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第22部分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22部分

小说: 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奇上尉”该不会趁乱打劫了叶卡捷琳娜宫吧?

    “上尉?您是……”赫斯曼没有穿军服,所以也没有向来人行军礼,而是礼貌地伸出了右手。

    “哦,”上尉才反应过来,伸手和赫斯曼握了一下,然后自我介绍道:“我是弗朗茨。哈尔德上尉,东线总司令利奥波德亲王殿下的军事副官。”

    原来是未来第三帝国的陆军总参谋长!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家,可惜希特勒听不尽他的劝告,在斯大林格勒会战期间解除了他的职务(哈尔德认为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无法取胜)。后来他还卷入反对希特勒的阴谋,被关进了集中营。德国战败后则作为战犯继续坐牢……

    赫斯曼想着哈尔德要把牢底坐穿的悲惨命运,自我介绍道:“上尉,我是路德维希。冯。赫斯曼上尉,奉命从彼得格勒返回柏林。”他又指了指卡尔和克洛伊,“他们是我的助手,卡尔。斯托克豪森和克洛伊。冯。海因斯贝格。”

    他能说的就是这这些了。哈尔德也没有多问,而是朝车门外面招了下手,几个德军士兵捧着几个装满了面包、奶酪、鸡蛋和肉的篮子上来,将篮子摆在了一张雕花古董餐桌上,然后离去。

    “赫斯曼上尉,我奉命陪同你们前往柏林。”哈尔德扫了眼车厢里面的古董家具和钢琴。“东线总司令利奥波德亲王殿下给了我命令,在最短的时间里将你们送往柏林……哪怕行李再多也不是问题。”

    还真是贴心啊!赫斯曼感激地冲哈尔德一笑,然后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哈尔德先生,请坐吧。我带了些上好的咖啡,一起喝点吧。另外,我还想向您请教些事情。”

    ……

    “哈尔德先生,您对俄属波罗的海沿岸的情况了解多少?”

    当火车继续向前行驶的时候,赫斯曼问起了波罗的海沿岸的情况。哈尔德现在是东线总司令的军事副官,应该比赫斯曼更了解波罗的海沿岸的事情——列宁已经准备放弃库尔兰、立夫兰、爱沙尼亚、立窝尼亚和立陶宛……也就是后来的波罗的海三国。但是据赫斯曼所知,这三国在一战后并不受德意志支配,特别是德意志人有相当基础的库尔兰、立夫兰、爱沙尼亚、立窝尼亚等地,最后好像也没有变成一个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小东德”,而是变成了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那里?”哈尔德笑了笑,“除了部分爱沙尼亚,基本上都被控制了,如果不是停战,我们能在一个星期内打进彼得格勒!”

    “哈尔德先生,我问的是政治上的解决方案。”

    “政治上?”哈尔德顿了下,看了眼赫斯曼,然后斟酌着道,“政治上的解决方案还在酝酿,一部分德裔贵族提出了建立波罗的联合公国的构想。”

    还真有一个建立“小东德”的计划啊!赫斯曼顿时流露出感兴趣的表情。如果这个“小东德”能够成真,那么德国就又多了一个可以利用的“壳”。许多德国不能做的事情,可以让“小东德”来做。这对打破《凡尔赛条约》对德意志的限制是极为有利的。

    而且,考虑到这个位于波罗的海岸边的“小东德”紧挨着苏联。如果该国能和苏联保持密切而友好的关系,完全可以在未来成为苏德之间合作的桥梁。

    当然,在更遥远的将来,那里也有可能成为德意志遏制苏联西进的桥头堡!

    “那么,实现这个方案的难点在什么地方?”赫斯曼直截了当地发问。

    “难点在于人口!”哈尔德端起克洛伊亲手冲泡的咖啡,品尝了一口,露出了回味无穷的表情。“人口才是最大的问题……我们的人(指德裔)终究是少数。即使排除立陶宛,在库尔兰、立夫兰、爱沙尼亚和立窝尼亚,我们的人也不如爱沙尼亚人和拉脱维亚人那么多。”

    “差多少?”

    “差了很多……”哈尔德咂了下嘴,“那里说德语的人口最多只有十几万,说爱沙尼亚语和拉脱维亚语的人口却有将近两百万,如果我们的人再能多上几十万,达到七八十万,那么问题就不是很大了。毕竟在爱沙尼亚人和拉脱维亚人中,亲德的也不少。我想,等到战争结束,会组织一些移民到波罗的公国来的。”

    哈尔德看来是没有意识到德国要输掉战争了!赫斯曼则皱起了眉头,“几十万德国人……如果我们能在1919年前弄到那么多人,我们至少能让里加湾周围变成我们的地盘,谁也别想夺走。”

    他在心里盘算着,如果能把俄国境内的几十万德裔都安置到里加湾周围,那么人口突破80万应该没有问题。按照12%的动员比例,是可以装备起近10万人的武装力量。如果这个国家再能和苏俄友好,那就不用害怕英国佬来干涉了……

    ————

    第三更奉上,明天零点还有加更!看在罗罗怎么卖力的份上,大大们再支持罗罗一下,好吗?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十六章 回到柏林

    从彼得格勒回到柏林的赫斯曼和克洛伊,突然大为震动。因为当他们走出弗列德雷彻斯特拉斯火车站时,他们看到了似曾相识的场面:火车站广场上,挤满了游行示威的群众!

