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灭明 >

第539部分

灭明-第539部分

小说: 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嗣昌心中叹道:当初如果不是这张嘴……或许这一生不会如此波澜壮阔,但亦不会被流寇弄得如此受伤……

    自己已经是油尽灯枯,但风雨飘摇的大明,能躲过这一遭吗?

    起风了,江面上行舟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一些,但杨嗣昌的身子,却是不胜江面的寒风,亲卫扶着他缓缓回到中舱,送到床上,又给他盖好棉被。

    这时,一名亲卫端过一碗稀粥,双手奉上,“大人,喝些稀粥吧,从早上开始,你都没吃过一点东西……”

    杨嗣昌也不知道自己的腹中,是否饥饿着,似乎肚皮已经没有感觉了,这样最好,也省得肚皮跟着自己受苦。

    他不是不想吃,而是不能吃!

    杨嗣昌虽然闭了双目,却清醒地感觉到,亲卫一直捧着碗不肯离开,便抬起手臂,向他摆摆手,“告诉猛如虎将军,行到夷陵,停舟靠岸,让士兵们休息一夜,”喘了口气,又道:“本大人就在舟中休息,不要再来打扰!”

    但杨嗣昌并没有清静多久,感觉刚刚合上眼,尚未有睡意来袭,便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脚步声很轻,似乎怕惊着他。

    等到脚步声到了舱门口,杨嗣昌不耐烦地道:“告诉你们了,不要来烦我,怎么又来了?”声音虽是不大,却是异常威严,根本不像是风浊残年的老者发出的。

    “督师大人,是咱家!”一个略带尖利的嗓音从门外传进来,舱门也被推开一条缝隙,“咱家可以进来吗?”

    “原来是监军大人?”杨嗣昌虽然错怪了人,却也没有道歉的意思,只是稍稍向后靠了些,让脑袋抬起来,“先进来说话吧!”

    “督师大人躺着就好,”监军万元吉快步进来,手中端着一个瓷碗,“督师大人,还是喝些粥吧,咱家亲自伺候着……”

    杨嗣昌摆摆手,显然没有领情的意思,思索片刻,忽地道:“万大人,老夫一病不起,这一路大军,就交给监军大人了!”

    “啊?”万元吉一愣,督师大人这是交代后事吗?他的脸上一片悲切之色,“督师大人是朝廷的擎天柱,督师大人千万不能倒下……”

    杨嗣昌没有说话,只是长长地叹口气,然后缓缓闭上双目!

 第803章 督师难产

    万元吉的心中,已是一片茫然,见杨嗣昌心意已决,也是叹了口气,捧着粥碗,转身出了中舱,顺手将舱门掩上。全本小说网;HTTPS://。.COm;

    他无法判断,杨嗣昌是无法进食,还是不愿进食,同样是死,为朝廷忧劳成疾后病死,几乎等同于战死,朝廷一般会给家眷发放抚恤的……

    万元吉无法帮助杨嗣昌,也决定成全他,至少不能将心中的疑问,向朝廷说破!

    舰船在夷陵靠岸时,万元吉并没有登陆入城,而是在中舱隔壁就寝,随时关注杨嗣昌的状况,心中却在思索,给皇上的折子,究竟如何去写。

    这一路大军交到他的手上,万元吉感觉肩上的担子超过千斤,连杨嗣昌都平灭不了的流寇,自己又能如何?幸好刚才杨嗣昌病得糊涂,没有交出印绶和兵符!

    天明之后,大军继续沿江东下,预备在荆州府城登陆,然后改走陆路,从东北方向上切断张献忠的行军路线,至少也要保住武昌重镇。

    但杨嗣昌一直滴水不尽,再未起过床,更没有出过中舱,无论他的亲卫和万元吉如何苦劝,杨嗣昌都是闭目不语,亲卫不忍,在万元吉的授意下,他们强行给杨嗣昌灌了热水入腹,勉强吊着一口气。

    行到荆州,杨嗣昌已是病入膏肓,一日之内,数度出现昏迷,万元吉没法,只得含泪接过兵符和印绶,正式接管了军队。

    他担心杨嗣昌死在舟中,等到舰船靠岸之后,着人将杨嗣昌抬进府城,安置在府衙中,此时杨嗣昌已经迷迷糊糊,既不反对,也不配合,昏死的时间居多,偶尔清醒过来,也是双目无神,连嘴唇都不会蠕动。

    三月一日,杨嗣昌在荆州府衙昏睡了半日,至午后方才睁开眼,双目忽地现出一丝光彩,虽然口不能言,但双手却是在空中乱抓,似乎想抓住什么东西。

    众人不解其意,只得将毛笔、塘报等依次拿过来,交到杨嗣昌的手中,杨嗣昌似乎并不在意,双手依然在空中挥舞,就连朱由检亲赐的尚方天子剑,他还是不要。

    有一名亲卫,感觉督师大人的目光正注视着自己,便在自己身前四处查看,最后目光落在腰刀上,只得解下腰刀,递了过去。

    杨嗣昌的双手,搭在腰刀上,终于停了下来,面上现出一丝怒色,俄而张开大口,向外喷出一口浓痰,随即脑袋一歪,双手也是柔柔地垂下去……

    “大人……”

