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

第96部分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第96部分

小说: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成凯忙说:“婶子你真是太客气了,对我就像对自己儿子那样就好,别总这样客气。”
  张沁儿站在门口,恰好听到这句话,不由得瞪了郑成凯一眼,哼哼着:“这话干嘛现在才说?早干嘛去了?娘,我说了这家伙是贱骨头,你对他好,他就浑身不舒服!”
  杨氏见张沁儿说话有些不太好听,忙给张沁儿使着眼色,试图让张沁儿赔礼道歉,但是后者丝毫没有这个打算。
  反而是被骂做‘贱骨头’的郑成凯没好气的看了她一眼,耸了耸肩,说:“我去洗脸。”
  张沁儿看着他那无奈的表情,就忍不住心底欢喜,冲杨氏说着:“娘,你看郑小少爷,能伸能收,真是男子汉大丈夫啊!”
  被夸奖的后者正要去厨房洗脸的脚步猛地就一踉跄,差点摔倒,幸亏练过功夫,下盘颇稳,稳住身形之后,深呼吸几口才忍住没有和张沁儿这个丫头对骂几句。
  杨氏担忧的看了看郑成凯的背影,无奈的看着依旧在笑着的张沁儿:“你啊!他总是郑伯景大人的儿子,总得尊敬一些才好。”
  张沁儿不在意的挥挥手,说:“没事的。”
  又进了房间,拿出油纸来,将昨天晒干的红薯粉和红薯干以及加了橘皮的红薯各自包了一份,是准备给郑成凯带回去吃的。
  吃过饭,郑成凯的心情已经恢复了,他起身朝后院充当马厩的地方走去,牵出他的爱马,而张沁儿则递给他一个包袱,说:“你的衣裳和红薯粉什么的都放在里面了。”
  郑成凯接过包袱,说:“算你有点良心,不过那红薯干我喜欢吃晒的更干一些的,这样有嚼劲!既然多晒一些留给我啊!”
  “切,你还惦记我家这些红薯干啊!”张沁儿挥挥手,说:“赶紧走吧,省的你爹发狂到处找你,你可要小心你的皮了。”
  郑成凯倒是自信的说:“他是我爹,我能不了解?只要我今天乖乖回去,就没有任何事情了!”
  话虽如此,郑成凯还是利落的翻身上马,和张沁儿杨氏她们挥手道别,一挥马鞭,便朝门外走去。
  张沁儿走到院门口,目送他矫健的身影越来越远,嘴角却微笑着,有时候她真羡慕郑成凯他和爹之间这种类似哥们般的相处,也许正是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才使郑成凯有别于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男子吧!
  不得不说,郑成凯是张沁儿见过最特别的一个,也是最让她留心的一个。
  杨氏则说:“虽然你说郑小少爷没有架子,但是这次在咱们家住了这几天,才真的发现他是真的没有架子啊!那样的人家,能够养出这样的孩子来,真是难得。”
  张沁儿就扑哧笑了起来,说:“娘,你可别被他外表骗了!他狐假虎威的时候可厉害着呢,县城里的那些掌柜的商家,谁也不敢小瞧了他去!”
  杨氏顿时就愣住了,张沁儿说的那些都是她往日里没有碰触过的,不过她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说:“不管怎么样,郑小少爷本性还是好的。”

☆、123。第123章 :贞娘说亲

  郑成凯走后,家里就恢复了往日里的平静,杨氏去杂物间准备了一大一小两个背篓,还有一个小锄头,张沁儿则带着一把小匕首。
  出门前,张沁儿又问:“娘,你带着雄黄荷包没有?这会儿山里还有蛇。”
  杨氏猛地站住脚,呀哟了一声,说:“忘记了,我这就去房间里拿。”
  张沁儿便等在外面,此时太阳已经逐渐升起,人站在外面能够感觉到太阳炎热的力度,等杨氏拿着雄黄荷包出来后,两个人将房门关好,又将院门锁好,这才出门朝张乐儿家走去。
  “三弟媳,你们准备好了没有?”刚走到门外,杨氏就喊了一句。
  冯氏忙说着:“刚吃了饭,等我拿下背篓!”
  杨氏便也提醒一句:“记得带雄黄荷包,山里还有蛇虫的。”
  “哎!等等啊,很快就好了。”
  杨氏和张沁儿就站在外面的树下等着,不多时冯氏就带着张乐儿出来了,而福儿则在张乐儿家和小宝一起照顾甜儿。
  离出门前,冯氏还吩咐着小宝:“好好在家里照顾妹妹,知道吗?”
  四岁的小宝自个儿都是孩子一个,但是很有男子气的说:“娘,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妹妹的。”
  福儿在一旁乖巧的说:“三婶你放心吧,有我呢!”
  冯氏她们上山去了,这家里就只有福儿最大了,她这会儿可乐意做大姐大呢!
  冯氏就笑了,说:“我当然是相信福儿的,那我们出门了哦!”
  桃花岭离他们住的地方颇远,要穿过大半个村子,路上碰到不少人,看着她们背着背篓朝山里走去,都问着:“你们这会儿去山里做什么?”
