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

第180部分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180部分

小说: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一个敏感词,刺中了我的耳膜,不由自主的驻足停下来。听了一会才明白,正在说话的人,乃是一名京师大学中杜姓的武教导,

    所谓京师大学堂培养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弱书生,事实上,自创校以来就提倡的是,君子六艺齐全的复古之道,其中也括了让士生,掌握骑马射箭的强身健体本事,而相应的教导,也是从武备大学,直接交换过来的现成教官。

    不过这位武教导,在一个未来的文官占据大多数的场合中,提倡军事改革什么的,真大丈夫否?

    不过,看他脸色通红,似乎有些喝多上头,在周围一群表情各异的高阶生员,起哄和鼓噪中,似乎越说越得劲。

    “国朝军中,暮气日重。。”

    “区区清远之介,遂成动摇根本的内外大患”

    “。。北朝大争之世,求变求活。。”

    “岭内却擎制日深,纷扰不定。。”

    “虽有精工良器,却胜势日蹩。。”

    “与从速者,当先练长兵。。”

    他打着某个醉咯,最后道

    “古今南北皆然。。”

    这里也有长枪党?,还是那种能夸夸其谈式的多能论者。。我不由轻轻笑了起来,却有些意味寡然的,放弃了某种期待。

    所谓长矛者,古今中外门类繁多不一而概,从马其顿长枪方阵,雅典式小方阵,到中世纪晚期的西班牙大方阵,瑞士小方阵,戚式鸳鸯阵,乃至近代的空心刺刀阵,都可以算的上是某种删改版本的变体。

    各种战术和配备的方式,按照时代技术水平和地区的物产分布,不断演化着。之所以会让这些半吊子、局外人、门外汉之类的,产生这种看起来很美的错觉。

    只是因为长矛的装备成本相对较低,只需一个铁尖和木杆,或者干脆就是一只斜削尖头的木棍,就能完成最基本的配备。

    理论上让一群农民拿起长矛就能算,看似十分简单的事情,但是想要训练他们分清楚左右和转向之类的基本队列,哪就是另一回事了,

    起码要让他们有足够的营养和体魄,才能胜任基本列队和行进的要求,而不是面黄肌瘦还没见到敌人,被风一吹就倒,或是没走多远就脱力趴下了。

    然后让他们有足够的勇气,依靠集体的力量和信心,去面对迎面冲过来的敌人和马匹,又是另一个层次的要求,同样没有取巧的机会,只能靠一遍遍的反复训练,把基本的对应措施和条件反射,刻在他们的本能之中。

    然后度过分第一次见血的紧张和伤亡之后,才能算是初步合格的兵员。

    这还只是通常意义上防守的需要,让他们能够发起进攻,并保持基本的队列和批次协调,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此外还有各种地形的列队和配合,攻坚和野战上,大开阔面的线性战和狭小巷战之中的配合和掩护,同样也是需要葛忠贵投入和培养的。

    因此政要按照这些标准编练磨砺下来,所花费的时间和投入,并不会比其他步战兵种的少,

    因此在北朝那些藩镇军阀里,有一种最简便,最省事偷懒的做法,就是从百姓青壮中,坑蒙拐骗的招募或是抓差一群炮灰来,让他们配备最简陋的装备,比如削尖的木杆什么的。

    然后送上战场在面对敌人的一波流中,死剩多少下来,就算是初步合格的兵员,然后再考虑补充进军队中,作为下一批之用。

    理论上作为大多数的士兵,也是某种高级一些的消耗品,只要作为骨干的少量精锐和亲兵,能够保存下来,那些大小军头们就算损失再多人马,也能依靠地盘和人口苟延残喘或是重新卷土重来。

    这般将壮丁当作消耗品的做法,也是长期以来长矛手或者说枪兵,被在大多数序列中,视为炮灰的重要缘故之一。

    毕竟从炮灰到有战斗力的专业士兵,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几乎是尸山血海的淘汰下,给堆积出来的。

    我的麾下正好有这么一群人,所以体验颇为深刻。

    但无论如何战场之上,矛兵是不能作为单独兵种存在的,因为是战术适应面过于单调上的不足,需要搭配骑兵、射手、刀牌手等其他兵种,才能充分发挥资深的作用和战力。

    按照某只一天三斤肉,拿起长枪就能短期成军,横扫千钧的灰熊猫式流毒,不是等军队后勤崩溃,或是等部下哗变把,就是在战场上被人远远的吊射成渣。

    毕竟,

    古典时代到火器时代的战争进程中,在大多数情况下的共通之处,无非就是训练,纪律和后勤而已。

    所需要的只是时间,金钱和对手的磨练。

    “杜士仪。。慎言”