    “督师大人……”

    杨嗣昌病逝的讯息传到京师,朱由检再次大哭:“自杨嗣昌殁,无复有能督师平贼者!”上次对着群臣大哭,还是得到福王朱常洵被杀的讯息,这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平贼没有进展,但平贼的首席功臣杨嗣昌却倒下了……

    朝廷之上,群臣鸦雀无声,不少人还陪着朱由检洒了两滴眼泪。

    杨嗣昌的死,给朝廷带来的最大损失,便是湖广无人督师平贼,等到朱由检的哭声小了些,大臣们便是议论纷纷,甚至有言官口头弹劾杨嗣昌“畏罪自杀”,致朝廷平贼大业于不顾,有负圣上厚恩……

    朱由检偷偷抹了一把眼泪,心中像是吃了苍蝇一般厌恶。

    杨嗣昌是他一手提拔的,后来成为兵部尚书,又以督师的身份远赴湖广平贼,还赐了尚方天子剑,弹劾杨嗣昌,岂不是打脸自己?

    面子还是小事,关键是平贼大业!

    当下最紧迫的事,乃是杨嗣昌未竟之业,群臣不思量接替杨嗣昌的人选,却是在此胡搅蛮缠,对一名死者落井下石……

    平贼的众臣中,杨嗣昌是最接近成功的,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死后还要被这些言官们弹劾!

    朱由检忍住心痛,道:“杨嗣昌之功过得失,迟些再议,趁着今日朝会,先说说督师平贼的事,杨嗣昌既已过世,谁可代之?”

    是呀,杨嗣昌已经死了,死人是不会为自己辩护的,更不会逃跑,倒是督师平贼的事,那是一刻也不能迟缓。

    想到朱由检要确定督师的人选,众人都是低下头,连所有的言官,都是闭了嘴,再不敢触动朱由检的霉头。

    随侍太监王承恩见朱由检脸上泪迹未干,便从怀中掏出丝帕,想要替朱由检擦净泪痕,朱由检却是一把将他推开,扫视群臣一遍,最后将目光落在兵书尚书陈新甲的脸上,“陈爱卿主官兵部,可有督师人选?”

    陈新甲心中“咯噔”一下,但皇帝点名了,他再不能闭嘴,硬着头皮上前奏到:“回皇上,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陈演可担此职!”

    情急之下,陈新甲实在不知道谁能胜任平贼督师一职,既然没有合适人选,那就挑选皇帝面前的红人吧,陈演去年刚刚入阁的时候,还是东阁大学士,礼部左侍郎,不到半年的时间,便改为武英殿大学士、户部尚书,现在在朝堂,可是第一红人。

    朱由检尚未做出决断,一边的陈演赶紧捂着肚子上前奏道:“为圣上分忧,乃是臣之本份,平贼乃是当前第一要务……然而臣最近肚子不舒服,看过医生,说是胃肠移位,坐不得车马……臣的身子倒无什么大碍,若是误了圣上的平贼大事……”

    陈演趁着低头的机会,稍稍侧过脸,狠狠瞪了陈新甲一眼。

    朱由检阴沉着脸,加上脸上的泪迹未干,显得极为阴森。

    陈新甲没法,只得又推荐了李明睿、倪元璐、王家彦等人,他们也是以各种借口推脱,总之一句话,在朝廷做官可以,却不能去督师平贼,如果必须督师平贼,他们宁愿致仕回乡。

    朱由检心中大怒,知道他们的心思,但怒火却是发不出来,思前想后,觉得这些人都是不堪大用,至少比不上杨嗣昌的忠贞和才干,想到杨嗣昌,心中又是隐隐作痛。

    朝堂一时陷入僵局,连言官们都是大气不敢喘。

    朱由检几乎陷入绝望之中,但面上还是保持着一份沉静,无论如何,不能在大臣们面前失了分寸。

    但平贼督师的事,又是刻不容缓,如果让流寇坐大,将来越发难以收拾,思前想后,只能按照以前的惯例了,便将目光向首辅周延儒投去,“周爱卿……”

    周延儒心中大惊,如果皇帝点名要自己督师,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推却的,若是离京督师,将来的下场,恐怕连杨嗣昌都不如,不要等朱由检说完,忙疾步上前,打断了朱由检的话:“皇上,平贼乃是大事,杨大人突然去世,臣等方寸大乱,一时之间,难有合适人选,容臣等回去思量,明日朝会之前,臣等必能推选出合适的人选!”

    臣子打断圣上说话,那是万万不该,如果追究起来,完全就是“欺君之罪”!

