不大,平日里又不常做农活,抡了几下锄头,就累的不行,说手酸的很。
  “我的好夫人,还是婆子我来吧。”一个婆子赶紧上前,将锄头从林氏的手中接过。
  林氏没有坚持,她种菜也不过是图个新鲜,图个消遣罢了。
  走到田坎时,才发现张沁儿来了,下意识露出笑容,热情的说:“沁儿来了,你家的红薯应该早就挖出来了吧。”
  “嗯,都已经存放进地窖里了,红薯存放一些时间的话,煮出来会更甜一些的。”张沁儿自然的走过去,看到林氏满脸的汗水,就拿出自己的手帕,替林氏擦拭着。
  林氏眼里满是笑意,心里更是为张沁儿的体贴和亲密感到开心。
  心想,若是她有这样的体贴懂事的好媳妇该多好啊。
  想到媳妇二字,林氏脸上的笑容不由得黯然了几分。
  郑成凯那小子!也不知道他脑袋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林氏想起以前自己对张沁儿说过的话,脸上有些燥热难堪起来。
  张沁儿很敏锐的捕捉到林氏的变化,心里微微的奇怪,但是看林氏似乎不打算说出来,也就没有问,而是当作没有看到她的难堪,岔开话题说:“我看有些人家花圃里会种番茄,伯母怎么没有种?”
  番茄刚从海外传过来时,因为果子颜色好看又奇特,所以大户人家都是把它当作观赏植物种植在花圃的,过了许久后,人们意识到这是一种美味佳肴时,种子才逐渐的传到农民手中。
  林氏也收敛了自己的情绪,顺着话题说:“我就是不喜欢它的气味,闻起来怪怪的。”
  张沁儿默然,番茄的味道的确有些奇怪,奇怪到虫子一般都不愿意待在上面,所以种植番茄都不需要担心虫害,到也是一个好事了。
  张沁儿家每年都会种植一分地左右的番茄,供自家食用。
  两个人就着庄稼作物谈了起来,等红薯都挖好了,这才移步花厅。
  在郑家待了一个时辰,看时间也不早了,张沁儿才提出告辞,临走时,林氏说:“过两天我去你家走走,如今又榨糖了吧?”
  张沁儿点头,听林氏说要去富足村,顿时笑了起来,热情的欢迎:“好啊,伯母可一定要来,平日里没事,伯母也该多到处走走才好,省的整天闷在家里了。等伯母来了,我再给伯母做糖软吃。”
  回想起糖软的味道,林氏顿觉胃口大开,她上了年纪,并不嗜好甜食,但是那糖软做的还真不错,偶尔吃一下挺好的,于是就和张沁儿约定好了去的时间。
  直到走出郑家,张沁儿都没有看到郑成凯,虽然林氏说郑成凯最近很忙,大多都呆在衙门办事,既然明知道看不到,但是这种微微的失落感是怎么回事?
  张沁儿暗自撇嘴,自己都已经是大婶的心态了,居然还会这么幼稚!
  前世加今世,还真是奔三的大婶了!人郑成凯还是萌暖高中生一个呢!

☆、407。第407章 :霸气梦想

  过两日后,林氏果然来了富足村,同来的还有郑成凯。
  因为张沁儿提前说过林氏会来,杨氏准备的很妥当,招待客人的东西,一应俱全。
  家里因为茶树籽已经榨油,大部分乌桕籽也转卖给陆家当铺,空出不少地方来,整理一下,也算宽敞干净。
  林氏站在榨糖作坊前面,看着里头繁忙的景象,闻着空气中无处不在的糖香味,天气已经渐渐寒冷,但是由于空气中的这种糖香味,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
  郑成凯打马而来,这段日子由于收赋税的事情,他在衙门里忙的很,已经很久没有这样骑着自己的马,到处跑动散心了。
  将马拴住门前的桂花树下,福儿则抱着一捆甘蔗的嫩叶过来。
  入冬后,草木渐渐的枯黄,这个时候甘蔗清甜的叶子就成了牲口最爱的美味了。
  “伯母,糖软已经做好了,来尝尝!”张沁儿从糖寮里头走出来,手里拿着两个碗,里面自然就是刚做成的糖软了。
  香甜温热的糖软,看着就令人胃口大开。
  林氏和郑成凯各自接了一碗,开始品尝起来。
  青葱的香味和肉末的鲜味将糖的腻味冲淡,吃在嘴中味道刚刚好。
  林氏足足吃了一大碗,这才放下,笑着说:“果然不错,这东西只有到你们这里才吃得到了。”
  “我还要!”这是郑成凯的第一句话。
  张沁儿才不给他,说:“吃多了也腻,待会再吃吧。”
  郑成凯有些不满,但是也没有开口再要了。
  林氏悄悄的瞧了瞧张沁儿,又悄悄的瞧了眼郑成凯,心里暗暗称奇,这两个人明明彼此相处的好,自家的榆木儿子,怎么就不肯娶沁儿呢?