  杨氏是个老实人,支吾着不知道该怎么说,冯氏则说:“反正家里也没事,去山里转转,没准能够找到些什么呢。”
  那人就说:“也是,这会儿山里没准有些什么果子出来了。”
  “那我们一起去吧。”这几个村民可没有忘记去年刚到这里的时候,张家的几个孩子可没少在山里采摘到东西,这会儿跟着一块儿去,没准能够找到不少好东西。
  张乐儿是个脾气直的,看见那人二话不说就要跟着自己一块儿去,就心中不悦,正要说什么拒绝时,张沁儿已经开口了:“婶子,你提着一桶衣裳呢,洗干净了?”
  那人这才低头看见自己手里提着的桶子,不由得犹豫起来,如今家家户户家境都不算太好,衣裳自然也不多,每个人大多只有换洗的,现在不洗了,明天可就不好换衣裳穿了。
  于是她只好说:“哎,家里人多事多的,都得我一个人忙活着,你们先去山里转转,有什么好东西再告诉我啊!”
  “一定一定。”杨氏忙说着,然后几个人加快脚步进了山,等进了山,遇到的人自然就少了。
  待没有人时,杨氏才说:“哎,真像做贼一样呢!”
  冯氏就笑了笑,说:“虽说山里的东西都是大家的,但是谁不想自家多弄些回去?”
  张沁儿就说:“山里的茶树倒是多,桃花岭和猪头岭那边都有一大片呢,到时候我已经约好黄小丫她们一起去山里捡茶籽。”
  杨氏就说:“这是应当的,他们家日子过的苦些,对我们也颇为照顾。”
  山脚下几乎都没有什么收获,离村子太近,有些什么也马上被人弄回去了,直到走进山林子里面,这才逐渐有所收获,不过这次是奔着板栗来的,所以张沁儿在前面带路,朝去年发现的板栗林走去,因为要钻一个坑洞,这才能够进到里面,所以到了那藤蔓覆盖的坑洞面前,张沁儿略一检查,就知道这里僻静,一般是不会有人发现的。
  于是她上前把藤蔓扯开,杨氏也帮着,扯开之后,才发现里面有一个坑洞。
  张沁儿就说:“大家从这里钻过去,才可以摘到板栗的。”
  冯氏就说:“这里这么僻静,还要钻这个坑洞,难怪沁儿说这里不会被其他的人发现。”
  几个人把背篓放下来,挨过爬了过去,走了一段路,这才看到一大片的板栗树,今年雨水不错,所以板栗长势也挺好的,树枝上挂满了毛茸茸的板栗,地上也落了一堆成熟的。
  话不多说,四个人就分开各自捡着板栗,因为并不急,大家都耐心的把板栗带刺的外壳都弄掉,只将新鲜饱满的板栗丢入背篓中。
  忙活了大半天,这才把地上的板栗都捡了起来,每个人的背篓都有一大半的样子,杨氏看着板栗树枝上挂着的那些,说:“其他的估计还没熟,过几天再来吧。”
  其他的人自然没有意见,板栗一下子捡太多,也吃不完,等完全干了水份,就不好吃了。
  顺着原路走了回去,张沁儿就带着大家去找橘子树,好在她记忆不错,对山里又熟,很快就找到橘子树,不过只有两棵树,是那种很常见的蜜橘,树枝很大,密密麻麻的挂着不少张沁儿拳头般大小的橘子。
  张乐儿正是口渴的时候,忙上前摘了一个橘子,说:“皮还有些青呢,也不知道好吃吗?”
  说着已经快速的剥皮,拿出一瓣橘子放入嘴中,牙齿轻咬,一股橘子特有的汁水便充斥着整个口腔,张乐儿吃过之后,才说:“味道还行,不太酸,但是也不算甜的。”
  这会儿大家都每个人摘了一个,各自品尝起来,对于常年很少吃水果的人来说,这样口感的橘子也是值得期待的。
  “先坐着休息一会儿吧,吃些橘子也好解乏。”张沁儿提议着,又拿出昨天晒的半干的红薯干出来,分给大家一些做零嘴吃。
  忽然想起上次和张乐儿约好一起找灵芝的,就说:“乐儿,上次我和郑成凯一块儿上山,倒是去以前捡到灵芝的地方看了看,虽然有小灵芝,但是个头太小,不好入药,想来价钱也不会太好,我就没有摘,只找到两颗勉强过的去的,不过也不如去年的那两株好。”
  张乐儿自然是知道年份高的灵芝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就说:“那是!去年那两株卖了五十两呢!要不是你找的那两株灵芝,家里哪里有钱砌房子渡过寒冷的冬天呢?还买了牛车!结果这会儿分家别说不给我们,还要死劲的向我们伸手要!想想都觉得气不顺呢!”
  冯氏蹙眉,心想话虽如此,但是张乐儿一个晚辈,怎么好议论长辈的事情呢?于是忙说:“乐儿,别说了!这是你该说的话吗?”