    “打倒战争,立即实现和平!”

    “德意志万岁,德意志必胜!”

    “释放全部******,废除戒严状态!”

    “枪毙卖国贼!德意志祖国党万岁!”

    广场上面,有两伙群众在游行抗议,一伙是支持战争的,另一伙则是反战的!

    克洛伊紧紧抓住赫斯曼的胳膊,惊讶地道:“上帝啊,我们难道穿越时空,回到了四月份的彼得格勒了?”

    赫斯曼缓缓地点了点头,低声说:“有点像,不过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他们赤手空拳,无论是支持打仗还是想要和平的人,都没有武器。”

    克洛伊的声音依旧低沉,“可二月革命之前,俄国无产阶级也是赤手空拳的!”

    这时,一个四五十岁,拄着根拐棍,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的男子走到了赫斯曼等人的面前,递上两份传单,喊了一声:“为了德意志祖国!”

    克洛伊接过传单看了看,上面用加粗加黑的铅子印着:德意志祖国党万岁!坚决战斗到底!

    “德意志祖国党?”克洛伊愣了一下,“什么时候成立的?”

    “上个月。”哈尔德的声音从赫斯曼和克洛伊身后传出,他刚才很热情地去替赫斯曼办理租用仓库的业务了——用来存放他从彼得堡淘来的宝贝,对于这事儿哈尔德可熟门熟路,东线总部在柏林火车站就有专用的库房,用来存放军官们从前线稍回来的战利品。

    哈尔德解释道:“祖国党是我们支持的,上个月才刚刚成立,用来对付那些捣乱分子!”

    赫斯曼知道这个党,是鲁登道夫在1917年9月支持成立的右翼政党,目的是支持军方领导政府,将战争继续到底。这个党派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却很迅猛,到1918年9月,它甚至超过了老牌的德国社会党成了德国第一大党。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继承的就是它的衣钵。

    “路德维希,路德维希。冯。赫斯曼上尉!”

    这时赫斯曼突然听见有人在大喊自己的名字,他循着声音望去,原来是凯塞林。他穿着军装,身后是一辆挂着军方标记的马车。

    “哈哈,阿尔贝特,你果然当上少校了!”赫斯曼快步走上去,看见凯塞林已经挂上了少校军衔,大笑了起来。

    “祝贺你!阿尔贝特。”

    “这都是托了你的福!对了,路德维希,晋升你当少校的命令已经下来了,还要给你勋章。”

    赫斯曼和凯塞林两个大男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拥抱了一下,凯塞林说:“你猜猜是什么勋章?”

    “是一级铁十字勋章吗?”

    “那怎么可能?我都得到一枚一级铁十字。”凯塞林用羡慕的语气说,“你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勋章!因为你现在已经是个传奇人物了,连皇帝陛下都知道你的事迹,我想你将来会成为元帅的!”

    “你也会!”赫斯曼笑着回答,“我坚信这一点。”

    这个预言已经被历史证明,而且凯塞林的确是个军事天才,无论指挥陆军还是空军都是一把好手。

    “阿尔贝特,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弗朗茨。哈尔德上尉,东线总司令利奥波德亲王的军事副官——这是阿尔贝特。凯塞林,大总参谋部的少校,我的朋友。”

    赫斯曼将哈尔德介绍给了凯塞林。然后几个人一块儿上了马车,马车行驶在柏林的大街上,抵达威廉街的时候。赫斯曼发现街道上一片狼藉,到处都是被人丢弃的标语牌和传单,还没有来得及清理。

    “四月份开始,国内的情况就开始乱了!”凯塞林一直呆在柏林,亲眼目睹了社会秩序逐步瓦解,革命的风潮步步逼近。“情况越来越糟糕……上面有人担心发展下去,我们这里会变得和俄国一样!”

    “和俄国?不会那么糟糕吧?”克洛伊插了句话。

    “不可能!”凯塞林道,“上将阁下已经预见到了这一点,所以成立了祖国党,我相信祖国党有力量打败他们!德国的布尔什维克是不可能上台的。”

    赫斯曼却摇摇头,用阴沉地语气道:“实际上,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当初也非常弱小!”