  林氏很惆怅,这次来富足村,自然不是为了吃所谓的糖软,而是想和杨氏赔礼道歉的。
  明年张沁儿就要及笄,对于女孩子来说,这个年纪已经不小了,既然自己的儿子不打算娶张沁儿,就不能再让他们这样亲密的相处下去,杨氏也得开始替张沁儿寻一门好亲事才行了。
  不然若是耽搁了张沁儿,林氏心里会自责不已。
  因为心中有事,林氏脸上一直淡淡的,直到吃过丰盛的午饭,林氏才寻杨氏进屋说话。
  张沁儿和郑成凯自然就一同在村里乱走闲聊了,彼此有些日子没有见了,乍然见到,心中都微微的高兴,先是说过彼此近期发生的种种事情,这才漫无目的的乱扯一通。
  张沁儿想起刘知县新弄出来的赋税,就问:“今年的赋税,比往年足足多了一倍,其他村里的人没有什么反应吗?”
  “普通的百姓就算有,那也是不会表现出来的,其余的乡绅们,则早已经被刘知县通了口气,知道刘知县这是想刮一遍,但是刘知县也说了,不会超过大家的底线,所以这才相安无事。”
  张沁儿蹙眉,问起乡绅们的底线是什么来。
  郑成凯一一说了,又对张沁儿说:“刘知县最多只会待三年,这三年忍一忍就过去了,你哥哥明年不是要考秀才吗?若是考中有功名了,地里的税就可以不用缴了。”
  “那榨糖作坊总是要的,其实孝敬知县也是应该的,只是总觉得这刘知县不可能只安于目前的这点。”
  张沁儿说出自己的担忧,刘知县要在临川待三年,这才是刚刚第一年,就如此大手笔改动,接下来的两年,真不知道还会不会更加厉害。
  郑成凯沉思了会,似乎在估算这个可能有多大,蹙眉想了想,只说:“你放心,他要是超过大家的底线,咱们本地的人联合起来,也不会让他好看的。”
  刘知县不过是外来的和尚,这临川真正的命脉,还是掌握在当地人手中,如今不过是当地人退了一步,刘知县则进了一步而已。
  不管谁退谁进,彼此双方都会维持一种微妙的和谐。
  尽管郑成凯一直保证,但是张沁儿依旧有些担忧,毕竟此时大家的日子才刚刚稳定好过,又要受尽压榨了。
  明末政治动乱,以后的日子怕是会更加艰难。
  暗暗算了一下时间轴,张沁儿抬头问着:“如今北方是不是有些动乱?”
  “你是说辽东建州?”
  张沁儿点头,托前世一大批清穿电视剧的福,她多少知道清朝的前身是后金政权,正是辽东建州一带。
  “是有些动乱,不过离这里远着呢,你怎么忽然问起这个来了?还有,你没有抵报,从哪里知道的?”郑成凯狐疑的看着张沁儿,虽然他平时会时常和张沁儿说一说朝廷各地的事情,但是他确信自己没有提过北方的事情。
  张沁儿无语,心中想着,这是随口糊弄,还是掰一个谎话出来?
  心中的念头只在一瞬间,郑成凯刚问完,张沁儿就理直气壮的说着:“还不是因为你以前想参军吗?所以我就私底下打听了下。”
  对上张沁儿理直气壮的眼神,郑成凯有些微微的感动,她居然还记得这事。
  想起当初的念头,郑成凯有些挫败,事到如今,参军也不过是一个永远不会实现的梦想了。
  眼神一暗,嘴角的弧度也微微的拉下去了,整个人透露出一股不高兴来。
  张沁儿斜眼瞟了他一眼,问着:“怎么啦?”
  “没。”
  摇了摇头,郑成凯打起精神来:“就是想到这辈子我都没法子参军了吧。”
  张沁儿腹诽,不参军才好呢!这个时候明朝没有什么名将,而北方又乱的很,要是拉到北方去打战,十有八九就丢命了。
  “除了参军的梦想,你还有什么梦想?”张沁儿试图转开话题。
  郑成凯想了想,一时间竟然没有想到,于是问张沁儿她的梦想。
  张沁儿沉吟了会,别开眼睛,看着一大片已经空着的田地,眼睛微微的弯着:“我的梦想就是在一个小地方称王称霸,逍遥自在!”
  郑成凯有些诧异,没想到张沁儿的梦想居然这么不霸气!
  “你不想去府城?不想去京城?我看好多人都想着去这些大地方呢。”
  张沁儿白了他一眼,别看她的梦想不霸气,但是这样的日子才是过的最舒服的好不!
  “我才不想去,大地方有权有势的人太多,尤其是京城那种京官多如狗的地方,一块匾额砸下来,十个里就有八个是当官的!我要是去了那种地方,还不是得夹紧尾巴过日子?那多憋屈啊!”
  郑成凯被那句‘京官多如狗’给逗笑了,哈哈笑个不停,还不忘伸出大拇指表示佩服。
  “听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这样,不过你这个梦想很容易实现,临川就是一个小地方,再等我几年,彻底站稳了脚,我就让你在临川逍遥自在的过日子!”
  张沁儿眉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