    突然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索。

    却见人群分了开来,走出一些穿学军制服的人来,领头的人义正言辞的道

    “国朝广开言路,却不是让个人散播怨望,故作悚言之用。。”

    名为杜士仪的教导,似乎有些惊醒过来,眼神死死的盯着,方才极力引他话头那几名高阶生员,对方不由有些惊骇的后退几步,

    “你欲何为。。”

    却被学兵领头重新遮挡住厉声喝道。

    “还请体面些,不要再失仪。。”

    他脸色灰暗的放弃反抗,被架起拖了出去,显然是被人劝酒灌醉了之后,乘机引导着话题,散播不满破坏气氛乘机坑了一把。

    而在他离场之后,那些人似乎什么事都没有一般,重新拿起他方才的表现和话语,作为新的笑柄和话题,我忽然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了。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23章 散尽

    (全本小说网,。)

    虽然只是大学堂中最普通的学舍,而不是要用来惩罚违纪之徒的绳衍厅,更不是纠闻风纪的省身堂,多少给他这个教导,留了些许体面。

    但对于杜士仪来说,却是真心有些绝望了,这些平日真切热诚的,口口声声杜教导的生员,会给他埋下如此一个陷阱,更别说那些打着崇敬的旗号,频频给他劝饮的人,或许早就怀了看自己笑话的心思了。

    所谓行举乖张,言辞确凿。虽然国朝有在大礼堂中论事,不以言罪的传统,但那也就是针对送有司法办而言,并不包括两学的内部纲纪处分,

    他不但武备大学堂回去的指望都没有了,就连眼下的差事,眼看也要丢掉了。须得知道,当初尚在武学之中,他就是以出格言论,而被人举发出首,变相发配到京学来,更何况他早就有被警告过,要谨言慎行的前科。

    而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从会场上带走之后,他作为教导在生员中最后一点面皮和清誉,也就这么没了,就算时候没有任何惩处,他不要想在教书育人了,能够发配到远洲地方上继续谋个教职,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或者事实可能更糟,

    “莫要以为,你的妹婿是崔氏子,就可以肆意妄为了,这番他们也保不得你了。”

    那名纠检风纪的学兵队领,临走前丢下的话语,还历历在耳。

    所谓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给他重重的一击。从年会上带走之后,他准备了许久,乘着这个机会向那位大人,建言上书的打算也彻底落了空,

    如此想来,他又似乎被某个策划好的阴谋所笼罩了,他隐约的有些感觉,有人不想让他出现在那些到场的大人物前。现在想来,那些生员一开始就围住了他,开始各种劝饮和讨好之言,确实有些过于殷情热切了。

    他坐在窗格透入些许月光外的黑暗中,有些自艾自怨得想道。

    虽然家世早已经破落,但是杜士仪的祖上,最早可以上溯到天宝年间,随但罗斯之败而流落域外的传奇人物杜环,作为襄城杜氏的分支,杜环在外域之地一生流离辗转了数千里,足迹遍布大食、大秦,乃至泰西和昆仑奴诸国,留了了所谓的《三洲观行记》等著作,号称大唐史书中走得最远的国人,甚至超过了开国初年西天取经的玄奘三藏。

    最后才在南部膳洲的安姆国(阿克苏姆王国)安定下来,当南海都督府的海外拓殖船团,在当地偶然遇到他的时候,这位杜环已经是人过中年,作为安姆国太后为少君礼聘的师长,在当地生活有年了。

    据说杜环在当地破得摄政王后的礼遇和宠信,颇为言听计从之,因此他也成为那些海外国人,在安姆国奠定根基的重要纽带,甚至因此得到了一大片沿海之地,作为万里海途而来的国人栖身休养之地。

    作为代价,南海都督府的海外船团主动扶持该国朝廷,帮助训练兵士,厘清官职、建城筑垒、开拓港口,大开贸易,乃至最后借兵助战,讨平国中那些桀骜不逊的诸侯和大氏族,重树王权,并借助王权的声张和拓延,在当地武装的护送下,将海贸生意深入到内陆去。

    并因此奠定了国人在南部膳洲东部,后世名为赤海洲、赤海都督府的殖民政权数百年基业。

    杜氏也自此繁衍生息开枝散叶于当地,后来安姆国一度内乱,其中一支后人辗转东归,为当时的南海公纳为世臣,才有了杜士仪这脉的源流。

    打了杜士仪这一代不知分了多少房后,只剩下父母早亡的两兄妹,寄附在族里依靠公产提供的些许补贴为生,常年忍受那些族人的眼光和非议,同组的欺凌和取笑,好容易才熬到成年,考上武备大学堂有了独力的前程和出身,还让妹子嫁了同年中的好人家。

    “十三娘。。”