    “那都是你的功劳!”凯塞林看了赫斯曼一眼,然后又看看克洛伊,没有往下再说什么。

    这时威廉街的外交部很快就到了,克洛伊是外交部的人。下车前,她给了赫斯曼一张纸条,然后在耳边轻声地说:“这是我在柏林的地址,就在选帝侯大街附近,明天下午五点去那里找我,我介绍个古董商人给你认识。”

    “谢谢,我一定去。”赫斯曼和克洛伊拥抱了一下,和她道别。

    克洛伊一走,凯塞林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路德维希,上将阁下要见你,立即就要见!”

    一个上将居然急着要见一个上尉,看来一定有非见不可的理由。

    “是为了和平谈判?”赫斯曼问。

    “不,上将阁下想知道你是怎么帮助布尔什维克夺取权力的!”凯塞林看了眼赫斯曼,“他不想见到一个说法语或英语的赫斯曼上尉来德国。”

    ……

    “上将阁下,我想您误会了,我在布尔什维克上台这件事中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

    赫斯曼一到大总参谋部,连口水都没喝,换了身军服就被带到了鲁登道夫上将的办公室里。他看到上将的办公桌上放着两个非常精美的盒子,他猜想里面应该是勋章和军衔。

    鲁登道夫并没有把这两样宝贝马上交给赫斯曼,而是问起了俄国布尔什维克上台的前因后果——当然,是单独询问。

    “不是决定性的?没有你,八月革命恐怕都不会发生吧?”

    “是的,但是布尔什维克仍旧会上台,最多推迟两个月。”

    “两个月?十月革命?你仿佛对列宁很有信心。”

    “并不全是因为列宁。”赫斯曼顿了一下,望着端坐在办公桌后,仿佛一尊神像的鲁登道夫。“实际上是列宁的对手太愚蠢,直到八月革命前一天,他们都有机会阻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夺权。”

    “怎么阻止?”鲁登道夫问。

    “和平!”赫斯曼用沉重地语气说,“如果沙皇在3月份求和,他现在还是俄罗斯的主人。如果李沃夫公爵在4月求和,他现在肯定还在台上。如果克伦斯基在7月份,甚至在8月14日求和,现在他肯定还是俄国临时政府总理。”

    “那么,布尔什维克现在求和了,你认为他们的政权能够维持多久?”

    到1991年!如果历史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的话!

    不过赫斯曼却不能这么回答,他现在要替列宁说话,免得鲁登道夫没完没了地宰苏俄,以至于耽误了西线的战事。

    “上将阁下,这取决于我们!”

    他郑重地道:“布尔什维克的统治还非常脆弱,真正巩固的只有彼得堡一地。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支持他们,也许到十月份,我们就得去和某个顽固的俄国将军打交道了……实际上,打仗在俄国从来不缺少民意。和平的道路一旦走不通,那么战争是不会缺少支持者的,到时候我们又将陷入泥潭。”

    ——

    罗罗凌晨暴更,大大们能把推荐票投一下吗?另外,罗罗再狂求一下收藏!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十七章 威廉二世

    “天哪,路德维希,你怎么来了?我以为我们约了明天下午……”

    在选帝侯大道附近,靠近中国公使馆的一幢相当豪华的公寓的201号房门打开后,穿着一身宽松的裙装,怀里抱着一只黑猫的克洛伊出现在赫斯曼面前,一脸惊讶。

    这所有三间起居室的大房子是她父亲留给他的,已故的海因斯贝格男爵上校也是个在大总参谋部和一线部队来回晃荡的陆军精英。同赫斯曼不一样,他非常有钱,所以在柏林购置了非常漂亮的住房。现在克洛伊一个人住在这里,赫斯曼来的时候她正准备做饭。

    “呜哇,你成了少校!天哪,这是蓝色马克斯勋章!上帝啊,你得到了一枚蓝色马克斯……你才25岁,已经是少校还有了一枚蓝色马克斯!”

    克洛伊先是一愣,然后就一脸惊喜地大叫起来。他发现赫斯曼穿着崭新的军装,换上了少校军衔,领口还挂上了德意志军队的最高荣誉——一枚蓝色马克斯勋章!

    这说明赫斯曼在彼得格勒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军队最高层的肯定!他在军队中将拥有辉煌的前途……

    “路德维希,你一定是来找我一起去庆祝的吧?”克洛伊已经被眼前这位浑身上下都是英雄气概的男人倾倒了,含情脉脉地看着对方。

    “不。”赫斯曼有些抱歉的一笑,看到失望的表情浮现在克洛伊的脸上,他才哈哈一笑,“克洛伊,今天鲁登道夫上将给了我一张夏洛滕堡宫的请帖,皇帝陛下要请我共进晚餐,还可以带个女伴,我想让你当我的女伴……”

    “皇,皇帝陛下!”克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