  张乐儿撇撇嘴,心想长辈能做,晚辈还不能说吗?但是也知道冯氏在这方面很有坚持的,也就不再说话了。
  张沁儿想了想,也觉得找到年份久的灵芝很值一笔大钱,就说:“等把菜园子都开垦好,种上菜蔬之后,我们没事就到山里转悠吧,我想着既然能够在山里找到灵芝,肯定还有其他的地方也生长着呢。”
  杨氏思索了一会,才点头说:“没事的话上山找找也可以,不过最近山里估计人要开始多起来了。”
  那是,这会儿山里的野梨子、野枣子、野葡萄都熟了,正是山里捡山货的时候了。只不过今年大家都摸不准山里果木的时节,这才没有马上上山。
  “这个也不怕,灵芝是贵重药品,寻常人家也不认识,再说村里人大多是徐州一带过来的,那边可没有灵芝这种东西。”张沁儿倒是很看得开,若真被其他人找到了,这也是他人的缘分了。
  休息了一会,大家就起身摘着橘子起来,朝阳的橘子已经半红了,背阴的还是青色的,张沁儿说:“大家尽量摘这种薄皮的,这样的橘子水分多,好吃一些。”
  方才大家都尝试了,自然也是知道的,便纷纷点头,尽量摘剥皮的,那种背阴的,皮又特别的厚实的,便没有去摘。
  不多时每个人的背篓就装的满满的了,树上还剩下不少橘子,杨氏就说:“就摘这些吧,山里的橘子总得给村里其他人也留些。”
  “嗯,那回去吧,家里只有福儿和小宝带着甜儿,我心里也有些不踏实。”冯氏惦记着刚学会走路的甜儿,恨不得马上回去看看。
  走到山脚下时,张沁儿忽然蹲下来,扯了几把草覆盖在背篓上,杨氏见状,就诧异的问着:“沁儿你这是干嘛?”
  张乐儿倒是乖巧,马上就说:“沁儿这是不想让别人看到呢!”
  说着也学着张沁儿那样,扯了草把背篓覆盖上,远远的看去,并不能看出她们背篓里装了些什么。
  杨氏和冯氏对视一眼,只觉得这两个丫头古灵精怪的,不过她们也不想下了山就被人拉着问长问短的,于是也照做了。
  这会儿太阳正烈,田野里的人倒是比较少,大多在家中午休纳凉呢,加之她们背篓上面覆盖着野草,倒没有被人拦下问东问西的。
  回到家中,福儿和小宝听到脚步声,就快步走了出来,看着杨氏他们,忙露出笑脸来。
  “福儿、小宝,你们饿了没?”杨氏关心的问着。
  福儿脆生生的回答:“刚才吃了娘早上贴的饼子,也给甜儿妹妹喝了粥。”
  “那就好,有福儿在,我就放心了不少。”冯氏笑着说,把背篓放下,揉了揉肩膀,背了这么一路,还挺疼的。
  于是赶紧让张乐儿也放下,对杨氏说:“二嫂快把东西放回去吧。”
  杨氏应了,带着福儿一起回去。
  进了家中,杨氏和张沁儿就开始把板栗和橘子分开来,这些都需要放在阴凉的地方保存,才能够保持水份不干。
  福儿拿了一个橘子,吃了起来,略带期待的说:“我也好想和娘还有姐姐一起上山啊。”
  张沁儿看着她笑:“怎么,你不是很喜欢和小宝一起玩吗?”
  福儿嘟嘴,说:“可是我也想和姐姐一起去山里啊,这样的话我就可以给姐姐拿一点东西了,姐姐和娘也不会这么累。”
  杨氏失笑,想着家里的这几个孩子真是一个比一个懂事,于是摸了摸福儿的头,说:“娘不求你上山一起背东西,只求你玩的开开心心的,快点长高长大就行!”
  福儿乖乖的点头,说:“我一定可以快点长大的!”
  几个人说笑了一会,就进屋子休息了,等太阳不那么大之后,还要下地干活呢。
  却不想,大家休息之后,就发现天空多了很多乌云,沉甸甸的漂浮在天空,似乎在等待着一声诏令,然后便要下起雨来。
  杨氏望着天,高兴的说:“这几天一只炎热的很,我盼着下场雨解解暑期呢,我们在乡下还好,房子又大,周围的山又多,你爹和哥哥他们在县城估计住的很不舒服了。”
  张沁儿也抬眼看着天空,猜测着:“估计今天晚上就要下雨了吧。”
  “姐姐,红薯干!”福儿才是最先注意到架子上晒的红薯干,只是她人小,拿不到,忙提醒张沁儿。
  张沁儿这才想起出门前是把昨天晒了一半的红薯干也接着晒了,这会儿变天了,是要把红薯干收回来。
  于是忙走到架子旁,把簸箕收进屋子里,用手捏了捏红薯干,发现已经晒的差不多了,今天早上给郑成凯的都不算晒的特别干,吃起来又绵软,又带有一点点嚼劲,而这些红薯干才是真正晒干了,张沁儿递给福儿一块,自己也拿着一块咬了起来,忍不住说:“好吃,娘也来吃吃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