    一想到他温柔淑贤的妹妹,又得因为自己的事情,在婆家忍气吞声,抬不起头来的情形,不由又恨不得自己,就不要从这里出去了。

    实在不行,就破罐破摔的到嵩阳观去做个黄冠,无论如何也不能在拖累已经嫁为人妇的妹妹了。

    。。。。。

    夜色如水,马踏生生,年会从上午一直喧嚣到深夜,方才散尽,虽然让人有些精疲力尽的感觉,不过作为私下的收获,也是颇为丰厚的。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善意,却是比那些邀宴和社交场合中,直接示好和拉拢、暗示,更加令人具有好感和印象。

    因为是某种高端性质的见面会,拿到我关注对象的履历表并不算难。

    比如这个杜士仪,就是早年广利年间,杜氏没落的小门户中,一个号称少年神童而曾被寄予厚望,最后江郎才尽证明不过又是一个伤仲永式的过去式人物。

    成年后蒙了家里亡故父母,留下的最后一点人脉和余荫提携,才进入武备大学堂智谋将略科,以甲等资质做了名留校教佐,曾经负责兵演堂的沙盘地图制作和操演,最喜欢纸上谈兵,做各色推演故事,又下得一手好棋。

    只是因为千年卷入两学中的激进结社事件,虽然事后证明只是被人夸大其词,但还是带上某种标签,被交换到京学来做了一名类似常驻军训教官的武教导。

    除了这小插曲外,虽然还有一些明显喝多了,各种失态的个例和闹剧之外,这个同年会的总体气氛还是相当不错的。

    既没有可以踩人和打脸的段子,也没有咆哮教主马景涛式的狗血闹剧。

    毕竟能够进入这里的,都是为了自己的仕途将来,乃至未来生计所打算和规划的人,除了诸如学生会之类少数,更够增加资历和人脉的关键位置之外,也没有那么多闲工夫去拉帮结派玩党同伐异的游戏。

    这里终究是作为,主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政权基础的新血来源之一,不会像那些大多数学院流小说一般。

    通过各种强调阶级和个人武力,鼓励和放任学生直接的争斗,把好生生为国家和政权,培养人才和精英梯次的校园,整成某种养蛊式的竞技场,或是披着学校皮的妄想黑帮群体之类,日式动漫轻小说的流毒。

    就算因为某种竞争层面上导致的勾心斗角,也不至于这么赤裸裸一副利欲熏心的,恨不得把功利写在脸上表现形式。

    靠嘴炮式的精神胜利和肉体决斗的伤害来获得成就感的,那是西方式流毒下中二作者们的脑补yy而已,就算是西方式的生死决斗,也是局限于有足够心智的成年人之间,而不是一群躲在校园里不知世情丑恶和复杂的中二少年。

    相互叫嚣着“我要灭你全家”“我要让你跪舔”之类的原始斗鸡比赛。不过是为了迎合那些低龄幼稚群体,把单机网游的呆滞快感,转移到对社会主流的反抗情节上而已。

    至于那种一年四季校园里都,凑充斥着发情的荷尔蒙味道,整天为了女人争风吃醋或是鸡毛蒜皮的琐事,纷争不休打得头破血流的主角配角们,连心智还不成熟的幼稚园小朋友都不如,

    那些为了终日为女人和金钱忙碌不休的例子,起码也是等到地雷阵那场已经被政府承认不成功的教育产业改革之后了。

    起码在此之前,古今中外获得教育的机会乃至高等教育,始终是一种相对稀缺的资源,不是可以阿猫阿狗随便哪来挥霍的。

    当然了,改开之后日渐走向畸形的女权主义,也是单独拍不响的另一个巴掌,这些女生从小被输灌和教育成,不是依靠学校获得的知识,来改变和决定自身命运,而是把学校当成****作乐式的“人*****并因此获得某种不劳而获的长期饭票的捷径和跳板而已。

    当她们在物欲中,挥霍完自己有限的青春和健康之后,又转过来怪父母,怪环境,怪社会和国家,不够宽容和善意,没有足够的人来接盘和包容她们所付出的代价。

    新中国的妇女解放,让女性拥有养活自己,并独立发出自己的声音的经济基础,早已经被这些“新”女性,给扭曲成只要权利不要义务的不对等,社会寄生虫光荣式女权主义。

    回家的路上已经是夜深沉,虽然灯火依旧,夜生活才刚刚开始没多久,却遭遇了好几拨巡逻的净街使。

    伯符从黑暗中走出来,不动声色的坐在了我的马车帘外,

    “事情办的怎么样。。”

    我闻到他身上淡淡的血腥味,低声道

    “已经处理妥当了。。”

    他收起那幅没心没肺的外表伪装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