    周延儒的心中,亦是惴惴不安,低着头时,不住给陈演使眼色,希望他从中说和,至少也要转移朱由检的注意力,但陈演却是目不斜视,根本没有看到一般。

    朱由检无心顾及这些礼仪上的事,他的心中,只装着平贼督师的人选问题,看样子今日很难荐出合适的人选,只能等到明日了,平贼虽急,也不在乎这一日。

    群臣不敢说话,都等着罢朝,一不小心,自己“被平贼”,那可是生不如死……

    朱由检的脑中有些恍惚,既然群臣都是无事可奏,他落得早些罢朝,看着这些不能为他分忧的大臣,他的心中就有气……

    “退朝……”王承恩尖利的嗓音,今日却是十分悦耳,大臣们长出一口气,鱼贯出了大殿,不少人竟然偷偷抹去脸上的汗迹!

    朱由检在王承恩服侍下,在乾清宫稍稍用过午膳,正要去东暖阁批阅奏章,便有小太监送来新的奏章,他打开一看,是弹劾杨嗣昌的,不觉大怒,将奏章扔到地上,狠狠踢了送奏章的小太监,“这都什么时候,还想着朝斗,都是这些言官,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皇上……”王承恩小心地捡起奏章,拍去奏章上可能的灰迹,躬着身子道:“如果皇上不纳,可以留中不发,言官们自然明白皇上的意思!”

    暂时也只能如此了!

    朱由检点点头,勉强压制住心中的怒火,随着王承恩来到东暖阁,坐到御案前,随手拿起一份奏章,仔细阅读起来。

    王承恩先是给朱由检泡了热茶,然后怀抱佛尘,静静地立在朱由检的身后,微微闭上双目,他心中明白,皇上一旦批阅起奏章,那是非常投入,一切杂念,都会排出体外,心中也就不会再生言官们的气了。

    不过片刻,便有小太监从门口示意,王承恩轻手轻脚,悄悄蹩过去,小太监递过数份奏章,他低头一看,都是言官的,一旦皇上知道了,恐怕又要生气,忙让小太监离开,顺手将奏章塞进怀中。

    王承恩没事人似的,神不知鬼不觉回到朱由检的身后,继续眯着眼数着他的佛尘。

    但总有人让他不得清静,不到两个时辰,王承恩便收到十余奏章,来回走动多次,终于引起朱由检的警觉,“承恩,发生了什么事?”

    王承恩将隐瞒不住,忙将所有的奏章从怀中取出来,“都是言官的奏章,皇上可以不必理会,留中不发便是!”

    朱由检忍住气,伸手接过奏章,稍稍浏览,竟然全部是弹劾杨嗣昌的,他将奏章扔在地上,怒道:“就没有一人替朕分忧,推荐合适的督师人选?这些言官,比苍蝇还讨厌,就知道无事生非!”

    王承恩忙跪倒地上,将奏章一份份整理好,放到御案的一角,“皇上如果不愿看到这类折子,老奴倒是有一个办法!”

    “说!”

    “皇上召见六部九卿,以及所有的言官,让他们不要再弹劾杨大人,”王承恩小心地道:“大臣们不是不愿督师吗?谁再弹劾,就让他督师……”

 第804章 首辅大人的妙计

    周延儒离开朝堂后,一直在琢磨平贼督师的人选,他当时为了脱身,可是向朱由检打了包票的,陈新甲可以不管,他却再不能推脱。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苦思良久,终于有了眉目,午饭后,他顾不上办公,却是来到兵部。

    陈新甲忽见周延儒来访,立即就明白了他的来意,也不过分客道,将周延儒引到内间的一处密室,奉上茶水后,关上木门,任何人不得靠近。

    周延儒捧起茶水杯,笑道:“陈大人怎的如此……哈哈……”

    “哈哈,”陈新甲也是笑,面上却又几分不太自然,“难道周大人来访,不是为了平贼督师的人选?”

    周延儒的表情有些僵硬,也不说话,只是猛灌茶水。

    陈新甲也是捧起茶水杯,淡淡一笑,“周大人如果不是有合适的人选,恐怕也不会来兵部喝茶吧?哈哈……”

    “就知道你那点心思,”周延儒胸有成竹,也就不似在朝堂那般紧张了,他将手中的茶水杯放下,身子前倾,小声道:“依陈大人的意见,朝堂中有人愿意出任这督师一职吗?”

    “除了你我,恐怕再无第三人!”陈新甲摇着脑袋,面上忽地布上一层寒霜。

    “陈大人也不用太过焦虑,”周延儒缓缓地道:“其实这督师的人选,未必一定出自今日之朝堂……”

    “嗯?”陈新甲一愣,还是不明白,“除了朝堂之上,谁还有督师的威望?便是我等推荐,皇上也不会准许吧?”

    “那倒不一定,就看你陈大人推荐谁了,”周延儒用手指轻轻敲着面前的方桌,淡淡地道:“既然是督师,总得有统兵之能!”

    “周大人是说……”

    陈新甲明白了,这平贼督师的人选,既然无法从朝堂挑选,那只能从地方上找,从地方找出的人选,无须经过本人的同意,只要皇上一道圣旨,本人根本没有推脱的余地。

    “哈哈,老夫可是什么也没说!”周延儒揭开杯盖,连着品了两小口,方才放下茶水杯,“陈大人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